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3-13 00:05郭丽娟
三晋基层治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农机装备农业

郭丽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太原 030006)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经验表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都是以实现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前提的。作为农业领域的“大国重器”,农机装备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和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并将“农业机械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分别列入“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工程”重要内容,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紧迫性,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立自强”的要求,加强统筹规划,创新发展思路,强化政策扶持,推进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农机装备制造业集聚,推动农机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夯实重要支撑和物质技术基础。

一、我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机装备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我国市场装备产业发展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战略上看,在全球地缘局势紧张的情形下,粮食安全愈发重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抓粮食生产,农机作业面积、作业收益都有增加,拉动了农机需求由部分品种生产的局部需求转变为种养加全链条的需求,从非刚性需求转变为刚性需求。从政策上看,在政府惠农农机补贴政策的助力下,农机合作社和广大农户购买使用现代高性能农机装备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推动了农机的供需两旺。从结构上看,我国还有大量的农业从业人口,农村人口老龄化以及土地流转要求通过机械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率有很大提升空间。

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机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农机装备发展存在“三多三少”特征:小马力、中低端机具多,大马力、高品质机具少;粗放型的单项农机作业多,高效率的复式农机作业少;小规模自用型农机户较多,大规模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较少。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农机产业制造基础和发展势能,树立战略眼光,抢抓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机遇,深度研究农机装备产业薄弱点、发力点、突破点,推动农机装备产业由大向强、由规模向效益转变。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农机装备优化升级

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紧盯技术变革,自主攻关核心技术和重点产品,持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农机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一是建立健全部门联动促工作协同机制。农机装备从研发、制造、销售到推广应用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想要做强产业链,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一方面,要针对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建立农业农村、工业和信息化、科技等部门协同配合、农机企业和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快产业急需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推动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和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瞄准重点产业链及关键环节,推动农机研发、制造、流通、推广和使用等部门协作,共同构建农机装备自立自强创新体系。研发上,要加强统筹推进,推动各学科协同攻关;制造上,要积极融入智能制造发展产业战略,发挥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作用;流通上,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推广上,要积极培育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群体,强化服务模式创新。“十四五”时期,要着力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力争牵住“牛鼻子”、解决“掉链子”、突破“卡脖子”,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农机装备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和发展机制,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专项,加强产业规划指导和科技创新政策扶持,重点攻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机装备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国内高端农机装备从“关键环节、局部市场”走向“全产业链、全行业”的技术升级。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的多元投融资格局。要打破农机补贴政策“一刀切”的模式,加大对高端化、智能化农机产品财政资金补贴力度,实施对同一种类不同水平的农机分档补贴,发挥补贴政策“补优补智”的导向作用。落实有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税费减免政策,强化对农机户、农机服务组织、农机生产制造企业的金融支持和信贷服务。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农机作业补贴、金融支持等配套政策也逐步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支持政策逐步向好。一方面,体现出了国家对于农业机械行业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能够预见未来国家在农业机械装备产业的重点扶持方向及农业机械行业发展趋势。

三是不断提升农机装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鼓励农机装备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构建由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协同开展基础前沿、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解决农业机械数字化,农机装备新材料、新工艺等“卡脖子”问题。引导农机装备企业利用装备资源创新和集成优势,开展高端、先进、智能农机的应用示范区建设,推进全程信息化和智慧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集成运用。同时要积极推进先进农机技术及产品“引进来”“走出去”,鼓励企业参与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项目,提升国际经营能力,融入全球的产业体系。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农机装备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要牵住产业协同这个“牛鼻子”。目前农机企业小而散、产业协同不足、产业集聚不强等问题,制约着农机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要创新集群培育模式和集群发展促进体系,引导企业沿链集聚,壮大产业规模,做强做优制造业集群。打造农机装备产业园,促进资金、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一批大型农机企业集团。在区域产业链上,要聚力强链补链延链,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整机制造为龙头,以零部件配套为支撑,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对接,培育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业链条完整、专业分工合理、协作配套完善、创新能力较强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提高农机装备制造业配套与成套能力。

五是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于农民来说,购买农机装备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也是鼓励农民购买农机装备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对普通农民而言,购买农机装备价格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经济负担比较重。而农机补贴为农机推广应用提供了动力。自2004 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都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纳入国家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降低了农民购买农机的成本,提高了农民购买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快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今后要最大程度最大范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进一步扩大农机种类的补贴范围,进一步优化补贴标准、资金,对于全年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绿色发展、粮食安全生产所需机具等产品,在补贴标准、资金等方面进一步优化。通过发挥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切实减轻广大农民使用农机装备作业的成本,调动农户购置、使用高端农业装备产品的积极性,同时拉动各农业机械行业下游市场对农业机械的需求,驱动我国农业机械行业进一步发展。

三、聚焦重点区域,加强丘陵山区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推广

在我国18 亿亩耕地中,有1/3 以上的耕地在丘陵山区,由于田块零碎分散、高低不平等原因,市场上适用山地耕作需要的农机存在种类少、功能单一,使用费力、安全系数不高,普及推广度低等问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不到50%,适用于丘陵山区地形的高适应性动力平台及田间作业专用机械缺口明显。为此,《“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 年丘陵山区县(市、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全方位提升丘陵山区机械化水平。

一要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制定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标准和评价规范,构建农田宜机化改造标准体系。要以良田、良机、良种、良法、良制“五良”融合为牵引,完善田间道路,实现相邻地块之间、地块与道路之间衔接顺畅,提档升级农业基础设施;合理布局灌溉沟渠,推进土地整理、土地综合整治,推动田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和互联互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利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得到大宗土地进行机械化、规模化管理,助推宜机化发展。

二要推动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一方面,要重点突破轻便高效动力技术、山地节力物运技术、小型履带多功能底盘的爬坡与稳定性技术,研发适合丘陵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生产的农机装备,以及轻便化、小型化设施装备;另一方面,要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开发智能型大马力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发展丘陵山区农业生产高效专用农机,着力解决“无适机匹配、无好机可用”的难题。要重点培育一批有较大服务规模、有较完备的装备设施、有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的农机合作社,示范带动丘陵山区新技术新机具应用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支持开展现代农机装备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技术推广;推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继续向丘陵地区倾斜,将更多丘陵地区急需农机装备纳入补贴范围。

三要加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农机农艺融合要求农机作业和农艺相互适应,构成高效协调的生产系统,实现以最小投入获得最高产出的效果。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要加强部门相互协调、推广机构相互协作,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的协调机制,以提高机械作业适应性为重点,推动栽培方式的改进和作物品种的选育,形成农机农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推动农机装备与良种、良制、良法有机耦合。同时要加大对农机手和农艺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向农机手传授综合农艺知识,向农艺人员传授农机化新技术。良种、良田,配上好农机、好农艺,不断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保障粮食稳产增产。

四、聚焦重要方向,提高农机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端智能绿色农机装备研发应用的背后,一方面,是农机装备依旧面临着低端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质量亟需提升等突出问题。尤其是大马力高端农业装备全部依赖进口,多功能农业装备严重缺失,其核心是动力传动系统不能满足整车整机要求。另一方面,是国际技术及产业竞争加剧,要求农机设备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实现技术及装备自主可控,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以高水平科技供给保障产业安全。目前在国际上,以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农机创新产品类型最为突出,且广泛应用大数据、移动通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农机装备智能化、智慧化、无人化转变趋势明显,并且向一体化、多功能、复合式转变,向精准化、专用化、绿色化转变。同时,发达国家农机装备产业在注重适用类型和功能齐全的同时,大力发展“专精特新”农机产品。对比我国跟发达国家农机装备先进水平的差距,加快推动中国农机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一要大力发展高端农机装备。《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2023 年6 月初,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选定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重点探索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熟化定型、推广应用三位一体的新机制新模式。从长远看,规模化、智能化农机将成为主导,自动控制、数据采集等技术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农业机械装备高端化发展有两个有利因素,一方面,由于目前各地农村存量劳动力不断减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导致农业生产人工成本上升,刺激了对高端农机的需求,为从事高端智能农机研发制造的企业提供了良好机遇。另一方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些金融机构也对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前景看好,针对农机供应链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农机终端用户等不同服务对象,推出系列金融服务产品,在一定程度满足农机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动了农机装备高端化发展。

二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装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为此,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农机产品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当前大型智能农机装备研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加快建设“智慧农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成集网络视频感知系统、GPS 农机定位系统、设施农业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系统、数字精准农业(农田温光湿气、土壤等环境监测、智能调控)等于一体的智慧农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用于服务管理者的决策管理。应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夯实企业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建立创新平台、提高研发效率和技术水平,加强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强化行业标准、提高行业竞争力和产品质量,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破解大型智能农机装备研发难题,提高农机智能化水平,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三要大力发展绿色农机装备。坚持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导向,加快推动绿色高效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嵌入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构建绿色低碳农业生产和推广应用体系,进一步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和行业竞争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农业生产的薄弱环节,绿色化低碳化也因此成为农机企业研发的一个主要方向。目前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已将残膜回收、废弃物处理、精准施药施肥、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等农机装备纳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范围。要继续通过全面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淘汰能耗高、作业损失大、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促进农机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可以预见,随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农机装备与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一定会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科技支撑。

五、聚焦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推广应用新机具新技术

研发是起点,根本要看能否作用于生产,形成生产力。要紧密围绕产业急需和农民急用,加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机推广服务能力,创新农机推广方式方法,提升农机监督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

一要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立以国家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科技示范户为主体,农机科研等单位和生产、流通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机技术推广体系,促进机械设备和技术推广应用。针对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特色区域农业作业需求,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着力构建上下贯通、纵横相连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机化技术信息资源横向互联互通、纵向共享共用,推动农机装备及技术服务由点及线到面、逐村逐乡逐县整区域推进,健全完善全区农机装备和技术服务“一张图”“一张网”“一揽子”服务体系。

二要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社会化服务既为广大小农户解决了耕种难的问题,也通过农机的载体功能,把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了粮食农业生产的科技化水平和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要大力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指导与服务,不断激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主体活力。支持农机服务主体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普通农户及农业企业组建农业生产联合体,既能促进机具共享、互利共赢,也能更大限度提高机具的利用效率,减少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服务模式创新,把农机作业、农业生产资料、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通过合作组织进行聚集,打造共同平台,拓展农机作业服务到农业产业各个领域。要强化信息引领,大力扶持基于互联网的农机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卫星定位、远程监测、供需匹配、智能感知、轨迹记录等技术创新手段,不断提高农机服务效率,降低交易、作业与监督成本,推进农机服务向生产全过程、全产业链延伸,努力为农业生态,包括农村能源、环保等方面提供机械化的高效率、高质量服务。

三要切实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注重农机实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的关键是提高农机操作技术水平。要充分发挥农机培训机构、生产企业、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壮大农机实用技能培训规模,提高农机技能培训质量;以农机操作手、农机维修工、农机社会化服务人员和新购机农民为重点培训对象,优先培训农机合作社带头人、骨干机手和农机大户;以农机操作技术、农机维修保养技术、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技术为主要培训内容;以课堂讲授与考察实训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问题分析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分段培训与咨询服务相结合等方式,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效能,确保培训教学质量。通过强化技术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会操作维修、懂农机农艺、善经营管理的高素质农机实用人才队伍,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以产业需求侧牵引研发制造供给侧的农机装备补短板格局。今后要进一步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坚持企业主体、全链融通,不断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为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猜你喜欢
农机装备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好装备这样造
沃得农机
港警新装备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防晒装备折起来
不一样的农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