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东 张 力 徐 辉
(宁夏回族自治区唐徕渠管理处,宁夏 银川 750001)
唐徕渠始于秦汉,复浚于唐,元代经郭守敬修浚复通,南起青铜峡水利枢纽河西总干渠唐正闸,北抵石嘴山市平罗县、惠农区,是宁夏引黄灌区最大的自流干渠。其全长314km,支干渠5条,渠道沿线各类建筑物共计868座,渠首最大引水流量127m3/s,年均引水量10.2亿m3,承担着宁夏3市9县120万亩农田灌溉以及典农河、沙湖等35个湖泊近20万亩湖泊湿地的生态补水任务,在宁夏粮食安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及水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了全面提升灌区工程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灌区工程安全运行和持续充分发挥效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唐徕渠管理处按照“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典型引领、逐步推进”的原则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管理处成立领导小组,将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纳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细化分解36大项189小项重点工作任务,确定了工作目标和时间安排,修订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作行为。通过试点先行,典型创建,整体推进,全员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意识和理念明显提升。
以制度化管理为抓手,细化管理职责和标准,梳理工作流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69项。按照“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原则,完善岗位设置,推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竞聘上岗全覆盖。制定《“事-岗-人”工作清单》,梳理各部门工作职责11项、各岗位职责54项、管理事项内容280项,明确岗位标准、工作标准,规范管理行为。采取骨干培养、下沉锻炼、技能竞赛等方式,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举办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培训班13期,参培861人次,观摩学习200人次。强化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深入落实党建任务“统一化”、日常工作“规范化”、阵地建设“标准化”、问题整改“清单化”。推进水文化建设,凝练形成“长渠流润、惠泽民生”的服务宗旨和“忠诚使命、科学求是、创新实干、兴水为民”的管理理念。
健全完善处、所、段三级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明晰。开展常态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工程安全巡查、隐患排查及登记建档、安全风险管控等机制。对282项危险源建立风险台账,对风险分级管控,落实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禁止事项告示牌等标识标牌830处。建立事故报告和应急响应机制,修订完善《唐徕渠管理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3大项17小项,建立防汛抗旱抢险和应急救援联防队伍,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充足,着力提升全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体系,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基层所、段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巡查检查及维修养护制度,落实工程设施及设备管理与维修养护责任主体,推行管理段巡查、管理所督查、管理处考查三级管理模式。实行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分离,完成渠道管理和保护范围划界,基层所段环境整治,调度分中心、闸房阵地标准化改造。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分类排序建档各类工程管理、维修养护等资料。建立以唐徕综合业务系统、闸控系统、“巡渠通”App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各类工程基础信息、管理信息等数据有效应用。开展数字渠道水资源管控技术研究、渠底混凝土病害治理实验、渡槽聚脲涂护、断面自动监测等。
严格执行水资源总量刚性约束、定额管理和计划用水制度,准确掌握各业用水需求,优化完善各阶段水量调度预案。坚持“月计划、周安排、日分析”,建立供用水监督制度体系,实行灌溉水量、水价、水费公开公示。优化唐徕综合业务平台模块功能,构建灌区配水从用水户、管理所分中心到管理处调度中心全过程线上运行管理模式,用户端App使用率100%。强化用水监测计量管理,推动用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建成干渠自动化量测水断面10处、遥测水位监控断面52处、测控一体化量水设备157处,县界交水断面100%自动监测,60%的斗口实现测控一体化量测水结算。应用ADCP缆道测流、雷达波测流、视频测流等计量设备,初步形成以干渠工程为主的计量控制网络。
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预算管理制度刚性约束,科学合理测算,做实做细项目储备。加强财务内控系统及体系成果运用,配合主管部门做好供水成本、水价核定分析。规范财务资产管理,建立健全灌区财务、资产管理等制度,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标准,落实各类社会保险政策。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清单,对全处2400余项固定资产实行“二维码”电子身份证管理,确保国有财产物资管理规范、安全。
实施细化管理指标考核,明晰了管理责任,理清了管理事项,规范了管理程序,建立了覆盖“人-事-岗”全方面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体系。依托云网端台线上服务推动“数据多跑路”,处属11个管理所30个管理段实现了配水、调水全流程线上运行,提升了灌溉管理精细化水平。全面通过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单位达标评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可靠,设备管理完好,逐步形成了“标准成为习惯、习惯合乎标准”的工作模式。
骨干工程砌护渠道累计221km,砌护率达70.4%,除险加固渠道15km,新建改造各类建筑物425余座,翻建全部病险涵洞,翻修供水斗口400余座,灌区以县区灌域为单元持续优化防洪减灾体系布局,渠道工程防洪安全保障能力、调控能力大幅提升。灌区持续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建成灌区高标准基本农田48万亩,其中高效节水面积达14万亩,形成了较为完善农田园林和农田配套灌排体系。各类工程管理标志、标牌齐全、醒目,渠堤道路畅通安全。基层管理设施配套,实现了环境整治景观化、办公场所标准化、巡护设备机械化。
灌区骨干工程实行管理处、管理所、管理段三级管理体系,管理处设7个职能科室、11个管理所、33个管理段,逐步推进灌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供用水管理模式,精准计量管控支渠直开口供水。灌区田间工程的管理由县域乡村用水组织管理,灌区随着用水权改革,改组农民用水协会,建立县、乡村、灌溉用水组织三级管理体系,开展灌区田间水资源管理,灌区3市9县(区)的34个乡镇175个行政村组成25个基层用水组织。抗旱保灌措施得力,有效应对了灌区60年以来罕见旱情和长期高温干旱,2022年引水9.19亿m3,保障了105万亩农田灌溉和各业用水。
实施跨渠道、跨县区、跨沟道的“三跨步”水网联调供水,建立灌区生态补水协调联动机制,构建灌区内典农河、沙湖、星海湖等湖泊水生态网络。河湖复苏生态补水保障有力,累计向典农河、沙湖等35座湖泊和20万亩湿地生态补水17亿m3,全力保障重要河湖水体生态流量和水质达标。灌区河湖水生态服务功能逐步提升,积极支持地方建设沿渠生态绿道、唐徕公园、阅海湿地公园等涉水景观,努力营造生态宜居水美空间,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灌区。
坚持节水优先,严格落实“四水四定”管控方案,加快推进用水权改革,推进多元化信息技术与全业务管理深度融合,将农业供用水指标精准分配到灌区内513条支渠。渠道砌护率由26.4%提升至73.8%,病险工程改造率由30.6%提升至80%。通过工程节水与管理节水,全处年均引水量由高峰期的17亿m3下降到10亿m3左右,农业灌溉用水由年均15亿m3下降到7.3亿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2年的0.443提高到0.545。
部分基层管理所对标准化管理工作认识还不到位,工作进展不平衡,与标准化结构合理、程序严密、执行顺畅的系统性工作体系机制还有较大差距,还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配套激励措施。
干渠直开口采用自动水计量设施还没有实现全覆盖,部分水闸安全鉴定、除险加固工作推进缓慢。傍山渠道高边坡病害较多,山洪灾害防御能力薄弱。标准化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项资金支撑。
部分基层管理所信息化应用管理不平衡,一线专业技术员短缺。未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汇集、分析应用和资源共享融合平台,造成信息资源共享存在障碍,数字赋能的决策支撑不够[1]。
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完善年度实施方案,特别要在试点内容及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细化实化目标任务。进一步优化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全面梳理各方职责、工作规程、操作流程,建立健全日常督促检查、管理绩效考核、问责追责、持续改进机制。建立完善的管理责任清单和绩效考核分配体系,聚焦标准执行不力、失责失察等突出问题,强化巡查督查,动态调整完善相关制度、标准、措施,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抢抓灌区现代化改造机遇,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补齐工程短板[2]。认真查找风险隐患,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主体,紧盯问题整改落实。加强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立人员互通、信息共享机制。持续开展农业用水整治行动,科学合理制定引供水计划,加强水量调度和用水过程管理,协同破解高口、稍段灌溉难题。拓展资金筹集渠道,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充分用好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优惠政策,足额落实标准化管理资金。培养基层青年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思想到位、技术到位、服务到位的专业化队伍。
统筹已有应用系统,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和安全保障体系,补齐信息采集、通信传输等基础设施缺口,扩大物联感知覆盖范围,构建管理处“智慧灌区”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信息资源融合共享、互联互通[3]。建立具备信息化管理知识的人才队伍,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整合各类资源,提升业务与决策管理水平。
灌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提升灌区现代化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路径。灌区工程管理要按照“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工程建设要求,构建科学高效的灌区工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推进灌区工程管理现代化进程,提升灌区工程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以保障灌区工程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效益,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