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苗苗 刘婷婷
摘 要:本文以双条鼓凤阳花鼓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双条鼓凤阳花鼓舞的形成过程,并以此为基础解读了双条鼓凤阳花鼓典型舞蹈姿态的类型、动作步法构成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有助于理解凤阳花鼓的当代变迁,也可为其他民间艺术的传承传播提供借鉴。
关键词:双条鼓凤阳花鼓;舞蹈姿态;文化内涵
凤阳花鼓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形式,产自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也是我国淮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现象。音乐学界已对凤阳花鼓开展了全面且深入的研究,从凤阳花鼓的起源到音乐特色,从相关文史资料整理到当代传承研究,深入程度与全面程度已非一般的民间音乐研究可以比拟。基于在凤阳地区长期生活的经历,笔者发现,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曾经更多作为一种曲艺表演形式的凤阳花鼓渐渐演变成为一种多以舞蹈形式传承传播的民间艺术。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及实地考察对双条鼓凤阳花鼓舞的形成、典型舞姿及当代传承实践进行梳理与解读。
一、双条鼓凤阳花鼓的形成历史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为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凤阳花鼓占据主流的表演形式并不相同。
新中国成立之初,夏玉润、吴长俊、周其芳等地方文艺工作者基于长期的田野调查,开展了对凤阳地区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工作。旧时的凤阳花鼓由此被详尽记录,涵盖了表演时的唱曲,也记述了清末以来凤阳花鼓的基本表演样态——两位表演者“打花鼓”,其中一位口唱小调打花鼓,另外一位敲打小锣伴奏,即民间所谓的“花鼓小锣”表演形式。所唱小调以旧“时调”为主,如《讨饭歌》《十月对花名》等,老艺人欧家林、刘陆氏等是原生态凤阳花鼓的主要承载者。
然而,随着社会文化和民众审美需求的变迁,多以“乞食艺术”呈现的凤阳花鼓曲艺表演已无法获得民众的认同。20世纪50年代初,文艺工作者初次尝试去掉小锣,使用两根细竹条敲击形制小巧的小鼓为伴唱,并根据两根细长竹制鼓条的特点将其命名为“双条鼓凤阳花鼓”。然而,双条鼓凤阳花鼓并未就此崛起,“花鼓小锣”的曲艺表演依然占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凤阳花鼓表演的主导地位。如1958年凤阳花鼓民间艺人欧家林、刘明英等人赴中南海演出,所表演的依然是以“花鼓小锣”曲艺形式呈现的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凤阳花鼓被选送到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演出的盛况曾让凤阳花鼓一时声名鹊起,但最终未能改变它在60年代初渐趋没落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后,在凤阳县文化部门工作的花鼓女陆中和等人,基于此前几次偶获成功的创新实践,敏锐地认识到以双条鼓凤阳花鼓为基础对凤阳当地民间艺术融合创新的可行性。由此,她立足地方民间艺术实践寻找创新方向,并逐步尝试将凤阳周边地区民众喜闻乐见的花鼓灯、花鼓戏表演与旧时凤阳地区特有的凤凰崇拜元素相结合,先后设计出了丹凤朝阳、凤凰展翅等新生舞蹈姿态,既保持了凤阳花鼓的韵味,提升了舞台表演效果,又突出了凤阳花鼓的区域文化特质,得到了观众的好评,为凤阳花鼓融入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而随着这类“新生文化因子”在凤阳花鼓表演中得到接受与认同,它们也渐趋模式化并进入“再传承”。由此,凤阳县的区域文化活动大多开始以双条鼓凤阳花鼓舞蹈呈现,花鼓小锣曲艺表演的舞台上演率开始逐年下降并渐渐淡出民众视野。
二、双条鼓凤阳花鼓的典型舞姿及其文化内涵
双条鼓凤阳花鼓的典型舞姿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呈现凤凰姿态为主的造型性舞姿;一类则是以其他民间艺术为基础,融合凤阳花鼓上肢动作而实现“凤阳花鼓化”的舞蹈姿态。
(一)凤凰造型为主的双条鼓凤阳花鼓舞姿——以丹凤朝阳为例
以凤凰造型为主的双条鼓凤阳花鼓舞姿数量众多,如丹凤朝阳、凤凰展翅、凤凰点头等。丹凤朝阳是典型舞姿之一,多用于舞蹈开头的造型或者结束之处。这个典型舞姿主要由凤阳花鼓常规的持鼓与拿条动作辅以腰部微微向斜上方“拧”和下肢微屈膝动作组成。具体动作如下:左手食指穿过小鼓下方的指环并用拇指和食指拖住小鼓的鼓身(鼓面多朝向观众),以右手食指与中指夹住上鼓条,无名指与小指夹住下鼓条,用右手的虎口控制两根鼓条的根部,身体面向左斜前方,两脚并拢,右脚掌点地于左脚掌中间位置,左手持鼓往后翻至腰间向前掏出来并向斜上方捧起,右手持鼓条从右斜上方划向斜后方,同时需要注意将下巴抬起,象征美丽的凤凰朝阳展翅,后方右手需要完成“抖鼓条”的动作,模仿凤凰摆尾。
舞姿丹凤朝阳
(来源:安徽科技学院凤阳花鼓主题演出《中都鼓韵》)
以丹凤朝阳为代表的凤凰舞姿的出现及其在凤阳民众中较高的接受度与凤阳地区的凤凰崇拜密不可分。据传,凤凰崇拜在明代就已经在凤阳民间盛行。最初,明帝朱元璋在家乡临濠(即今凤阳及周边地区)建造明中都时大力推崇凤凰形象,认为其象征和谐美好与吉祥如意,恰好明中都皇城位于凤凰山之下,有丹凤朝阳之意,因此朱元璋将此地更名为凤阳。凤凰从此与凤阳结下不解之缘,凤凰的相关造型深入当地各种民间艺术之中,凤画、凤舞先后崛起。其中,形成于明代并传承至今的凤画艺术,同样是以丹鳳朝阳等凤凰造型作为核心主题,将凤凰造型呈现为“蛇头、龟背、鹰嘴、鹤腿、鸡爪、如意冠、九尾十八翅”。即便是在现今的凤阳,丹凤朝阳也常出现在街头巷尾、明皇城的城楼上、凤阳地方院校的文艺展演中。正如安徽科技学院教职工艺术团在汇演中也以凤画丹凤朝阳为舞台背景。凤凰造型为主的双条鼓凤阳花鼓舞姿,是花鼓艺人对当地特有文化元素的提炼与整合,也延续着凤阳民众视凤凰为吉祥鸟、寓意美好如意的民俗信仰。
(二)与其他民间艺术融合而成的双条鼓凤阳花鼓舞姿
1.风摆柳
风摆柳是双条鼓凤阳花鼓的一个常见舞姿,这个舞姿不同于丹凤朝阳对凤凰造型的模仿,而是一种由花鼓灯身体动作与凤阳花鼓上肢动作共同建构而成的舞蹈姿态。其上肢动作如前面所描述的凤阳花鼓持鼓动作,重点在于胯部是以圆为中心摆动并带动右上臂微摇,右脚向外跨一小步再跨回正步,一拍一动,右手持鼓条自然下垂,鼓条指向下,大臂带着小臂向外摆动鼓条,摆动节拍随脚步动律一致,手臂要柔软地带动鼓条在体侧划平圆,进而形成一种运动中的S形三道弯形态。
风摆柳(来源:凤阳花鼓《花鼓敲响新时代》)
2.登山步
登山步是凤阳花鼓舞融合花鼓灯步法并加入凤阳花鼓的上肢动作,将身体向前微微倾向地面,与地面形成一个小于90°的锐角而成的舞姿。具体动作可分解如下:将重心放在右腿上,第一拍左腿屈腿,向前上半步,半脚掌着地,脚后跟再向下踩,重心转移至左脚;第二拍右腿屈腿,半脚掌着地,脚后跟往下踩地,转换重心至右边;双膝向下压,左右腿依次交换,腿部要有力,动作刚劲,展现出生命的活力,重心在左右腿的连续交替中旋转,上肢的持鼓动作与前述相同。
风摆柳勾勒出了风吹柳树、柳枝随风摆动的柔美,登山步主要呈现的是淮河两岸民众登山时的身体姿态,既是双条鼓凤阳花鼓对沿淮农耕生活及自然风光的艺术呈现,也是凤阳花鼓艺人将花鼓灯动作步法融合凤阳花鼓的上肢动作而形成的特定舞姿。双条鼓凤阳花鼓中体裁融合的现象,对局外人而言,近乎一种文化挪用,但对凤阳人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转化。这是因为在凤阳人的心中,凤阳的地域范围可以很大——历史上当地设立过凤阳府,所以沿淮以北的淮河中段都是当地人“心中的凤阳”,無论是花鼓灯、花鼓戏还是凤阳花鼓都是相互关联、整体一致的。无论是丹凤朝阳还是登山步、风摆柳,都与淮河流域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民间风俗密不可分,都是凤阳人心中不可分割的凤阳本地文化。
三、凤阳地区对双条鼓凤阳花鼓舞的当代传承
当前,双条鼓凤阳花鼓舞在凤阳地区的传承传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笔者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凤阳地区对双条鼓凤阳花鼓的传承实践,存在以学院式传承为主体,以口传心授和民间随机而学为辅助的多样化传承途径,有效助力了双条鼓凤阳花鼓的当代传承。
(一)口传心授
口传心授,是指师徒间通过口头传授和内心领悟进行的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常呈现为一个传者对一个或多个承者。旧时,凤阳花鼓的传承多以家庭为单位,多为家族里的老者教会晚辈,例如老一辈花鼓女刘陆氏的技艺主要传自其婆婆,而花鼓女欧家林的技艺由其母刘耀兰亲传。在当代更多以舞蹈形式呈现的双条鼓凤阳花鼓的传习中,不再以家庭为单位传承,而更多以师徒传承形式出现,但口传心授依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老艺人陆中和就是基于口传心授的方式,将双条鼓凤阳花鼓的主要技艺传授给肖庆红,而肖庆红又基于这种方式将技艺传授给金钊等弟子。不可否认,这种传承方式存在传承规模小、效率低等局限,但基于这种传承方式所习得的技艺更为准确、精湛。
(二)民间随机而学
凤阳是一个文化艺术气息非常浓厚的地方。不仅当地政府关注百姓的文娱生活,民间自发的文娱活动也异常丰富。以凤阳明中都鼓楼前的广场活动为例,每天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民众便在此拉开了休闲娱乐的大幕。民众通过不同方式愉悦身心,例如练太极、打花鞭、跳凤阳花鼓舞。一般而言,技艺娴熟者位于活动的中心位置,便于指挥和引领活动有序展开,也利于技艺生疏者效仿学习。学跳凤阳花鼓舞的民众并不称彼此为“同学”,而是相互称为“玩友”。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学”即随机而学已成为凤阳花鼓舞在凤阳民间蓬勃发展的重要传承方式之一。随机而学的客观存在不仅拓宽了凤阳花鼓传承主体的广度,而且将非遗保护与民众的休闲生活相连接,实现了非遗传承的生活化。
(三)学院式传承
学校教育传承是一种借助现代教育体制进行文化传承的传承方式。凤阳花鼓的学院式传承可以追溯至2000年初,凤阳师范专科学校和安徽科技学院自觉担负起传承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使命。由于学校的地理区位较为特殊,安徽科技学院的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地方特色文艺与大学文化发展有机结合。学校对于凤阳花鼓的传承主要以大学生花鼓团建设为核心,偏重于凤阳花鼓舞的表演方面,主要采用民间艺人指导与花鼓社团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2006年,原文化部在答复民进中央的提案时指出:“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使优秀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承后继有人,并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进行宣传和传播,使地方戏曲与新的时代相融合。”安徽科技学院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调整了以表演为主的传承路径,针对凤阳花鼓“区域文化属性”以及学校坐落于凤阳县的特殊区位所拥有的地缘与人员优势,赋予传承更为广阔的视域:不仅关注重要传承人培养的探索性教学,而且强化凤阳花鼓的理论研究,还针对凤阳花鼓学院式传承中的具体问题制定专项对策。此外,学校还将双条鼓凤阳花鼓的传承传播融于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并通过大学四年校园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呈现。如大学生高等教育生涯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分别举办以双条鼓凤阳花鼓为主题的《中都鼓韵》演出,还邀请凤阳花鼓传承人定期参加校园文艺活动,并把凤阳花鼓传习融入学校教职工文艺演出,将全校师生置于非常浓郁的地方传统音乐文化氛围之中,逐渐建构起宣传、弘扬与传承凤阳花鼓的时空场域,而青年学生在系统掌握凤阳花鼓知识与技艺后,还会自觉转化为传承主体,开始新一轮的批量传承。如吴晓彤同学自安徽科技学院毕业后至凤阳小岗村小岗学校任教,自觉承担起凤阳花鼓的传承工作,成为凤阳花鼓县级青年传承人。
在安徽科技学院的引领下,凤阳地区关于凤阳花鼓的学院式传承已经全面推开,凤阳县及周边地区的大中小学均以不同方式加入。就当代凤阳花鼓传承而言,学院式传承组织已经成为凤阳花鼓得以传承的中坚力量,解决了民间艺术传承中断代的问题,也极大地增强了青少年群体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意识,有效推动了双条鼓凤阳花鼓的当代传承。
四、结 语
本文揭示了双条鼓凤阳花鼓舞的形成,解读了双条鼓凤阳花鼓典型舞姿的动作构成及其文化内涵,并剖析了口传心授、民间随机而学及学院式传承等多种传承方式共同助力凤阳地区双条鼓凤阳花鼓传承工作的意义,有助于理解凤阳花鼓的当代变迁,也可为其他民间艺术的传承传播提供借鉴。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族音乐学的舶来理论及其本土转化创新研究”(编号:22YSB024)、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凤阳花鼓舞蹈形态分析与编创实践”(编号:SJCX22_112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