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高校的教育传播策略

2023-03-09 14:2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红色育人大学生

刘 洋

(沈阳大学 学报编辑部, 辽宁 沈阳 110041)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1]。高校作为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其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赓续红色血脉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当今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层出不穷,仅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单一渠道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是不够的,高校的所有课堂都应是育人阵地。习近平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高校应推动多学科育人资源与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合,探索协同育人的多元模式,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高校还应坚持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深入挖掘各个专业、各门课程和各类活动中的思政元素,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弘扬好红色文化,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3]。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将红色文化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相融合,拓宽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引导力和表现力,从而凝聚红色文化教育合力,全面提升铸魂育人的实效。

近年来,诸多学者对红色文化如何融入高校课程进行了积极地尝试与探索。从协同传播层面来看,郑鸣九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应该深度协同,还必须体现在教学资源的协同共享上,具体表现为以不同形式的内容和方式讲述同等性质的价值观、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担当[4]。赵丽华和常春雨指出,必须从协同效应这一核心概念的分析出发,深入研究高校课程协同育人问题,揭示了协同效应产生的机制[5]。李宗芝认为,高校应不断发掘不同课程当中的思政元素,将其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6]。张兴玲和薛杰认为,必须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调转化,从而形成一个合理有序的运作整体[7]。韩喜平和肖杨指出,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工作交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专业课程应同样担负育人职责,发挥育人功能[8]。从传播路径层面来看,邢佳妮认为与红色文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相适应的是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学校教育是人们获得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9]。张绍荣提出必须加强影视精品和红色文化基地的建设,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形式[10]。宋暄认为传承红色文化需要促进媒介融合[11]。综上所述,已有研究较多探讨红色文化如何融入学校的专业课程、思政课程、课外教学资源与社会实践,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的实效;较少研究如何提升红色文化在高校的教育传播力。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积极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衔接与融合,而且要将“党建+红色文化”的新模式纳入到大学生党团建设工作中,采取切实可行的途径深植红色基因,全面推进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传播中的新发展。

二、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传播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地域性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素材,对于高校育人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和作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日益多样化。为更好地掌握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认知的现状,笔者采用了四视角(即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方法设计问卷,并向辽宁省的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音乐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鞍山师范学院和渤海大学共10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发放调研问卷1 000份,回收问卷948份,回收率为94.8%。具体回收情况是:沈阳高校382份、大连高校151份、锦州高校107份、抚顺高校162份和鞍山高校146份。由此可见,948份调查样本来自辽宁省五个城市,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

2.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1)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情况。①关于“您参观过的红色景点有几处?”这个问题,有682人选择1~5处,占比71.94%;有182人选择6~10处,占比19.20%;有84人选择10处以上,占比8.86%。这表明从整体上来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活动的参与是持积极态度的,对红色理念的接受度良好,行为认同度较高。②在“您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如何?”这个问题中,有145人选择“非常了解”,占比15.30%;有690人选择“一般了解”,占比72.78%;有113人选择“不熟悉”,占比11.92%。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停留在较为浅显的程度,甚至有11.92%的人停留在“不熟悉”的程度。③关于“您一般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红色文化?”这个多选题,有805人选择通过上网方式,占比84.92%;有737人选择通过课堂途径,占比77.74%;有647人选择通过长辈讲授的方式了解红色文化,占比68.25%;有657人选择通过参加红色文化活动来增进了解,占比69.30%。这表明红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方式逐渐由单向传输转变为互动性传播。

(2)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情况。①关于“您认为红色文化包含哪些内容”这个多选题,有894人选择“红色精神”,占比94.30%;有877人选择“英雄人物事迹”,占比92.51%;有769人选择“革命遗址遗存”,占比81.12%;选择“红色文化作品”的有745人,占比78.59%;选择“其他”的有148人,占比15.61%。选择“红色精神”“英雄人物事迹”这两个选项的学生均超过90%,选择“革命遗址遗存”“红色文化作品”这两个选项的学生均超过75%,其中,选择“红色精神”选项的学生高达94.30%。这表明大学生们大多能够认识到红色精神的重要程度,并且能够把握住红色文化的核心。②在“您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学习红色文化吗?”这个问题中,有639人选择“有必要”,占比67.41%;有296人选择“非常有必要”,占比31.22%;有13人选择“没必要”,占比1.37%。其中,选择“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占比为98.63%,这表明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态度、认同程度和传承价值是持肯定态度的;选择“没必要”选项的学生占比为1.37%,这表明虽然仍有少数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概念理解不全面、存在误区,认识不到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性,但大学生整个群体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健康态势。③在“您认为学习红色文化的最好形式是什么?”这个问题中,有104人选择“课堂学习”,占比10.97%;有221人选择“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占比23.31%;有600人选择“课堂学习和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占比63.29%;有23人选择“其他”,占比2.43%。这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希望获得更多参与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机会,他们对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持积极态度,但从整体来看,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程度仍有待提升。④在“您认为校园红色文化活动选择哪种传播方式更具影响力?”这个问题中,有306人选择“微信、微博推送”,占比32.28%;有417人选择“微视频”,占比43.98%;有169人选择“校园宣传栏”,占比17.83%;有56人选择“其他”,占比5.91%。以上四个选项占比数据统计均未超过50%,这表明随着时代的变化,体验性互动等能切身参与其中的活动更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但红色文化在传播的方式上、在与时俱进的传播策略改进上还有所欠缺,也就是说通过创新的渠道传播红色文化被大学生所接受的程度还较低。

综上所述,通过认真查阅学生的问卷,仔细收集调查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回收的948份问卷样本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对红色文化有着较为良好的认知,但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播方式和渠道等仍存在局限性,传播效果受到了制约。有鉴于此,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传播的策略应积极融入社会实践,丰富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表现形态。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流程,打造具有地方红色资源特色的实践教学品牌,增强大学生对高校红色文化课程教育的体验感和认同感,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化内涵。

三、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传播的重要价值

1.厘清红色文化概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泛娱乐化”思潮下,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概念认知不清,容易形成认识偏差和信任危机,甚至会有部分大学生质疑红色文化传承教育的现实意义,对于红色文化传承教育产生反感与抵触情绪。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精神结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继承与发展。因此,高校将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进行教育传播,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厘清红色文化概念、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稳定的认知系统,帮助他们提升批判思维的能力,实现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2.明确教育传播目标,发挥红色文化时代价值

从高校自身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红色文化在高校的协同育人过程中仍缺乏引导性、激励性和建设性内容的支撑,红色文化传承教育的整体实践面临困境。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在重点任务中强调“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12]。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红色文化在高校的教育传播提供了内容依托,明确了红色文化在高校中教育传播的目标。高校可对地方红色资源做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红色文化内容,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品牌,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3.创新传播表现形式,构建红色教育网络阵地

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混杂性使红色文化在精神、传统和作风等领域的成果经常被新时代的新名词、新人物与新精神所替代。这些现象遮蔽了红色文化存在的真正价值与发挥的真正作用,也反映了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与红色文化传承的冲突。各级各类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与烈士纪念设施等作为高校课堂以外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平台,在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不断发挥网络和平台优势,利用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创新传播形式,增强红色文化的育人功效,构建互联网红色教育阵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红色文化元素充满整个校园,成为校园文化的底色。

4.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拓宽协同育人渠道

在此次调查问卷中,关于“在专业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是否涉及到红色文化传承教育?”这个问题,有12名大学生选择“没注意”,占比1.27%;有37名大学生选择“基本不会”,占比3.90%;有360名大学生选择“经常会”,占比37.97%;有539大学生选择“有时会”,占比56.86%。该问题的调查数据表明,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育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在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过程中,红色文化为高校转变教学理念、丰富课堂内容、强化大学生的主观认同及创新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播提供了新的模式和途径。在红色精神的感召下,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极大提升,红色文化也在教育传播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传承。因此,高校须从“协同效应”这一核心概念的分析出发,深入研究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协同育人的问题,构建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发掘各类不同的专业课程当中所含的思政元素。

四、红色文化在高校的教育传播策略

红色文化在高校的教育传播要做到因地、因时和因材施教,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是其他专业课程,都可以以统编教材为核心和依据,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素材,同时还要注重根据高校所在的地域特点,深掘地方文化、校史等丰富资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

1.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课堂教学,提升红色文化渗透力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有革命遗迹、遗址、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以及先进人物、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等等。高校教师可以收集整理这些素材,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将红色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各类课程的大纲、教材和教案之中,打造红色文化课堂。这不仅可以使课程教学变得更加丰富、真实,还能够避免传统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如影视作品《霞光》独特的历史背景、强烈的大连元素,为剧作的红色氛围释放营造了天然的条件;同时,在挖掘大连特殊历史时期的红色资源、普及历史知识及展示城市风貌上也起到了积极作用。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这部作品将地域红色文化资源与教学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开启沉浸式教学,从而让红色文化更具渗透力,使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

2.将红色文化纳入课外活动,推动红色文化创新力

高校的课外活动有着自愿选择性、灵活多样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其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调查和考察,公益劳动和环境保护,以及课外科技和课外创业活动,等等。习近平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13]。高校应抓住全媒体融合发展的良好契机,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将地方红色教学资源中体现出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融入实践参观与现场教学体系建设,增进红色文化传播的全媒体表达;整合利用校报、校园广播与各种新媒体传播平台,实现媒介融合互通,推进红色文化创新表达与创新传播;组织或举办与红色文化设计的相关活动、赛事,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红色文化产品的研发或创作中来,推出系列贴近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红色文化产品。如:辽东学院师生设计的丹东市城市IP与红色舞台情景剧《英雄儿女》的形象,将红色文化纳入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城市红色基因,实现了红色记忆与红色文化传承并举。高校应积极为大学生打造这样的课外红色基因传承平台,让大学生讲大学生爱听的红色故事,开发沉浸式、互动式体验项目;同时,高校还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他们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生力军。

3.将红色文化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加大红色文化吸引力

对于一部分大学生来说,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讲授是枯燥的,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成为促进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渠道。当然,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其他各类课程,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形式。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历史故事,尤其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地方红色资源,更能够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辽宁省高校的具体实践教学可以结合抗战史实进行地域特色设计,如:高校可组织大学生赴本溪老边沟抗联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共同聆听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杨靖宇的英雄事迹,让他们重走抗联行军山路,在考察中铭记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同时,高校还可以开展如“朝阳—锦州辽西红色文化考察”活动,组织大学生参观赵尚志纪念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和辽沈战役纪念馆,使他们既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可以领略红色文化资源的薪火相传,从而让他们对辽宁省的自然资源、文化底蕴与红色基因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此外,还可以以特色专业为依托,将红色文化资源与特色专业实践相结合,如:鲁迅美术学院开展的“百年历史英雄人物”肖像雕塑比赛,沈阳音乐学院开展的红色音乐系列微党课,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学习的热情,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论认同和行为认同。

4.将红色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红色文化表现力

校园文化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内涵和底蕴。高校可以通过文化墙、宣传栏、黑板报、书画作品展及横幅标语等这类静态的红色文化展示,让大学生能够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认同感。同时,高校还可以积极创设各种文化活动、兴趣活动和志愿活动,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到他们喜欢的活动中来,并且一定要让学生全程参与活动的组织实施,让他们在活动中感悟红色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14]。如:辽宁理工学院在校园内建立了锦州英雄精神展示馆,陈列布展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时期锦州地下党组织、抗日战争时期锦州义勇军、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英烈和新中国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等。再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沈阳医学院选派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此外,还启动了由教师志愿者组成的心理服务平台,提供讲解及咨询等服务。教师们以身示范,以实际行动和奉献精神熏陶、启迪着学生,共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5.将红色文化纳入网络教育,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大学生在网络上学习、休闲娱乐的时间也随之增多,绝大多数大学生习惯使用微信、微博、抖音、QQ、小红书和哔哩哔哩等社交软件。借助“微时代”下的新型传播工具,红色文化迎来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和更便捷的传播方式[15]。高校教师应抓住大学生这一行为特点寓教于“网”,充分利用大学生喜爱的网络平台,最大程度地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通过网络视频、文字等展示红色历史、弘扬革命精神,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打造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如:辽宁某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为使更多学生感受红色文化,进行了移动空间、移动时间、移动内容、移动过程、移动主体及移动场景为主要内容的线上“移动课堂”探索和实践。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到中共满州省委旧址纪念馆现场与学生连线解说,以“移动课堂”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授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沉浸式情境教学来了解这段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高校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宣讲团的方式,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宣讲,学生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参与,不断探索以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全场景教学模式。

6.将“党建+红色文化”模式纳入党团建设,增强红色文化引导力

将参与此次红色文化调查的大学生的学历与政治面貌进行统计,结果如下:本科生800人,占比84.39%;硕士研究生128人,占比13.50%;博士研究生15人,占比1.58%;专科生5人,占比0.53%。其中,政治面貌为群众的191人,占比20.15%;民族党派4人,占比0.42%;党员(含预备党员)88人,占比9.28%,团员665人,占比70.15%。由此可见,调查样本中大学生党员、团员的人数超过半数,党团建设工作责任重大。高校应以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为指导,依托地方红色教育资源,结合“四史”的发展脉络,系统开展具有趣味性、引领性与互动性的新型党团课实践活动,开启“党建+红色文化”模式的学习教育,形成有特色的党团课教学计划和教育内容,不断健全党团建设工作体系。

此外,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教学形式和载体着力锻造先锋队伍。如:①在面向理工类学生党团员时,教师可以结合民族企业家张謇实业报国的精神内涵,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将张謇弥足珍贵的家国情怀、民本理念和创业精神,转化成爱国的满腔热情、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干事创业的强大动能;②面向地质学类专业的学生党团员时,教师可以将某区域的地形特点、地质类型与相关战役结合起来。如:抗日战争时期,由著名抗日将领赵尚志指挥的“黑风口阻击战”便是利用小兴安岭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教师在讲述中也可以结合革命遗址朝阳赵尚志纪念馆或反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抗日的文艺作品影片《报国忠烈之赵尚志》等多元化载体深挖思政元素,让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③面向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党团员时,教师可以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史中的重要人物、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的革命历程和红色故事,挖掘其思政元素,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责任感。总之,高校教育通过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很好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联系起来,系统地让学生从红色文化中感悟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中国精神,将红色文化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16]。

五、结 语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17]。高校应进一步拓宽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大力使地方红色资源与相关课程内容相结合,更好地对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等所有课程在体系和内容上的有效衔接。高校应积极挖掘、融合所在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红色文化品牌项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18]。高校应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富矿”,将课程的实践教学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充分结合,既可以达到专业实践的教学要求,又可以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高校将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化为育人的优势[19],引领大学生厘清近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认清社会发展规律,认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红色文化是激发爱国热情、推动新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红色文化资源遍布祖国各地,为高校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同时也为高校转变教学理念、丰富课堂内容、强化大学生的主观认同和全方位育人提出了新的挑战。继承红色精神,传播红色文化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时代使命。高校通过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育人过程有深度、有力度和有温度,在不断传承红色精神中培养时代新人,凝聚红色文化教育合力,全面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猜你喜欢
红色育人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追忆红色浪漫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