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一高中历史老师徐娇娇改编了“羊了个羊”游戏,创新新版本“历了个史”,将游戏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快速熟悉和背记每个朝代的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们的背记历史知识的效率。此举一出,网友们赞不绝口。有人认为,有些孩子不喜欢历史,但为了通关,就会去打开书找一下,或者查阅相关资料,从而弄懂这个知识点。许多老师也开始分享该程序的制作方法,争取推广到“物了个理”“数了个学”。
文本解读
角度一:科技进步,助力教学创新。
将游戏与教学结合,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很难长时间聚焦在单一的讲解中,新颖的游戏模式会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大大提高他们参与的欲望,推动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知识。学生只有从被动地接受灌输转型为主动地参与互动,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角度二:趣味教学,让学习逸趣横生。
游戏都会存在一定的竞技成分。无论是失败所激发出的胜负欲,还是胜利所带来的成就感,都会驱使学生进一步努力。在解题和通关的过程中,学生既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又获得了赢得游戏的喜悦。游戏的过程还可以拉近师生关系,打破师生间的结界,共同创造一个轻松、高效、活跃的课堂,可谓一举多得。
角度三:新颖教法,呈现教育新气象。
让学生们像喜欢玩游戏一样喜欢学习,本质上也是一种多元、平等教学理念的展现。近些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理念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着很多教师的课堂。它不再是一种严肃的、灌输式的教育,而是可以在课堂互动中让学生们快乐学习的教育。这是我们的教育中最为本质、也是最值得欣慰的变化。
运用示例:文史类学科,人们往往将其与“死记硬背”联系在一起。而如今,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与教学创新相匹配的技术环境,各种小程序、软件都为趣味教学增添了新的可能性。传统教学模式亟需根据时代的更新而升级,游戏恰恰是一种最简单、最易于接受的方式。“歷了个史”的爆火,发挥了寓教于乐的绝对优势,大胆创新,借游戏之力,为教学增益。
(选摘自封面新闻、《新京报》等/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