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蕾
【摘 要】符号互动论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号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课堂上,举手作为一种符号,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课堂互动行为。课堂举手的情形包括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跟风举手、引起关注、身体不适、找出错误、矛盾冲突等。教师要准确认知学生举手内涵,具备一定的教学敏感性,采取科学灵活的举手发言策略,充分发挥教学智慧,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助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关键词】符号互动论 课堂举手 小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21-74-04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举手是中小学课堂的一种常见现象。课堂举手作为一种符号,是教学过程中师生进行互动、维持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一部分。课堂举手作为师生互动的表现,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探索,发挥主体性地位,表达自我观点,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观点并纠正学生错误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许多学者通过身体现象学或符号互动论来讨论分析各个学段学生课堂举手的变化以及举手发言现象。例如张惠基于批判性思维对举手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认为举手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维护纪律等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成为课堂捣乱者偷懒、逃避问题的方式。[1]赵娟等基于身体现象学对举手的意义进行分析,认为举手这一动作是思维与身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强调身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李冲锋基于教育社会学视角探讨课堂教学中师生问答或对话的声音。[3]杨洛等在多元视域下对举手这一现象进行反思,由此注意到课堂中不经常举手的学生,认为举手发言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师生在课堂中对话的融洽性。[4]在研究中发现,少有学者关注到小学生的举手在不同情形中的含义以及教师的识别策略,但其实课堂举手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境中并不仅仅是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不同课堂情境下,其内涵可能并不相同。由于小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有着许多不同的需求,有时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往往不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因此本文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来探讨课堂举手的不同情形,帮助教师清晰明确地认识学生课堂举手作为一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合理而科学地识别并应对课堂举手行为,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助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二、课堂举手——基于符号的互动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试图解释人们用什么方式定义、理解与处理他们所处的情境,并对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变化发挥作用的”[5]社会学理论。事物本身不存在客观的意义,它是人在互动过程中赋予的一种象征物,用来指称和代表其他事物。符号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互动双方发出的信息。相应地,举手本身没有意义,它是一种符号,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所赋予的一种符号。一般情况下,当教师用“下面我来问个问题”作为互动的触发点,学生通过举手表示自己能够回答或对知识已经掌握,教师接收信息后,邀请学生进行发言,至此师生互动结束。教师根据学生举手发言的情况,可以观察出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注意力是否集中,从而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以提升教学效果。
符号是表达与传播信息的途径之一。课堂举手这一动作出现,就是学生发言的机会、展示自己学习能力的机会、获取知识的途径。在课堂上,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独立思考,并经过思维活动进行判断、推理,同时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对此进行评价调整,这一系列的交流互动就是基于举手这一符号来进行的。一般情况下,教师普遍认为学生举手就是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回答问题,然而课堂举手其实具有多种情形,例如学生举手是为了示意教师自己有别的需求,或对课堂内容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表示疑问。
“符号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具有区域性和情境性,不同的情境下对同一符号的理解也不同。”[6]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在师生眼里是约定俗成的理解。一般情况下,一堂课的师生互动主要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然而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举手的内涵也不局限于此。有时学生想提出问题,有时是看到其他学生举手便跟着举手,等等。因此,教师应该学会识别小学生课堂举手的情形,并能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互动。
符号互动论强调人类可以通过运用符号进行自我认识。当学生举起手时,说明他认为自己能够回答教师的问题,在这种“我能回答”的自我暗示中,学生无形中进行自我认识,提升学习热情和信心,有助于提升听课效率。在课堂中,学生是否能积极举手参与讨论,反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态度,更是评估学生听课质量的表现。积极举手参与讨论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讨论中感受学习成就感。
三、课堂举手的情形辨析
课堂是一个具有复杂情境的场域。举手行为作为一种互动的符号,具有情境性的特征。情境是符号产生的基础。不同的情境下举手行为的含义各不相同。有时学生举手是想解决自己的需求,有时学生举手希望教师多多关注自己,有时学生举手是想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或看法,等等,这些不同的举手情形并不能统一看成学生想要回答问题。因此,有必要探讨课堂举手的不同情形,以期助力教师发现课堂中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能够科学地看待课堂举手的现象与问题,因势利导,合理而科学地识别和应对课堂举手行为。
(一)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师生互动。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提出一些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开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当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回答教师问题时,他们会举手向教师发出“我会回答”或“我想回答”的信号,当教师看到学生举手并发出叫答信号時,学生再起立回答,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师生对话,学生或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或检查知识掌握程度,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二)提出问题
除了回答问题,一些学生举手是想提出问题。善于提问是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关键环节,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能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水平和学生的认知发展。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是第一学段的学生,他们的提问有时体现出无序化的特点。例如在语文学科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的教学中,有学生举手提问:“喜鹊真的是这样叫的吗,为什么不是‘叽叽叽?”一、二年级的学生对提问表现得很积极,但是经常衍生出一些与课堂无关的“题外话”,像这种“题外话”需要教师妥善处理。对于上述情况,教师应该让他们认真思考过后再提问。如果无限制地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并且教师又缺乏正确引导,那么可能会导致学生无序无法、漫无边际地随意提问,如此一来便难以达成教学预设,不仅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因此,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更要从小培养他们提出深层次、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跟风举手
符号互动论强调,“自我”是由一个主体和一个客体的互动而产生的,“主我”即主体,“客我”即客体,“主我”指的是个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客我”指的是个体把自己放在一组他人(共同体)中来看待自己的结果。[7]在课堂上,有部分学生看到其他学生举手,或者认为举手是教师眼里的“好学生”,于是不管他们是否真的知道问题的答案,都基于“从众效应”而举手。但是教师真正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提问时,他们又慢吞吞地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这会干扰教学秩序,导致教师不得不放慢教学进程。另外,在一些学生看来,举手不是为了单纯地发言,而是一种你争我抢的比赛,举手被教师叫答是竞赛获胜的象征,表示教师认可自己,会让自己在班级的“地位”提升。于是,原本是学生回答问题信号的举手行为,畸变成了教师对学生一种无形的奖励,变成了一些学生眼中的稀缺资源。
(四)引起关注
行动者对意义的使用通过一个揭示过程而发生,因此,某些学生认为课堂的中心是自己,抢占课堂发言的话语权,希望成为教师和其他同学心目中的焦点人物,认为自己举手发言的次数多就能够显示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例如教师提问时话才说到一半,有的学生早已高高举手,迫切想要回答问题,甚至在他人回答问题时,仍高举双手干扰他人发言。类似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学生希望引起教师或同学的注意。
(五)身体不适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可能不是为了回答问题,有可能是想解决自己的需求或面临突发情况,如想上厕所,或出现身体不适,或突然受伤。小学高段学生处于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自律道德阶段,他们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违反规则并非总是错误的,也不一定非要接受惩罚,他们如果身体不适可能会示意教师后,直接去解决自己的紧急需求,而小学低段学生还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他们一般会严格遵守外部规则,遵守“上课有需要向教师举手说明”“不舒服需要向教师示意,教师允许后才能出教室”的课堂规则。
(六)找出错误
教师在课前往往会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备课,以此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即使准备再充分也可能出错,例如讲解错误、板书错误、实验操作失误等。在这些情境下,学生可能会举手指出教师失误,或互相之间窃窃私语,甚至直接大声指出教师的教学错误。另外,当同学发言出错时,学生可能也会举手指出错误。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发现错误会生发成就感、自豪感,找出错误是一种成长的需要,也是一种学习的需要,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让学生以一种更合适的方式指出错误。教师应该利用教学智慧有效应对这种情况,把发现失误当作锻炼学生的机会,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探讨,促使双方共同提高。
(七)矛盾冲突
小学低段学生刚入学不久,有些学生还不能够很好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学生之间还不能很好地处理同伴关系,协调彼此之间的分歧,因此小学低段的课堂容易出现各种状况。在课堂上学生可能随时会和周围的同学发生矛盾,如“老师他抢我的橡皮!”“老师他打我!”如果教师不理会,学生可能就一直举着手,甚至发出吵闹的声音,让教师不得不停下教学,解决问题。学生这些与教学无关的举手行为主要目的是向教师寻求帮助、向教师揭短他人。还有的举手行为是学生抒发心中不满,这样的行为属于行为偏差,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需要仔细分辨举手行为,合理科学地运用教学智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堂举手行为,促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四、课堂举手的识别策略
举手作为课堂互动的符号,一些学生对其不能正确认识也不能准确使用。对此,一些教师会采取“堵”或“禁”的方式解决。对于小学课堂举手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教师应该正确识别举手的情形,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采取相应行动,提升自身的教学敏感度,提前预测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想好应对方式,在学生举手时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
(一)准确认知学生举手内涵
举手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是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表现,是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问题的体现。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个体具有识别、解释、使用互动符号的权利,因而必须强调行为主体的意义。“互動过程中由于互动情景的变化,人们也在不断地修改对事物的定义。”[8]教师应该准确认知学生课堂举手作为一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判断互动情境的变化,准确了解师生双方符号信息的产生与传递的过程。准确认识学生为什么举手,科学地看待课堂举手的现象与问题,并及时调整应对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举手时的表情、目光、肢体动作等,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回应,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把握课堂教学的进度。
(二)具备一定的教学敏感性
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教师对于课堂上一些意外事件采用强制处理、随意处置、保持沉默等方式,都是不恰当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地感知学生举手行为的情形,关注学生细小行为和表情变化,有意识地捕捉、尊重、接纳学生表现出的“符号”,从而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并关注到隐藏在举手行为背后的教育意义。例如有的学生看到周围同学都争相举手时,他也缓慢举手,但是却面露紧张,可以看出这是典型的从众式举手行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后再举手发言。又如当学生皱紧眉头,面色不正常,或多次举手示意,可能是身体不适,教师应该悄悄走到学生身旁询问情况,在尽量不打乱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采取科学灵活的举手发言策略
针对举手发言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要采取科学灵活的举手发言策略,引导学生的举手发言行为。首先,在叫答前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通过学生的讨论情况、表情等来判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程度,确保大部分学生都完成思考的情况下才开始叫答。其次,对于一部分学生“垄断发言”的现象,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叫答,从而使发言不再是一些学生眼中的“稀缺资源”。再次,教师还可以采取多样化的举手发言方式,如开火车发言、击鼓传物发言等,适时地把课堂中的边缘学生拉入课堂发言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那么教师要适时将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如果学生的发言不完整,那么教师可自行补充或请其他学生完善;如果学生的发言与课堂无关,那么教师则应及时中止,并劝诫学生认真听课。总之教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使举手发言这一互动行为发挥其应有效用。
(四)充分发挥教学智慧
针对课堂中与教学无关的举手行为,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学智慧,针对复杂教学情况及时作出准确判断并采取措施,达到预设效果。王卫华将教师的教学机智生成分为四个维度,即对问题的敏感、基于理解的确认、适切的反应、行动中反思。[9]基于这四个维度,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直觉思维,提前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举动,发现其中的教育意蕴,并通过课堂实践积累以及向经验型教师学习来提高课堂教学敏感度。还要在长期的观察、实践中,对学生举手行为形成正确的理解,并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反应。另外,教师要具有反思的意识,习惯性地在课后反思自己在上一节课中是否能正确应对学生的举手行为,如果未能够正确应对,则要在课后思考应对方式并总结经验,争取下一次出现同样情形时能巧妙处理。
教育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师生的问答环节在小学课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符号互动论视角下学生课堂举手作为一种交流的符号,是师生之间交互的示意,小学生课堂举手行为不仅仅只有回答问题这一情形,还包括提出问题、跟风举手、引起关注、身体不适、找出错误、矛盾冲突等,教师应充分挖掘符号互动论的教育意蕴,准确认知学生举手内涵,具备一定的教学敏感性,采取科学灵活的举手发言策略,充分发挥教学智慧,从而在教育实践中为互动创造有利条件,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使学生和教师在和谐的互动交往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张惠.对小学课堂举手发言行为的批判性反思[J].教学研究,2015,38(5):120-124.
[2]赵娟,孙洪涛.身体现象学视角下课堂“举手”体验研究[J].武陵学刊,2021,46(2):135-142.
[3]李冲锋.课堂里的声音:基于教育社会学视角的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4,33(3):39-42,11.
[4]楊洛,岳涛.多元视域下课堂举手发言现象的理论反思[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12):48-51.
[5]李如密,刘伦.课堂教学互动及其优化策略: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12(10):51.
[6]同[5]52.
[7]吴越.走进社会学[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8:50.
[8]聂静虹.健康传播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9:68.
[9]王卫华.教师教学机智生成机制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