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俭 滕龙吟 钱威 卢钖钖 戎卿文 DAI Jian TENG Longyin QIAN Wei LU Yangyang RONG Qingwen
随着城镇化加速,传统村落逐渐遭到破坏,其状况日益严峻,自身价值日渐消亡,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针对传统村落保护中尤其是建筑院落风貌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要求,提出建筑院落的风貌整治策略。以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柳林水村为例,阐述村落街巷、院落和建筑保护中的问题及其修缮整治措施,为更多传统村落的建筑院落保护整治提供参考。
传统村落;建筑院落;风貌保护;整治措施
传统村落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记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自2012年起,我国开展了传统村落的调查与登记上报工作,至今已评选5个批次,共6819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在“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的多重挑战下,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和风貌遭受巨大破坏,亟待加强保护。基于此,建筑院落风貌的整治与保护对传统村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针对传统村落保护陆续出台诸多文件,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历史文化村镇概念及其保护工作要求。2013年住建部出台《关于印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建村〔2013〕130号)对各级传统村落的保护编制工作进行指导,传统村落保护逐渐加强。近年来,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领域的学者也围绕传统村落保护、建筑院落整治和更新展开了系统研究,如刘子迪[1]针对东莞南社村的传统风貌建筑评价与更新研究;管宇君[2]通过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触媒效应对北京京郊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提出更新策略;王少煜[3]对粤北村的传统风貌建筑进行分析得出四位一体的再利用保护策略等。本文从传统村落中的建筑院落保护角度入手,借助实例分析探讨传统村落建筑院落的风貌整治策略,以期为更大范围的传统村落保护提供参考。
2.1.1 商业化严重
我国传统村落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开发较早、资金较充裕的村落面临过度开发的风险,随着大量资本和流动人口涌入,传统村落愈发同质化,过度商业化打破了传统村落的平衡与节奏,丧失了文化特色。当旅游开发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唯一方式时,保护与开发之间就会产生利益冲突。
2.1.2 经济基础薄弱
随着科技与时代的进步,村民的生活理念与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强烈冲击,传统村落原有的基础服务设施和交通道路系统无法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一些质量较差的民居建筑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2.2.1 协调整体风貌
影响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的因素较多,如保护范围的划定、街巷尺度、院落围合及建筑高度控制等(见图1)。在村落中划定保护区范围时应选择风貌相对完整的区域,最好是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集中地段,进而维持其聚集肌理形态;对整体风貌协调保护应考虑村落的山水格局与空间肌理发展;控制村落街巷尺度,使其形成具有传统风貌样式的连续性街巷;控制村落民居的建筑高度,一般应与历史建筑高度相符,保证竖向空间保证风貌协调。
1传统村落建筑高度控制示例
2.2.2 延续建筑功能
传统村落建筑功能延续应从环境适应性、风貌协调性和生活延续性入手,使用“插入法”对原有风貌不协调的建筑进行置换。根据村落风貌样式,在肌理上改造重建,以保证地域性;根据居住属性,对内部区域重新设计以提供多样性空间,保证其适应现代生活;根据公共建筑的文化属性,对其进行修缮改造,恢复原有村落活力。
2.2.3 维护建筑质量
建筑质量影响因素包括建筑主体结构及屋顶。建筑主体结构应保持其原真性,如梁、柱、檩、椽及建筑内部装饰等均为体现传统文化的要素,维护过程中可在建筑内部增加受力构件保证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传统建筑屋顶修缮时不应改动传统风貌样式,应维持原有坡度、形制和装饰,对屋面进行除尘、除草后拆除瓦片,对椽、望板进行维修加固,如需更换屋顶构件则尽可能与原有构件颜色及样式相同。
2018年柳林水村入选北京市第一批市级传统村落,是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位于房山区山形谷地中,两山夹一沟,枕山面水,整体走向呈“S”形。
3.2.1 建筑外部风貌损毁严重
随着社会发展,柳林水村传统建筑外部风貌陆续遭到破坏。村内多数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位于中街与下街2个街巷,建筑屋顶、外墙破损严重,严重影响村落风貌格局,亟待整治改造。
3.2.2 建筑主体结构质量差
根据村落建筑保存和使用现状,可将建筑主体结构按质量分为完好、一般及较差3类(见图2)。其中建筑主体结构质量完好的建筑数量为82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一般的为141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较差的建筑数量为55栋。通过现场调研,发现主体结构质量较差的建筑多属于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其建造年代较早,分布于中街、下街。
2现状建筑质量评价
3.3.1 建筑
综合评价村落建筑与院落现状,明确多层次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强调提高传统建筑质量、延续建筑功能及恢复传统建筑风貌的保护整治策略。
1)提高传统建筑质量 柳林水村的传统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使用年限较长,因长年风化、缺少维护,部分建筑已倒塌,故需对村落传统建筑进行质量评估,并分别采取修缮、改造及拆除3类措施提高建筑质量,需思考传统建筑立面与结构对村落整体风貌的影响,注重新旧立面、结构的融合关系。
2)延续建筑功能 村内建筑多为传统民居,长期闲置导致建筑年久失修甚至坍塌(见图3)。受当地经济条件限制及村落保护要求,部分传统民居无法自行改造,导致村民搬迁至史家营乡或房山区居住。另有部分村民选址重建,但其自建建筑不符合传统风貌样式。因此,应延续传统建筑的居住功能,通过修缮改造措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尽量使建筑回归居住功能。
3现状闲置院落分布
3)恢复传统建筑风貌 根据建筑风貌协调度将其分为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其他建筑3类。其他建筑细分为一级、二级协调建筑和一级、二级、三级不协调建筑(见图4)。恢复传统建筑风貌的措施包括对屋顶、墙壁和门窗等部位进行改造。①屋顶,目前村内部分建筑屋顶存在加设彩钢瓦、采用平屋顶等不协调做法,除特殊功能的建筑单体外,村内民居屋顶应普遍采用双坡顶形式,材料选用当地石片瓦(见图5,6)。②墙体,村内大部分民居采用红砖进行翻建,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现状建筑墙体主要包括3种形式:全部石材砌筑,部分建筑上半部存在混凝土覆层;全部红砖砌筑,无覆层;全部混凝土覆层或瓷砖贴面。建议尽可能采用石材砌筑形式;针对红砖砌筑墙体和墙体表面全部为混凝土、瓷砖贴面或涂料等不协调建筑,应使其外立面与传统风貌相协调(见图7,8)。③门窗,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门窗需留存、维护和修缮,且以木色为基调,针对粉刷后颜色不协调的门窗进行整改;针对已更换的门窗,如塑钢门窗等,需仿照传统样式,颜色与木色相协调(见图9,10)。
4现状建筑风貌评价
5不建议屋顶样式
6建议屋顶样式
7不建议墙体样式
8建议墙体样式
9不建议门窗样式
10建议门窗样式
3.3.2 院落
1)提高围合度 针对村内院落现状进行评价,确定4个级别:①一类院落指格局形态、传统风貌、围合度均保存较好的院落;②二类院落指格局形态、传统风貌、围合度一般,与村落整体风貌协调,经修缮或整理后可达到一类的院落;③三类院落指格局形态、传统风貌、围合度较差或环境较杂乱,包括大量现代民居,不能归入一类和二类的院落;④其他院落指完全失去传统格局的院落。村内院落围合度较高的大多属于一类院落,即保护型院落,占比约4.95%,其余院落均需修缮。保护整治策略以保障院落格局的完整性和风貌原真性为原则,未经规划允许不得随意私搭乱建或对院落进行分割重组。目前部分院落存在院门简陋、破损等问题,院落边界修缮方式建议采用石砌形式,以对围墙和院门进行整改(见表1)。
表1 院落保护整治分类
2)更新沿街院落立面 从街巷道路空间、建筑立面、建筑色彩、建筑材料材质等方面对沿街立面加以控制,重点以中街1号院至101号院路段立面为例(见图11)。沿街建筑不得超越现有高度;不得搭建任何形式的临时建筑;整治沿街红砖墙面,以石材墙面或具有石材效果的墙面替代;改造与古村风貌不协调的大门。重点建筑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修缮,其他重要建筑应按建筑单体保护与整治要求更新,以凸显当地特色。
11中街北立面整治效果
柳林水村建筑院落的修缮整治工作是为了保护北京传统村落中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其历史价值。保护整治重点在于恢复历史格局,修复建筑与院落风貌,延续平面肌理,修缮主体建筑,修补墙面,整治环境及完善院落布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