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智
(山东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2500)
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优化成本控制才能最大程度地压缩企业成本投入,在降低财务风险的同时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然而不少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实践效果并不乐观,那么该如何优化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呢?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建设成本支出日趋多元化,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来优化成本控制,以实现在保障建筑施工有序开展的基础上减少成本支出的管理目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应贯穿于工程施工建设全周期,从工程目标开始,合理规划各个施工阶段施工活动所需成本预算管理方案,并以成本预算为依据严格控制支出成本,以最大化地把控各个阶段施工建设成本支,减少工程消耗成本,将建设成本控制在预期计划之内[1]。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只有结合项目施工需求科学制定成本管理与费用控制计划,创新成本控制与管理模式,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成本控制各个相关环节,才能最大化地提升企业资金利用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实现长远稳定的发展。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只有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为各项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物质与资金支持,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将效益性原则贯穿至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全过程。
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全体员工、各相关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时应遵循系统性原则,通过全面、全方位的控制保障成本控制行为与成本控制目的一致性[2]。只有系统的一致性,才能最大化地控制成本,减少非必要的成本损耗。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需要各相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责,而清晰的职责、权利、利益是各相关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应权衡成本控制中各岗位的责任、权利与利益之间的管理,使责权利有机结合,以更好约束与规范相关工作的开展,同时更好地调动相关责任人的积极性与责任感。
对一般企业而言,开源、节流是实现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节流更为重要,可执行度更高,在成本控制中应做到开源与节流的有机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工作时,应重视成本预算规划,要加强对实际成本支出的记录与核查,掌握预算支出与实际支出的动态变化,及时针对超支项目采取分析与应对举措,将整体成本支出控制在预算计划之内。
一般而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但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缺乏工程项目知识背景,对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人工、设备租赁等市场价格不甚了解,导致在开展财务管控工作时经常出现成本控制被动性强、审核不周全等问题。而且不少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人才制度,在人员培训与考核上仅重视会计实务能力,没有强化对建筑施工流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从而影响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工作的精准开展。
工程建设施工具有很长的周期性,建设过程中所需的材料、人工等成本受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影响而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应至少包含成本预算与成本实际支出动态监控。然而不少建筑施工企业没有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反馈机制与反馈渠道,在成本控制中过于依赖成本预算,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按照预算开展相应工作,忽略了对实际资金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导致经常出现支出超预算的问题,为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利润损失(见表1)。
表1 某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费用实际价格变动表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管理者在工程进度与质量控制上经验丰富,但忽视对工程成本支出环节的验收把控及台账记录,导致工程施工计划制定、材料领用缺乏章程,使得成本支出超预算问题频发[3]。如某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设计阶段制定的材料成本控制预算为780万,而实际发生金额为1202.5万,预算超支率达54.17%(见表2),经综合分析发现,这种超支现象的发生除了与材料价格上涨有关,还与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材料保管不当而造成材料浪费、材料领用不规范、材料去向不明等相关。
表2 某建筑施工企业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分析表
此外,有的建筑施工企业资金流转状况一般,在货款结算、机械台班核算等方面不规范,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经常出现工程完工进度实际与记录不符、许多费用支出难以确定的问题(见表3)。比如,在没有签订材料供给合同的情况下就预先让材料供应商进场,使得施工材料实际发生量难以真实界定。也有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及时摊销一些直接费用,在累计成本计算中计入许多与工程进度无关的成本,导致工程进度与账面成本虚高[4]。
表3 某建筑施工企业材料费用实际价格变动表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应贯穿至整个工程建设全程,需要企业财务部、工程部等各相关部门的精准合作,然而不少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各相关部门缺乏有效互动,致使成本预算与实际成本控制相脱离。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仅关注成本预算,积极组织工程部及财务部就施工计划制定及成本预算编制展开深入探讨,制定出了利润最大化的成本控制方案。但在实际执行环节,工程部将工作重心放在抓工期与质量上,财务部根据工程部提交的付款审批计划进行相应的拨款操作,在工作上缺乏足够的互动,不能及时针对最新状态对预算进行调整与优化,部门之间也无法形成相互监督与制衡关系,没有及时发现成本控制中出现浪费等问题,从而影响成本控制效果。
为保障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工作的高效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大对财务成本控制人员的引进与培养力度。一方面要结合企业财务管理需求适当引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或知识领域的财务人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优化培训内容,为财务成本控制人员掌握工程成本分析能力创造条件。建筑施工企业应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人才制度,强化员工岗位责任与节约意识,规范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材料管理、设备维护等岗位工作职责,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
建筑施工企业要完善成本预算反馈机制,将成本控制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贯穿至财务管理中,要重视成本预算,更要跟进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支出与核算,全面掌握成本支出情况,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开展相应的成本控制工作。
比如,针对工程施工材料涨价问题,相关部门要积极展开沟通与反馈,协商最佳成本预算调整方案,以更好地应对外在不可控因素对成本控制的不利影响。对内要畅通沟通反馈通道,不定期抽查施工材料、设备使用登记台账,规范材料出入库操作,以规避因主观因素影响而出现资金滥用、材料冒领等违规行为。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资金链管理系统,依托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加强对成本控制的动态监控,全面记录各项成本支出发生的时间、地点、责任人,以提升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与透明度。同时要加强对原材料、剩余可用资金的盘点,以及时反馈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提升成本控制的能动性。
施工材料投入是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投入的重要构成,有些施工项目材料费用支出甚至会占施工总费用的65%,尤其是随着建材市场浮动,施工材料成本支出会更高[5]。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中可使用调差法消除成本预算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成本预算管理功能。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材市场价格变动规律的分析,结合工程建设需求与材料价格发展趋势制定施工材料采购计划,以减少市场价格波动对材料采购成本的影响。针对一些发生价格变化的材料项目,可应用调差法来单独补充差异,以规范实际发生合同内容的记录。同时鉴于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一般周期较长,涉及多项专业领域,成本支出种类繁杂,很容易出现成本支出款项、渠道费用等无法确定的情况,导致工程完工进度与实际支出登记记录不相匹配,从而影响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为规避此类问题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成本控制各环节工作的规范与抽查,落实责任、权利、利益相结合原则,督促相关部门做好各项成本费用来源与用途的分析和归集,及时与会计核算对象进行核对[6],准确无误后签字确认,并作为日后结算的终极依据,如果在最终结算环节发现实际完工进度与实际成本支出不相匹配,则由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的后果。
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时,应遵循系统性与效应性原则,结合项目建设规模科学制定奖惩制度,通过将相关员工的薪资奖金与成本控制成效挂钩,激发员工工作的责任感与积极性,以制度规范员工工作行为,以奖惩强化员工成本控制意识,以切实利益相关性来畅通相关部门之间沟通的渠道,实现通力合作、全方位落实财务成本管控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员工奖惩制度时,应明确各相关岗位职责以及在成本控制中的具体责权,为成本控制及问责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比如,在成本预算编制阶段,工程部、设计部、财务部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岗位的职能与优势。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财务部除了要对工程部提供的工程进度及成本支出材料进行审核,还应综合考量项目实际建设情况、市场动态等多方面的信息,并对成本预算及实际成本支出情况进行汇报总结。如果工程部在成本控制中出现问题,而财务部没有及时发现,所造成的损失应由工程部与财务部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承担。通过奖惩结合、责权明晰、连带责任等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升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整体水平。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企业应以效应性、系统性、责权结合等为基本原则,认真审视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中的问题,从强化节约意识、完善成本预算反馈机制、细化实际成本归集等元路径入手优化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方式,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