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结红
(巢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合肥 238024)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蒸蒸日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农村很多中青年背井离乡,去大城市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施展更大的抱负,实现自我价值。大量农民工的外流,造成了“空心村”的现象,很多老人与孙辈们呆在乡下,相依为命,既从事体力劳动,同时又要肩负着照顾孙辈生活学习的重任,对于自身来说,在精神上难于得到慰藉,给农村的居家养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精神慰藉是指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途径给予对方精神层面、思想上的安慰,使之内心产生坚强的力量和满足感,从而能够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农村,为居家老人提供精神慰藉不仅是子女的义务,同时也会社会团体、各级政府部门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农村居家老人获得足够的精神慰藉时,也有利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农村居家老人亲人精神慰藉需求中存在的困境。农村居家养老者大多数为空巢老人,在物质生活上虽然能够得到子女的援助,不愁穿、不愁吃,但是在亲人精神慰藉方面却非常缺乏,严重影响了农村居家养老者的生活质量。改革开放之前,物质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子女都近在眼前,老人不舒服时,子女都会来到身边嘘寒问暖,老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不高,只要身边能有个嘘寒问暖的人足矣。在我国传统亲情教育中,子女每日都要去父母床前请安,使之感受亲情的温暖,一大家族的人围绕在老人的身边,其在情感上不会感觉到寂寞和孤独无助。可是从我国农村目前居家养老情况来看,老人与子女在情感上的交流不再是面对面的、真实的沟通,而是隔着手机屏幕与子女进行沟通,况且子女在外忙碌,没有过多的时间与父母视频;有些子女在外打拼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于解决的困难,也就没有心情给父母打电话,与父母视频;另外还有一些子女已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厌倦了乡下的生活,亲情淡泊,在传统节假日不愿回家与父母团聚,填补父母情感上的空缺。当居家老人不能获得足够的亲情时,则在心理上就会有一种不安全感,极易陷入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养老生活的质量也无法提高。
被访老人者1(男,68岁,务农):儿子一家人十多年之前就已离开农村,在打工的地方买了房子,小孩也在那边读书,只留下我和老伴两个人相依为命,2019年,老伴去世之后,就我一个人守着这么大的一个房子,内心非常孤单,天气晴朗时,大白天会在村子里四处走走,相约几个老人坐在墙角,晒晒太阳,唠唠家常,可是晚上回到家之后,只能看看电视,没有人陪我说话,孩子们在外,压力大,工作忙,很少给我打电话,我想给他们打电话,但担心影响他们工作和生活,所以一般来说,没有什么大事情,不会给他们打电话。
被访老人者2(男,65岁,小商贩):我育有一儿一女,靠做点小生意维持一家人的开支,供养两个小孩读大学,现在他们已扎根大城市,老伴和我住在乡下,老伴喜欢打打小麻将,我每天呆在家里,很少出去与村民聊天,年纪大了,总会在家发呆,想享受天伦之乐,起与孩子们能够经常在一起,与孙儿辈亲近亲近,一家人在一起高兴高兴,可是他们比较忙,所以晚上只能和老伴开着电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二)农村居家老人自我价值体现精神慰藉需求中存在的困境。农村居家老人在年轻时,体格健壮,在农业生产领域内是一把好手,当身体机能老化之后,动作变得迟纯,思维也不再敏捷,不但从劳动生产领域退出来了,在农耕劳作时的自信没有了,自我价值感也消失殆尽了;除此之外,在家庭日常生活当中,子女们认为父母年岁已大,不能为小家庭作出贡献,就会把父母独立出去,不再需要父母与自己生活在一起,农村居家老人心中产生落寞之情。有些老人从单位上退休之后,回到农村老家养老,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位居要职,自我价值感颇强,认为自己能力超强,能够解决单位上很多难题,回到农村养老之后,那种优越感骤失,不会再有人来找他们办事,入住农村之后,无法融入农村建设之大业,找不到存在感,不能为农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内心比较空虚,在自我价值情感方面不能获得慰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子女外出打工的收入明显高于务农的农村居家老人,老人在年轻时为子女、为家庭付出了全部心血,可是随着家庭结构产生变化,出现了小型化的家庭,代际重心向下,家庭经济主导地位发生变化,老人没有了权威地位,在家庭重大事情的决策上不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以往的价值不复存在了。
被访老人者3(女,61岁,教师):我是县二中的思政教师,副校级领导,分管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因身体不好,前年强烈要求退居二线,回到乡下养老,离开教育战线之后,久而久之,发现自我价值感降低了,在农村养老生活中找不到发挥自己余热的切入点,在一些事情上只能干着急,帮不上什么忙,存在感低,感觉自己退居二线之后,与社会脱节,老而无用了,不能为农村建设做点什么。
被访老人者4(女,56岁,村前妇女主任):去年我不再担任村妇女主任职务,与儿子媳妇住在一起,在家里基本上没有存在价值感,年轻人的思想与我们不一样,他们每天从单位上下班之后,与他们聊天时就会觉得我思想落后,与他们的生活格格不入。有时认为我不能给他们提出有用的建议,现在连话也不愿和我说了。
(三)农村居家老人人际交往精神慰藉需求中存在的困境。社会学指出:人际交往是指个体在生活以及生产过程中与他人所产生的一种交流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是行为上的沟通,也可以是心理上的联系,老人居家养老时除了与家人交往获得精神慰藉外,还应该与村民及其他社会群体交往,从中获取精神慰藉,从而弥补亲人所不能给予的精神慰藉。此文的人际交往包括朋友人际交往和近邻人际交往。在J村居家养老人群进行摸排调查统计,所设计的调查问题包括:“打麻将、下棋、打牌”;“参加村委会组织的各种培训”;“参加村委会组织的慈善或志愿者活动”;“参加广场舞活动”;“参加村图书室的阅读活动”;“从不参加社交活动”;“串门、与朋友交往”这七个方面。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表:
表1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居家老人参加最多的人际交往活动依次是“打麻将、下棋、打牌”;“串门、与朋友交往”;“参加村图书室的阅读活动”;“参加广场舞活动”;“参加村委会组织的慈善或志愿者活动”;“参加村委会组织的各种培训”;“从不参加社交活动”。“打麻将、下棋、打牌”是一种带有赌博性质的交往方式,与金钱挂钩的人际交往活动,不但不利于精神慰藉,与人打牌时如果输了钱,就会产生矛盾,吵架、斗殴情况时有发生,反而在情感方面带来负面影响,无法得到任何慰藉。从不参加社交活动的居家老人,每天关在家里,不与外人沟通,内心会更加闭塞,一旦内心有什么苦闷,没有外界力量帮他们化解,其内心的痛苦会越来越深,严重时会发生过激的行为,会伤害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表1 J村居家老人人际交往活动统计表(n=355人)
(四)农村居家老人文化娱乐精神慰藉需求中存在的困境。以J村为例,居家老人在文化娱乐中获得精神慰藉的程度较低,在355名接受调查的老人当中,分别为20世纪40年代、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其中40年代的有66人,50年代的有124人,60年代的有165人,在这355人当中,文化程度如下表:
表2 J村居家老人文化程度统计表(n=355人)
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农村居家老人在文化娱乐时所获得精神慰藉的多少。J村会经常为居家老人举办图书阅读活动、广场舞活动、志愿者活动和各种培训,由于很多老人文化程度不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些老人参与这些活动之后,无法在这些活动中使用恰当的语言与其他老人进行沟通交流,就会出现“对牛弹琴”的情况,有时在交流争论时心情不愉快,不利于居家老人的和谐相处,焦虑、急躁、愤怒、排斥的情绪时有发生,老人在路上偶遇时互不搭理,甚至怒目相对,不能获得良好的精神慰藉。
(一)农村老人自身因素的影响。农村老人在养老过程中无法获得足够的精神慰藉,与老人自身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第一,文化因素的影响。农村多数老人文化素质低下,在与亲人、朋友和邻居沟通交往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对,不能被对方认可,甚至会激怒对方,从而不能获得良好的精神慰藉;第二,性格因素的影响。有些农村老人性格比较固执、暴躁,与他人交往时容易在语言上刺激别人,造成不良的影响,也就不可能从对方身上得到良好的精神慰藉;第三,农村老人由于年事已高,理解能力低下,反应迟钝,与志愿者或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交往时,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未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情感就不能处于最佳状态。
(二)农村老人家庭因素的影响。子女对父母的精神慰藉是老人养老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从目前情况来看,与子女家庭生活经济状况和子女精神慰藉观念淡薄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子女们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家庭负担很重,只好外出务工,在外忙碌根本没有时间与父母沟通交往,满足父母情感的需求;第二,有些子女精神慰藉观念淡薄,认为自己外出赚钱,就是为了满足父母物质生活上的需要,只要让他们吃好、穿好,保证身体健康就可以,却忽略了父母在情感上的需要;第三,代际沟通障碍,子女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与父母并不一样,所以在沟通过程中存在着障碍,极有可能对父母造成情感上的伤害。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当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只剩下“空巢老人”时,对于这些老人,社会应该加大援助力量,从心理等多个方面帮助老人解决精神慰藉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在此方面的投入不大,社会机构对农村老人情感问题关注度不高,没有配备心理咨询师。社会志愿者在此方面的涉及度也不够,只是从物质资源等方面给予帮助,没有过多地关心居家老人的心理状态,导致有些老人“有苦难诉”,不能得到心理上的安慰,生活质量无法提高。
(一)加强孝道文化的教育宣传,增强子女关心父母的思想意识。子女的孝道是农村居家老人获得精神慰藉的最有效手段,所以农村地区必须加强子女的孝道教育,增加子女关心父母的思想意识。加强此方面教育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利用村文化橱窗等宣传栏阵地,对村民进行孝道文化教育;第二,利用村广播站,加强孝道文化的教育宣传;第三,利用微信平台,组建村微信群,宣传孝道文化,同时在微信群里发布老人在家养老的信息,使子女意识到父母在家养老的艰难,从而增强关心父母的意识;第四,通过报纸、电视、网站等舆论工具,列举虐待老人负面新闻和孝敬老人的正面新闻,加强孝道文化的教育;第五,利用送教下乡的方式,加强孝道文化的教育,例如,在乡下播放露天电影,地方剧团送戏下乡,利用健康活泼的文艺表演形式,讴歌孝敬老人的好人好事,使孝道观念深入子女心中。
(二)完善农村文体基础设施,丰富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农村老人的业余生活丰富了,可以弥补子女在精神慰藉方面的缺陷。所以各级地方政府要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完善农村文体基础设施,丰富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使之通过文体活动途径获得足够的精神慰藉。第一,建设老人文体活动室,让老人在文体活动场所内能够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增进情感;第二,每个活动室都必须配足设施,例如在阅览室的书籍、报刊要及时更新,在数量上要满足本村老人的需求;卡拉OK室要有点歌设备和唱歌设备;鼓乐队要有锣鼓等器乐设施。
(三)农村社区开展多种活动,发挥老人的余热。在农村地区,有些老人虽然从主流地位退居次要地位,但是他们认为自己仍然“老当益壮”,可以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为村里或社会作贡献,通过实现自我价值来获得精神慰藉。农村居家老人孤独一人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时,内心会更加空虚,情感生活会越来越枯燥,所以农村社区要开展多种活动,让老人有事可做,不让他们空闲下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是“有用之材”,还能发挥余热价值,在老年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时,情感世界也就充实了。第一,在新农村建设中,让居家老人做好本村的环保工作,老人虽然年老体衰,但是还能够胜任打扫垃圾和垃圾分类劝导员的工作;第二,发挥村级事务监督者的作用,有些居家老人是从单位上或其他部门退居下来,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所以让他们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广泛听取村民们的意见;第三,开展政策宣传活动,组织居家老人做宣传者和舆论的引导者;第四,组织广场舞演出等活动,配以红歌,在各个乡村进行正能量的宣传。
(四)运用现代智能化精神慰藉方法,丰富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老人权益保障法》指出:老人的养老生活与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密切相关,传统精神慰藉方法难于满足老人的需求,所以必须运用现代智能化精神慰藉方法给予补充。智能化精神慰藉方法能够准确地了解农村老人的精神需求,能够及时发现农村老人的情感变化,但是农村老人的文化素质比较低下,不能直接使用智能化精神慰藉系统,智能化精神慰藉系统要安装在村委会或社区老人活动室,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服务于农村居家老人,在该系统里输入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等关键信息,因人而异,为不同的老人制定智能化精神慰藉模式,使之心理健康,提高精神慰藉的质量。工作人员还应教会农村居家老人使用智能化精神慰藉系统的简单方法,当工作人员外出时,文化程度较高或能力较强的农村居家老人可以使用此系统,从系统里调出信息,与求助老人的情感需求相匹配,帮助需求者与系统互动,做出反应,解答问题,满足其精神诉求。使用现代智能化精神慰藉系统时,不能一味依赖此系统,必须及时更新数据,使其误差减少,并且要与传统精神慰藉方法相结合,才能确保精神慰藉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五)社会工作者介入,帮助老人精神慰藉问题。在农村地区,运用现代智能精神慰藉方法为居家老人提供精神慰藉时,由于工作人员数量和能力有限,不能为农村居家老人提供无缝服务,所以还需要依靠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才能提高精神慰藉的质量。第一,构建庞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招募熟悉心理咨询的志愿者,在各个乡村完善各种网络设施,建立社会工作者的网点,由乡村驻点的工作者把资源链接发送到社会支持网络体系里,经心理咨询师分析之后,制定方案,解决情感危机,使之情感充实,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第二,招募陪伴类的志愿者,农村居家老人没有与子女居住在一起,无人与他们作伴聊天,长久下去,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问题随之产生。陪伴类志愿者的招募对象应为当地城市大中专院校就读的学生,利用课余或周末的时间来乡下与这些居家老人住在一起,讲城市里发生的新鲜故事,陪老人们看看电视、做做家务等,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居家老人们不会感觉到寂寞,安全感也随之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