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丹 尹璇
出生于鄂州市华容区刘弄村的刘伯垂,是传播共产主义“火种”到湖北的第一人,是共产党武汉支部的重要发起人之一,也是早期工人运动的重要领导,参与组织发动了武汉地区的“二七”大罢工。
一百多年来,红色火种在这片热土薪火相传,激励先驱故里的人们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近年来,刘弄村深挖红色资源,赓续红色精神,筑牢“红色堡垒”,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吸引、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共建共享“红色家园”凝聚起强大动能。
从鄂州市区一路向西北行驶30公里,就到了华容区段店镇。刘弄村位于段店镇西北部,北靠泥矶村,南邻碛矶湖。在刘弄村北榜山一处树木葱茏的山坡上,安葬着一代革命先驱刘伯垂。墓地周圍,苍松翠柏环绕。旁边修葺一新的平房,便是刘伯垂纪念馆。馆内以多种方式记载了刘伯垂的生平事迹、早期共产党人的事迹,以及华容区新四军烈士名录、辛亥革命人物名录等。
红色“火种”到湖北
“传播‘火种’第一人。”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原研究员胡传章这样评价刘伯垂。
1887年,刘伯垂出生于刘弄村一个书香世家。清末留学日本期间,他结识了孙中山、陈独秀等人,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学成回国后,他在广东司法界任职,并在广州参与创办《惟民周刊》,宣传革命思想。
当时,广东军政府还未脱离军阀的控制,刘伯垂深为不满。1920年夏秋之交,他辞官北上,在上海拜访了陈独秀。在陈独秀的介绍下,刘伯垂加入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从此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
不久,刘伯垂接到赴武汉筹建共产主义小组的任务。回到武汉后,他与包惠僧联络,随后秘密发展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郑凯卿和张国恩入党,并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党员大会,选举包惠僧为支部书记。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共产党在湖北的第一个组织——武汉支部(后称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秋正式成立,这是继上海党组织之后全国第二个共产党组织。
刘伯垂和其他同志一道,致力于发展党的组织,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发动工人运动,使武汉地区的革命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
1936年,刘伯垂积劳成疾病逝上海,灵柩荣归故里,棺葬刘弄村刘氏祖茔。
2003年,刘伯垂墓迁建至北榜山,刘伯垂纪念馆也开始建设。2020年,刘弄村被纳入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后,对刘伯垂墓区修葺改造,对刘伯垂纪念馆重新布展,新修600平方米宣誓广场。
“刘伯垂纪念馆作为湖北省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如今已成为华容区传承革命文化和红色旅游的重要基地之一。”刘弄村党支部书记金志敬介绍,下一步,刘弄村将建设宣传长廊、党史教育馆、电教基地,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先锋指数”考评先锋
近年来,刘弄村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建强“红色堡垒”,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朝着党建强、村庄美、产业兴、村民富的目标奋进。
党员先不先进,“先锋指数”考评说了算,而积分则是一面最好的镜子。2022年,刘弄村党支部按照华容区委组织部的要求,落实农村党员“先锋指数”评价管理,组织党员认领必选清单、备选清单和负面清单,签订承诺书,在村务公开栏公示。该村党支部还对清单完成情况进行积分管理,把党员积分作为党员兑换物品、评优评先、典型选树、安置公益岗位等的重要依据。
“通过开展党员户挂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活动,发动、指导包保区域内村民开展相关活动,党员和群众共同参与村级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过去‘干与不干一个样’‘干部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得到改变。”金志敬说。
以农村党员“先锋指数”评价管理为抓手,刘弄村的党员们立身为旗,自觉亮身份、受监督、勇作为,实现联户带动全覆盖,有效提升村级治理“软实力”。
“金书记!田里起火啦!赶快来救火!”今年1月16日晚上9时许,刘弄村党员朱亚珍发现村里一处田地里有火光,立即向金志敬报告。此时正值冬季,天干物燥,若不尽快灭火,势必酿成灾祸。金志敬随即组织村“两委”和党员赶往现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大火终于被成功扑灭。朱亚珍还主动提出让丈夫开着拖拉机,对过火农田进行浇淋覆盖。
“这次多亏了朱亚珍同志!”金志敬说,刘弄村的大事小事、每一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村里的这支党员队伍。
“现在每月一汇报,每季度一评选,村务公开栏的‘红黑榜’升级成‘积分榜’,我们努力有方向、追赶有目标,干劲儿也更足了。”朱亚珍笑着说。
引才惜才共致富
初春时节,正值小番茄成熟上市的季节。走进位于刘弄村的鄂州市新三合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淑桦基地,只见一串串形态均匀、色泽鲜亮、个头饱满的小番茄挂上枝头,工人们熟练地将成熟的小番茄轻轻剪下,放进筐里,再搬运装车。
2022年6月,段店镇政府和刘弄村“两委”牵线搭桥,给该基地负责人张淑霜介绍了来自山东寿光的智能蔬菜大棚项目。实地考察后,张淑霜决定,从之前在刘弄村承包的200多亩土地中拿出30亩地,建大棚、种蔬菜。村“两委”积极对接合作社需求和村民意愿,共介绍近50名村民在合作社务工,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现在正是头茬果上市,每株果苗能结6茬果,每斤收购价在10元左右,保守估计亩产值可以超过10万元。”看着大棚里的喜人景象,张淑霜充满信心。
在刘弄村,像张淑霜这样的致富带头人不在少数。鄂州市永信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胜勇是一名农业科技能手,在村“两委”牵线成立合作社后,他积极流转刘弄村及周边村撂荒土地,为乡镇提供农机服务,还手把手教农户操作农机,科普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知识,并吸纳村民到合作社务工增收。得知刘弄村要扩建4.8公里村级道路,一时缺少机械,周胜勇主动安排合作社的两台拖拉机义务运送修路材料。村里维修刘伯垂纪念馆,建设红色教育基地,他又组织合作社务工人员到施工场地帮忙,一干就是好几天。
“同是刘弄村人,先辈们为了革命牺牲一切,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为村里的建设、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周胜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