周青, 计家墩村党总支部书记
85后的周青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计家墩村人,2012年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大学生村官,在计家墩村工作8个月后调至锦溪镇团委工作,2018年周青再次回到村里,担任锦溪镇计家墩村党总支部书记。
今年是周青从大学生成为村官的第十一个年头,作为土生土长的计家墩人,这些年她亲眼见证了家乡村庄的巨变,也为自己能为村庄发展做一点事情而自豪。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坐落于苏、沪、浙交汇地带,被农田、林荫、河湖环绕着的昆山市计家墩村,一半烟雨江南,一半现代简约,这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理想村”。既能欣赏江南水乡的原始风貌,又能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生活。
2020年,计家墩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随后,“中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影响力典型案例”“江苏省农业休闲精品村” “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村”“苏州市高标准田园小综合体”等荣誉纷至沓来。你可能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村庄,曾经却是一个差点消失的空心村。计家墩村坐落在富庶的长三角,辖区面积0.85平方公里,总人口520多人,相比周边发达的苏沪村镇,这里曾经是一个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收入来源少、生活水平低的村庄。
周青告诉记者,当年锦溪镇有这么一句话——“三张一计,产量最低”,其中的“一计”说的就是计家墩村。计家墩村几乎没有任何二三产业,50后、60后村民基本以务农为主,年轻人则离开村庄到镇上或周边城市寻求机会,只有老人留守的村庄失去了活力。2010年,锦溪镇把其纳入非保留村庄名录,计家墩村甚至就要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了。“小时候对家乡的印象主要是‘苦’。我们这个地方是水乡,尽管离上海苏州都很近,但交通不便,没有工业,农业产量也很低。到处都是水,小时候走到镇上读书要绕路走两个小时。”周青回忆。
但家乡始终是家乡。而且计家墩除了鱼米之乡赋予的天然资源,还有位于上海、苏州一小时通勤圈的独特区位优势。经济高度发达的长三角都市圈,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周青坚信,计家墩是具有无比广阔的乡村旅游休闲消费市场的。
2015年,锦溪镇政府经多方考察、反复商讨,最后确定与乡伴文旅公司合作,在保留村落原生肌理风貌的基础上,规划实施计家墩“理想村”项目。“‘理想村’非常名副其实,因为它凝聚了我们的乡村振兴理想、乡建者的创业理想、乡亲们的就业理想,还有都市人的归隐理想和孩子们释放天性理想。” 意气风发的周青接过了建设家乡发展乡村的理想接力棒。近年来,计家墩开设了缦舍安澜、溪地清舍、大乐之野、江南•半舍等民宿以及合田悦舍、拾月咖啡等特色休闲旅游企业30余家,形成民宿集群、特色餐饮、文化展览、手工体验等业态集聚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为推动计家墩村乡村旅游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周青还和村里的大家一起策划开展了田上生活节、插秧节、亲子割稻体验等活动,让每一个来计家墩的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地感受传统村庄农耕文化的魅力。
“现在理想村的品牌效应已经逐渐显现,依托这个乡村旅游品牌,我们也在尝试打开更多增收渠道。比如近期开发的‘三市七坊’富民平台,通过开设周末乡村集市、打造富民驿站,畅通村内农产品、手工艺品、水产品的销路。我们的农夫集市、农耕体验、休闲露营、休闲农场成为了很多周边游客周末首选,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输出了自家村子的特色农产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村的鸭稻米、菜籽油、黑玉米、草莓、番茄有多好吃。”看着家乡变成了越来越“理想”的样子,周青干劲十足。
年轻的周青深知兴旺的产业、优良的环境,是乡村吸引年轻人的基础,而年轻人所拥有的丰富的智力资源也是乡村兴业的必要条件。“我自己就是计家墩人,我对家乡有着浓浓的情谊。相信有很多年轻人也和我一样有着乡愁。所以,计家墩村以‘村委搭台,人才唱戏,村民受益’为思路,广邀‘合伙人’,会聚‘追梦人’,着力打造‘创客、乡建、管家’三个学院,为各类年轻人才创造创业创新就业的舞台,汇聚起振兴乡村,构筑起理想家园的强大力量。”
如今,计家墩通过与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合作,借助外脑为乡村高水平规划建设出谋划策;与高校签约建立乡建学院实训基地,系统培养“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通过创客学院为创业者提供交流、共享、互助平台,吸引在外青年返乡创业,把智慧和技术带回家乡,指导本地青年创业,先后吸引100多位建筑设计师、企业高管、手工艺爱好者等乡建人才返乡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云雾熹微下,青草乡野中,熟悉的村庄焕发着蓬勃生机。乡间田野间的热血青春为当代青年带来无数精神滋养,而这些青年也给乡村带来了前进力量。周青微笑着,田野的风吹在她的脸上,也拂过她满是“理想”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