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臣炎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普通外科,福建福州 350002
痔疮发病部位在肛门,属于人体隐私部位,患者发病后通常难以启齿,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运用多种偏方自我医治,导致病情延误,且年龄越大,病情越严重。痔疮在50 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50%[1]。痔疮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中“肛垫下移学说”[2]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同。痔疮主要表现为便血、脱垂、疼痛、肛周瘙痒等[3],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导致患者身心健康受损。传统痔疮手术方式为外剥内扎,虽然能去除病灶,但患者术后易发生便秘、感染等并发症,且病情容易复发[4]。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一种新型治疗方式,近年来在肛肠疾病中应用广泛。为探究痔疮的最佳治疗方式,本研究选取近期收治的112 例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手术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20 年5 月至2022 年4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收治的112例Ⅲ~Ⅳ期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 例。观察组患者男29 例,女27 例;年龄30~68 岁,平均(46.84±5.52)岁;病程 3~25 年,平均(12.63±4.57)年。对照组患者男28 例,女28 例;年龄29~67 岁,平均(46.74±5.66)岁;病程3~24 年,平均(12.54±4.63)年。纳入标准:①年龄18~75 岁;②术前检查符合Ⅲ~Ⅳ期混合痔诊断:排便或久站、咳嗽、负重时痔脱出肛外,需用手还纳;或痔脱出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脱出。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肛门直肠手术史;②肛门解剖结构及功能异常;③有出血性疾病或其他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④合并严重的心、脑、肺等疾病;⑤合并恶性肿瘤;⑥有精神认知功能障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审批号:No20200412c05630[65])。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痔疮手术治疗。①给予患者腰麻,常规扩张肛门,完全暴露痔核。②使用内镜探查病灶所在位置,确定病灶切除范围。③在黏膜与痔疮下缘的交界处做一切口,切开之后将痔核推到齿线上缘0.5cm,游离痔核,组织钳夹住病灶并往外拔,显露内痔根部。④贯穿内痔顶端,缝扎动脉;在外痔做一个“V”形切口,分离肛门括约肌的前面至外痔部分,剥离痔核,从内痔底部开始剪除内、外痔。⑤修整多余皮肤,放置引流管。
观察组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①对患者实施腰麻后,患者取截石位。②无损伤钳夹住痔的肛周皮肤,轻轻将直肠和痔疮下的黏膜翻开。③肛管扩张器扩肛,达成扩肛目标后取出内芯,在齿状线上3~4cm 处直肠黏膜下层分别行2 次荷包缝合,置入吻合器,收紧荷包线并打结固定,激发吻合器行痔上黏膜环切,持续加压60s。④取出吻合器,检查吻合口,出血处予丝线“8”字缝合。⑤继续用丝线间断缝合加固吻合口,使直肠黏膜完全覆盖吻合口创面。⑥纱布条填塞入肛门。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率)[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s)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56%vs.23.2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n(%)]
痔疮是常见的、多发的肛肠疾病,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以老年人最为多见,病情更严重。研究显示老年人更易患环形混合痔[5-9],这属于中重度痔疮,每次排便,甚至下蹲时,痔核脱出肛外,导致肛门疼痛、肿胀,难以忍受。痔疮是直肠下端和肛管黏膜下的痔静脉丛淤血扩张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10],暴露在肛门外面的痔核,不能回缩入肛门,排便时常有粪渣残留,污染肛周卫生;此外,痔核与内裤接触摩擦,产生疼痛及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刺激肛门周围产生便意,频繁如厕,影响正常的生活秩序,同时也给患者增添心理负担[11]。
手术是治疗痔疮的有效方法,不同的手术方式,其疗效各有不同[12]。本研究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吻合口缝合加固治疗Ⅲ~Ⅳ期混合痔,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1 例,肛门坠胀1 例,吻合口出血1 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痔疮手术。传统痔疮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时间较长,但对患有多个痔疮的患者,此种方法疗效不佳,易造成肛门狭窄[13-15];同时,传统痔疮手术剥离组织较多,创面大,术后切口愈合较慢,疼痛期较长,并发症多[16-17]。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一种适应证广、创伤小的手术治疗方法,引进国内后,在临床上迅速得到广泛应用。其治疗原理为:环形切除痔疮上方的直肠黏膜及黏膜下血管,阻断庤核供血,使痔核因缺血而自然萎缩,同时将下移的肛垫向上提拉,收回肛管内部。患者术后排便时,疼痛较轻,排便顺畅[18-20]。与传统痔疮手术相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原有的生理结构破坏较小,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受影响。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痔核较大,由于没有直接切除病变的痔组织,痔核缺血不会马上萎缩,患者术后排便时,痔核仍会脱出肛外。因此,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基础上,通过吻合口缝合加固后,能够使患者获益更多。具体如下:①减轻吻合口张力,排便时吻合口不易撕裂出血;②能够保持直肠黏膜面的完整性,减少吻合口处瘢痕增生,降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③可将肛垫进一步向上提拉,固定在高位,减少术后痔疮复发;④可将痔核向上提拉,将痔核限制在肛管内,加快痔核萎缩。
综上所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吻合口缝合加固治疗痔疮,能够将肛垫向上提拉并固定在高位,痔核回缩良好,同时创面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