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型注射法在先兆流产患者肌肉注射黄体酮中的应用

2023-03-09 11:23张宜萍谢平胡世华肖香萍
上海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注射法皮下组织黄体酮

张宜萍 谢平 胡世华 肖香萍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妇幼保健院产科,萍乡市 337009)

先兆流产是妊娠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黄体功能不全、免疫机制异常、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需要及时采取治疗干预提高保胎成功率[1]。黄体酮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常用药物,具有较好的保胎效果[2]。但临床实践表明,黄体酮的水溶性差、较难扩散吸收,采取常规肌肉注射方式给药容易在注入药液或拨出针头的过程中出现药液渗入皮下组织的情况,引起明显疼痛,且拔针后留下垂直通道也容易引发药液外渗的情况,影响药物吸收[3]。因此,改进黄体酮的注射方法、提高注射效果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有文献报道“Z”型注射法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在减少注射疼痛和注射不良反应方面有显著效果[4-5]。本文报道釆用“Z”型注射法在先兆流产患者肌肉注射黄体酮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1年1月至6月本院妇科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40例,均经临床表现结合生化指标检查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年龄为22~42岁,平均(33.12±5.33)岁,孕周5~14周,平均(8.22±1.25)周,孕次1~3次,平均(1.17±0.33)次。对照组年龄为22~43岁,平均(33.53±5.45)岁,孕周5~14周,平均(8.27±1.31)周,孕次1~3次,平均(1.19±0.35)次。两组患者的上述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习惯性流产者;入选前2周内有臀大肌注射治疗史者;臀部皮肤、肌肉发育异常或存在瘢痕、感染、肿块等情况者;合并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急慢性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均使用5 mL注射器搭配7号针头于双侧臀大肌交替注射黄体酮,20 mg/次,1次/d,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对照组采取常规注射法:按照《基础护理学》中的操作规范进行。观察组采取“Z”型注射法:患者取侧卧位,局部定位后,常规消毒皮肤,用左手中指以及无名指对注射部位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稍向一侧移动1~2 cm,用左手食指以及拇指向同一方向将注射部位皮肤绷紧固定,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呈90度角进针,深度为针柄的3/4,注完药液后,稍停5~10 s拔针,拔针后迅速将左手松开,侧移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还原。

比较两组患者注射时疼痛程度(由患者回忆自己认为的疼痛情况),注射完成后30 min注射部位的药液外渗情况,及注射完成后7 d红肿、硬结、瘙痒发生情况。

1.3 评估标准

疼痛程度采用文字描述评定法(VDS)与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R)进行评估。VDS评分标准[6]:将一条直线平均分为5段共6个节点,每个节点标注相应的描述疼痛程度的文字(无痛:0分、轻度疼痛:2分、中度疼痛:4分、重度疼痛:6分、非常严重的疼痛:8分、无法忍受的疼痛:10分),由患者根据疼痛感受选择合适的描述文字。FPS-R评分标准[7]:使用6种不同面部表情(从微笑、悲伤至哭泣)表达不同疼痛程度,表情越痛苦疼痛程度越严重,按照无痛0分、有点痛2分、疼痛轻微4分、疼痛明显6分、疼痛严重8分、疼痛剧烈10分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分别采取t检验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注射时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注射时VDS评分、FPS-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注射时疼痛程度比较

2.2 两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注射部位药液外渗、红肿、皮下硬结、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等不明原因的影响,先兆流产的发生率呈逐渐升高趋势[8]。其中因黄体酮分泌不足而导致的先兆流产约占先兆流产的30%左右,其主要机制为黄体功能不全导致排卵后无法及时形成黄体,孕激素不足而导致受精卵着床不稳,最终引发流产,及时采取怀孕早期补充黄体酮激素的治疗干预有较高的保胎希望[9]。黄体酮注射液因价格低、效果好是补充黄体酮激素的首选药物,能够有效促进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着床提供有利条件,抑制妊娠的子宫兴奋保护胎儿,还有一定促使子宫颈口闭合隔绝精子穿透的作用[10]。国内文献报道中也对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的确切效果进行了肯定[11]。

黄体酮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生物利用度较高,效果明确[12]。但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由于黄体酮注射液属于油剂,水溶性较差,较难吸收,因此采取传统的肌肉注射方式药液易在注射部位沉析,形成硬结,导致明显的疼痛感,且该注射方式在注入药液的过程中或拨出针头的过程中,药液易渗入皮下组织,导致产生疼痛情况,且拔针后留下垂直通道,较易发生药液外渗情况,影响药物吸收[13]。另外,先兆流产患者注射黄体酮的疗程一般需要1~2周,长时间的注射使并发症发生率大增,给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带来负担[14]。

近几年,有专家指出“Z”型注射法在黄体酮注射治疗中效果优于传统肌肉注射方法,此种注射法能使针头准确达到肌肉组织,有效避免疼痛,而且拔针后可将垂直的针刺通道关闭,有效减少药液渗出,减少不良反应,弥补了黄体酮肌肉注射传统方法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15-16]。秦兰[17]在研究报道中也指出,“Z”型注射法在注射前将皮下组织牵向了一侧,让皮肤表面与臀大肌之间的距离减小,针头可以准确的到达肌肉组织,拔针后将侧移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还原,垂直的针刺通道闭合成Z型,能有效减少药液渗出的情况发生,避免硬结产生。目前临床上暂无“Z”型注射法在黄体酮肌肉注射中的负面影响和报道[18]。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注射时VDS评分、FPS-R评分均较对照组有大幅度降低,且观察组注射部位药液外渗、红肿、皮下硬结、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证实了“Z”型注射法在先兆流产患者肌肉注射黄体酮中效果优于传统肌肉注射方法,能够有效减轻注射疼痛等不适,降低不良反应风险,这对于提高医院护理服务的质量也是极为有利的。同时,观察组药液外渗情况更少也有利于保证黄体酮注射剂量的准确性,保障了治疗方案的效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进行“Z”型肌肉注射时宜取侧卧位,此体位时臀部皮肤放松,牵拉皮肤皮下组织时与肌肉层发生错位明显;拔针前不可放松牵拉皮肤的左手,以免造成因皮肤自然回缩力与针头的阻力而引起组织损伤;女性皮下脂肪厚的患者,可以适当加大左手牵拉皮肤的力度,使皮下组织变薄,确保针尖达到肌肉层,以免给患者带来痛苦[19-20]。

综上所述,应用“Z”型注射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注射部位疼痛感,减少药液外渗等不良反应风险,保证注射剂量准确性,值得临床推荐。

猜你喜欢
注射法皮下组织黄体酮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高频超声对带状疱疹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流动注射法测定水中挥发酚影响因素探讨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
亚洲梨木栓和皮下组织特性和裂化反应
穴位注射法治疗血虚受风型产后身痛52例临床探讨
流动注射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方法差异性检验
保留部分筋膜皮下组织穿支蒂皮瓣在足踝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
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