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赞
[摘要]靖西作为“中国绣球之乡”,生产的绣球远近闻名。随着时代的发展,绣球从壮乡人民的爱情信物逐渐演变成了当地特色的吉祥物,寓意吉祥且象征美好,在国际交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靖西绣球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发展势头仍然不客乐观,亟须采取更具创新性发展的举措,以实现突破性发展。
[关键词]靖西;绣球;创新性;发展
[项目名称]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西南民族地区纤维艺术创造性转化研究”(项目编号, 2021KY072B);2022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四个与共理念下利用左右江革命老区红色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FM2028)的研究成果
绣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民族工艺,被列为广西“十八怪”之一,壮族人民曾将它视为男女之间传情达意的信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显现出来,并嬗变成了壮族的吉祥物。广西靖西被称为“中国绣球之乡”,其绣球因色彩艳丽、工艺巧妙而闻名于世,并于2012年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靖西绣球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将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剖析出来,并重新赋予新的生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靖西绣球的历史渊源
靖西绣球由来已久,虽然关于绣球的传说很多,但都是述说男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因此当地壮族人民将其视为爱情信物,并赋予单纯的感情观念和淳朴的民风民俗。但传说终归不是历史事实,只是给绣球增添了神秘而浪漫的色彩,使人遐想连篇。这种长久以来的口口相传,已然成为大家的共识,一提到绣球便不得不让人想到壮族的浪漫爱情和诗意情怀。
关于绣球最阜的记载是在2 000多年前的广西左江花山崖壁上,隐约可见有些人物形象手里拿着圆形的物体,是狩猎和打仗中所使用的武器,名叫“飞砣”,这是绣球的雏形。但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开始定居农耕生活,“飞砣”用于作战的功能逐渐消失,人们将其改为绣花布囊,用于闲余时间的抛玩之物,叫作“飞花”。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曾作《抛球乐》诗:“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到了宋代,抛绣球已经变成了宫廷的娱乐活动,备受当时统治阶级及高官子弟的喜爱。发展到后来,绣球作为壮族人民爱情信物的特质才逐渐显现出来,并形成了统一的样式流传至今,周去非《岭外代管》中有记载:“上巳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紽。男女目成,则女受紽而男婚已定。”绣球共有12片花瓣,代表了12个月,每片花瓣上都绣有吉祥的图案,如传统的四君子、龙、凤等纹样,绣球色彩鲜艳,主要以红、黄、绿三种颜色做底,将花瓣缝制成球形,在球内填充豆粟、棉花籽等各类谷物,逢年过节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成了壮乡男女传递爱情的媒介,是婚姻的见证物。在现代,绣球化成了壮乡人民的吉祥物,通常作为伴手礼馈赠亲朋好友,以求平安吉祥。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绣球更是作为国际交流的品牌符号,传达了和平发展、团结友好的永恒追求。
二、靖西绣球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靖西绣球的传承曾一度中断,仅靠家庭和村民的代代相传,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受传统观念的限制,认为绣球制作工藝是女性的艺术,并将其作为当地衡量女性品格的一大标准。长此以往,作为女红传承下来,母亲教授女儿、姐姐教授妹妹等成了其传承的最为主要的方式,但仅靠小众的力量难以达到一定的量产,不能实现传统技艺大面积的推广和传播,更别提为当地的经济服务。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和政府的扶持下,靖西绣球开始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时至今日,靖西绣球在娱乐、旅游、演艺、体育等业界呈现多元化发展,但其中存在诸多问题。绣球作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它源于壮族文化,是当地人们从文化中提炼、创造而成的,人们利用这一文化资源制作许多与之相关的文化衍生品,不仅生产的是靖西壮族文化,更是地方文化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的集中体现。由于当地绣球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对于资源的开发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复制、拼装及加工,缺乏创新性的发展策略。受地域及交通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于外来文化难以接受,造成外来文化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文化的流失使得绣球创新性发展举步维艰,仅靠民间手艺人创新的效率永远赶不上时代的变迁,创新进程较慢,更别提款式、色彩、造型等方面的进步。
靖西绣球的生产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集中在旧州街区的发展,该地是广西唯一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靖西旅游景点之一,其影响力可辐射至周边的乡镇,为景区的旅游经济收入增值收益,并在县科技局的指导下成立了旧州刺绣技术协会,为靖西绣球的生产性保护加班护航,涌现出了一批出色的绣球手艺人,其中以“绣球王”朱祖线、“中华巧女”黄肖琴最为出名。据统计,该地约有2000名农民制作绣球补贴家用,人均每天最多可做3个,他们所做的绣球通常会被区域内个体经营或区外经销商、旅游公司收购,虽然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通过产业扶贫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福音,但是由于生产效率低,手工绣球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的现象,且绣球的发展模式老套,不利于绣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老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靖西壮锦厂,虽然在发展绣球产业方面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生产的绣球行销海内外,但对于绣球本身的发展难以突破传统的模式,多年来只是停留在“新瓶装旧酒”,导致绣球产业停滞不前,逐渐出现衰落的迹象。三是后起之秀——靖西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王秀芬作为靖西绣球的代言人,带动当地妇女居家制作绣球,井引入了电脑绣花机,大大提高了绣球的生产效率,并通过电商拓宽了绣球销售市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个体经营的绣球作坊各具特色。
由此可见,靖西绣球产业已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组织体系不够完善,营销策略还有待提高,且对于绣球本身的创新性发展容易被人忽略,有很大的空间去创造和改良。这是由于当地的绣球制作主要出自民间艺人,他们教育水平有限,生活经验和所处的文化环境起点较低,从图案到款式设计都是沿用传统的样式,人才的极度匮乏,创新意识的薄弱,导致绣球创新性发展的进程缓慢,缺少现代科技元素和现代文化理念的融入。
三、靖西绣球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意义
在非遗保护研究的语境下,靖西绣球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为考究壮族文化的发展及演进、壮族的精神内涵和心理需求等提供研究价值与学术借鉴。绣球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定情物,凝聚了当地特色的壮族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壮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依据。透过它,我们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壮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和审美经验。关于靖西绣球方面的研究,基本都是从民族学、社会学、体育学、经济学方面进行,很少有关注绣球这一本体的发展研究,也需要与时俱进,顺应新的历史语境。
另一方面,研究绣球的创新性发展,推动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保护和传承绣球文化,而且可以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同时也增强了壮族文化的自信心。
四、靖西绣球文化创新性发展举措
(一)国家、政府出台相关保护政策的支持
西部大开发战略关键在于调整经济结构和开发优势特色产业,强调继续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广西百色是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靖西作为百色的县级市,也属于试验区发展的范畴,而绣球作为靖西的一大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整合地方资源,找出影响绣球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围绕问题开展行之有效的整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并适时规划好创新方案,进行战略性发展。
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成果经验,靖西绣球制作技艺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广西“十佳案例”,这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靖西绣球的发展,但对于未来,我们仍然需要做好规划,融人创新性发展策略。
(二)加强传统绣球手艺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
靖西绣球手艺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创新意识。过去手艺人为了填补家计才选择做绣球,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意识的日益淡薄,坚守传统手艺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导致传统手艺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因此,应加强对绣球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因为绣球作为当地独具特色的一种活态文化遗产,人才是其得以传承发展的关键因素。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鼓励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实现传统工艺的生产性保护;国家或政府给予传承人足够的身份认定,赋予传承人一定的社会威望和社会地位,并建立行之有效的专项保护机制,设置一定的保护基金,专款专用,全力保障传承人的物质、生活、创作等条件。另外,还应重视绣球产业人才的引进,做好绣球文化产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工作,井通过与各大院校合作联台培养民族文化产业方面的各类专门人才,使传承人、设计人员、专业技术研发人员、管理人员、生产员工等形成坚强有力的统一战线,各显其能,各司其职,为共同促进靖西地区的民族文化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采用市场化经营方式,发展绣球产业化生产
传统的手工绣球制作方式已經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政府应加强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绣球产业化生产。2008年,靖西旧州绣球村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绣球产业,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靖西绣球的生产方式主要分集中生产和分散生产两种,生产绣球的标准不一,制作水平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的包装。鉴于地方人文特点,应该以集中生产为主,引进高新技术及机器设备,以车间流水线式进行批量生产,将绣球的生产流程及各个环节进行分解,使其环环相扣,定型规范,充分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分散生产也要适度开展,企业接到订单后,可以将部分任务发放给农户,然后定期进行收购,这样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四)深入挖掘绣球文化内涵,开发靖西特色的绣球文创产品,打造绣球文化品牌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笔者了解到靖西市面上的绣球产品形式单一,文化挖掘太过浅层,缺乏实用性和体验感,对于手工艺的“设计化”转化明显不足,受众定位不明晰,不外乎摆件、装饰品、挂件、首饰之类物品,始终跳脱不出绣球原有的材料与工艺。设计师应打破常规,深入挖掘绣球文化内涵的同时,在“设计化”转换的过程中,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绣球手工技艺中,经由设计后转换为新的形式,以实现绣球文化的再生,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这样方可提高产品的创新程度,尤其加强对产品造型、功能等方面的设计,拓宽其应用设计领域,使其“跨文化”多元融合发展。
除此之外,从宏观的角度实施绣球品牌文化的构建,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统筹布局,应调动各方面力量、寻求多方资源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品牌创造工作。据悉,靖西市政府曾于2017年10月授权市二轻联社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申报注册“靖西绣球”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以此划定“靖西绣球”保护区域,制定“靖西绣球”商标使用及管理制度。这也为靖西绣球发展为地方文化品牌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地方可通过非遗展示活动、民俗节气礼仪、各类展监、舞台表演、传媒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绣球文化,促进绣球产业品牌化发展,利用品牌效应将分散的壮族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富含广西壮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体系,向世人传递不一样的壮族文化。
五、结语
靖西绣球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壮族的文化符号,透过其造型、色彩、题材、材料、技法、文化内涵、民俗活动等方面,我们可以窥见壮族人长久以来的民俗事象和审美喜好。绣球文化既传递了壮族男女的爱情故事,又彰显了地方特色文化的魅力。通过对靖西绣球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研究,能有效解决绣球文化断层的问题,可以保护和传承绣球文化,并使其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潮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