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司驷骏 刘庭芳 薛 镭
QCC英文全称 Quality Control Circle,日文为“QCサークル”,也称QC小组或品管圈。
1951年日本产业界进入快速成长期,从战后物资不足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1]。由日本科学技术联盟(JUSE)发起创立了“戴明奖”,将品质管理带入日本。1962年4月,以在工作现场普及质量管理为目的的杂志《现场和QC》(后更名为《QC小组》),正式发行。担任总编的东京大学石川馨教授在创刊号上提出,“希望成立一个以读者为对象举办轮读会,以杂志为教材学习质量管理的小组”,由此QCC诞生。为了普及QCC社团活动和组织,在创刊号发行之际,日本科学技术联盟设立了QCC社团本部。
随着工业技术和设备逐步升级,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飞速提升,通过包括QCC在内的一系列科学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使主要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肩世界先进水平,“日本制造”成为高质量产品代名词。
1.日本
日本在1963年5月举办了“第一届QC小组大会”,1964年以后开始在各地区设立支部,并进行广泛交流。目前全日本已成立9个支部,建立起更细致的区域组织体制。QCC应用范围从制造业逐步扩展到服务业,应用部门从生产一线扩展到运营、技术、事务等部门,并被欧美、南美、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导入。2000年12月,日本针对长期致力于指导、培养QC小组活动,为企业或区域活动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员,设立了QCC大奖。2013年以QCC诞生50周年为契机,对多年来为促进质量改进作出贡献的组织进行表彰。
QCC的诞生为日本产业界带来了迅猛发展。20世纪70年代,日本通过质量管理改进方法和工具的应用,“日本制造”一度成为全球通行的质量保证,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也迅速成为全球产业界的讨论热点,大范围开启了以QCC为特色的质量管理新纪元。
2.韩国
1975年,在日本科学技术联盟(JUSE)的帮助下,韩国标准化学会(KSA,Korean Standards Association)引进QCC,每年举办覆盖全国17个地区的全国品质圈(QCC)竞赛,每年参加预赛的约有5万个QCC项目和约56万名成员。预赛优秀项目将进入国家品质管理大会参与决赛。2020年第46届国家品质管理大会上,有296个QCC项目被授予总统奖。
3.印度
1981年,QCC 被印度工业制造商巴拉特重型电气有限公司(BHEL)引入印度。在BHEL公司的支持下,1982年设立了印度QCC论坛组织(QCF,Quality Circle Forum of India),并得到了印度海德巴拉统计研究所、国家生产力委员会的重视和支持,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
4.中国大陆
1977年,原机械部以原北京内燃机总厂为代表的一批试点企业,邀请日本质量管理专家讲学[2],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及QCC带入中国。在原机械工业部组织下,出版五部QC“白皮书”,用于机械工业系统质量管理培训,这是中国自主撰写的第一本QCC使用教材。1978年,原北京内燃机总厂赴日本小松制作所研修学习,之后诞生了中国第一个QCC项目“曲拐轴”。1979年8月,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QC小组代表会议。会上,以原北京内燃机总厂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发表了QCC成果,此后这一活动成为每年一次的全国代表会议。1985至2002年,我国陆续出版了《QC小组活动指南》、《QC小组基础教程》、《QC小组活动手册》等书籍资料。2016年,首个QCC团体标准面世。2020年,中国质量协会对标准进行更新,发布《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T/CAQ 10201-2020)[3]。
QCC最初引入我国时,主要应用于以钢铁、化学等行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领域,服务业对QCC的大量应用要推迟至21世纪初期,其中医疗服务业成为QCC应用的主阵地。在清华大学刘庭芳教授的倡导下,2003年海南省卫生厅率先引进QCC,成建制地开始推行QCC活动,并将其写入省级医院评审标准。随后这一活动在上海、北京、广东等地迅速推广。2010年,首部针对医疗行业的QCC活动书籍《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出版。2011年,卫生行政部门发布《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对医疗机构提出应用管理工具进行质量改进的要求,QCC被列为代表性工具之一,并得到广泛应用。2017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形成该地区首例成果,代表着我国医疗机构QCC活动已经覆盖全国。在医疗行业,特别是医院管理领域,QCC的覆盖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活跃度之高,远超过其他领域。这也成为我国推进QCC的一个鲜明特色。
有些陕西美食翻译的英文拼写冗长,并且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陕西特色美食“面”翻译成了“Biaobiao noodles”,把汉中热凉皮翻译成了“Hanzhong hot and cool noodles”等,还有些中国式的英语翻译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会让英语国家的语言对词义产生模糊现象,造成误会,无法表达出汉语的原意,比如把“水盆羊肉”翻译成“Basin Beef”等。
5.中国台湾
QCC在台湾地区被称为品管圈。1967年中国台湾地区顺丰工业完成了第一个品管圈项目,标志着QCC正式进入台湾。1970年8月,先锋企业管理发展中心邀请QCC创始人石川馨博士、东京大学狩野纪昭博士,以及钟朝嵩教授等人开展品管圈专题讲授,同时在台北及高雄举行第一届品管圈成果发表大会,进而掀起台湾地区推行QCC活动的热潮。QCC经过实践优化,逐渐融入了台湾本土特点。1975年品管圈总部成立,1976年召开第一届台湾品管圈大会,1981年台湾当局指示经济部门大力推广品管圈活动,同时成立品管圈推动委员会,负责宣传、推广及辅导品管圈活动,提高产业界的品质管理水平,由此品管圈在台湾进入高速成长时期。进入21世纪,品管圈的热潮从制造业延伸到服务业、金融业、医疗界,在主题内容和工具应用方面延伸出诸多变化,拓展了品管圈的边界,并由此发挥了更大作用。
表1 亚洲地区QCC引进情况
1975年在首尔举行的韩国控制会议上,参会者们提出了国际QCC大会(ICQCC)的构想,会上决定各国定期举办QCC思想和经验交流活动。1976年第一届国际QCC大会在首尔举办。随着参与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加,在1986年汉城国际QCC大会上,决定将所有参加国和地区从地理上分为两组,每组轮流主办大会。A组(北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菲律宾、毛里求斯;B组(南区)包括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至2022年,国际QCC大会已经成功举办47届。
1.问题解决型QCC与课题达成型QCC
到20世纪90年代,QCC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广泛扩展到各行各业。随着信息技术普及的影响,社会经济环境日新月异,客户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QCC活动也需要被重新审视。1993年,狩野纪昭教授发起并成立名为“魅力型QCC委员会”的研究组织,提出了课题达成型QCC的概念和实施方法。
问题解决型QCC主要针对既有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课题达成型QCC是目标导向型活动[4],在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扩大到解决未来的课题,在方式上则从追究问题发生的原因,改变为追求达成某一目标的手段。由于解决问题的层面及方式升级,且在工业行业取得了良好效果,各服务业看到了品质管理工具的适用性,纷纷开始在各自领域开展应用。
2.e-QCC进化型品管圈
随着生产基地的全球化,工作内容和组织体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问题无法用传统的理论和规则解决,21世纪初,日本QCC界又提出了一种新的活动——“进化的QCC活动”,也称e-QCC活动,“e”来自英语“evolution”一词。
表2 国际QCC大会(ICQCC)举办情况
3.防患未然型QCC
为了持续加强质量管理,组织有必要通过高效、准确的业务管理,减少问题发生的概率。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日本中央大学教授中條武志提出“防患未然型QCC”。防患未然型QCC的核心思路是在计划和设计阶段去预测运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收集相关失败的经验和现存模式,系统性地回顾并改进运营策略。QC Story(注:可理解成品管故事、品管履历)构建上的创新在于打破了传统QC七工具的框架,引入了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风险系数(RPN)等方法,重构“发现改进机会”的程序。适用的场景除了日常操作中因不当操作或缺乏风险意识而造成的设备、环境等质量问题外,还包括改善复杂操作流程、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等。
随着e-QCC、防患未然型QCC的发展,日本QCC活动也不再局限于某种固定模式,而是根据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与5S、ISO 9000认证、六西格玛管理等工具交叉融合。
2010年,QCFI执行董事D K Srivastava先生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精益质量圈(LQC),通过几个案例试行之后,进一步描述了LQC的内涵和使用方法,受到印度产业界的广泛赞赏。
所谓“精益”,是用一种系统方法来规避所有类型的浪费,并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确保产品在供应链和制造链的顺畅流动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简而言之,就是“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更少库存、更少时间、更少空间、更少移动、更少人力成本和更少资金,通过“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好”来交付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LQC 更适用于大量小型项目,问题解决步骤遵循DMAIC方法,即: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五阶段[6]。对组织而言,LQC主要用于流程方面的改进,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上发挥着作用,通过融合QCC的优势,实现精益生产管理的作用。
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日本酝酿萌芽,到80年代其理论与方法论“大厦”基本落成,90年代初浙江大学熊伟教授将其引入中国,至20世纪末在全球制造业乃至服务业得到广泛推广和成功实践。QFD是一种专注于认真聆听客户声音,然后有效回应其需求及期望的方法论[7]。相对QCC而言,QFD的方法和步骤程序都比较复杂,能力要求比较高,普及率不高。但它和课题达成型QCC目标都是为了解决创新型问题,而QFD在创新过程和方法上更系统,内在过程逻辑严密性更强。
因此,2019年浙江大学熊伟教授和清华大学刘庭芳教授融合QCC和QFD两者的优势,提出一种面向顾客和相关方价值实现的系统化创新的新模式——QFD创新型QCC,并出版专著《QFD创新型品管圈——满意感知实现与系统化创新的新模式》。QFD-QCC从客户及相关方需求出发,适用于解决提升满意度、系统化创新(新模式、新服务)、打造魅力质量三类问题,最终通过一系列工具和流程进行分析,并达成事先预定目标[8]。该模式已经在医疗产业得到应用。
QCC作为质量改进的代表性工具之一,六十年来始终活跃在质量改进的第一线。我国自1978年引入QCC之后,经历试点、发展、推广、深化四个阶段,已经形成了成熟的QCC应用体系,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17年,我国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一新表述,中国经济要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9]。2022年,高质量发展被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如何让QCC的发展适应转型时期的社会生产活动要求、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通过对QCC六十年发展历程的回溯和总结,有以下三点建议。
QCC的基本理念是:⑴发挥人的潜能,释放无限的可能性;⑵尊重人性,打造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⑶为改善和发展组织绩效作出贡献。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质量”短板亦相当突出,通过QCC活动,可以全面塑造质量文化,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打破岗位固化边界,激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构建和传播质量文化,夯实质量观念,形成为组织创造价值的源泉,改变生产服务领域“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局面,打造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进而解决一批瓶颈技术和问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开启,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始融入各行业企业,组织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都面临巨大变革。这种变化必然为产品和服务带来新的质量要求。包括数据本身的质量标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QCC活动也必须寻找创新机会,以适应时代变迁的需求。一方面通过引入如QFD、TRIZ等理论工具,丰富QCC活动的内涵和路径,另一方面利用QCC的广泛性和便利性,促进更多质量管理工具的普及应用,使之能够解决更复杂、更多样的问题,不断适应新的产业形态和生产方式。
基于六十多年的推广,QCC活动已经进入成熟期,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一定的保证,但始终存在后期管理薄弱的情况,比如对于成果的推广、优化和转化重视不够,用力不足,优秀的成果无法实现大范围应用[10]。由于激励不充分,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员工缺乏动力,致使项目开展流于形式。因此需要重视推广和成果转化,构建多层次推广和激励机制,一方面积极申请文章发表、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智力成果,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参与“全国质量奖”、“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等活动获得荣誉奖励,使参与者在思想层面和实物层面都有所收获,以保持QCC活动的活跃性和引领性,并通过持续不断的成果转化切实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数字化和自动化加速演进的今天,质量4.0的概念已经伴随着工业4.0走入我们的视线,代表着由于数字化和大数据对工业和社会质量实践的颠覆性影响而开启的一个质量思维的新时代[11]。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数字技术的接受度和依赖度显著加深,对质量管理的实践和应用也带来了颠覆性改变,QCC活动在接下来如何实现突破和发展,仍然值得研究和深思,急需通过更广泛的讨论和更多样的研究,适应并应用数字技术,不断探索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