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秀梅 (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成为与土地、劳动、技术、资本等并列的生产要素。如何将数据与实体经济结合,并通过深入挖掘数据价值达到价值创造目的,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数据密集型领域,也必然要实现转型。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传统会计电算化向现代财务智能化转型的中间过渡阶段,“大移物智云区”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国家政府也明确出台多项政策文件要求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对于企业而言,应当充分把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机遇,紧跟国家政策的脚步,加快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为企业整体的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条件。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冲击,推动了业财融合、财务共享等先进理念方法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也对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专业知识、法律知识,也要对企业业务现状及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并具备岗位责任意识、风险意识,能够熟练操作多种信息化系统处理各项财务工作。这就倒逼企业优化调整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其专业素质水平,以满足大数据下的企业财务管理要求[1]。
受信息与沟通机制不健全、一体化管理平台缺失等问题的影响,企业“信息孤岛”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企业内部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相互割裂,难以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移物智云区”等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使企业各部门间的联系得到增强,财务部门能够依托一体化管理平台进驻业务前端了解企业实际业务情况,并通过对业务的监督予以业务针对性的指导,获得全面而准确的业务信息,而业务部门也能够在与财务部门的沟通过程中逐渐靠近财务,理解财务的工作逻辑,与之形成协同配合,从而推动数据共享,进一步改善“信息孤岛”情况。
传统财务管理过程中,各项财务工作以结构化数据信息为基础设施,便于企业进行交易记录、流程控制与财务统计分析,而通讯消息、多媒体资料、社交软件数据、电子邮件、报告文件等非结构化数据信息则被排除在外。受此影响,财务信息质量并不高。随着企业规模及业务体量的不断扩大,非结构数据信息持续增长。如何管理非结构数据信息,成为当前企业数据治理的难点。相较于结构化数据信息,非结构数据信息具有某种特定的、持续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在数据共享、财务分析等过程中得以产生、放大,从而影响企业业务及战略目标。在“大移物智云区”等技术的支持下,企业能够通过集成化的系统平台收集、汇总、处理、分析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信息,以促进财务信息质量提升。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之一,企业通过分析历史经营管理状况及财务情况,结合当前内外环境变化,对当前经营管理及财务管理进行规划,并预测未来发展形势,在此基础上作出决策,从而推动自身稳定、健康发展。传统财务管理方法、手段及模式难以实现对企业海量数据信息的全面分析,需要借助“大移物智云区”等技术优势,获得客观且具有时效性的分析结果。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有利于强化企业决策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程,涉及企业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需要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全局性规划。面对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不少企业盲目追求高效,并没有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往往关注内部紧急需求,只解决单个部门或业务环节的需求问题,导致重复投入问题的出现,未能满足企业财务转型升级的需要[2]。
信息化系统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备条件,主要根据事先预设好的运行规则代替人工处理低附加值、高重复性的基础财务工作,如会计核算、记账算账等,使财务人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业务决策、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等价值创造活动当中。目前来看,大多企业虽然根据自身业务、财务管理需求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系统,但缺少一体化的管理平台,各系统仍然处于独立运行状态,基础数据、交易数据等难以在各系统间进行共享互通[3]。而且,已有财务系统功能较为单一,大多仅限于审批、核算、记账凭证管理等方面,并不满足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此外,由于各系统的数据口径、标准及会计科目等并不统一,财务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加剧,未能做到集中管理。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是财务部门或技术部门的单独责任,而是需要企业全体人员的广泛参与。然而,从当前企业建设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全员参与度较低,且缺乏信息化建设氛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往往只注重完成领导所下达的工作任务,机械化执行其工作要求,并未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入思考,也不具备责任感,影响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其他部门员工片面认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不属于自身工作范畴,与自身工作关联度不高,大多报以“旁观者”的心态,未能与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形成协同配合[4]。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以“懂财务、懂业务、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基本保障条件。但是,大多企业已有人员知识技能较为单一,复合型人才不足,难以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比如,会计核算人员在企业财务团队中占比较大,虽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不少会计核算人员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但长期受限于会计核算工作,不具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力[5]。技术人员技术能力与水平较高,但对于财务专业知识及企业业务实际并不了解。
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势必要对原本组织架构、业财流程、管理制度等进行变革,不可避免地会触碰到内部人员利益。例如,华为企业财务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战略为华为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讯解决方案供应商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在转型之初,不少人员抱有消极情绪,对此华为将不支持财务转型的人员剔除出财务团队,确保上下一心推动转型。按照华为的实践经验,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应当建立现代财务管理思想,充分发挥决策领导者的权威领导作用,统一上下认知。只有企业上级高度重视,各管理层级大力支持,才能取得良好的建设成效。
根据华为的财务转型战略规划,华为将组织建设、文化建设作为财务转型的两个基本保障条件,遵循“战略与执行统筹”“业务与技术驱动”“自主与合作并举”三大原则,并提出顶层设计、平台赋能、生态落地、持续更迭四大关键行动。平台赋能方面,华为着重强调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以实现对内外不同用户的及时响应,做到对全球多个数据中心及一千多个应用的集成整合。在后续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华为逐渐形成了三支柱式的财经团队、“一点两面三三制”的内控文化,以及多中心模式的财务共享中心,极大地推动了华为财务转型。从华为的转型战略规划中可以发现,华为并未单纯实施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而是将其作为数字化转型中的重点内容来抓,其核心在于组织重塑与文化建设。根据华为的实践经验,企业应当深刻认识到财务转型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把握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条件及定位,围绕企业战略,结合企业业务特点实施全局性统筹规划,尤其是要将组织重塑与文化建设纳入规划当中,并注重对已有建设体系的持续更迭,以提高后续建设效益[6]。
不同企业规模、业务特点、所处行业、现有信息资源等有明显差异,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推进系统建设进程,构建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一体化管理平台[7]。首先,明确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财务与业务系统相对独立,是信息化难以发挥效用的关键所在。因此,信息化系统建设应当与业财流程的优化相结合,通过业财系统的有机对接达到效用最大化目的。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与企业日常运营及长远发展息息相关,对此,企业需要将相关管理系统纳入整体系统建设行列。其次,充分把握信息化系统建设原则。企业内外环境中存在诸多信息安全风险,容易引发信息失真或泄露问题,从而威胁到企业的正常运营。所以,企业有必要遵循安全性原则进行系统建设。企业每日生成的数据信息庞大且复杂,企业需要保持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以满足海量数据处理需要。由于企业信息化需求不断变化,企业应当遵循可扩充性原则,给后续系统的扩充与升级留有足够余地。再次,深入了解业财流程整合需求与一体化管理平台功能需求,结合企业业务特点制定建设计划。例如,宝钢在搭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充分考虑到了自身钢铁业务生产工艺长、业务流程长的特点,认识到不同条线的成本核算较为复杂,不适宜共享。所以,宝钢并未将成本核算流程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而是将其交给业务财务负责。最后,根据已制定的建设计划进行分步实施,从点到面推动一体化管理平台落地。
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实施绩效管理,有利于形成全员参与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氛围。企业应当加强绩效考核与监督,逐渐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绩效考核方面,对于考核指标的设计,分为过程性指标与结果性指标,前者强调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过程控制,后者突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考核方法上,灵活运用部门目标考核、个人考核等方法,由各部门领导按照部门人员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贡献情况,为员工评定等级。部门目标考核中,企业决策领导层综合评估各部门所达成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帮助各部门挖掘工作短板项,推动各部门进行针对性的提升与改进;个人考核中,各部门联合人资部门考核部门员工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能力、态度等,深入了解员工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所作的贡献。同时,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于人才队伍建设、员工晋升、评优评奖等方面。若某员工能够积极研究、应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并为企业防控财务信息安全风险作出了重大贡献,则优先考虑其职位晋升、薪酬调整、培训发展等。反之,如果某员工未能主动承担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责任与义务,并利用系统漏洞谋取个人利益,甚至是威胁到企业正常运营,酌情予以降职、降薪、劝退等处理。监督方面,拓展监督渠道,并加强反馈机制建设,便于员工举报、反馈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问题,同时利用监督与反馈渠道,广泛收集员工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及建议,采纳其中可行性高的意见及建议,对提出者予以适当奖励。
面对人员知识技能单一的问题,企业应当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采取针对性培养方案逐渐提升现有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对于掌握财务专业知识与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会计核算人员,着重强化其岗位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业务参与意识及转型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责任与义务,并围绕业财融合、财务共享、财务集中管理等,引入信息化、智能化相关知识,培养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力,尤其是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获得有价值数据信息的能力,提升其沟通能力,使其明确企业内部沟通与对外沟通的方法、内容与规范。对于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技术人员,深化其对基础财务管理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使其明确财务的基本工作逻辑,建立其协同意识,与企业财务联手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培训方式上并不局限于培训课堂,也可组织研讨会进行互相学习,或是依托校企合作模式,与高校联手打造与企业特点相适应的课程,让高校成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或是根据企业战略合作情况,定期、不定期派遣企业人员进入行业领先企业进行学习,学习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8]。
大数据对企业优化调整人员知识结构、改善“信息孤岛”情况、促进财务信息质量提升、强化决策合理性可行性等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全局性规划欠缺、信息化系统建设滞后、全员参与度低、复合型人才不足等问题逐渐暴露。对此,企业应当建立现代财务管理思想,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实际出发,围绕自身战略实施全局性规划,重点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打造一体化管理平台,同时加强绩效考核与监督,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并注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采取针对性培养方案,提升现有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水平,从而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思想、技术、制度及人才等方面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