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禄,王光有
深刻理解把握“三个务必”的重大意义
陈贵禄,王光有
(中共英山县委党校,湖北 英山 438799)
“三个务必”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所处历史方位、自身发展要求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等作出的重大科学论断,也是对全党同志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深刻提醒与谆谆告诫,具有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研究认为“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就经验的历史结晶,是中国共产党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政治要求。
党的二十大;三个务必;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深刻理解把握“三个务必”这一原创性科学理论的重大意义,有助于深刻领悟“三个务必”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理论的内在联系,把握其新时代的价值意蕴,更好对标对表开展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三个务必”是马克思主义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实践性、革命性等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明:“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28马克思主义突出人民群众在历史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发展定位,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创性理论。可以说,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形形色色理论最为鲜明的底色,是始终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人灵魂深处的本质属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是人民性这个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深刻体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指向着要永远将人民置于心中的最高位置。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506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门科学理论,更是指导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时代坚守,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重要方面,包含着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永恒课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事物。”[2]527-528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熟,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全部时间奋斗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二十大把发扬斗争精神写入党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展现的是共产党人应具备的精神状态和能力素质、智慧本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历史自觉性、主观能动性、实践创造性等鲜明品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主动精神、实践创造能力的生动展现。
从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来看,“三个务必”是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展现了百年大党在重要历史关键时刻的历史自觉和时代清醒。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前夕,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新的人民政权即将建立,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新的历史任务。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号召:“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两个务必”号召,反映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革命胜利面前保持了清醒头脑,对即将全面执政条件下可能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危险的预警预防,也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革命精神的凝结和升华,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历史自信,深刻总结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成就及历史经验,增强历史主动,准确洞悉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三个务必”的科学论断,为全党同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接续奋斗提供了基本要求与精神指引。“三个务必”的提出是“两个务必”在新时代的理论升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进京赶考”到新时代“赶考之路”的历史继承与发展,是对“第二个答案”的科学阐释与延伸,强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政治本色;彰显了勇于自我革命这一鲜明的政治品格,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自警自励的政治智慧;突出了伟大斗争精神的能动作用,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哲学理念。“三个务必”既是对党百年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更是立足新时代的深邃思考,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睿智回应,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新的丰富和发展创新。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文化自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个务必”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与中国文化内蕴着丰富的“以民为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等文化精神具有历史贯通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至理名言,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以民为本的思想;“满招损,谦受益”“谨于言而慎于行”等箴言警语,集中体现了中国人谦虚谨慎、自省自励的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等谚语熟语,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不畏艰苦奋发进取的精神。《诗经·国风》中反抗社会压迫的铿锵之声,屈原忧国忧民的悲愤控诉,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都是传统文化中发扬斗争精神的代表。敢于斗争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所在。
玉是石非石,超越了本身的物质属性,被赋予了强大而厚重的精神属性,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礼仪、审美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时代的玉器也表现出迥异的风格,玉器发展到宋代,经过五代十国的玉器低潮之后,受到宋代文官制度、城市经济的影响,玉器发展进入一个重要升温时期,玉雕行业和玉器市场应运而生。成熟的瓷器出现在东汉时期(距今1800余年),以黑瓷和青瓷为主,青瓷釉色青黄,薄而滋润,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的胎质愈加坚致,釉色愈加润泽,唐宋时期,瓷器进一步向玉的外部特征和精神内质靠拢,尤其是到了宋代,玉器与瓷器发展到辉煌时期,两者在特征、审美倾向以及精神内涵上的联系更加紧密。
“三个务必”的重要论断,在内涵上深刻立体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的民族文化精神;在语言表达上展现出了党的根本宗旨、优良作风、精神风貌所具有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在历史传承性上,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治国思想在新时代的新气象、新姿态、新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演绎的创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了这个初心和使命进行了接续奋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抒写着人民幸福的时代答卷。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坚守并践行初心使命,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苦难走向辉煌,创造出辉煌历史成就。
党的初心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纵观百年党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国共产党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必将迎来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奋斗观,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奋斗精神,创造了中国共产党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并在不同时代赋予其新内涵。
在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了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发展壮大、创造辉煌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同志提出,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自立自强,脚踏实地、苦干实干,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无论我们将来物质生活多么丰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丢,脚踏实地、苦干实干,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4]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切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定力和独立自主、自信自强的魄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保持谦虚谨慎,坚持自立自强,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推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斗争中生存、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伟大的斗争史。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创造的一切奇迹、铸就的一切辉煌,不是天下掉下来的,不是地上冒出来的,都是通过不断斗争、顽强斗争取得的。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鲜明的斗争品格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人民进行了伟大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展以实现民主革命为历史任务的伟大斗争,历经艰难、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人民开展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历史任务的伟大斗争,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开展以推进改革开放、开辟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要历史任务的伟大斗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大势出发,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深刻把握伟大斗争新的历史特点,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取得了巨大成就。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面对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推进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进一步掌握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主动,进一步巩固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斗争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5]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特别是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只有坚持斗争精神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建设工作发展了重要讲话,做出了重要指示。从本质上来看,“三个务必”是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新要求,包含了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须坚守的宗旨立场、理想情怀、使命担当,必须坚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必须坚守的政治品格和精神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6]要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清醒和自觉、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坚持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勇于自我革命,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永葆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与“三个务必”的精神实质有着内在统一性。
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人民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剥削、没有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的平等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的全面性特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来看,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分析后可发现,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和追求人民至上、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突出和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揭示了人的现代化的科学性、全面性、实践性、进步性。这与“三个务必”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另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这也是“三个务必”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应有之义。
在践行“三个务必”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发挥“三个务必”的作用,就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激发为民情怀,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永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断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志气、骨气、底气,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践行“三个务必”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内在统一性。从逻辑层面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践行“三个务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三个务必”虽性质不同、内涵各异,但二者都有相同目标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历史层面来看,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经过艰苦卓绝斗争和建设过程,最终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7]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具体方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埋头苦干、担当作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践行“三个务必”,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作风保障,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综上所述,“三个务必”的重大意义集中体现在理论成果、历史结晶及政治要求三个层面上,体现出深刻的理论性、历史性与实践性。在新时代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就要在深刻领悟其重大意义的同时,将其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指导实践,高质量完成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05-18]. https://www.12371.cn/2022/10/25/ARTI1666705047474465.shtml.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
[3]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4]新华社.习近平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EB/OL].(2022-10-27)[2023-05-10].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7/content_5722 232.htm.
[5]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0-10-15)[2023-05-10].http://www.gov.cn/xinwen/2020-10/15/content_5551552.htm.
[6]习近平.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3-01-09)[2023-05-10].http://www.gov.cn/xinwen/2023-01/09/content_5735913.htm.
[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05-10]. https://www.12371.cn/2022/10/25/ARTI1666705047474465.shtml.
Deeply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Three Musts”
Chen Guilu, Wang Guangyou
(Party School of CPC Yingshan County Committee, Yingshan 438799 Hubei)
The “Three Musts” is a major scientific statement made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the core of President Xi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of the CPC in the new era and the new changes in the new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required by its own development. It is also a profound reminder and earnest exhortation for all Party members to take the road to the new era. It has great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the “Three Musts” are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the CPC in carrying forward the past and opening up the future, upholding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the historical crystallization of the CPC’s centennial experience of struggle achievements, and the polit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CPC in its new journey to win new victories.
The 20th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Three Musts; Great significance
G412
A
1672-1047(2023)04-0074-05
10.3969/j.issn.1672-1047.2023.04.18
2023-07-01
陈贵禄,女,湖北英山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党史与党建。
[责任编辑:蔡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