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超杰
户外音乐真人秀节目融合“街头音乐”的表演方式,突出体验性、纪实性和情感性,在内容上追求“音乐艺术贴近生活”的原生态,呈现出一种浪漫的、诗意的美好田园景象,以一种近乎悠闲式的姿态,延续了近年来慢综艺回归生活主题的风格。[1]早在2017年,腾讯视频推出《尖叫卡拉秀》,尝试将音乐节目的表现形式和空间引向户外;2020年,浙江卫视推出《美好的时光》、优酷视频推出《街头音浪》,网易云音乐、抖音等互联网平台联合音乐人张亚东推出视频节目《Stage舞台》,彻底放弃音乐节目以往剧场式的舞台演出形式。2021年是户外音乐真人秀节目的爆发年,北京卫视推出《最美中轴线》,东方卫视将音乐真人秀与文旅相结合推出《一路唱响》,湖南卫视打造《时光音乐会》,一时间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腾讯视频连续制作《中国这么美》《边走边唱》两档户外纪实音乐节目。
户外音乐真人秀节目聚焦生活体验和情感分享,嘉宾穿梭在街头巷尾,走向远郊,奔赴森林草原,相较于以往的音乐竞技性真人秀节目,镜头聚焦内容和节目叙事导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是一种主观性的建构过程,这种创作现象折射出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代性焦虑情绪。丹尼尔·贝尔认为,今天每个人必须掌握比前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多得多的‘数’,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更细更密的分工,使人与人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较过去更甚,由此而产生出个人的身份感和认同感问题。[2]现代社会的时空概念、生活节奏以及不断涌现的现实问题,让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普遍处在竞争性和不确定性之中,这种现代性焦虑和危机的产生,加速了人们对以工业化、标准化、制度化为特征的现代工业文化体系的反思和逃离。“在现代社会中,焦虑往往弥漫为一种具有相对普遍性的生存体验,它本身成为了现代性的严重后果之一。”[3]户外音乐真人秀节目从城市走向乡村,节目以对乡村、田园、森林、草原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的美好想象,遮蔽在现代性进程中所产生的焦虑,归园田居式的自然生态美学成为现代化生活的粘合剂和当代精神指引,研究探讨这种文艺创作的新现象不仅对真人秀节目创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更能够深入阐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思潮和审美接受心理,这对当代综艺节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进入后现代社会,空间成为人们感知世界的首要方式,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后现代文化更加强调空间表现力。户外音乐真人秀节目镜头聚焦美丽的自然环境,营造出浪漫诗意的田园景观,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腾讯视频《中国这么美》《边走边唱》等节目以地理景观为单元,节目嘉宾走向美丽的乡野和自然空间,乡村、山川、河流、森林、草原成为主要叙事空间和镜头内容。《时光音乐会》中以动画的形式首先呈现出一幅山水田园的画作,录制场景置于自然遗产的景区中,在视觉上营造出以星空、花草为主要陪体的自然景观。户外音乐真人秀节目对自然景观的影像书写传递出一种强烈的空间隐喻,首先这种对乡村、自然的美好想象是去工业化和去城市化的美丽自然图景,超越了具有物质空间展现的表层含义,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想象混杂着对城市中心主义的批判。其次,自然景观从来都不仅仅是地理学意义的存在,而是人的意旨与想象的主要寄托。新文化地理学研究者认为:“风景在‘凝视之眼’下呈现十个版本。风景不止是自然,风景还是问题,风景成为反映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社会弊端的一面镜子。风景所带来的美感正是为了解决问题。”[4]
海德格尔提出“诗意栖居”,认为栖居的本质就是为了获得自由、平静的状态,由此来思考人与空间的关系,并将这种方式喻为“诗化”。节目中空间的呈现,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是在叙事理念上倡导诗意生活。户外音乐真人秀节目的核心理念呈现出一种日常化的伴随叙事,嘉宾走向郊外田间,感受最原始的农耕文化,体验小农经济和民俗文化,把这种细微见长的悠闲生活状态放到田园当中,嘉宾不再只是舞台上的表演者,而是转变为一种生活形态的体验者、参与者、分享者,在表现音乐和生活的关系同时,实际上也有意渲染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通过传递生活态度、思想和情感激发受众的参与或认同,具有强烈的感性特征。
《时光音乐会》中嘉宾坐下来听听音乐聊聊人生的心理感受,弱化节目的竞技性和真人秀的冲突效果,寻求一种舒适的慢节奏感,嘉宾宣扬的理念是音乐本身属于生活的一部分,能够坐下来简单地聊天和唱歌是一件难得的事,隐喻了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疲于忙碌奔波的精神状态。在《美好的时光》《街头音浪》《Stage舞台》等节目中嘉宾以一种街头演出的形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街头艺术形式本身具有草根性、大众性特征,节目营造一种人人可以参与、观众近距离在场的氛围,让人们从紧张的工作和现实生活中剥离出来,感受被自由召唤的感觉。在《Stage舞台》呈现音乐演出的节目画面中,镜头不仅展现表演者,节目编导更是把大部分镜头留给了街头驻足的观看者和交待周围的环境关系上,呈现出一种“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主题,用大量的近景、特写镜头去呈现处在生活情景中的人物语言、动作、表情,增强代入感,产生共情效果。所谓烟火气,实际上是建构起一种生活镜像,让观众从生活场景的镜头中看到自己,从而建立起召唤机制,再通过镜头组合传递音乐回归生活的主题内涵。“观看与阅读是一种情绪,一种迷恋,其所提供的瞬时的快感有效地缓解了现代人的生存压力。”[5]在这种充满生活诗意的场景中,音乐才能回归艺术的本色,这才是人们所应追求的生活,通过空间隐喻不断强化节目的意识形态。
《时光音乐会》第一期节目演唱歌曲
在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当下,社会在标准化体系下高速运转,变革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失,个体被不断加速剥离,传统与现代产生断裂,人的异化现象日益加剧。在空间的维度上,人们开始走出城市重返乡野,在时间维度上,人们开始怀旧,沉浸在回忆里或通过怀旧的情愫来寻求精神的慰藉,以应对当下的焦虑和迷茫。怀旧是人们在回忆的基础上的一种想象性建构,户外音乐真人秀节目的怀旧叙事通过声音符号和场景符号两种途径来建构。
作为一种声音符号和记忆的媒介,歌曲旋律承载了音乐创作的情感往事,也唤醒了观众与之相关联的情感和时光记忆。电视综艺节目在营造“时间认同感”时使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线性追溯式的符号横组合[6]。音乐节目《时光音乐会》围绕“时光”这一主题词,通过设置时光来信、时光好友,选择具有一定年代记忆的歌手和歌曲,营造一种在往日时光里打捞歌曲记忆的氛围。在首期节目中,通过设问“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你愿意给哪一年的自己写封信?”一下子把歌手拉回到过去的时光中。嘉宾谭咏麟说,只要这首歌的节奏响起满满的回忆就会涌现,在演唱歌曲《朋友》后,他讲述了与成龙的往事,诠释了一段感人的朋友情。歌手柳爽演唱歌曲《漠河舞厅》并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故事,指向过去尘封的往事。在共14期节目中设置了《四十年华语金曲》《跨时空对唱》专场特别节目,无论是嘉宾的选择还是曲目的选择,都指向了“时光”这一关键词,以唤醒大众的记忆,也正是这些记忆共同组成了节目的核心叙事和价值指引,人们在回忆的过程中得到短暂的逃离,进而获得情感上的短暂满足。
记忆的媒介通常具有存储、传播和暗示的功能,无论是信、一个物件还是一首老歌、一所老建筑,亦或是一个乡村空间,都会承载着关于过去的记忆和情感。户外音乐真人秀节目设置了多个道具和场景,作为怀旧的符号和场景,展现记忆的同时也构成了文本的主要叙事内容。在《时光音乐会》《美好的时光》《一路唱响》等节目中,设置走进乡村和大自然的场景,讲述相似的经历或分享生活体验,在成长记忆中塑造身份认同。在《中国这么美》中,节目组走进乡村的老建筑,通过展现传统与现代变革中的乡村,塑造理念认同。在《边走边唱》节目中水木年华组合走进古都河南安阳,在一座老宅子的院子里,主唱卢庚戌在聚会中谈起当年与好友李健的往事,塑造情感认同。“怀旧是当代社会一种整体的文化病症,几乎所有人都纠缠在回忆里。回忆是对某一种时空关系的追溯和对某一种情绪画面的往复闪回,怀旧成为一种可供描述的风景,也是一种伤感的情感位移。”[7]回忆的行为是对现实的短暂逃避,走进乡村、老街、古镇,脱离城市,回到传统的农耕文化或宣扬着集体主义精神的工业化时代的社会场所,借助怀旧场景和日常生活的片段来重新唤醒过去的故事。节目使人们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用浪漫、夸张和情绪化的方式叙事,与现实处境产生间离效果,完成自我精神指认,疗愈当下的各种“精神病症”。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危机和异化现象的反思和超越中兴起的文化思潮,对现代所倡导的启蒙理性进行批判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任务。伊哈布·哈桑用“反形式(分裂的、开放的),游戏,偶然,无序,过程、行为、即兴表演,参与,反创造/解结构”等关键词来界定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8]从聚焦中心到散点叙事呈现边缘事件,从线性叙事到非线性拼贴,户外音乐真人秀节目在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法上呈现出强烈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
非线性叙事的形式凸显了散点叙事特征,通过将若干个主题、情绪、风格等相似的片段或内容进行拼贴组合来呈现节目内容,这与以往音乐真人秀节目聚焦核心事件,通过制造悬念和冲突,呈现高潮迭起的节目效果的叙事方式截然不同。如果把以往的音乐综艺节目依靠规则和情节的完整性推进看作是线性叙事,注重情节完整性、因果性和时空连续性,那么户外音乐真人秀节目呈现出的则是非线性叙事特征。散点叙事解构了文本的中心情节,呈现出散漫的效果。近乎“生活时间”的“叙事时间”带来的慢节奏心理效果,与观众所处的现实的快节奏情境形成鲜明对比,观众仿佛回到了栖居的家园与诗意的空间。“慢叙事”营造了代入感的氛围,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获得平静和放松。此外,户外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叙事时间被音乐演出隔裂开,编导随机选择具有表现力的对话、空镜头予以拼贴,镜头语言不断反复,依照内容表现主题,以一种非线性叙事方式升华节目的情感和主题。
以《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为代表的音乐真人秀节目有着严格的工业化、标准化、体系化的操作法则,具有模式化的特征。当下的户外音乐节目出现了一种追求即兴体验的纪实风格,作为一种浪漫体验式的追求抛弃了工业化、标准化的制作方式,歌曲演绎不再追求编曲、舞美、音效、唱腔上的炫技,一切演出变得即兴化。一把吉他、一个麦克风,站在田间地头就开始了演出,这种即兴演出不仅表现在音乐演绎的即兴上,节目录制也呈现出一种即兴散漫纪录式的特征。在《中国这么美》节目中,导演直言他自己也不知道本集节目要拍什么。这种以一种近乎游戏式的演绎和录制,颠覆了以往音乐真人秀节目所追求的仪式化效果。现代性的异化在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那里被描述为“理性”所导致的对现代社会个体的压抑,即兴演出打破了竞技性规则,倡导自由散漫式的体验感和代入感,也正是这些看似毫无目的的边走边唱和游戏体验,消解了现代主义严肃崇高的叙事规则,以慢叙事来对抗紧张压抑的生活节奏,实现对现代性的超越。
户外音乐真人秀节目集中突出了以美丽、时光、温暖等为核心的主题,营造了一种自然美、生活美、精神美的现实图景。这种对于前现代农业生活的浪漫化想象,自现代社会诞生以来就成为批判工业化、机械化的利器。[9]而无论是对自然美学的追逐,还是对怀旧记忆的循环往复,节目中无处不在的广告植入和浅尝辄止的人物采访、人工搭建的场景等都昭示着节目所呈现的并不是一种简单随机式的生活体验。这种美好图景的凝视注定是一场浪漫的视觉文化想象,是在消费主义机制下被制造出的伪现实,正验证了鲍德里亚所言,大众传媒擅长制造虚假的幻象和满足,但这种美好的、诗意的田园图景又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们身处的后工业社会文化语境,以对诗意美好的向往,实现对现代性的批判超越,成为当下观众收视心理和精神追求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