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 彦
(永登县引大灌区田间工程建设管理处,甘肃 兰州 730300)
甘肃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田水利的建设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农业高速发展,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不断地优化、创新和设计。
永登县总耕地面积92 000 hm2,灌溉面积35 140 hm2。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始于1992年,特别是在1994年引大灌区建成通水后以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业节水灌溉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常规渠道防渗节水灌溉面积14 173 hm2,占有效灌溉面积40%,实施高效节灌面积5 867 hm2,占有效灌溉面积16.5%。按照国家水利发展规划,将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将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提高到30%以上,纯井灌区管道输水节水灌溉面积要达到8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因此,永登县在发展节水灌溉面积,特别是高效节灌面积任务还十分繁重。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节水灌溉工作,提出“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连续11个中央1号文件都要求把节水灌溉作为重大战略举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是做好水利工作的科学指南。
国家从2011年起划分出节水灌溉“四大战役”区,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及所取得的目的,对不同区域实施不同方案。其中:西北节水增效计划是2014~2018年在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青海、内蒙古以及新疆兵团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 900 000 hm2。其中微灌1 433 333 hm2,约占26%。为此,甘肃省抢抓机遇,于2012年着手规划。经水利部批准,启动实施了《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项目分两期,2013~2016年为一期,2017~2018为二期,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66 667 hm2,总投资91.7亿元。
近年来,在永登委、县政府安排部署下,开展了为期三年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已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 240 hm2,其中:大田滴灌1 993 hm2,设施滴灌360 hm2、喷灌33 hm2,管灌1 853 hm2。
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中,往往存在着对现有数据的过度依赖,对实地考察时不重视,从而造成了一些不合理的设计。比如,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中,缺乏细致的种植结构、准确的土壤分析、有效节水灌溉水源、土地归属情况等方面的研究。许多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仅凭经验,往往不能对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造成不合理的规划。因此,项目策划、设计者要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对影响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各项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以获得准确的第一手数据。只有如此,有效的节水灌溉方案才能更好地适应于实际,并能在今后的应用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要求较高,往往在设计和施工中受到高度关注。在这个时候,当地的领导和专业的设计师们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热情,当地的领导和设计师们也都会亲自去现场指导。然而,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后,往往存在很长一段时间无人管理,有些项目从建成之日起便无人关注,无人管理、缺乏维护,导致高效率节水灌溉项目不能正常运行。这主要是因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产权不明确,缺少有效的经营手段和资金支持。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政府对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进行产权界定,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拨付相应的资金,并对其进行专门的管理,以确保节水灌溉项目的正常运行。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终极目标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受传统的耕作观念和耕作方法的制约,许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地区的主体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就算有少量的高效农业,其覆盖范围也很小,这就造成了水利设施的高效节水灌溉不能起到增产、增效的效果,也不能改善整个区域的经济效益。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区域,要加强对农户的宣传和动员,使其转变观念,切实投入到农业生产的调整中去。只有如此,有效的节水灌溉项目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从而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增收。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将传统的地面灌溉和沟渠灌溉改为直灌,这种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包括喷灌、微喷灌、滴灌、管灌等技术,该技术的实施,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和土地,有效避免了水分的蒸发和浪费,从根本上改善了作物的生产。
喷灌是由喷嘴来完成的,分为低压、中压、高压三种,实际中采用的是中压摇杆式喷头。适合丘陵、低矮作物、露天平地等。这种喷嘴的适用范围比较广,使用的喷嘴数目也比较少,而且费用也比较低廉。在技术改造中,采用了部分塑料喷嘴,从而达到了节省费用的目的。
微型喷灌是将喷嘴转化为折射式和旋转式的结合,既能进行点喷,又能进行多种喷灌,从而达到节水效果。微喷灌的单位时间喷射量较少,喷射距离较短,喷雾均匀度较好。在水资源短缺的地方,采用微喷射技术,在每一排的树上插一根毛导管,并按等高线排列,以达到与果树相同的高度,达到6 m。在两个果树间放置一个与果树间距相同的微型喷嘴,用微型喷嘴和毛管相连,并用插棒将微型喷嘴固定在地上,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滴灌是目前最常用的滴灌方法。滴管技术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毛管上的孔口或者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滴灌比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与其他的灌溉方法相比,一般可以增产15%~40%。同时还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其灌水器可分为内嵌式和压力补偿式两种,在山区和平原地带使用较多。内置滴灌系统无需大量的水压,但由于没有调节压强的作用而不能对滴水的尺寸进行调节,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管灌技术是以管道输水代替明渠输水的一种地面灌溉工程技术,节水、省时、省工、输水快,降低灌溉成本,保证大面积均衡增产。管灌输水灌溉系统由首部工程(泵房、水泵机组、控制柜)、管网系统(各级管道、管件)、附属设施(给水栓、出水池、泄水闸等)3部分组成。
在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时,应注意对农田管线的设计。野外管线的设计,通常可以分成两类:分支式和干式两种,在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输水流量。在进行干管流量的设计时,必须参照不同的种植结构、灌溉制度、面积和调度方式,以确保设计的科学性,然后再对管线的直径和额定压力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水力的计算,然后再根据这一点来确定输水的流量。
在进行管线布局时,要根据水源、灌溉部位的不同情况,进行管线布局。在保证干管的设计质量后,再进行分支管的设计。每条支管必须有50 m的水柱,分支管道间距为85~110 m。如果需要采用双向灌溉技术来灌溉农田,管道必须采用直线形式,以避免管线的波动系数过大,以确保双向灌溉的效果。
在合理配置高效节水灌溉管线时,必须包括一级和二级分支管,并且必须将主干管与一级支管直接相连,并按不同的分区配置二级支管。在大多数工程中,一级分支和二级分支管道都是采用正交连接的。
在设计时,要注意节约用水的器具,以确保节约能源。就像使用微型喷灌和滴灌。在我国节水灌溉工程中,采用了大量的微喷灌,它可以针对不同作物的不同需要进行灌溉。采用滴灌方法节约能源,通常可以达到95%以上。目前国内市场上普遍采用的是带贴片和迷宫的滴灌方式。
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中,还应重视管线的流量设计。在选择该工况时,必须综合考虑出水口和出水后的灌溉状况。在设计的时候,需要采用水管,如果采用人工灌溉,可以持续10 h,但因为人数有限,很难保证每一处都有专人值守,因此必须根据水口的位置,合理安排田区和出水口,实现自流式灌溉。
为了减少工程造价,需要对灌溉系统进行优化,同时还可以方便、灵活地进行灌溉作业。在采用灌水作业系统时,往往采用小组轮灌的方式。在对轮灌组进行分区时,必须保证在每一次灌水期间,对不同地区的作物进行两次灌水,同时,在1 d之内,尽可能多才能更好地灌水。
在进行高效节水灌溉时,管道的选用是非常关键的。这是因为在地面上铺设了大量的管道,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由于市场上的管材种类繁多,各种材质的价格、性能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在选择管材时,必须综合考虑灌溉要求和灌溉费用。不要过分关注产品的品质和性能,这样会造成钢管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提高,但是,也不要过于注重购买钢管的成本,忽视其品质,否则会导致管材的使用寿命减少。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有PE管、石英玻璃管、无缝钢管、球墨铁管等。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以灌溉和雨水综合利用为目标,以达到农业生产的最佳效果。要全面、准确地认识高效节水灌溉的内涵,就必须进行有效的工程设计。
在有效的节水灌溉项目中,对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前期工作,对项目进行详细的基础数据采集,是有效的节水灌溉工程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设计者要对工程领域的具体情况有全面地认识。同时,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也要向建设后的管理延伸,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方案是保证项目良好运转的前提。
在设计中,对于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工程规范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不仅会给项目的宏观决策造成一定的难度,也会对项目的投资和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要保证新建成或改造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必须加大对其技术标准的宣传力度。在工程建设中,要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规范进行有效的节水灌溉工程,以保证工程的用水指标、工程指标、效益指标满足规范的要求。
随着高效节水灌溉的不断发展,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对水利设施的管理日益规范化,对工程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保证工程设计的质量,必须有大量的水利设计公司和设计人才。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效益的好坏取决于项目的后期管理。一项好的水利项目必须与设计和管理紧密结合,只有真正做到规划、设计、安装、管理、技术培训,才能确保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质量和效益的长期发挥。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重点是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完善设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从而保证甘肃省农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在进行高效节水灌溉方案的设计中,将分批次轮灌、灌溉流量、管材选择三种方案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了节水灌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