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艳彩
《千里江山万里歌》是央视推出的一档系列纪录片,该片从传承等多个主题出发,讲述几位中国原创音乐人走进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音乐采风与创作的故事。节目中呈现了祖国各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节目中的解说词也极具文学感染力。
下面,我们从中寻找一些优秀段落,练习仿写技巧。
旅行
如果可以来一次旅行,走进华夏大地,去听一听民间的传统音乐,那将是一场怎样的旅程?让我们以山河为琴,以歌声为弦,一路采风一路歌唱。在这些歌声中,我们找到了情感的源泉,找到了对家乡的赞美、对自然的歌颂、对亲情的拥抱……为爱出发,别忘了带上朋友和吉他。
解析
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写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时空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人生旅途上,你会携带什么上路?句式于整饬中见变化,比喻、排比修辞的使用,恰到好处。
仿写
如果可以来一次旅行,穿过时间的长河,迈向千年前的大地,与古人举杯对饮,那将是一场怎样的奇遇?让我们以岁月为笔,以流水为觥,一席回溯一席畅谈。在这些诗歌中,我们找到了对世事的忧愤,找到了对民族和睦的向往、对明月的相思、对家国的爱……为爱出发,别忘了带上一腔热忱和满纸芳华。(刘坤博)
希望
“院子里长的是绿韭菜呀,不要割呀,就让它绿绿地长着”。人生要保持希望,就像不要早早割掉绿韭菜,白色的韭菜花终将开满你心灵的小院子。希望大家都能交到音乐这个朋友,音乐会帮助我们获得自信。当你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你用一首家乡的歌,会迅速点燃一团火焰。开心的时候,我们干什么?唱歌。不开心的时候,我们干什么?唱歌。早上起来干什么?唱歌。被人欺负的时候怎么办?唱歌。想不通的时候怎么办?唱歌。
解析
在民歌中发现人生哲理,在山呼海啸的应答中获得力量。此段富有音乐性,原因既在于民歌歌词的引用,也在于设问作答、间隔反复的修辞使用。
仿写
“一朵朵蒲公英啊,就让其自由地飞吧,不要试图抓住它们。”人生要保持希望,就像不被抓住的蒲公英,它们终将落地并肆意生长。希望大家都能交到阅读这个朋友。阅读,会让我们拥有更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和宽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当你和别人畅聊的时候,用几本共同閱读过的书,会快速打开一个新世界。难过的时候,我们干什么?读书。迷惘的时候,我们干什么?读书!(许释文)
传承
从广袤无际的塞北平原,到壮观绮丽的红河梯田;从丰足富饶的塞上江南,到钟灵毓秀的皖南水乡;从神奇瑰丽的香格里拉,到苍茫无边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在这些民族音乐的原生地,人们听到了活着的历史。每一首乐曲,都来自一代代人的劳作与生活,蕴藏着先人的祝福,传递着对今人的安慰。中国从来不缺好听的传统原生态音乐,缺的是挖掘并推向更广阔舞台的人。
解析
中国的书法、建筑、绘画、服饰、音乐、诗歌等都是极具传统特色的文化形式。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热爱和传承传统文化。段首句将各个民族音乐原生地的地域特点具象化,语言极具画面感,令人仿佛亲临其境。段尾的澄清句“从来不缺……缺的是”,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仿写
从气势磅礴的皇家宫殿,到风情婉约的江南水乡;从千姿百态的永定土楼,到冬暖夏凉的陕西窑洞;从檐崖高耸的黄鹤楼,到京味十足的四合院……在这些建筑的细节里,无一不透露着从古至今,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每一片砖瓦,都显示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都蕴含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都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辉。中国从不缺各具特色的传统建筑,缺的是真正懂得欣赏并将它们保护起来的守护者。(林苏蕾)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