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一:文字讨好症
所谓的“文字讨好症”,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线上用文字聊天时,会精心选择词汇,习惯性地加一些语气词,显示出自己的热情和诚意,让对方感觉到一种轻松愉悦的舒适感。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隐性行为,近期因某脱口秀演员的一句“你们有没有‘微信文字讨好症’,比如我会把‘来了’改为‘来啦’”,让这个词冲上了热搜。群众的热议让不少人如梦方醒:“难道我平平常常的说话中夹杂着討好他人的心态?”
素材链接:为什么会患上“文字讨好症”?
从“呵呵”到“哈哈”再到“哈哈哈哈哈哈”,当代人似乎必须用更多数量的“哈”字才能表达与过去等量的愉悦程度。对此,有网友戏谑“比货币贬值还严重的是‘哈哈’”。在“讨好体”的语境中也是一样的。当高浓度的情感表达在沟通市场中大肆流通,产生更强的情感补偿时,低浓度的表达就会被市场淘汰。那些原本想传达出的真情实感,就会在持续输出的过程中变得廉价。而面对这一风险,人们的自然选择加入“内卷”的行列当中,尽可能在语言上不被“误解”。
文本解读
角度一:表达方式不需要标签化。
不论是“讨好体”还是“冷漠体”,这背后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是否真的需要为线上社交的表达方式贴一个“标签”?又或者说,不断放大线上沟通中人们的语言习惯,并试图借由这样的习惯推测当事人的心理动机,乃至于一窥整个社会的情绪动向?难怪会有网友在留言区表示“和人交流真麻烦”。
角度二:要防止“刻意”,展现真诚。
“文字讨好症”引发争议的关键就在于“讨好”二字的负面之意,这其实是一种误读或夸大其词。使用一些语气助词不一定是为了讨好对方,更舒缓的语言交流氛围,反而有助于自己更好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准确表达交流沟通的意图,有效降低被别人误判为攻击性语言的概率,以及担心交流不畅带来的焦虑感,有缓冲和放松的作用在其中。
运用示例
在各种“症候”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这样的词汇已经脱离病理症状的文字起源,变成了对一类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的抽象化概括。但不管怎么样,不管对“文字讨好症”的态度如何,当你在聊天框输入的文字,让屏幕前的自己感到不适或自问意义几何的时候,或许应该停下来反思并调整文字输出。毕竟,沟通过程中信息接受者的舒适度考虑到了,信息传播者的感受也得照顾到。
热词二:“发疯文学”
发疯文学,指的是一些疯言疯语搭在一起令人发疯抓狂的文字句式。作为新晋的互联网文体之一,“发疯文学”以评论、社交媒体文案、弹幕等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并被迅速接纳、吸收,在无数次的复制粘贴中,成为一种特殊情绪——“发疯”的表达方式。
素材链接:人生需要一些说“疯话”的快乐时刻
厦门地铁近期多了不一样的风景:在车厢的屏幕最下方,开始时刻滚动着不同的留言。这是名为“地铁树洞”的功能,任何乘客都可以投稿一段文字,在地铁内投放显示。年轻人很快捕捉到了这一功能,让车厢屏幕的画风变得“群魔乱舞”起来:一句句以“幽默”为主调,用荒诞态度调侃生活现象的“段子”开始点缀起沉闷拥挤的早晚高峰阶段。
这些文字像是古早杂志中,页边脚上见缝插针出现的幽默短句。在如今年轻人的网络文化中,这种文字被统称为“发疯文学”。
文本解读
角度一:自由式情感表达。
表面疯疯癫癫的“发疯文学”,实际上是新一代网友自由式情感表达的体现。在网络世界里,真正能够打动网友们、并引发集体“发疯”行为的,绝不是几个惊艳的文字,更重要的是那些直抵网友们内心深处的需求洞察。
角度二:宽容与尊重。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希望可以放声大笑,即使这个笑是没有任何来由的、无意义的笑。因为人生需要一些自由宣泄情感的快乐时刻。”正如后现代文化的特点是强调差异,我们需要对这样的网络文学给予更多宽容,尊重这些能够让人抒发情绪的文字。
运用示例
任何一个网络热梗,以及网友们的集体行为兴趣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发疯文学”也一样。在“压力山大”的今天,不妨适度运用“发疯文学”,在“说疯话”的时候自由酣畅地抒发情绪,主动创造生活中的快乐瞬间,毕竟,人生需要一些说“疯话”的快乐时刻。
(选摘自红星新闻、澎湃新闻、红网、正观新闻等/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