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强化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研究

2023-03-09 09:22石晓蕾沧州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公共交通成本制度

文/石晓蕾 (沧州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受燃油定价体制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我国燃油价格始终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再加上营运车辆等级的提高以及人员工资成本的上涨,使得我国公共交通企业的经营成本明显提升,很多企业都处于微利或亏损的经营状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严峻的经营发展形势,企业经营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便愈发凸显。因此,在明确企业市场化主体地位,了解企业成本控制必要性和现状的基础上,探究总结企业强化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对于公共交通企业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交通企业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下,成本控制是企业运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可对企业各项运营生产活动施加一个成本约束力,从而为各环节管理工作提供一个量化的控制指标,进而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其次,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1]。开展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一方面,可以帮助公共交通企业科学缩减在燃料、车辆维修与保养等方面的成本支出,使其能够更加合理地调配资金的使用方向,更加科学地利用各类资源,以此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可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帮助企业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从而具有提升企业运营生产经济效益的作用;最后,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市场综合竞争力,才能使公共交通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做好成本控制对于上述因素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因此,促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为公共交通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2]。

二、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成本控制制度不全

随着成本管理意识的不断提升,现阶段大部分企业都能够主动进行成本控制制度的建设。但受观念意识、人员业务能力、企业规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公共交通企业都存在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常见表现有:燃料定额管理制度缺失、节能降耗奖惩制度条款不够细致、成本控制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等,以至于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缺乏充足的依据,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二)成本管理定位错误

成本管理定位错误是阻碍公共交通企业成本控制工作高效开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其主要表现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企业管理者未能深刻认识到成本控制在竞争力提升和企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性,存在对成本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未能针对公共交通行业特征及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明确成本控制工作重点等问题,以至于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三)成本管理模式陈旧

随着时代的发展,成本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也在不断更新。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公共交通企业并没有及时学习和引进这些先进的理念、知识以及方法,依旧沿用传统、陈旧的成本管理模式,导致成本控制策略和管理方法与现阶段的市场客观规律和发展形势不符,严重影响成本控制的实效性[3]。

三、企业强化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成本控制制度

系统完善的制度能够为公共交通企业成本管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充分的依据和有力的支持,因此,顺应时代和市场的发展,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是新时期公共交通企业强化成本控制能力的重要举措。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来完善企业的成本控制制度:

1.完善成本管理责任制度

首先,要对企业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进行清晰地描述,在此基础上明确各岗位的成本控制职责,以此避免成本控制出现责任重叠或责任空区,造成资源浪费现象;其次,要有完备的成本责任定位并保证责任与权利的对应关系,以此避免滥用职权、推诿责任等情况的发生;最后,要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并落实到具体岗位,以此建立起环环相扣、彼此制约、层级管控式的责任制度。从而最大限度保证成本管理责任制度的系统性和实效性。例如:对于运营安全管理部门,应树立“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的观念,明确运营安全管理工作与成本控制工作间的紧密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运营安全管理制度。一方面,在制度中对司机、调度、机务等岗位的职责进行细化,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另一方面,在制度中对闯红灯、包头进站、越线行驶、超速驾驶等违规行为提出具体的经济性处罚措施,将管理制度与员工切身利益相挂钩。这样既能够显著提升制度的约束力,又能够达到有效的成本控制效果。

2.完善成本核算制度

一方面,应在制度中对生产成本、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其他成本的核算方法、工作流程及工作要点加以明确,以此为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依据;另一方面,应结合成本管理最新理念和企业实际情况,在制度中对成本核算工作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如:核算过程中,应对各种成本费用、各月份费用、不同项目(产品)的成本费用的界限进行正确划分等,以此保证成本核算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3.完善成本控制激励制度

通过激励制度将成本控制工作与各岗位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连接,利用适宜的激励措施来鼓励和驱动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主动进行成本控制。例如:燃料费是公共交通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较高的比重。因此,“合理降低能耗,控制燃油成本”是公共交通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举措。对此,企业可基于与各部门代表的沟通,制定出合理的“燃油成本控制激励制度”,将节约的燃油成本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成司机的激励性薪酬,以此将岗位成本控制与员工收入相挂钩。利用制度层面的物质奖励,激励司机在日常工作中通过适宜的技术操控来有效控制燃油成本,从而落实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4]。

4.完善战略成本管理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下,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制度。在现有制度基础上,增加和细化有关企业价值链分析、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战略成本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业绩计量与评价等战略成本管理工作的制度条款,以此确保战略成本管理的有序性和高效性,使企业成本管理更具宏观性和可持续性。例如:资源供应与物资采购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成本支出对于企业的战略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公共交通企业应从资源供应与物资采购方面出发,进一步完善战略成本管理制度。如在制度中提出“按区域对临修点、修理厂等维修资源进行重新划分与科学整合,落实近临修保养原则,实现营运车辆的联网保修”“施行汽车保修零部件的集团化、规模化采购”“通过构建一体化物资管理平台,将电池管理系统、轮胎管理系统、维修物资供应管理系统等集成到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各类物资的统一管理”等措施,以此减少中间环节,达到科学控制资源供应与物资采购成本的目的。

(二)正确定位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将直接影响成本管理工作的受重视度和执行效果,因此,新时期背景下,公共交通企业想要进一步强化自身成本控制能力,就要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正确定位。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开展相关工作。

1.树立先进成本观念

观念决定态度和行为。新经济形式下,只有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树立先进的企业运营发展观念,才能对成本管理工作作出最正确的定位。具体应树立以下观念:(1)企业主体观念。对于国有企业性质的公共交通企业而言,市场经济体制下,其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会与其他类型企业面临相同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竞争,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相较于计划经济时代,成本变化对其经营利润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公共交通企业管理者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及时摒弃固有的“政府负责”观念,树立“企业市场化主体”观念,深刻认识到成本管理在市场竞争力提升和企业可持续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大幅度提升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度,将其置于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2)成本经营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现代企业正逐步由“生产型”向“经营效益型”或“资本经营型”的转变。此背景下,成本经营观念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能够指导企业更好地处理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抉择关系,引导企业管理者自然地将成本管理置于与提升效益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以此保障企业的良性化、持续化发展;(3)成本竞争观念。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或龙头企业在市场中的价格统治地位将不复存在,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将成为企业间竞争的“主旋律”,能够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企业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而成本竞争观念则是实现“产品物美价廉”的关键因素,该观念的本质是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在保证合理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此形成成本竞争优势,在不改变产品品质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产品价格,从而实现产品的“物美价廉”。可见,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想要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树立成本竞争观念。受此影响,成本管理在企业运用管理工作中的定位也会更加清晰、准确。

2.准确把握市场规律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形势和发展趋势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影响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因此,公共交通企业想要保证运营管理决策和发展战略的正确性,就必须对市场状态、发展规律、发展趋势进行准确把握。从当前市场发展规律来看,运营成本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愈发明显,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因此,企业必须以上述市场规律为导向,提高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度,并从材料物资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技术研发成本、运营成本等维度出发,建立一套切实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控制体系,以此实现成本管理的精准定位,进一步提升其在企业运用管理中的地位,确保企业管理中心与市场规律的一致性,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化发展[5]。

3.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改善企业内控环境,使企业上下均对成本管理形成正确而深刻的认知,能够为成本管理的正确定位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具体可通过以下措施改善企业内控环境:(1)加强成本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将成本管理观念纳入企业文化中,一方面,通过张贴或悬挂宣传标语、向员工发放相关宣传资料等、评选表彰成本管理优秀员工等方式,大力宣传成本管理观念;另一方面,通过专题讲座、参观学习、案例分析、业务比武等方式,引导企业全体员工了解和学习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知识与技能。以此达到提升企业全体员工成本管理意识和能力的效果,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2)明确成本管理的定位原则。在进行内控环境改善和成本管理定位时,企业管理者应结合企业规模和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定位原则,以此保证成本管理的定位准确性以及与企业内控环境的适配性。例如:提出“管到小处不如管好大处”“成本管理服从企业战略目标”等定位原则。

(三)更新成本管理模式

成本管理模式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能够直接影响企业成本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新时期背景下,企业想要进一步强化自身成本管理能力,应该积极引入先进成本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成本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更新,以此提升成本管理模式的先进性和科学性。(1)更新成本分析模式。首先,应结合成本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目标和价值,在制度中对财务及其他部门在成本分析工作中的职责及成本分析的流程和各环节要点进行明确。例如:信息采集与汇总环节应保证数据信息采集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产品成本趋势分析环节,应开展全部商品成本费用分析、可比产品成本费用分析、单位产品成本费用分析等多项分析工作,以保证成本趋势分析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其次,应在制度中强调“三段式”成本分析模式的应用,即事前分析、事中分析、事后分析,以此提高成本分析工作的全覆盖性,获得更多高价值的分析结论,为成本管理提供更为充分的数据资料支持。最后,应在制度中强调相关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成本分析方法的整合运用,以提高成本分析的精准性;(2)更新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模式。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普遍机构设置多、职能复杂。而成本管理工作又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想要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性,进一步提升企业成本控制的质量和效果,就应加强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利用该制度对各级单位、各个部门对成本目标的管理权限和责任进行科学分配,使“部门”“管理工作”“管理指标”一一对应,以此实现企业成本的分级负责与归口管理,切实提升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例如:材料物资采购成本、存储成本由物资供应部门归口负责;物资材料利用率指标、消耗量指标由生产部门归口负责;劳动生产率、员工工资、工时利用率指标等由劳动工资部门归口负责;废品率、损失限额等指标由质检部门归口负责等;(3)推行成本测算管理模式。如:沧州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为了强化国有企业市场化主体地位,按月对六个营运公司及通达、南大港分公司年度的人工、动力及管理费用成本进行统计,分门别类地计算营运公司实际消耗的费用项目,真实反映车辆当期的营运消耗,以此为下一年降本增效、核定定额数据提供参考依据,实现成本管理水平和效果的不断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有助于经营管理能力的增强,有助于运营生产经济效益的提升,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应明确自身的市场主体地位,以市场规律和发展目标为导向,积极学习和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通过完善成本控制制度、正确定位成本控制地位、更新成本控制模式等路径,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公共交通成本制度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基于NB-IOT技术的公共交通显示牌设计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