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瑞 王建恩
摘 要: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探索乡村振兴、促进三农发展的重要抓手。秭归县山高坡陡、人多地少,以柑橘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全国领先,适合创建以一二三产业高效分工布局为特点的产城(镇)融合型示范园。在总结秭归县创建优势和问题短板的基础上,提出以柑橘全产业链为基础,结合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优化城-镇-村产业分工布局,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加强县城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城乡发展要素双向有序流动的发展路径,以期实现以特色农业产业为引领的产城(镇)融合。研究成果对三峡库区柑橘主产县高质量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产城(镇)融合;柑橘产业;秭归县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A
0 引 言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1]。为加强示范引领,国家发改委从2017年开始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根据《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农业农村为基础和依托,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拓展农业农村多种功能,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业态丰富、联农带农,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认定3批共计300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4]。这些示范园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助推城乡统筹发展作出了榜样。
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围绕县域主导农业产业建设,分为农业内部融合型、产业链延伸型、农村功能拓展型、农村商贸物流型和产城融合型等,各类型示范园的特点见表1。
秭归县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是位于三峡坝区库首的移民大县,承担守护三峡生态安全、确保一库清水东流的政治使命。秭归县山地面积占比近70%,人均耕地0.92亩,远低于湖北省人均指标(1.3亩)及全国人均指标(1.52亩)。综合考虑秭归山高坡陡人多地少的自然条件、绿色生态发展的政治使命、柑橘消费以鲜果为主的行业特点,秭归适合创建以一二三产业高效分工布局为特点的产城(镇)融合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高效布局以柑橘为主导的农业一二三产业,聚集生产要素提升柑橘产业发展质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开展产城(镇)结合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路径研究十分必要。
1 秭归县基本情况
秭归县国土面积2 274 km2,辖12个乡镇,2021年户籍总人口36.4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1.16%。根据《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秭归属于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是限制开发区域,全县产业发展以特色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为主。柑橘是秭归县特色主导农业产业,2021年全县柑橘种植面积近40万亩,产量75.77万吨[5],曾获“全国柑橘产业30强县”荣誉称号。
2 产业融合创建优势和面临问题
2.1 创建优势
2.1.1 以柑橘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1)柑橘种植历史悠久。全县深耕柑橘产业70年[6],实现了柑橘产业1.0到3.0的跨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把秭归脐橙打造为“世界级地标品牌、世界级文化载体”的发展目标[7-8],并出台全体系的产业扶持政策。
(2)种植水平全国一流。建有国家级脐橙综合试验站,是三峡库区最大的柑橘良种种质资源库,柑橘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水平国际领先,推广果园单轨运输机、植保无人机、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出台了《地理标志产品 秭归脐橙》(DB42/T 324—2016)等15个规范标准,秭归脐橙目前亩均产量约2 000 kg,综合生产成本约0.25~0.30元/kg,每年施药量3次左右,是全世界施藥量最少的产区之一[7]。
(3)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从事柑橘产业的规模化市场经营主体有600余家,包括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9家。屈姑集团建立湖北省首个柑橘深加工全产业链。构建农村物流客货联盟[9],山区物流网络打通“最后一公里”。全县电商企业超过2 500家,脐橙年网销额超30亿元,连续两次荣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柑橘产品远销148个国家或地区。
(4)数字农业走在前列。建设三峡柑橘产业大脑,实现“柑橘种植一张图、包装加工一条线、全球销售一张网”的产供销全链数字模式;持续完善秭归脐橙系列价格指数,推进数字化精准分选销售,脐橙“按颗销售”走俏市场;创新大数据衍生应用,开发“柑橘经销贷”金融产品。
(5)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中央电视台多次专题报道秭归脐橙和屈原文化,秭归脐橙2022年品牌价值评估达到60.18亿元[10],再创新高。
(6)联农富农效果明显。全县90%的乡镇、80%以上的行政村、70%以上的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业,全县已涌现出12个柑橘产业“亿元村”。
2.1.2 三峡移民迁建工程为产城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1)移民多范围广,迁建工程涉及全县,实现了城镇空间和城镇人口的扩张。为支持三峡工程建设,全县动态移民约10万人,占三峡移民的10%,涉及全县12个乡镇,142个村,471个村民小组[11],老县城整体搬迁至茅坪镇。经过近20年建设,移民新城变成安居乐业之地,县城面积由5 km2扩展到15 km2,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33%上升到2021年的41.16%,城镇空间与城镇化人口稳步增长。
(2)移民安稳致富与移民后扶工作卓有成效,为柑橘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峡移民安稳致富是党中央心之所系,在三峡移民安置和三峡移民后扶工作中,各级政府部门和秭归人民始终把柑橘产业作为移民安置安稳致富的支柱产业,投入大量生产要素推进柑橘基地建设、技术研发推广和流通体系建设,长江两岸遍布柑橘基地,将“小柑橘”做成绿色“大产业”,全县柑橘综合产值超百亿,为三峡库区脱贫致富作出了榜样。
(3)城镇功能不断完善,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产城融合载体基础进一步夯实。县城更加宜居宜业宜游,集镇功能不断增强,离地运动小镇、漂流小镇、橙香小镇、康养小镇等各具特色的小镇正在峡江两岸兴起绽放。工业园区建设加快,九里生态工业园展现新貌,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初具雏形,加工物流企业逐步向园区、城区、集镇聚集,城镇和园区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不断凸显。
2.2 面临问题
2.2.1 柑橘全产业链延展融合水平仍待提升
一是品种结构有待优化更新。目前柑橘早、中、晚熟品种比例约为16∶45∶39,鲜果错峰上市规模比例不佳;部分品种老化,鲜果口感偏酸[12],亟需更新换代。二是精深加工水平仍待提高。柑橘产业以鲜果销售为主,加工方面以选果、洗果、包装等初加工为主,高附加值产品不足。三是品牌市场拓展有限。柑橘市场竞争激烈,秭归脐橙品牌价值未充分彰显,“秭归脐橙”品牌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不高,高端市场份额较少。四是特色文化融合不够。秭归脐橙与峡江文化、屈原文化、三峡移民文化相互融合不够,种植基地、加工园区的景观化、精品化不够,文化赋能、生态价值赋能不足。
2.2.2 城镇功能对三农的支撑作用仍需加强
一是城乡柑橘产业配套支撑不足。县镇村三个层次产业功能划分不明,区域性聚集效益不强;柑橘产地就近仓储能力不足,鲜果损耗较高;柑橘主产区集镇加工交易功能不足,衔接城乡作用不完善;县城物流集散平台、数字化平台等载体作用难以更好地满足当前产业需求,仍有待提升。二是城乡生产要素资源分配不优。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人工成本高企;果园农机补贴比例不高[13],资金向乡村倾斜有限。三是城乡共享发展成果不均衡。城乡收入差异较大,2021年秭归城乡收入比为2.42,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2.21;城镇化率较低,2021年城镇化率为41.16%,远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64.09%;农民分享产业增值和城镇化成果水平仍需提升。
2.2.3 经营主体集约化组织化程度有待改善
农户小散经营较多,抗风险能力弱,劳动力老龄化现象突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产业标准化、集约化发展造成一定制约。市场主体合作不够深入,多数市场主体注重自身基地发展、家庭式企业经营,具备引领示范作用的龙头企业较少,企业抱团合作不够,抵抗风险能力不强,带动作用有限。
3 创建思路
以柑橘全产业链为基础,依托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县城产业园区三大承载空间,明确县镇村三级产业功能,夯实乡村产业基础功能,发挥集镇连城带乡功能,强化县城集聚承载功能,引导柑橘二三产业向县城、特色小镇及产业园区集中,推动农村产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强化县城辐射乡村能力,带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真正做到以产兴城、以产富民、以城促产、以城带乡,形成以“三产”高效分工布局、县-乡(镇)-村产业功能协调互补为特点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见图1),助力秭归脐橙打造成“世界级地标品牌、世界级文化载体”。
4 創建建议
4.1 完善县镇村三级产业功能布局,提升产城融合水平
4.1.1 强化乡村产业基础功能,再造亿元柑橘示范乡村
加强柑橘种苗研发示范,加快秭归县柑橘良繁体系提档升级,持续研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打造国家级柑橘良种繁育中心。优化柑橘品种结构布局,突出早、晚压缩中熟,早、中、晚熟品种比例由现在的16∶45∶39调整为30∶30∶40[14],改善生产条件,通过疏株间伐、疏花疏果、培肥地力、平衡施肥、绿色防控、适时采收、控水增糖[15]、设施栽培以及机械化、信息化等措施,促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四季产鲜橙”基地。建设现代化柑橘示范基地,以沿长江、主要河流、旅游公路、重要道路两岸为重点区域,充分拓展柑橘产业的生产功能、经济功能和文旅功能,提升乡村柑橘产业价值空间,带动全县再造柑橘亿元村。
4.1.2 提升集镇加工交易功能,打造十亿柑橘文旅小镇
推进柑橘初加工向产地、集镇就近布局,推广数字化分选、光电三维成像分选、远红外无损检测、自动化包装成型等技术,提升全县鲜果产后初加工标准化处理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提升鲜果销售价值,全面推进柑橘“按个”增值。完善集镇仓储物流服务,提升集镇衔接城乡功能,完善以集镇为重要载体的区域性农产品中转基地。加快柑橘特色小镇建设,美化集镇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就近就业,提升集镇宜居宜业宜游水平,推进水田坝乡、归州镇打造十亿元柑橘特色镇;带动泄滩乡、归州镇分别打造夏橙小镇、红色橙香小镇,以“橙旅”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以四季脐橙全产业链条为支撑,带动全县柑橘重点镇打造产镇融合示范。
4.1.3 提升县城集聚服务能力,打造百亿柑橘产业集群
提档柑橘精深加工平台,以屈姑集团为重点,加强在生物医药、营养保健、日化洁净、旅游休闲等多领域高端产品研发加工,打造全国柑橘精深加工标杆,联动帝元食品、泽侬饮品、秭源食品等企业,形成百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平台。构建三峡库首物流集散中心,充分依托秭归位于长江三峡库首特殊区位,以鄂西云仓项目为载体,打造新型智慧商贸物流集散平台,为秭归柑橘销往全国各地构建坚实保障。打造世界领先柑橘科研平台,加强行业科技研发,在柑橘品种选育、高品质栽培技术集成、产后处理技术提升、深加工产品研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及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解决产业突出技术难题。完善三峡柑橘产业大脑数字平台功能,构建柑橘全链数字生态圈,真正实现数字技术赋能柑橘产业发展。建设世界级柑橘地标品牌和文化载体,深化品牌文化建设,打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组合拳,强化品牌营销推介,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传统渠道,全面提高秭归脐橙品牌知名度、流量和热度;挖掘柑橘文化,讲好《橘颂》故事。拓展国内外市场,以高品质产品带动秭归脐橙品牌及文化传播至全国和世界各地,助推秭归实现“世界级的柑橘地标品牌、世界级的柑橘文化载体”目标。
4.2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激发产城融合活力
4.2.1 培育壮大各类主体,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推进计划、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整县试点工程、省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试点计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巩固提升三年计划等,积极采取扶持培养、外部引入、政策激励、培训带动等方式,培育壮大柑橘产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高素质农民等,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化、资源化、组织化程度,提升各类主体经营管理能力,从产业主体方面推动柑橘产业水平实现质的提升。
4.2.2 构建市场主体联盟,提高抵抗风险能力
鼓励企业牵头与柑橘主产区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发展市场联盟合作经营模式,实现经营主体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放大柑橘产业规模效应、经济效应。探索建立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金制度,支持开展柑橘特色农业保险、天气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贷款保证保险等做法,尝试农产品期权期货市场,推进“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通过金融手段,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4.2.3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规范传统订单合作,制定订单农业合同格式和订单程序,实施合同审查备案制度,鼓励签订“保底购销+增值分红”合同,激发农户生产高质量产品的积极性。鼓励专业社会化服务导向订单合作,使广大分散的小农户突破农产品价格下行、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双重制约,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优势创造条件。构建电商、互联网利益联结共同体。充分发挥秭归电商优势,利用大数据平台,推广“秭归智慧农业+物联网示范”模式,构建更为紧密的秭归本土柑橘全产业链利益联结共同体;以柑橘供应链为桥梁,拓展全国性电商巨头(如淘菜菜、拼多多、美团优选等)与秭归建立更多“社区电商+基地+订单”联系,“以销定产”“以销优产”,适时发展共享农业、定制农业等新业态,带动农民增收。
4.3 提升县城辐射带动乡村能力,共享城乡发展成果
4.3.1 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
以美丽乡村、擦亮小城镇、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为抓手,推进县乡村(户)道路连通、城乡客运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美化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商贸设施成网成链,完善城乡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县城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向乡村覆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乡村吸引力,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奠定城乡要素互通基础。
4.3.2 加大资源要素向乡村倾斜力度,提高县城带动三农发展能力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把惠农资金进行整合向柑橘产业链和产业平台建设倾斜,把城市建设资金、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等整合集中投入到产城融合建设中。加大产业政策补贴。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激励柑橘产业的各环节主体在种植、加工、销售、研发、品控、品牌等环节作出贡献。优化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创新“柑橘经销贷”等纯信用贷款,提升财政融资担保能力,开发柑橘行业保险,以金融支持为柑橘产业发展赋能。充分利用发行債券、PPP模式等落实城镇化建设资金。落实农业用地倾斜政策,加强土地归集整理,规范开展土地流转。强化科技人才支撑,组建县镇村三级柑橘技术团队,夯实柑橘产学研合作大平台,完善行业技术标准并加强推广。提升农机补贴比例,提高果园农机覆盖率,以机械化破解劳动力短缺、老龄化难题。稳妥推进农民进城,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保障农民群体进城返乡无障碍,促进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产业化成果。
5 结束语
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促进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秭归县属于典型的三峡库区移民县、农业县,承担着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和移民安稳致富的政治责任。面临山高坡陡,人多地少的天然地理矛盾,如何依托柑橘特色农业产业优势,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提升柑橘产业质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秭归县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的5种类型要求,结合秭归实际情况,认为秭归适合创建以一二三产业高效分工布局为特点的产城(镇)融合型示范园,并提出优化县镇村三级产业功能布局、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提高县城辐射乡村能力3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以期更好地满足柑橘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和城乡居民安居乐业需求,为三峡库区柑橘主产县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曹哲,邵旭.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西南金融,2023(4):57-70.
[2]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 关于印发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的通知[EB/OL].(2019-02-04)[2023-10-09]. https://www.gov.cn/xinwen/2019-02/02/content_5363834.htm.
[3]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的通知[EB/OL].(2020-09-02)[2023-10-09].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15/content_5543574.htm.
[4]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定名单的通知[EB/OL].(2021-03-24)[2023-10-08]. https://zfxxgk.ndrc.gov.cn/web/iteminfo.jsp?id=18008.
[5] 秭归县统计局.秭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2021 .
[6] 向长海,兰华锋.秭归县七十年柑桔发展历程、成就与经验[J].中国果业信息,2020,37(7):24-31.
[7] 秭归县调研组.关于把秭归脐橙打造成世界级地标品牌世界级文化载体的思考和建议[Z].中共宜昌市委办公室参阅件,2022(3).
[8] 宜昌市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办公室.“六个聚力”打造秭归脐橙全链高地奋力实现“两个世界级”[J].宜昌市重点农业产业链工作简报,2022(5).
[9] 周宗勇.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湖北省秭归县建立农村物流客货联盟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24):85-86.
[10] 秭归县人民政府. 秭归脐橙品牌价值达60.18亿元 再创新高[EB/OL].(2023-03-03)[2023-10-11]. http://www.hbzg.gov.cn/content-10-92152-1.html.
[11] 向伦昌,孙华山.秭归县农村移民安置“三结合”实践探索[J].中国三峡(科技版),2013( 3):75-77.
[12] 周志虎,易继平,戈伟,等. 秭归脐橙产业影响成因分析与发展对策[J]. 浙江柑橘,2021,38(4):6-8.
[13] 周莉,郭小杰,马尚万.秭归县田间轨道运输机推广现状与建议[J].农机科技推广,2022(6):28-29.
[14] 秭归县农业产业链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秭归县柑橘产业链工作方案[Z]. 2021.
[15] 秭归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秭归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秭归脐橙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秭政办函〔2021〕27号)[Z]. 2021.
Path of Establishing a Demonstration Park for R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City (Town):A Case Study on Zigui County of Hubei Province
YANG Ruirui,WANG Jianen
(Hubei Ruimingtian Planning & Design Co.,Ltd.,Wuhan 430061,China)
Abstract:Creating a demonstration park for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explor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rural areas,and farmers. Zigui County,characterized by high mountains,steep slopes,dense population but limited land resources,is renowned for its citrus-based specialty agricultural industry. It is well-suitable for Zigui County to establish a industry-city (town) integrated demonstration park that efficiently organizes the labor layout among the primary,secondary,and tertiary industries. Building upon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Zigui County,we propose that urbanization should be implemented by taking the whole citrus industry chain as a foundation,with the county serving as a vital hub. This entails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layout by dividing labors among city,town,and village,as well as fostering and strengthening business entities to enhance the countys capacity of stimul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rrounding areas. The aim is to establish a development path that guides the bi-directional orderly flow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factors,ultimately leading to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cities (towns) driven by the distinctive agricultural industry. The findings are of demonstra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citrus-producing countie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Key words:rural industry integration;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city (town);citrus industry;Zigui County
收稿日期:2023-04-23
作者簡介:杨瑞瑞,女,中级经济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E-mail:coycoo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