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怡之,杨泽霖,张莹莹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2)
水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在人类生活中承担了水源、水利、交通运输等多种功能,既有自然资源属性,也有社会经济属性。水的经济属性突出表现为兼具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特性。现代社会围绕水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水相关产业。滨水空间是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概念,指与海洋、湖泊、河流毗邻的土地、建筑、城镇等。滨水产业是具有较强滨水区位指向的水相关产业,滨水产业的空间载体即滨水产业空间。当前国内外与滨水产业空间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从产业角度,采用投入产出模型等方法研究不同产业部门对水资源利用情况,从而得出和水密切相关的产业门类[1-7];二是从空间利用角度,针对特定的滨水空间,研究岸线分段利用、功能更新、空间规划设计方案等[8-13]。但对于滨水产业空间概念仅仅还停留在较为笼统的论述,对滨水产业空间的分类、不同类型滨水产业发展的要点、不同类型滨水产业空间利用方式等,尚缺乏较系统的梳理。本文基于水在产业中的作用,对滨水产业空间作系统分类,并结合案例阐述不同类型空间的利用特征。
滨水产业与水的联系密切,依据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滨水指向性较强的产业约涉及13个大类,34个中类,全面涵盖3个产业门类。第一产业涉及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第三产业涉及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水在产业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多样,既可以作为原料,也可以作为产品;既可以作为媒介,也可以作为空间载体、景观和研究对象。据此将滨水产业分为水处理产业、水能源产业、水原料产业、水运输产业、水景观产业、水体验产业和水科技产业7种类型,见表1,每类滨水产业都需要相应的滨水产业空间作为载体。
水处理产业主要为水生产和管理的相关产业,包括利用天然水的自来水生产、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海水淡化处理、防洪除涝设施管理、水资源管理、天然水收集与分配、水文服务等。一般而言,自来水生产设施布局在河流上游,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在河流下游,其他设施在河道管理线内布局。该类滨水产业空间一般按照水利、市政专项规划进行布局。
该类空间本以公益性为主,并不涉及产业利用。但最近出现新的复合空间利用趋势是将地埋式水资源利用和处理设施与上盖物业相结合,地上、地下空间分层确权利用,增强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达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变“邻避”为“邻利”,成为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方向。
典型案例有温州市桃花岛体育休闲公园冰雪运动中心、海口市江东新区高品质饮用水水厂地面商业开发等。温州市桃花岛体育休闲公园冰雪运动中心充分利用处理后的尾水资源,是国内首个建于污水处理厂顶部的冰雪中心。海口市江东新区高品质饮用水水厂采用“地下式水厂+地面商业开发”的上下联动模式,地下土地性质为划拨,地面土地可挂牌出让,实现以商业经营效益反哺供水民生。
水能源产业分为两类。一是水力发电产业,指通过常规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水利枢纽、航电枢纽等工程,将水能转换成电能的生产活动;二是在火力发电、核力发电等能源生产中,需要利用大量的水作为冷却水,或者利用河流、海洋进行原材料的运输。该类滨水产业空间一般按照能源专项规划进行布局。
以滨水能源开发为中心,也可进行集聚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形成特色产业空间。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围绕新能源开发、抽水蓄能电站开发等项目,水利风景区、能源装备产业园、能源小镇等形式的多种“水+能源+产业空间”,成为区域开发的热点。
典型案例有新安江水电站风景区、大丰海上风电产业园、海盐核电小镇等。新安江水电站既可以利用电站、展览厅等开展工业旅游,也能利用蓄水形成的千岛湖发展水库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是水利风景区建设典范。因海上风电装备庞大,需近海港布局,盐城大丰在风电资源开发时,同步在港口建设海上风电产业园,就近集聚风电主机、塔筒、机电设备、叶片制造等上下游产业链,吸引了金风科技、中车电机、阿特斯等龙头企业入驻,年产值达165亿元。核能开发因使用冷却水一般也需近海布局。海盐核电小镇围绕秦山核电站,规划面积3.3km2,集聚98家企业,发展核电生产性服务业、核电装备制造业和核电工业科技旅游业,年税收超4亿元。
水原料产业指生产过程中原料来源于水域或高耗水的产业。一是非金属矿采选业、渔业及水产品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中土砂石开采、化学矿开采、采盐,部分原料直接来自河道、海底。渔业包括水产养殖、水产捕捞和水产品加工。为了保鲜,水产品加工产业特别是水产品冷冻加工一般布局于接近渔业养殖地或者捕捞码头。二是高耗水的采矿业和制造业。根据国务院公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高耗水的制造业环节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洗选环节、纺织业的棉、毛、麻、丝、化纤织物等印染环节、皮革毛皮产业的鞣制加工环节、造纸产业的纸浆制造环节、精炼石油制品加工、化学合成材料制造、合成纤维制造业、钢铁行业的炼铁、稀有稀土金属冶炼,甚至包括电子通信中的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
该类产业是传统滨水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产业发展,更注重节水技术的应用,减低水耗,以及降低和减少水污染。在空间上优化布局,对原有布局在生态岸线、生活岸线的产业予以腾退,集中入园。其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将是重要的产业空间发展方向。
典型案例有苏州市吴江区太浦河流域纺织产业空间治理、重庆长寿区经开区建设等。吴江区太浦河流域集中了大量印染企业,是地区经济产出和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治理水污染,修复水生态,对太浦河沿岸50m范围内企业和码头进行了重点拆除,同时在盛泽镇规划建设吴江纺织循环经济产业园,构建废水中水回用、污泥焚烧发电、电厂余热供气、废布再生短纤、废碱回收利用、废油回收提炼六大循环体系,并实施企业集中入园、废水集中处理、配套集中热源三大空间策略。重庆市长寿区位于重庆主城以东沿长江下游,是重要的化工基地。为实施“长江大保护”,长寿区长江干支流1km范围内禁止新建、扩建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项目,5km范围内不新布局工业园区,并形成“装置级、工厂级、片区级、经开区级、河流级”五级污水风险防范体系和应急指挥平台。园区内建成循环经济项目30余个,形成天然气化工、化工新材料、氯碱化工等六大循环经济产业链。
水运输产业是高度依赖水的航运功能发展而来的产业。第一类是水运和港口服务业,需要利用水运码头、航道进行的水上客货运、港口装卸搬运、临港仓储、船代货代、多式联运等服务。第二类是运输高度依赖水运的大运量、低货值临港产业,如石油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船舶、重型机械制造等。
港口码头与城市通常存在用地冲突和功能差异,表现为港区需要配套堆场、仓库、停车场等后方陆域用地,港口集疏运带来对城市交通干扰,影响城市景观和带来废气、噪声等污染。因此港口用地有机更新、港区外移、小散码头整治、港区分类集中建设、港口与临港园区一体化建设等是近年来水运输产业空间发展趋势。
典型案例有重庆市主城区港口提升、深圳港区调整和用地更新、湖州临港产业园建设等。重庆市对主城区“两江四岸”进行治理提升,主城区“两江四岸”109km范围内关停28个散小货运码头,并对港区功能进行分类集中布局,客运功能码头、货主码头、矿建材料码头等分类布局。深圳市因城市空间高速扩张,港城冲突日益凸显,随着前海发展逐步转变南山港区功能,重点发展专业化集装箱运输、水上旅游交通和国际邮轮客运。油气化工品泊位等均外移到小铲岛,腾退港口用地用于城市建设。浙江湖州港临港产业园发展较为成功,坚持水运、物流、产业“三位一体”,以铁公水综合物流园为核心,以长湖申线、京杭运河临港产业发展为活力带,串起南浔木地板、吴兴特种钢材、长兴新型建材3个地方特色百亿产业集群,极大释放临港经济效应,成为国内内河首个亿吨大港。
水景观产业主要是利用水的生态景观、文化景观特性,在城市中滨水新兴发展的高端服务业,又可分为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城市滨水空间往往是城市中最具价值、最有魅力的区段。高端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文化艺术业的滨水布局,是为了利用水景观塑造高端的环境品质,吸引人群在优美的环境中进行消费。而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资本市场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也趋向滨水空间集中,一是利用高价值滨水地段的塑造企业高端形象;二是利用滨水优美的环境创造利于创新创业的工作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办公,激发创造灵感。
该类滨水产业空间是在近年来城市开发和城市更新中发展最快,新增最多的滨水产业空间类型。利用的核心点是依托稀缺的核心地段水景观资源,全力挖掘和提升土地价值,腾退低效产业,发展商业、商务、文化、会展、金融、科技、总部等高附加值的产业形式,打造城市的地标和活力中心。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可依托原有历史文化遗产再开发,可利用滨水景观打造城市CBD,可对老旧滨水商业街区进行城市更新等。
典型案例有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治理工程、苏州金鸡湖商务区开发、杭州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更新等。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以文化引领运河景观提升,建立文化体验区和文化体验路径,含水路航运、沿河步行、近河车行记忆路线,将河道建设与本地特色文化传统和遗产结合,凸显本地特色。苏州金鸡湖商务区是全国唯一“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集中展示区,不仅拥有金鸡湖国家5A级景区,还汇集了苏州中心、东方之门、苏州国际金融中心等城市地标和一大批知名商贸载体、文体会展品牌、高档酒店,区内金融、商贸、旅游、会展、文化等业态融合发展,是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交汇互换的中心。杭州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参照历史形成的商业经营模式,街网规划成丝绸街、饮食娱乐街、酒廊咖啡街、服装街等6条特色街区,在尽量保留原空间形式的基础上改善其建筑功能,树立新的建筑语言,在约18000m2的商业面积集聚了34家国际著名品牌专卖店,10余家各档次宾馆,20余家大型餐馆。
水体验产业是以水为载体,发展的水上和水岸体育业、娱乐业。这些产业包括了水上运动、水上游乐园、休闲观光旅游和文化活动等。因此该类产业空间大多依托滨水旅游产业而发展,利用的成功与否与旅游业密切相关,且很容易受天气和气候影响表现出波动性、季节性盈利的特征。除水上游乐园外,水上体育运动空间是较新的利用方式。该类产业对水域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较强的水体自净能力、不易污染,且水面开阔、深度适中,能够开展各种水上运动和岸上运动。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水上体育运动愈受群众青睐。
水体验产业空间主要承担旅游、休闲、运动等功能,在这里,通过科学、创意的文旅策划赋予水更多的体验内容,未来“水、交、旅、文、体”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将是重要的趋势。此外,该类产业空间发展成败受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影响巨大,因此也往往在大城市及周边布局。
典型案例有广州长隆水上乐园、珠江夜游、上海淀山湖水上运动中心等。广州长隆水上乐园,连续五年在“全球最佳20个水上乐园”位列游客量第一。成功的经验:一是得益于知名主题乐园设计机构的高水平开发策划,充分挖掘亲子游乐空间,兼顾日间和夜间全时段游乐;二是得益于周边有良好的市场环境支撑;三是得益于广州位于热带,温暖的气候使得乐园得以全年营业,几乎不受季节性波动影响。广州“珠江夜游”也开创全新城市水系旅游发展的“珠江模式”,“交、旅、文”融合发展,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此后在国内各大城市陆续推广。水上体育运动产业首先在大城市周边兴起,如上海与苏州交界的淀山湖,建有国家水上运动训练中心,集赛艇、皮划艇、帆船、龙舟、滑水等水上运动于一体,为社会大众开展水上运动提供空间,并进一步配套露天烧烤、铁板烧、休闲游船、水上木屋等旅游服务。
水科技产业以水为对象或者需要特定水空间进行研究和试验的产业。一类是利用陆域水体,进行的水资源利用、水环保治理技术和设备研发。该类产业接近水域布局,既可以就近利用水体试验,也可以作为治理成果的展示。另一类是利用海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空间。在我国主要是浅海试验场区、深海试验场区、专业试验场区等,目前在建的有山东威海、浙江舟山、广东万山等地的海洋能试验场。
水科技产业空间是节水、水环保、海洋工程等高新产业进行科技研发和试验的重要场所。一般在利用上进行水域(海域)和陆域统筹规划,功能互补,水域主要作为试验和展示的场所,陆域则作为成果孵化、设备制造、综合管理的主要场地。
典型案例有东莞中以水产业园、威海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等。东莞中以水产业园位于松山湖畔,由国家部委、以色列国家部门、地方政府共推共建,重点引进水处理上下游产业链,主要包括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固废处理、水供应、海水淡化、水数据云计算软件研发等机构,现是“国家水处理技术国际创新园”。威海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是我国首个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分为海域、海岛和陆域3部分。海域部分主要建设仪器装备试验平台、观测与监测系统、波浪能与潮流能试验泊位;海岛部分主要建设标准气象观测试验场和雷达监测和测试系统;陆域部分主要建设试验场运行控制与测试评价中心、岸基测试与观测站、仪器装配调试和维修基地、成果孵化和转化基地、配电站等基础设施。
不同类型产业空间具有不同的利用特征,其中,水处理、水能源、水原料、水运输产业空间是相对传统的类型,但空间布局方式和空间利用方式在不断创新。水景观、水体验、水科技产业空间是相对新兴的产业空间类型,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单位用地产出价值较高的滨水空间类型。对于水处理产业空间、水能源产业空间等,应更加注重产业开发与水处理、能源设施之间的有机结合,打造“水+设施+产业”综合空间,提升综合效益。对于水原料产业空间、水运输产业空间,应提倡节水、治水新技术的应用,合理分配岸线,促进产业集中分布。对于水景观产业空间,应特别注重景观塑造对土地价值提升的作用,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地标和商业商务中心。对于水体验产业空间,加强文旅、创意产业等策划,增强特色滨水空间的吸引力。对于水科技产业空间,应充分利用场地特征,综合考虑周边科学技术创新资源,为基础学科研究和前沿产业试验服务。
水具有与生活、生产、生态相关的多重属性,水在产业系统中作用不同,决定了滨水产业和产业空间也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对滨水产业空间的分类进行研究,划分空间类型,可以作为编制滨水空间规划的依据,并指导滨水产业空间的利用开发,达到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目前探索还处在初步阶段,具体空间类型划分的标准和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研究。同时滨水空间利用趋势是更生态、更高效、更复合,许多滨水空间是上述两种或多种利用类型的复合,复合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的复合开发利用规律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