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川地区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

2023-03-14 12:54:39杨佑福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12期
关键词:种植马铃薯

杨佑福

摘 要 为给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指导,以甘肃省秦王川地区为例,着重探讨了马铃薯标准化栽培的关键技术和管理策略。在优选良种、选地整地、种薯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案,为标准化栽培奠定了基础。详细论述了施足底肥、科学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等环节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总结了适时收获和贮藏条件对最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 马铃薯;种植;标准化栽培;甘肃省秦王川地区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4.015

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甘肃省秦王川地区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永登县、皋兰县和榆中县。据统计,2022年秦王川地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33万hm2,较2021年增加了10%左右;在产量方面达到110万t,相比2021年增长了8%左右。秦王川地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于温凉半干旱气候,海拔较高,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春季升温早,适宜马铃薯的生长。此外,该地区土壤肥沃,砂砾土和砂壤土占比较大,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薯块膨大。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要求日益增加。在这一背景下,采用科学、标准的栽培技术成为甘肃省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1 优选良种

优选良种是马铃薯标准化栽培的关键环节,良种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针对秦王川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首先要从马铃薯的品种选择入手,经过广泛的调查和试验,确定适应秦王川地区生态环境的若干优质马铃薯品种,包括但不限于陇薯系列、青薯9号、冀张薯8号等,这些品种具有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等特点。为了进一步确保种植的良种品质,需要制定严格的种子繁育和筛选制度。

2 选地整地

一般來讲,秦王川地区适合选择土层在40 cm以上的地块,要求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较丰富,以pH值5.5~8.0的中性至微碱性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同时,根据调查结果制订不同土壤类型下的整地方案。对于黏土质地的土壤,采用深翻和翻耕相结合的方式,改善土壤通透性和排水性;对于砂质土壤,注重有机质的添加,提高土壤保水能力。要通过合理的整地,深度以25~30 cm为标准,确保土壤中的养分分布更加均匀,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选择合适的时间整地则能够使土壤充分休整,秦王川地区一般选择在秋季作物收获后或冬季进行,减少连作隐患,另外要保证该地块3年未种植过马铃薯或者相关茄科作物。通过实施科学的整地操作,为后续的种薯处理和底肥施用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为了确保选地整地的效果最大化,可采用先进的农机装备,如旋耕机、深松机等。

3 种薯处理

3.1 优选薯种

在优选薯种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全面考虑。将病薯、烂薯剔除掉,确保选用的薯种具备良好的生长特性,一般使用脱毒、色泽鲜明、光滑、具有饱满的薯芽,以及符合质量标准的原种或一级、二级种薯。

3.2 合理切块

一般而言,薯块的质量在30 g以下可被归为一类,而超过30 g的薯块则需要进行切块处理。切块通常在种植前的1~2 d进行,确保每个切块的质量在30~50 g[1]。为了保障切块操作的卫生与质量,当地农户需要在切块之前对切块工具进行全面的消毒,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确保切块工具的洁净。消毒过程中,可以使用酒精或者高锰酸钾溶液,有效达到杀菌的目的。在切块操作时,对于病薯需要及时剔除,并对切刀进行消毒和更换,防止病害传播。切块工作通常采用纵切的方式,同时保留每个切块中1~2个芽眼,确保薯块具备生长的基础。切块完成后,为了进一步提升薯块的品质,相关种植人员应使用特定的杀菌剂对薯块进行消毒,利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药剂等持续浸泡10 h,提升薯块的生长活力[2]。浸泡结束后,应将薯块转移到阴凉区域进

行存放。

4 施足底肥

通常情况下,混合施用含有适量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有机底肥和无机底肥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秦王川地区通常每667 m2地施入1 000~1 500 kg腐熟的人畜粪尿及堆厩肥,并每667 m2地施入草木灰100~150 kg、尿素10 kg、过磷酸钙60 kg、硫酸钾10 kg,如果地下害虫发生较为严重,施入基肥时可每667 m2

地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 mL兑水1 kg稀释,与10 kg

细土拌匀后均匀撒施[3]。此外,选择施足底肥的时间很重要,通常安排在种植前几天,确保底肥充分融入土壤,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在底肥施用前,进行土壤质地和养分含量的测试,以便调整底肥的用量,确保施用量能够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采用先进的施肥设备,如施肥机,确保底肥在整个田地内均匀分布,有助于避免施用不均导致植株生长不一致的问题。

5 科学播种

5.1 播种时间

一般而言,最佳的播种时间通常是气温逐渐回暖、土壤温度达到适宜生长水平的时候,即地温在7~8 ℃

时。在秦王川地区,通常对应春季初期,每年的3月底到4月初。在这个时间段,土壤温度适宜,种薯能够更快更好地发芽,从而提高整体的成活率,有利于形成均匀的田间分布。播种时进行催芽,利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对种薯进行15 min的浸种。

5.2 播种方式

为了提高播种效率和确保种植的一致性,当地农户采用机械化开沟的方式,同时选择人工方式进行播种和覆土。在开沟的过程中,控制沟深在8~10 cm,保证种薯的适宜生长深度。针对不同的种植模式,如单垄单行或单垄双行,根据需要在沟底均匀撒施毒死蜱类药剂,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在播种时,将种薯按照芽眼朝上的原则均匀摆放,保证每个薯块都能够顺利发芽。播种后,进行覆土的操作时,控制标准在

5~6 cm,确保新发芽的马铃薯能够得到适当覆盖,保护其生长过程中免受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为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需要科学控制马铃薯的栽培密度。一般情况下,秦王川地区每667 m2苗株数控制在

3 600~4 000株,大行距90 cm,小行距35 cm,株距30~33 cm。此外,为防范杂草对马铃薯苗株的影响,在地表均匀喷施50%乙草胺兑水药液[4]。播种后采用覆盖薄膜的方式,控制薄膜宽度和厚度分别在110 cm和0.008 mm左右,用土块压紧薄膜的两边,避免大风揭膜。

5.3 合理密植

根据多年的实地试验和观察确定地区适宜的马铃薯栽培密度,确保每个植株都能够获得足够的光照、水分、养分和生长空间,提高密植下的生长均匀性,综合考虑土地的肥力状况、水分供给及植株之间的竞争关系等因素,实现最佳的生长效果。采用机械化开沟的方式能确保每个苗株在沟内的空间得到充

分利用。

6 田间管理

6.1 中耕除草

当马铃薯植株长到封住垄面时,若降水量充足,可揭除地膜并进行中耕除草的工作。保障植株在封垄后的正常生长,并有效防范杂草对马铃薯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中耕除草的工作需要进行2~3次培土,确保植株在生长季节内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秦王川地区实际中耕除草的过程中采用机械化的方式,如使用中耕机进行深度培土,除去垄面的杂草,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松散度,同时促进植株根系的发育。中耕除草通常选择在降水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确保培土过程中土壤的湿润,有利于提高培土效果。另外,在中耕除草的同时,需要注意避免损伤植株根系,特别是在揭除地膜时要谨慎操作,确保马铃薯植株不受到额外的压力。

6.2 追肥

为满足马铃薯在不同生长期的营养需求,追肥是一项关键的管理措施。通常情况下采用定期追肥的方式,确保植株在生长季节内获得充足的氮、磷、钾等养分。在马铃薯的不同生育阶段,其对养分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因此农户会根据生长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追肥。在生长初期,侧重于提供适量的氮肥,促进植株的早期生长,每667 m2施入尿素5 kg,分2次施入。进入现蕾期后,培土的同时施入一些结薯肥,通常每667 m2施加尿素8~10 kg或者碳酸氢铵20 kg。叶喷禾丰硼或金甲朋(K2O≥20%,B≥19.4%)、禾丰锰、禾丰锌各30~50 g[5]。开花后不再需要追肥。通过分阶段、有层次的追肥方式,有助于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的问题,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6.3 浇水

根据土壤水分状况、气候条件和植株生长的需要,采用科学浇水的策略。在生长初期,按照80%的湿度标准保持土壤湿润,促进马铃薯迅速发芽和苗期的良好生长。随着植株生长,调整浇水的频率和用水量,适应植株水分需求的变化。发棵前期、结薯期更要保持水分充足,而到了生长中后期,特别是在块茎膨大的阶段,要控制浇水量,避免过多水分导致裂果等问题。为了实现精准浇水,秦王川地区采用了现代化的灌溉设备,如滴灌系统或喷灌系统,确保水分均匀、高效地输送到植株根系区。此外,对土壤质地和渗透性进行调查,调整灌溉的时间和间隔,避免水分积渍和保证土壤的通气性。在干旱或高温的天气条件下,采取提前浇水、避开日间高温时段进行灌溉等方式,减缓土壤水分蒸发速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6.4 病虫害防治

6.4.1 农业防治

在马铃薯标准化栽培中,尤其要关注良好的耕作和土壤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采用轮作、深翻等措施,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和虫害的积累。同时,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引入抗虫抗病的新品种或者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的抗性品种。例如,针对马铃薯早疫病,选择具有抗性基因的品种,或者通过交叉育种培育出更加抗病的新品种,以降低病害对产量的影响,如陇薯系列、青薯9号、冀张薯8号等。另外,定期的田间巡查是农业防治的重要步骤,通过巡查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症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例如,一旦发现早疫病的病斑,应立即施用有效的杀菌剂,如每667 m2施用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70~100 g,每隔7~10 d喷施1次,连续使用2~3次,来遏制病害的扩散。

6.4.2 生态防治

生态防治注重在农田中建立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通过增加捕食性昆虫、蜘蛛等益虫和天敌的数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控制田间害虫的数量,如引入瓢虫可以有效地降低蚜虫等害虫对马铃薯的危害。另外,采用多样化的种植方式,可以吸引并保留更多的天敌,形成一个相对复杂的农田生态系统。例如,在马铃薯田中适度种植一些马齿苋、花生等,吸引蜜蜂等益虫,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防治还强调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保持土壤的健康状态,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通过合理的施肥管理,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减缓病害的传播。

6.4.3 化学防治

根据实际需要和农田病虫害的发生状况,科学合理地进行化学防治至关重要。在化学防治中,选择对目标害虫或病原微生物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农药,减少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同时,要合理制订农药使用计划,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减缓害虫抗药性发展。例如,针对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秦王川地区的农户会在播种的同时,每667 m2沟内喷施新禾丰牌48%毒死蜱100~150 mL。针对蚜虫等地上害虫,可用25%抗蚜威2 000倍液喷施防治。针对早疫病,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物喷施,连续喷施2~3次。在青枯病初期,可用50%代森锰锌500倍液等实施灌根处理,持续2~3次喷灌,

间隔10 d。

7 收获与贮藏

适时收获能保证块根的最佳品质,一般选择在块茎膨大生长的最高峰进行收获。秦王川地区马铃薯种植的收获时间通常在夏季,具体来说是6—7月,通常在播种后的120 d左右才能收获。随后,进入贮藏阶段,提供适宜的贮藏条件能够延长马铃薯的保存寿命。贮藏室的温湿度控制非常重要,通常在7~10 ℃的温度和相对湿度85%~95%的环境中贮藏,防止薯块脱水和发芽。此外,通过科学排风和通风系统,保持贮藏空间内的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二氧化碳和乙烯积累,延缓马铃薯的老化过程。

8 结语

通过对秦王川地区马铃薯标准化栽培环节的详尽分析,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指导方案。标准化栽培不仅关乎经济效益,更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贡献。在未来的研究和實践中,期望农业生产者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不断优化栽培管理,提高甘肃省马铃薯的整体竞争力,为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农业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平.探究马铃薯覆膜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1):183-184.

[2] 李文俊.无公害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技术[J].农家参谋,2021(16):23-24.

[3] 费志平.河北唐山丰南区大西洋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32):69.

[4] 宋延芳.标准化栽培技术在清水县马铃薯栽培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20(19):105-106.

[5] 李海珀.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20,38(1):33.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种植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马铃薯种植中常见不良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06-09 06:59:52
关于五角枫的种植艺术及养护分析
定边马铃薯
陕西画报(2016年1期)2016-12-01 05:35:30
浅谈山区茶叶的种植技术及有效管理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浅析影响辣椒生长和种植的几个因素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47:54
胖胖的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