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鹏 吕仕康
北京的水系历史久远,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四千年前,由于永定河的泛滥改道,就形成了北京平原的若干河流湖泊。从西周时期燕国建都蓟城开始,经过历代整治修建,形成了众多水系,其中以西山水脉最为重要。从金代迁都北京以来,西山水脉对于北京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可以说,金代之后的北京城就是在西山水脉的滋养下发展起来的。回溯过往,西山水脉对北京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城乡环境的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古都历史发展中有着十分辉煌的功绩。
西山水脉西起玉泉山,东入通惠河,由长河、内外护城河串联起北京整个西北郊水系、内城水系以及紫竹院湖、陶然亭湖等湖泊,是一个由天然水源和人工河湖共同组成、从西到东贯穿北京城和周边乡村的一个“系中有系、园中有园”的人工河湖水网体系。
公元1153 年,海陵王完颜亮将金朝都城从上京南迁至燕京,改称中都。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功能的扩大,对饮用、灌溉、漕运等的水源需求也日益加大。为此,金朝首次将流入清河的玉泉山泉水改为向南流入瓮山泊,并开凿了向南通往高梁河上源的人工渠道,凿开了海淀台地,把玉泉山的泉水向东南引入大宁离宫的湖泊,为日后玉泉水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到了元代,世祖忽必烈将都城设在北京并决定建设元大都之后,从至元十一年到至元十五年(公元1274—1278 年),郭守敬主持开凿金水河,从玉泉山下引水,经大都和义门以南的水关入城,辗转流入皇城太液池。同时,他还在金河的基础上,完成了西山的长河输水工程以及引昌平的白浮山泉入北京,修建了昌平白浮引水工程。到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 年),昌平白浮引水工程全线贯通,从而形成了通惠河,西山水系初步形成。但至元末,由于疏于管理,导致白浮泉断流,仅剩下玉泉山之水的灌注。
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 年),为疏浚西山水系,明朝开瓮山三闸——华家、牛栏、青龙,确定了明代西山水系的形态和规模。明代中期,随着一系列园林的逐步建设,西湖(今颐和园)成为帝王春天渔猎和民众京畿郊游、夏天避暑的最重要的风景区,时称“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观”。每至夏天荷花盛开,西湖游人络绎:“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骈阗,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但到明代后期,随着大量水田开发,西湖亏水严重,西湖的水面严重缩减,水色天光的景观意境有所减弱。何景明《功德寺》诗中便有对世事变迁、景观兴废的感叹,“昔闻功德寺,今出帝城西。晚日丹梯近,秋天翠巘齐。荷衰犹映水,树古曲盘堤。十里经行地,清沙送马蹄。宝地烟霞上,珠林霄汉间”。
清代,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尤其是西郊的皇家园林的发展,使得当时西山水系的供应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城市供水和下游漕运,北京城护城河“水深不盈尺”。乾隆帝在《万寿山昆明湖记》中开篇讲道:“夫河渠,国家之大事也。浮漕利涉灌田,使涨有受而旱无虞,其在导泄有方,而潴蓄不匮乎!是不宜听其淤泛滥而不治。”因此,清朝于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冬开始西山水系整治工程。整个改造工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 年),清淤扩湖,引水西山,疏浚长河。扩展后的西湖面积为其原来面积的两倍多,深度也大大加深,可汇集西山各处的源流,并控制北水,通过对青龙闸的改造,使玉泉之水汇入西湖,保证调节水库的总量“及湖成而水通,则汪洋漭沆,较旧倍盛”。
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 年),开高水湖、养水湖,改造玉泉水系的蓄水湖,增建玉水闸以控制水量;疏浚长河,专设长河工程处,疏浚昆明湖以下的南长河,改造元初以来的沿途闸坝系统。玉泉之水自此分出上下,其“闸落则水不盈尺,闸起蓄水则可行龙船”。经过几年治理后,昆明湖的水能够顺畅地流入京城。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 年),开通南北旱河。为保证霖雨季节西郊营房和稻田的安全,乾隆帝又下令修建了南北两条泄水河,称为南旱河和北旱河。每逢暴雨,西山雨水灌注此湖,保证北京西郊的安全。这两条旱河一直沿用至今。
这次西山水系整治工程是自郭守敬之后,北京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家水利和滨水景观改造以及农田增辟工程。乾隆帝非常重视,曾亲自督导勘察,在他的《麦庄桥记》中,详细记述了桥下之水泉、河道及沿河桥闸的情况。这是在西郊水系治理工作开展之前,他进行地理勘察时写就的总结文章。
经此一系列治理,北京西郊香山以东、昆明湖以西的西山水脉初步形成了由玉泉山、玉河、昆明湖、玉龙闸等组成的具有强大调节能力的供水体系,保护着高水、养水、昆明三湖不受山洪泛滥之威胁,也维持了附近农田的正常灌溉之利。
昆明湖是一座位于京城西北郊最早的水库,是北京城最宝贵的供水来源。
昆明湖,古时又称七里泊、瓮山泊、西湖,是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内的一个湖泊,属海河流域北运河支流通惠河水系。昆明湖是元代京城漕运航道通惠河、元明清帝王赴西山浏览的水道以及清代京城用水的水源地。直到1956 年永定河引水渠工程建成以前,昆明湖始终是北京城最大的地表水源,堪称北京城的生命线。
对昆明湖最早的利用历史可以追溯到金代中叶,金章宗曾在此修建金水院。公元1292 年,元代郭守敬引入了白浮及西山诸泉,汇于这一水域,并扩大疏浚,建成一座蓄水库,被称为瓮山泊,可以给通惠河漕运补充水源。当时的风景中心在西北部,靠近玉泉山。明代后期,整个风景区逐渐东移,瓮山泊又被称为西湖。后来,由于白浮瓮山引水工程废弃,泉水断流,湖泊面积逐渐缩小。到了清代,公元1749 年,乾隆帝下令将西湖东西边扩展,同时加筑了东堤。经过这次扩展,和明末相比,西湖扩大了两倍。至公元1750 年,工程最终完工,乾隆帝将西湖更名为昆明湖。
为了补充昆明湖的水源,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 年),乾隆帝又下令导引西山泉水至玉泉的引水工程,水源主要由两方面构成。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其一出于十方普觉寺旁之水源;其二出于碧云寺内石泉,皆凿石为槽,以通水道,引水石槽总长为7 公里。经过治理以后的昆明湖,蓄水量大增,逐渐成为当时北京城西部最大的一座蓄水库。
具体改造昆明湖的主要步骤如下:
引水:将收集的西山水源引入北长河入昆明湖;扩容:将昆明湖向北拓延至翁山,扩大蓄水容量,并筑堤建桥,既分割水面又起到了分区蓄水的作用;分级蓄水:在昆明湖西面靠近玉泉山东麓开凿高水湖和养水湖,分别与金河和北长河连通,在金河下游右岸开凿泄水湖,利用其高程不同使水“次第蓄泄”以增加水的调节能力;调蓄:设立若干闸门,使“次第蓄泄”得以实现,通过水闸控制昆明湖防洪、排洪和供水;分洪:分别于香山以东、昆明湖以西开挖两条排洪泄水河,在外围保护高水湖、养水湖、泄水湖、昆明湖不受山洪泛滥的威胁,也维持附近农田的正常灌溉;造景:整治山水,布局建筑,展开全面的园林建设。
清乾隆年间的北京西北郊水系整治工程进一步增强了昆明湖的水利功能。在如画的风景中,昆明湖实则成了一个复杂的水利枢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愧为一个艺术与科学、人文景观与水利工程完美融合的成功典范。
从春秋时期的燕国都城蓟城,到12 世纪金代建都北京城之前,历代的北京城基本都是以莲花池水系为中心,开源引水,以利舟楫交通之便。一直到12 世纪中叶北京的水利建设都没有涉及西山水脉以及玉泉山之泉流。不过,到了蒙古灭金之后,公元1260 年在北京建都,建设元大都以来,北京成了全国的政治中心,原有的莲花池水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京城供水的需要,于是之后的历代王朝都对西山水脉即玉泉水系进行大规模治理和改造,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系开展航运,为京城提供水源。自此,北京从以莲花池为主的单一水系发展为拥有莲花池水系、玉泉水系、万泉河水系、永定河水系等多种水系并存的局面。多元化的水系为北京城的扩张,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北京水系格局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山水系的分布,巧妙地形成了系中之系。比如玉泉水系包含内城水系,内城水系又包括紫禁城水系,皇城周围的矩形筒子河,城墙周围凸字形的护城河和与其一脉相连的“内城六海”等,一同构成了古都北京的重要风貌标志。而西山水脉和玉泉水系周边依水而建的古建筑群,例如北京城西北郊的三山五园、长河旁边的寺庙、什刹海附近的王府、金水河环绕的紫禁城,等等,都与西山水脉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皇家建筑的威严和河湖的秀美交相辉映,将北京城的动静之美发挥得恰到好处,也构成了水系与京城融合的格局,创造了京城独特的水风貌和景观环境。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独特的皇家园林。西山水脉为整个西北郊的皇家园林的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玉泉水系形成的独特水风貌,巧妙地与皇家园林融为一体,形成了园中之园。不管是颐和园,还是圆明园等大大小小的皇家园林,无不与玉泉水系息息相关,这些地方也是水风貌与景观环境成功结合的精华区域。二是美丽的京西风光。因为玉泉水系的完备,才形成了北京西北郊三山五园的绮丽风光。此外,乾隆年间对西山水系的有效治理,使得京西稻田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到乾隆朝的后期,皇家园林和京西稻田完美融合,交相辉映,宛若北国江南,展现了美丽的京西风光。
从古至今,西山水脉在各个历史时期,对北京城的建设和发展、北京城市的供水以及北京水系格局的形成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人们对西山水脉的整治和改造也为这座古都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今后,西山水脉还将继续它的使命,更好地推动北京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