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莉
我们大多人可能都有过眩晕的经历,或轻或重。当你出现头晕得天旋地转的感觉,或是出现行走不稳、头脑昏沉不清晰等症状时,很多人认为是脑供血不足或颈椎病导致的,因而恐慌不已。眩晕困扰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然而眩晕的病因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可能就意味着不同的结局。让我们走出认识误区,来了解眩晕最常见、最需要被识别的几种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吧。
眩晕和头晕是神经系统很常见的临床症状,眩晕症目前已是神经内科门诊三大主症之一。眩晕发作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还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预警。另外对老年患者而言,有时会因头晕、站不稳而跌倒,导致骨折、外伤等,从而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所以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疾病,以免误诊。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说到头晕,老百姓就会想到脑供血不足或颈椎病这两个名词,但事实上由“颈椎病”引起的头晕是很少见的,而“脑供血不足”的概念临床上也早已不再使用。因此,摒弃传统观念,正确认识眩晕是非常重要的。
1.耳石症 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眩晕疾病之一,占前庭性眩晕的20%~30%。其中以50~70岁的患者居多,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主要表现为在头部位置改变(如躺下、爬起、平躺时翻身等)时出现短暂的眩晕发作。该病眩晕发作常常只持续几秒或几十秒钟,很少超过1分钟。但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眩晕后持续数小时到数天的头昏及行走不稳感。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复位方法也有所区别,需要由专业医师根据病情决定,不建议患者自行复位。另外,如果患者有严重的颈椎病、心脏疾病等,在复位前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手法复位虽然可使大部分患者痊愈,但也有部分患者会有一些症状的残留。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对少数难治性患者,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2.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PPPD)可能大家对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但其实国内外都已经对这种疾病有了很多研究。据临床统计报道,PPPD的发病率在头晕疾病中居第二位,仅次于耳石症。以女性患者多见,平均就诊年龄为40岁。还有研究发现,对急性或发作性前庭疾病患者随访3~12月,其中约有1/4的患者会发展成PP-PD。该病有三个核心症状,即头晕、站立或行走不稳、非旋转性的眩晕。病人常常会告诉医生,感觉头昏沉沉的、模糊或是轻飘,走路时感觉会摇晃,觉得人要从一边倾倒到另一边去了;还有一些患者描述说有头内部的摇摆、晃动感,出现这些症状的时间会超过3个月。在站立或行走时可能会出现,在坐电梯、乘车或者在拥挤的人群中也容易出现症状。在发病前可以有急性、发作性的头晕事件(比如耳石症、前庭偏頭痛、梅尼埃病),或者是心理压力,等。治疗上需要“多管齐下”,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常用的药物有舍曲林、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等)。另外还可以进行前庭康复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研究发现,综合治疗对疾病的恢复很关键。
3.前庭性偏头痛 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反复发作性头晕或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和头痛的疾病。其是导致眩晕常见原因之一,在眩晕相关疾病中居第三位。但由于过去医生和患者对其认知不足,患病率被严重低估。有研究指出,其误诊率最高可达80%左右。之所以误诊率高,也与该病的表现多变有关,使其有“头晕中的变色龙”之称。可以表现为头痛与眩晕同时发作,多数患者头痛早于眩晕数年发生,部分偏头痛与眩晕始终相关。少数患者眩晕发病早于头痛,极少数患者整个反复眩晕病程中无头痛症状。疲劳、睡眠不足、紧张及一些食物(如红酒、巧克力等),都会诱发前庭性偏头痛。发作期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眩晕、呕吐等症状的对症治疗,药物包括曲普坦类(如佐米曲普坦)及前庭抑制剂(如异丙嗪、苯海拉明);在发作间歇期可以选择预防性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钙离子拮抗剂、抗癫痫药(丙戊酸、托吡酯)等。
4.梅尼埃病 该病属于常见的耳源性眩晕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听力下降、耳鸣以及耳胀满感。眩晕发作持续时间为20分钟到12小时不等,通常不超过1天。药物治疗主要为前庭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此外,生活习惯的调整,如限制食盐的摄入、控制烟酒、咖啡等也至关重要。
5.前庭神经炎 是常见的外周前庭疾病,发病率仅次于耳石症和梅尼埃病。起病急,表现为急性、持续的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和不稳,站立时容易向患侧倾倒,不伴有听力下降,头部活动时会加重眩晕。这种严重的眩晕可持续数日至数周。大部分前庭神经炎为单相病程,如果出现第2次发作,就基本上不考虑前庭神经炎的诊断。前庭神经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前庭康复治疗和患者教育。在急性期出现明显恶心、呕吐、眩晕时,可短暂使用前庭抑制剂如异丙嗪等,一般不超过3天;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机体代偿机制的建立。其他如倍他司汀也可以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在急性期的使用尚有争议。具体的用药方案需要由专科医师来帮助判断。
6.后循环缺血 指的是后循环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虽然不是急性眩晕的常见原因,但如果不能及时地予以治疗,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从而危及生命。除了头晕,后循环缺血常常还会伴随一些神经系统症状,比如吞咽困难、言语含糊、肢体无力、口角歪斜、视物成双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需立即至神经内科就诊,切不可延误。
以上这些是引起眩晕的常见疾病,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往往发现,一位患者常常并不是单一的某个原因,2个甚至3个眩晕疾病出现在同一位患者身上并不奇怪。所以,针对数个病因的综合考虑至关重要,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
当然,眩晕的病因还远不止这些,临床症状也复杂多变,在诊疗中常常会涉及到多个学科(包括神经科、五官科、精神科等)。说了这么多,眩晕/头晕病因的识别至关重要,找到了正确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使我们摆脱眩晕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