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振宇
(新蔡县河道事务中心,河南 新蔡 463500)
项目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东部,横跨南阳市的宛城区、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及驻马店地区的泌阳县,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所涉及的范围主要是唐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区,包括唐河及其支流泌阳河、三夹河、涧河。
项目分析范围全部位于唐白河流域,唐白河为汉江中游左岸的一级支流,流域北部以伏牛山脉与黄河流域为界,东部以桐柏山与淮河流域相隔,西部以萧山与丹江流域分隔,南临汉江。唐白河上游为山区,中下游为伏牛山、武当山、大洪山与桐柏山之间所包围的南阳盆地,盆地中部为低平的冲积平原。
论证区位于秦岭纬向构造体系东段的南分支华夏第二隆起带复合部位的北北东向沉降带,南襄盆地的南阳凹陷、泌阳凹陷。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时期,多次构造运动叠加作用,使构造面貌较为复杂,其中纬向构造横贯全区,规模巨大,是构成区内基本构造骨架的构造带,主要由一系列的褶皱带、断裂带、变质岩带、岩浆岩带等组成。新华夏系是中新生代发展而成达到极盛期的构造体系,测区中西部十分发育,但地表均被松散岩层所覆盖,主要由一系列北北东、北东向压性,压扭性断裂组成,与纬向构造带共同形成了中生代晚期的断陷盆地-南阳凹陷和泌阳凹陷,从河南构造体系图上可以明显看出,南阳凹陷和泌阳凹陷主要受新华夏系构造控制,盆地内接受了一套巨厚的中新生界以河、湖相为主的沉积层,对区内垄岗平原区地下水起到了主要的控制作用。
分析范围位于唐白河流域,属北亚热带湿润地区,又具有一些湿润地区到半湿润地区过渡地带的气候特性。流域内四季分明,夏秋两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多东南风,炎热多雨,冬春季受西伯利亚和蒙古国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少雨。据流域内镇平、内乡、南阳、方城等站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4.40 ℃~15.10 ℃,极端最高气温为镇平站的42.60 ℃(1972年6月1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南阳站的-21.20 ℃(1955年1月11日);多年平均风速为1.90~3.10 m/s,最大风速为上游方城站的20 m/s;流域内多年平均雾日14.50- 28.40 d,霜日43.10-64.80 d,日照时数1 899~2 059 h,相对湿度67.40%~73.00%,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 714.60 mm。
2.1.1 供水工程
供水工程以供水水源分为地表水源供水工程和地下水源供水工程。地表水源供水工程主要有蓄水工程、引水工程和提水工程,地下水源供水工程主要以机电井开采、按开采地下水类型又可划分为浅层水(潜水)和中深层水(承压水)。以供水目标分为城市供水工程和农村供水工程。根据《南阳市水利统计资料及河南油田魏岗地区中深层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沙河铺上游地区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及《井楼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及收集到2020 年《南阳市水资源公报》对现状供水工程进行阐述。①蓄水工程。论证区现有中、小型水库26 座,其中,中型水库3 座,分别在虎山水库、二郎山水库和倪河水库,总库容1.48 亿m3,兴利库容0.79 亿m3,设计灌溉面积2.38 万hm2,实际灌溉面积2.01 万hm2。②农业灌溉工程。农业灌溉工程按灌溉方式分为渠灌、机电井灌、提灌。据2020 年资料统计,油田范围内耕地总面积13.29 万hm2,有效灌溉面积5.26 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9.60%,当年实际灌溉面积4.48 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3.70%,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5.20%。③城镇生活和工业供水工程。油田范围内城镇生活和工业供水工程主要对象是唐河县城及周边区域,用水主要由唐河自来水公司供水,另外县城边缘部分单位自备有水源井。根据2020年《南阳市水资源公报》,唐河县城镇公共用水量3.56 万m3,唐河县居民生活用水量1.00 万m3;农业用水量14.16万m3;工业用水量2.01万m3,总用水量2.29 m3。
2.1.2 供水量
根据收集到2020年《南阳市水资源公报》,分析可知,区域内全年总供水量6.49×107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3.84× 108m3,占总供水的59.20%,地下水源供水量2.63×108m3,占总供水量的40.80%。
根据收集到2020 年《南阳市水资源公报》,分析范围内唐河、桐柏、宛城区3 县区的用水量及用水结构可知:区域内农业用水3.94×108m3,占用水总量的60.70%,工业用水6.38×107m3,占用水总量的9.84%,生活用水量1.22×108m3,占用水总量的18.79%,生态环境用水量6.91×107m3,占用水总量的10.67%。从以上用水情况及其分析可以看出,区域用水以农业用水为主,生活用水次之,工业用水较少,水源利用以利用地表水为主。
根据收集到2020 年《南阳市水资源公报》,分析范围内唐河、桐柏、宛城区3个县区的用水水平、用水效率与河南省相关指标对比可以看出,区域内用水水平与用水效率不一,总体来讲,宛城区与桐柏县人均用水水平较低。
2.4.1 地表水供水工程
区域中东部地形主要由山地和垄岗河谷构成,而丘陵岗地占大部分,在地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有利条件,山地地形有利于兴建蓄水工程,已建成虎山、二郎山、倪河三个中型水库,23 个小型水库,开发利用地表水,但也有不利因素,由于山高水低,地形复杂,造成地表水引水工程施工难度大,配套工程和设施受到制约,因此存在工程供水利用系数低等问题。
2.4.2 地下水供水工程
地下水资源利用方面,也同样由于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富水区集中在河谷地带,造成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局限性。由于区域经济布局差异,城镇和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区建设,使得河谷地区各种供水工程集中,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这种面上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利用局限性,特别是在浅山、丘陵的农田灌溉、农村生活、乡镇工业和其他工行业的用水,受到很大限制,在山丘地区农村吃水难和耕地得不到灌溉普遍存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工作,南阳市水利局对宛城区、唐河县、桐柏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了总体要求。提出了实现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三条红线”管理指标的总体目标,细化制订了主要考核目标。
水资源利用程度以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地下水开采率和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进行分析。地表水控制利用率是指当年地表水利用量和调出量之和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比,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一般用地下水开采量与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资源量的比值表示。根据论证范围内地表水资源总量和地下水资源总量计算结果,结合《南阳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唐白河区域相关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相关数据,区域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为28.41%,地下水开采率37.09%。水资源总量消耗利用率是指当年水资源利用消耗量与调出水量之和占水资源总量的比,2020 年论证区水资源消耗量2.29×108m3,水资源总量为1.24×109m3,当年全区水资源总量消耗利用率为2.5%。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区域内全年总供水量6.49×107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3.84× 108m3,占总供水的59.20%,地下水源供水量2.63×108m3,占总供水量的40.80%。区域用水以农业用水为主,生活用水次之,工业用水较少,水源利用以利用地表水为主。地表水供水工程利用系数偏低,有待提高。论证区经济欠发达,城市化程度低,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低于全省平均值,尚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