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玉
应考锦囊
考生在备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时,除了把握试题的考查角度、命题方式外,还要根据不同题目的不同问法,总结答题方法。一般来说,考生要重点掌握以下几种题型:
1.深层含意类
这类题要求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考生要先明确选文作者、出处、时代背景等信息,结合这些信息去理解文本。然后结合具体内容,由表及里地分析句段或者文本整体的深层含意。
2.个性解读类
这类题要求考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任何个性阅读都不能够脱离文本,观点来自文本,论据同样不能离开文本。当因个人的生活经验不足无法准确把握文本时,考生可以通过已学过的文章、间接掌握的人生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帮助准确探究。
3.观点分析类
这类题要求考生針对文本阅读中出现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关键是要自圆其说。尤其是有多个看法可供选择的时候,考生不管赞成哪一种看法,只要结合文本说出理由即可。
4.效果探究类
这类题要求考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从手法、语言、结构角度探究其用意或者好处。文学类文本中运用的手法,其效果主要有表现景物或人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语言方面主要包括:词语的选用和句式的选用。作者常常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精心挑选最为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来描写景物、刻画人物、抒发情感。句式方面,使用短句主要是为了加强节奏感,使用整句主要是为了增强气势。结构方面主要考虑照应、过渡、线索、悬念、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或以景作结)等。在答效果题时,考生要先看清题干,涉及文本的哪个部分;然后读懂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再看怎么写的,运用了哪些手法,写出了什么特征,表现了什么情感态度。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寂静的雪野
◎〔美国〕杰克·伦敦
在荫蔽的坡底下,有一片密林,他们的路正从这里穿过。离开这条路大约五十多英尺的地方,有一棵高大的松树,已经在那儿屹立了好几百年;而且几百年前,命里注定要落到这样一个下场——也许,这个下场同时也是梅森早就命中注定的。
他弯下腰系鹿皮靴上松开了的带子。一辆辆雪橇都停了下来,狗全卧在雪里,一声不响。周围安静得出奇,没有一丝风吹动这片结满白霜的树林;林外的严寒和沉寂,冻结了大自然的心脏,敲击着它颤抖着的嘴唇。只听见空中又一声微微的叹息——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听到这个声音,这不过是一种感觉,好像在静止的空间里即将出现什么行动的预兆。接着,那棵大树,在长久的岁月和积雪的重压之下,演出了生命悲剧中的最后一场戏。梅森听见了大树快倒下来的折裂声,正打算跳开,不料他还没有完全站直,树干就已经砸到了他的肩膀。
突然的危险,迅速的死亡——马尔穆特·基德已经见得太多了!松树的针叶还在抖动,他就发出命令,投入行动中。那个印第安女人,既没有昏倒,也没有无益地高声啼哭。她一听到基德的命令,立刻把全身压在一根仓促做成的杠杆一端,来减轻树的压力,一面注意听她丈夫的呻吟。马尔穆特·基德于是用斧头砍树。最后,基德总算把这个不久以前还是个人的可怜东西,放在雪里了。
第二天早晨,受伤的人清醒过来了,马尔穆特·基德俯身过去,倾听着他那悄悄的细语。
“你还记得我们在塔纳纳见面的情形吗?你还记得那一回,她冒着像冰雹一样打在水面上的枪林弹雨,穿过麋鹿角急流,把你同我从岩石上拉下来的情形吗?”
“你还记得当初在努克路凯脱挨饿的事吗?”
“基德,我算是完啦,最多也拖不了两三天啦。你一定得继续往前走!你必须继续往前走!记着,这是我的老婆,我的孩子——唉,天啊!我只希望他是个男孩子!你不能再守在我旁边了——我是个快死的人,我请求你,赶紧上路吧。”
“让我等三天吧,”马尔穆特·基德恳求着,“你也许会好起来,可能会出现想不到的事。”
“不行。”
“只等三天。”
“你必须赶紧走。”
“两天。”
“基德,你别再说了。”
“那么一天。”
“不行,不行!我一定要你……”
“只等一天。靠着这些干粮,我们会对付过去的,说不定我还会打到一只麋鹿哩。”
“不行……好吧,就是一天,一分钟也不能超过。还有,基德,别……别让我孤零零地在这儿等死。只要一枪,扣一下扳机就行。你懂得的。”
马尔穆特·基德穿上皮外套,套上雪鞋,把来复枪夹在腋下,让那个女人去轻轻哭她的男人,就走到树林里去了。在北极一带,这种不幸的事,他不是没有遇见过,可是从来没有面对这样的难题。说得抽象一点,这只是一个很清楚的选择题——三条可能活下去的生命对一个注定要死的人。可是现在,他拿不定主意了。五年来,他们肩并肩,在河上,路上,帐幕里,矿山里,一块儿面对着旷野、洪水同饥荒所造成的死亡的威胁,结成了患难之交。可是现在,这种友谊要由他亲手割断了。
虽然他只祈求找到一只麋鹿,只要一只就够了,可是,所有的野兽似乎都离开了这一带。到了天黑的时候,这个累得筋疲力尽的男人,只好两手空空、心情沉重地朝帐幕慢慢走去。可是,狗的狂吠和露丝的尖利喊叫使他加快了脚步。
他一冲进宿营地就看见露丝正在一群狂吠的狗当中抡舞着斧头。那群狗破坏了主人们的铁的纪律,正在一拥而上地抢夺干粮。他立刻倒提着步枪,参加了这场战斗。于是,这出自然淘汰的老戏,就像在原始时代那样残酷地演起来了。人和兽,为了争夺主权,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决战。接着,那群打败了的狗就爬到火堆旁边,舐着自己的伤口,不时地对着星星,哀嗥着诉说它们的苦难。
早晨又出了新的乱子。那群狗互相撕咬起来。奄奄一息的老狗卡门,已经给众狗扑倒了。用鞭子抽它们,它们也不理。尽管它们给打得畏畏缩缩地惨叫,它们还是要把那条狗的骨头、皮、毛和一切都吃得干干净净才肯散开。
基德利用附近的松树,很快地干着活。露丝瞧着他搭棚,这是猎人有时为储存兽肉,免得让狼和狗吃掉而搭的那种棚子。他先后把两枝小松树的树梢面对面地弯下未,差不多碰到地面,再用鹿皮带把它们捆紧。然后,他把梅森身上的皮绳子裹好捆紧,把绳子的两头捆在弯倒的松树上。这样,只要用猎刀砍一个,就会让松树松开,把他的身体弹到半空中去。
露丝顺从地接受了她丈夫的遗嘱。她痛哭了一场,吻别了她的丈夫,基德领着她走到第一乘雪橇跟前,帮她套上雪鞋。她盲目地、本能地握着雪橇舵杆和狗鞭,吆喝一声,就赶狗上路了。于是基德回到已经昏迷过去的梅森身边,蹲在火堆旁边,等待着,祷告。一个人独自待在寂静的雪野里,怀着痛苦的心事,可不是件好受的事。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可是梅森仍旧没有死。到了正午,太阳在南方地平线下,连边也不露,只把一片火红的光照在天空里,表示了一下意思,就很快地收敛了。马尔穆特·基德惊醒了,拖着脚步走到他的伙伴旁边。他向周围扫了一眼,寂静的雪野好像在嘲笑他,他不禁毛发悚然。尖利的枪声一响,梅森就给弹到他的空中坟墓里去了;随后马尔穆特·基德鞭打得那些狗疯狂地奔腾起来,在雪野上飞驰而去。
(节选自《杰克·伦敦小说集》,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笔力刚健,语言洗练生动,环境描写恰到好处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着墨不多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B.小说结构紧密而情节动人,在短小的篇幅中,写了梅森遇难、群狗夺食和空葬梅森等情节,曲折起伏,扣人心弦。
C.小说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刻画人物,爱憎分明,通过激烈的冲突展示人性的挣扎与灵魂的抗争,惊心动魄,引人深思。
D.对于露丝,作者并没有描写她的语言,而是以人物的行动传达出她的所有情感。
2.请结合文中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
3.杰克·伦敦创作了大量描写十九世纪末淘金人生活的文学作品,本文即为其中一篇。他的创作常常将笔下人物置于极端的环境之中,以此展露丰富的意蕴。请据此简要分析鉴赏本小说。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