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在当代舞蹈创作中的交互运用

2023-03-12 05:09刘振宏
艺术评鉴 2023年22期
关键词:舞台灯光

刘振宏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舞台上光与影在舞蹈作品中的创作运用进行分析,具体探讨舞剧作品的光位、光色、光影等实践操作,在兼顾舞蹈作品创作的同时,探讨灯光设计对现代舞台艺术作品中形象、画面、环境氛围等的营造效果,传达出舞蹈作品内在情感意蕴的有效方式,运用光影效果,丰富舞蹈艺术的综合表现能力,探索现代舞台艺术的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光影交互  舞台灯光  创作运用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22-0152-06

由上海歌舞团排演,韩真、周莉亚聯合执导的舞剧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自首演以来好评不断,一票难求。剧中的精彩片段不仅登上春晚的舞台,而且获得国内多项大奖。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任冬生担任《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灯光设计。整部剧的光位、光色、光影的具体实践操作纷繁复杂,在历史性题材作品中增添了新颖的多媒体技术,兼顾舞蹈作品艺术性的同时,使其发挥出以照明为基础的其他更广泛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灯光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多媒体设备也在更新换代,新的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为灯光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展示魅力的新平台,也为现代舞台艺术铺就了宽广的创作道路。舞剧是舞台艺术的表现手段之一,具有鲜明的舞蹈特色与独特的戏剧美学特征,可以将文学、舞蹈、音乐、美术、多媒体技术等各种表现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现代科技发展背景下,舞剧创作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辅助,使舞蹈创作更加多元化。在科技元素与舞蹈艺术相结合的过程中,凸显出光与影在舞台艺术中的独特性与融合性。

一、雕塑感的人物塑造

当代舞台演出大多在剧院内上演,舞台是一个三面环绕和单面透视的多维立体空间,当没有灯光与人物去参与,舞台始终是一个普通的方形盒子。绚烂的舞美设计与精湛的舞蹈艺术相结合,人物的情感过程被舞台放大,人物形象、画面布局、空间场景等细节才能够被观众所感知。舞台灯光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在丰富多彩的舞台上既不喧宾夺主,又不失多媒体技术的高超水准,顺利将作品完整呈现给观众,将最终影响到整部作品的舞台效果呈现。当代剧场艺术,尤其是作为舞台艺术的舞蹈来说,舞美设计是增强艺术效果的必要手段,除了道具、化妆、服装等舞台上具体可感的舞美造型外,灯光设计是整个舞台画面布局中画龙点睛般的存在。舞美设计师运用舞台相应的控制设备和舞台灯具对舞台灯光进行合理运用,根据编导创作需要或导演要求,结合舞台调度和位置,使用光位和不同光影的打造方式,加强灯光亮度的方法,使得人物形象更立体。通过不同灯光颜色的应用,结合舞蹈中的剧情发展与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在起承转合的剧情中推动人物跌宕起伏的心理路程,突出人物当下细微的情绪变化,从而加强剧中人物形象的层次感,打造出具有雕塑感的人物形象。

(一)提升形象的层次感

舞剧中的人物需要借助灯光,才能让形象更加饱满与立体,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的身体质感,甚至是向观众呈现出独舞或者是群舞形象背后的故事,使人物真正“活”在舞台上,人物的哀怨、害怕、开心快乐等情绪,以及爱好、习惯等特殊的人物个性表达,都需要借助光与影的效果配合,根据作品中故事情节与环境的变化需要,在特定的光照效果下,与空间调度相配合,以塑造舞蹈本身为主要目的,使人物形象融入当前的情境当中。从灯光照射的方式来说,可以将灯光分为硬光和软光。硬光是一种非常直接且强烈的直射光,硬光的照射对舞者形象的表现更为显著;软光一般也称为柔光,是一种漫散射性质的光,照射在舞台上明暗变化反差较小,光源之间衔接得当,色调过渡柔和,人物形象的层次变化表现得更为细腻。在硬光中有一种最常见的灯光设计,即人物面部的“追光”,戏剧术语称之为“追光亮相”或“追光定格”“追光造型”。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序幕中,男女主演初次登场。强烈的硬光从舞台上方直接投射,两束冷白光径直地打在他们身上。在舞台地面的反光映照下,两位主角从四周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即使他们只是单纯朝着对方走去,简单的握手与环扣手臂,但是在冷光灯的映射下,此时的他们代表的不仅是自己。他们的动作更凸显出为了理想事业献出生命的决心,塑造出了两人为了革命成功而视死如归的伟岸形象。灯光在舞台上起到“强化”人物形象的作用,打造出一种强烈的“特写感”“雕塑感”,使人物更加立体、形象,人物的宿命感油然而生,充盈、立体的人物置于观众的视觉中,凸显了舞蹈演员此时的状态,也为后期悲壮的剧情展开进行铺垫。

在舞台表演艺术中,编导、导演经常会运用到面光,即从舞台正面照射到物体的光,也称为顺光。在直射光线的照射下,物体能够直接暴露于光线中,直白展现给观众,因此可以清晰准确地展现舞台上的道具、人物、颜色与队形变化。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灯光设计的手法上基本舍弃了平铺直叙的顺光,反而大量使用90度的正侧光,与正面光和背光相比,光线是从舞台两侧照射过来,剧中所有人物的轮廓和形状都被勾勒出独特的阴影效果。侧光作用于人脸上,人体五官得到强烈的凸显与强调,人物的阴影效果加强,纹理感更加明显,细微表情与细节动作被灯光放大。在作品的外在表达方面,侧光还展现出光与影的变化,加强了人物服装与道具的色彩与纹理感,加强人物在剧中的表现力,展现了人物形象的造型风格,呈现出真实感,强调照射主体的重要性,增大明暗的反差与表现个性,突出人物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人物在无明显颜色的侧光渲染作用下,形象更加引人注目,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了舞剧的观赏性,使观众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人物本身所带来的质感,在错综复杂的剧情关系中有更深的印象。

(二)个性化的情绪表达

舞台灯光作为一种相对比较开放的艺术表达形式,在实际的使用上非常细碎繁琐,且需要一直贯穿于整部舞蹈作品的表演中,灯光的表达不能自始至终都是同样的,需要在特定的时空中及时出现,基于特定的地点和空间进行设计,为观众呈现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场景,否则会变成无效的表达。在当代舞蹈作品中,编导会在剧中转折处赋予角色一些特定的情绪,从而丰富剧情发展,凸显人物的个性特征。由于舞台灯光影响到人物形象的情绪传达,灯光设计还时常利用光线的变化来表现当下人物形象心中的细微变化。合理利用舞台灯光进行辅助,能够对舞剧中人物形象的细微情感进行迅速捕捉,以及定位演员的舞蹈姿态。舞蹈表演中的人脸表现出的情绪被放大,观众才能最为直接地感知到演员内在的情感意蕴,也更加直接地将编导所构思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舞台灯光的交替、闪烁、对比,以及亮度的改变都有助于表现人物矛盾、紧张、纠结、痛苦等细微表情变化所带来的内在心理活动,这是人物情感转变和内在思绪变化的有效表达方式。除此之外,颜色的变化一样可以用来刻画人物细节,不同的颜色可以使观众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暖色通常给人激动、喜悦、兴奋的性格特点;而冷色则给人一种忧郁、平静、安稳的心理状态。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发送电报的舞段中,灯光设计整体以鹅黄色的暖色调为主色,将两人每天居住的卧室营造出温馨、祥和的氛围感,为后续情绪与剧情的转变铺垫。亮色的定点光作为辅光,在男主角头戴耳机准备发送电报时径直投射到男主角身上,男主角的形象在此刻被灯光点亮,温馨的场景与紧张的氛围在此刻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发生转换。李侠手中的电报器越是按得飞快,楼下等待的兰芬就越是着急。虽然两人被楼梯隔开,但是在灯光的投射下,两人纠结复杂的心情在此刻呼应。最后电报成功发出,李侠身上的定点光悄然熄灭,整体灯光的颜色渐渐恢复成鹅黄色这种温馨色调,一切又归于平静。李侠匆匆从楼上下来与兰芬相望,在这种共患难的剧情发展中两人也渐生情愫。

舞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形式,剧中的人物情绪隐藏于演员肢体动作和姿态造型表演中,同时,灯光设计也可以起到推动的作用。根据舞台映射灯光图,表演过程中的每个人物形象与舞美道具都应该拥有不同的灯光映射方式,从而创造个性化的光影效果,不同的色调与光束相互搭配,往往能够促使观众对特定景象产生不同的情愫反应。不同的人物形象应具有专属的灯光设计,比如正向人物的灯光以暖色、亮色为主;反派人物的灯光一般以冷色、暗色为主,不同的颜色也代表着角色不同的情感路径。通过对舞台灯光投射的颜色、范围、力度,或者对所投射物的移动方向快慢节奏的控制,灯光始终都需要在特定的场景中围绕着特定的人物形象。在舞剧表演过程中,舞台上特定事物的捕捉、投射方向与投射的距离,以及其他人物形象出场的时间等,都影響着作品在舞台上的不同呈现效果。

二、电影般的画面布局

灯光设计是“编制在时间上的画面”,是一种同时具有二维画面性、三维空间性和四维时间性的艺术。舞蹈作为表现性艺术,其时效性较强,很难完成“再现”的舞台任务,尤其难以在舞台上展现如时间流逝、回忆往昔、再现青春等具有电影般效果的画面。由于故事情节需要,舞台上经常需要出现人们想象或者看到的众多环境,如:街巷、房间、办公室、大道、电梯、店铺、山川等一系列复杂的场景,尤其是“傍晚的街巷”“清晨的弄堂”“昏暗的房间”等这类有指向性并伴有具体时间与较强的明暗对比的场景,在不能言说的舞蹈艺术中,需要通过舞台灯光进行辅助配合,为观众铺开画卷,讲述剧情,绘制出如电影般的画面布局,在二维的舞台画面打造出三维立体且富有思维的时间性立体空间。

(一)虚幻的时间转换

舞台表演的结构形式大多为戏剧式结构,按照流线型的时间线来推进剧情发展,展现人物跌宕起伏情感路线的心路历程。在表演上舞剧仅是采用戏剧的编排结构形式,并非照搬完整的戏剧表演,舞蹈演员在舞台上无法张口说话。流线型的戏剧结构对舞蹈表演来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戏剧家焦菊隐对灯光有这样的论述:“舞台上许多场面的气氛、情调和它所表现的生活旋律等,都要通过灯光的变幻、色调的明暗来体现,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为了打破这种司空见惯且单一的剧情走向,丰富舞台上的时间维度,可以运用射灯对舞台的平面进行切割,使时间从单一线性转变为多维立体,让多条时间线存在于舞台之上,从而将导演的意图、编导的构思、剧中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之处的巧妙设计传达给观众。在《永不消逝的电波》四对双人舞段的表演中,舞台上利用四束淡黄色的垂直灯照射,分别在四对男女演员身边投射出四块相对独立的区域。从一对男女双人舞婉转起舞,转而到四对双人舞一齐舞动,运用光与影的效果将时空从流线型扩大到多维性,多个时空的男女主人公共同起舞,并且利用比较突出的衣物等此前剧中多次出现过的服装与道具来衔接剧情,以物寄情,托物言情,在温馨的卧室中回忆着过往的点滴生活。四对双人舞男女手拿不同道具来表演,将流线型的时间线一并铺开在舞台之上,诉说着男女主人公从相识、相恋,再到相濡以沫的温馨与美好的回忆。走马灯式的记忆片段闪回到舞台,多条时间线并存,光与影的效果勾勒出人物婉转的情愫,突出戏剧重点。

(二)空间场域的构建

舞台表演的场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论舞台大小如何,剧场始终是一个固化的物理空间,演员只能在限定的区域进行表演活动。因此,为了打破常见舞台上灯光设计平铺直射的呆板状况,延展有限的舞台空间,传统的舞台艺术常运用墙、围栏、栅栏、门等具体的舞美道具装置来切分空间,这样既便于舞台上的场景切换,也方便辅助舞剧演员动作表演。但是这样的装置在实际的舞台表演中不仅难以搬运,而且要长时间安装。

在当代舞剧表演中,越来越多的编导、导演摒弃繁杂硕大的舞美装置道具,大幅度使用舞台灯光,可以随意划分舞台的空间区域,无需舞美道具的桎梏,没有装置的遮挡,舞蹈演员也可以放开拳脚,在光影效果的映照下自由地在舞台上穿梭,舞台的空间场景构图层次相对提升。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26条可移动轨道线交错移动,灯光在舞台上交错纵横,有序穿梭,构建出丰富的空间场景,利用大角度的高位侧光投射,通过演员与道具的映照,在地面及空中形成了生动的影子,使得整个舞台“活”起来。大量使用了光与影的灯光效果,通过对灯光色彩进行调节,可以使舞台场景表现出应有的气氛,强化了舞台上的空间构建。空间场域的构建在剧中可以理解为祥和美好的街道,可以是阳光斜射到建筑上在地面形成的倒影,也可以是老弄堂里的一个温馨的清晨,午后的街道、办公大楼内正在运作的电梯、舒适的卧室等。如剧中经典的电梯三人舞段,全场灯光昏暗,仅利用几束追光灯直射于舞台上,打造出一个长方形的亮光区域,并且伴随灯光与滑动影子的闪动效果,展现出电梯上升的视觉错觉画面,让原本静止的画面变成正在上升的电梯,原本宽大的舞台也紧缩在这方寸之间。三人仅在灯光照射的方形区域中交错舞动,人影与灯光之间相互叠加,压抑、紧张的气氛也随着三人局促不安的动作步步紧逼,展现出生动的戏剧画面。舞台本身是无法移动的,通过改变光色、光位,依据导演安排以及剧情所需的实际场景空间,突破传统舞台的局限,把舞台打造成幕布般的观影效果,运用光与影的交互作用调整焦距,着重放大剧中所需要展现的细节,将电影般的画面投放于舞台之上。

三、光与影的交互运用

舞台就好像一张铺开的画布,导演、编导要运用手中的画笔,将舞台上的设计进行形象的勾勒,灯光的加入就如同黑白画卷加上多变的色彩,一盏盏灯光随着剧情的展开而变换,在灯光设计师的手中创造出一幅色彩迷离的画面,使演员在光影中尝尽酸甜苦辣,阅遍悲欢离合。所以说,任何舞台艺术的表演都需要良好的舞台灯光设计,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当代舞台灯光设计的调整,打破原有传统且单一的设计元素,多角度、多维度地运用灯光技术,在人物形象与道具间相互转化。被照射物体所投射出的倒影在舞台上摇曳,二者交互作用,展现出当代舞台作品的独特个性,修饰作品的整体艺术情境,向观众呈现剧情中蕴含的内在艺术情愫。这需要考虑到灯光的亮度、质量、分布,以及灯光色彩等基本的舞台灯光要素,选择多种可支持动态调节的灯光亮度和色片,以供随时调整,营造出符合艺术表演需要的舞台氛围,并通过舞台灯光、光色的转变与不同的映射效果以满足舞蹈作品艺术性的戏剧表达。

(一)彰显环境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一天当中太阳投射出的自然光总是在不断变化的,由于云层或特殊天气的遮挡,自然光的色彩往往变化无常,因此,在舞台设计上就可以运用光色表现不同的时间,如:明亮的清晨、傍晚的夕阳、静谧的月光等。舞蹈作品中也总是出现错综复杂的人物形象,推动着起承转合的剧情发展,所以在舞剧表演时,不同时间下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在化妆、服装、道具上具有显著的特征。为了与他人能有更明显的区别,在特定的场景必须配合特定的出光角度,在特定的出光角度展现特定的舞段,使塑造出的灯光语汇更具有针对性、手段丰富,舞台画面的节奏更富有层次。通过舞台光线的自由变换,突出重点人物形象或者剧情转折处,强调舞台戏剧情节的转变,推动人物之后的发展方向,甚至可以避免审美疲劳,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舞台体验。

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旗袍舞段表演中,通过射灯穿透茶色玻璃投射在墙壁上的视觉效果,在舞台上展现出午后时分的迷离阳光,斑驳的光线流动地洒在身着彩色旗袍的女模特身上。随着灯光的转变,原本慵懒斜靠在沙发上的模特们缓缓起身,昂着高傲的头颅、踱着缓慢的步伐,行走在旗袍店内供客人挑选。演员们虽是扮演的假模特,却在不同的舞姿造型下凸显着女子倦懒的身体状态,举手投足之间不经意透露出女子柔媚的性情,而这种“媚”不是媚俗,是高雅又端庄的女性魅力。女性的柔美在灯光语言的塑造下显得媚态百生,此处慵懒的环境氛围与舞剧整体紧张的气氛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增添了舞台的戏剧色彩。俄国抽象主义大师康定斯基说:“色彩的感官作用在你摆脱开它之后就会把它忘掉,不会对它留下任何长久的印象。”然而,假设这种感官效果在灯光的作用下加强,渗透在视觉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就会在头脑中引发出完整的连锁反应,色彩引起的表面印象也会发展成心理感受,将舞段中的戏剧氛围与演员的舞姿动作深深印刻在脑海中,让人流连忘返。

(二)描绘戏剧题材

舞台灯光不仅能够为作品整体的气氛渲染增添一些色彩,而且可以深入描绘作品。一场震撼心灵的舞台表演需要借助灯光,通过灯光设计人员有效地搭配不同的灯具、色彩照片工具,形成与剧情发展相符合的灯光色彩。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灯光设计以射灯为主,使用多盏静止的顶灯,由内而外地淡化灯光色彩,以一种类似于实景影棚的布局方式,运用光与影的交叠感将舞台打造成一种进入20世纪旧上海的氛围之中。所以,在颜色的使用上,主要是考虑到旧上海时期的高楼大厦、人物服装的颜色调配,以土黄、砖色、深红等为主色,与灯光勾勒作用下形象的倒影相互衔接。在舞台灯光的用色方面,这些原本在城市、人物形象上使用的配色,也都成为舞台灯光色调的基础。《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历史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在所有的灯光设计上要突出年代感,作品的历史背景发生于20世纪的上海,灯光多以昏暗的侧光为主,重点不在于照明,而在于突出描绘充满年代感的历史题材。在舞剧序幕中,手持黑色雨伞的舞蹈演员们穿梭于舞台之上,灯光设计中采用一组LED光源的成像灯作为高位流动,通过成像灯切片造型功能,将演员们的上半身姿态与手中雨伞的轮廓映照出,将影子投射到背景布上,使用深蓝色的光色在舞台上打造出一道半透明的幕布。演员们在横线的光影效果调度中相互穿插,人与影相互交错,给舞剧的开端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总而言之,作品的题材不仅隐藏于舞蹈动作与调度的编排中,灯光上也需要暗藏玄机。根据舞台映射灯光图,表演过程中的每个人物形象和道具都应该拥有不同的灯光设计,从而展现艺术性的映射效果,不同的色调与光束相互搭配,往往能够促使观众对特定景象产生更深的印象。通过对舞台灯光投影颜色、强度、变化的加速度、投影物的方向移动范围等的控制,围绕着特定的场景与人物形象,可以对投影舞台上周围事物的亮度、布景的投影距离,以及其他表演人员的时间亮点等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进而打造出有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灯光,从而渲染作品的戏剧气氛。通过明显的明暗效果对比,突出明暗变化、虚实相生的色彩效果,强调以戏剧色彩为主,彰显舞剧创造的艺术意境。色彩不再是自然理性的映射,也不是纯形式的色彩表现,而是主客观相结合,从紧贴历史主题的视角发散思维,看起来似乎是极其简单的色彩布置,但内里是在色调极简的追求中探寻出蕴含着深层次的美学意味。结合作品整体的主题与题材设定,舞剧作品的情境将会变得更具有活力,让观众有一種身临其境的浸入感。合理地运用灯光,能够将众多虚拟空间与情境在舞台上传达给观众,通过对灯光的亮度、色彩、角度等进行调节,然后再对布景进行照射,从传统、呆板、固定的舞台空间延展出多种任意变化的场景空间与戏剧情境,彰显出舞台艺术的独特戏剧色彩。

四、结语

灯光艺术家周正平说:“光是舞台上展现生命力流动的画面,光是剧场艺术中表情达意无声而可视的乐曲,光是戏剧人生中引人深思、动人心弦、撼人情魄的诗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舞台上的艺术作品呈现不仅依靠导演的画面调度和动作安排,而且需要灯光这一介质的相互作用。对于舞台灯光而言,灯光设计应该成为无声的音乐,在舞台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并赋予艺术作品以诗意的情感表达。所以,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始终绕不开“如何在丰富舞台呈现和不喧宾夺主之间作出平衡”这一问题,舞台灯光更不应该拘泥于一种单纯技术的使用。从导演、编导的视角来看,舞台艺术作品需要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但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应该以退为进,多注重艺术作品舞台中的形象、剧情等的多样表达,凸显灯光技术的功能性,灯光语言的塑造应该尽量顺畅、简洁,让舞台艺术人物与画面在灯光的投射下相互交叠,使人与光、光与影形成多维度的立体画面,呈现出人物形象雕塑感、画面造型电影感、光影交互多维感,在平铺直叙的舞台上达到光位流动、空间建构、时空转换等多功能的变化使用,在光与影的交互使用上进行更多的尝试性探索。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凯勒.戏剧舞台灯光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胡佐.舞台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3]任冬生.舞剧中灯光的语汇与延伸——以《永不消逝的电波》、《天路》为例[J].演艺科技,2020(03):70-73.

[4]范龙.舞台美术灯光的语言化表达[J].影视制作,2021(08):83-86.

猜你喜欢
舞台灯光
现代戏剧艺术中舞台灯光的设计及运用
怎样将舞台灯光的情感色彩融入剧情之中
舞台表演中舞台灯光艺术效果的作用
音乐剧中舞台灯光的应用与表现力探析
浅析舞台灯光的发展
浅析舞台灯光艺术中的情绪色彩
试论舞台灯光效果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
解读舞台灯光
论舞台灯光艺术效果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
舞台灯光发展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