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11日报道 西班牙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网站3月9日发表题为《向乌克兰提供弹药:光有意愿是不够的》的文章,作者是该研究所安全与防务首席研究员费利克斯·阿特亚加。文章摘编如下:
向乌克兰提供弹药凸显出,欧洲防务技术和工业基础并不足以应对乌克兰发生长期和高强度冲突的情况。乌克兰的这种情况引发了弹药供应危机,也引发了在军事上援助乌克兰的装备和部件的供应危机。
向乌克兰供应弹药暴露了欧洲军工业的不足之处。一方面,很明显,它的规模不足以应对这场战争的需求。仅155毫米炮弹一项,乌克兰每天就要消耗2000到7000发,因此欧洲军工业需要将产量从目前每月20000-25000发增加数倍。乌克兰武装部队消耗的炮弹和导弹种类很多,都存在供应紧张的问题。
近几十年的需求下降导致欧洲军工业产能收缩并产生了供应危机:没人生产乌克兰消耗的弹药,没人生产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的国家需要补充储备的弹药,也没人生产需要提升储备水平以应对俄罗斯威胁的国家所需的弹药。
另一方面,正在考虑中的解决这种供需差距的措施既没有神奇的效果,也没有在供应方(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中达成一致意见。一些人提议将各国库存中的弹药或从国外订购的弹药转交给乌克兰,另一些人建议提高目前的生产能力。
首先,欧洲各国不愿公布自己的剩余弹药储备量。它们出于国家安全的原因一直保持着这种谨慎。而且,在像当前这样的供应危机中,需求的倍增导致价格上涨、原材料短缺,并拉长供应周期,可能使供应安全面临风险,因为并非所有国家都有足够产能或负担补充储备成本的能力。
正在考虑中的另一种选项是扩大产能。但这是受到欧洲军工企业抵制的一种选项,因为各国政府不想承担这样做所需的投资,也不愿为扩产后中长期需求的可持续性提供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