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琳 王晓广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5)
自古以来,正义就是人们追求的一种价值理想,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基于各自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对正义问题进行了特定阐释和深入挖掘,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正义范式。马克思的正义理论与以往的正义理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从人类物质生产生活本身出发揭示了正义的根源,即正义作为一种法的关系,源于人类劳动及其所构成的物质生产生活关系。没有基于劳动的物质生产生活关系,就没有正义。马克思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从人的生存的意义上表达了一种适应于物质生产方式的人类劳动正义论。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已有基于道德哲学批判视域、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法哲学批判视域、意识形态批判视域等探索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研究,但争论的焦点依旧存在:就人类历史而言,何种生产关系才是正义的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何既是正义的又是不正义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全球正义是否可能?从根本上讲,各维度的正义理念的真正实现必须回到对劳动正义本身的考察上来。因此,劳动正义是正义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生长点,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一个重大的迫切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劳动正义思想经历了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发展,马克思对劳动及劳动正义的认识也逐步深入。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撰写鞭挞政府官僚制度、揭露政府对农民压迫和剥削的文章,为劳动大众发声,为保护劳苦大众的合法权利而努力,这是其对劳动正义的积极尝试和探索。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站在贫困农民的立场上,维护贫苦劳动者的物质利益,他寻求并维护劳动正义,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农民的劳动权利而据理力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哲学的形态指证了自由主义正义观的病因所在——异化劳动,深刻批判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正义与非人道现象,表达了对人类自由与解放的正义追求。马克思在批判中表达了对劳动的重视,揭露了异化劳动对工人身心健康的摧残,探索摆脱异化实现劳动正义的条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以往哲学清算的基础上,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出发,通过对分工的考察和分析,在肯定分工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分工带给工人的片面发展。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劳动成为异化人们的手段,指出无产阶级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共产主义使得劳动正义成为可能。《共产党宣言》进一步阐述了唯物史观,揭露了雇佣劳动制度使得工人的劳动更为廉价,指出工人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改变现有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才能够获得劳动正义,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资本论》揭示了资产阶级“永恒正义”的错误观点:“最初,在我们看来,所有权似乎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现在,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他人无酬劳动或它的产品的权利,而对于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所有权和劳动的分离,成了似乎是一个以它们的同一性为出发点的规律的必然结果。”(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73-674页。《资本论》旗帜鲜明地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目标,人的解放是重要的内容。《哥达纲领批判》界定了共产主义不同阶段的分配原则,马克思在晚年专门强调:“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5-436页。,劳动正义才能真正实现。
综合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文本,可知其是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整体批判视域中生成的。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正义仅仅局限于流通这一非本质领域,而一旦深入到深层的社会结构层次,那么所谓的“普遍正义”就烟消云散了。与资本的自我瓦解相伴随的是对异化劳动的扬弃,与资本主义的正义原则丧失话语权相伴随的是共产主义的正义原则。因而,只有理解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共产主义的正义观。“劳动和所有的同一性”是资本主义所标榜的正义。但在现实中,资本主义必然实现的却是“劳动和所有的分离”,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背叛了它所“承诺”的正义。只有在共产主义所有制正义的条件下,所有权才是合乎正义的、可能的;只有在共产主义的条件下,才能够真正解决劳动正义的问题,并实现劳动正义。
马克思通过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规律,揭示劳动者的生存状况,激烈批判异化劳动,提出劳动者不断进行斗争和革命以争取劳动正义的主张。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具有历史唯物主义根基,从唯物史观这一理论视野出发,探究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逻辑进路,可以透视其展开的历史语境,揭示劳动正义的本质。
马克思在阐述劳动正义思想时,对异化劳动问题的揭示与批判贯穿马克思思想体系的始终,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资本论》中。马克思主要从劳动结果、劳动过程、劳动性质与劳动关系四个方面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实。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者与其类本质相异化,即人的劳动不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其他三方面异化的根本原因,其他三方面的劳动异化是劳动与其类本质相异化这一根本原因的具体表现。马克思通过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结果的异己性、劳动过程的压制性、劳动关系的对立性及劳动性质的矛盾性,批判了异化劳动违背与摧残人性的事实,反证了符合人性的劳动的重要性。异化劳动的诸种表现不仅证实了自由自觉劳动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从相反的方面肯定了自由自觉劳动思想的基本内容。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现实的经济事实为出发点,立足于人的价值与社会进步的双重坐标,分析了特定历史视域中劳动的异化问题。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以分析剩余价值的产生为出发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异化现实。马克思对异化劳动进行了批判,认为异化劳动偏离了劳动自由自觉的本质,给劳动者带来了痛苦与折磨。人们冲破劳动的枷锁,使劳动恢复自由自觉的状态,就要消灭异化劳动,消灭异化劳动下的剥削与压迫。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的前提是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分离,劳动者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从而使其放弃自己的劳动力支配权与使用权;其结果是劳动者生产了剥削和统治自己的对立物,劳动成果被不劳动的他者无偿占有,并作为劳动者的异己力量奴役劳动者;其过程是劳动对自身的折磨与摧残,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真正自由的劳动给人带来的乐趣与满足;其性质是对人的本性的违背与压制,劳动不是自身潜力的发挥与自我的发展,而是劳动者主体性的丧失及其与本质的悖离;其关系是资本家对劳动者的无限消费与压榨,社会成员分裂为两个相互对立的阶级。异化劳动被看作是资本主义奴役工人、压抑工人的劳动形式,也是工人在劳动中感到痛苦的原因。影响和制约劳动正义的因素有许多,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社会制度等方面。其中消除异化劳动,使人的本性得以复归对于劳动正义来讲意义重大。劳动正义的要义是增加闲暇时间,减少劳动时间,使劳动活动本身有意义和价值。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异化的批判,蕴含了其对劳动正义的重要性及实质的肯定。结合马克思对异化劳动诸种表现的相关论述,与异化劳动中“劳动和所有”发生了分离不同,劳动正义的结果是人在占有其劳动产品的同时完成了自我的发展。就劳动过程而言,劳动正义是人的全部力量的发挥过程,这一过程是人根据自身的内在尺度,结合物的尺度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就劳动性质而言,劳动正义是共同占有集体财富的社会成员,在自由时间里从事着财富创造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就劳动的关系而言,劳动正义是平等而自由的社会化的个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71页。。因此,劳动正义是指,平等而独立的社会成员作为劳动力所有权与支配权的主体,在自由时间通过能动地对公有生产资料进行加工与改造,实现对其劳动成果的全面占有与个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制度是利益关系调整的产物,消除非正义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实现劳动正义的重要保障。私有制作为所有制的一种表现形态,本质上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归谁所有的制度表现形式。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在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道路上起到的作用是悖论式的,它消灭了以往制度形式中的不正义现象,同时又以更隐晦的形式制造了新的不正义现象,即劳资分离的这一更为深刻的不平等前提。资产阶级政治解放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归根结底是建立在资本占有的基础上的,占社会绝大多数的资本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而占绝大多数人口的无产阶级则相对贫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工人为了维持生计被迫进行劳动,资本家为了使资本不断增殖,会想尽办法加大工人的劳动强度。劳动产品的剥夺与占有、生产过程的统治与规训、人本质的沦丧与剥夺统一于生产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与工人价值的沦丧相对的是资本家对价值的享有,并且当异化产生的非正义关系开始奴役人时,工人和资本家都会沦落到工具性存在的非人状态。“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8-159页。
在马克思看来,只有自由联合劳动才是人的本质复归,是正义的劳动。自由意味着劳动者的主动意愿,而联合则强调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特点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第二,在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对于这一所有制状态,恩格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就是打破原有的靠资本家的剥削而建立起来的所有制状态,“在土地和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8页。。也就是说,土地和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劳动产品也就是消费归个人所有。因此,可以说,唯物史观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种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场景:劳动者结合成一个联合体,他们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自由而平等地从事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的成果归联合体所有成员共同所有,其中一部分作为生产资料重新投入到生产当中,另一部分作为生活资料用于联合体成员的各种各样的消费。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只是谋生的手段,更多地成为发挥才能的主观需要。可以看出,劳动正义的核心主张是,变革以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生产资料共同所有的所有制基础。
超越外在异己力量对人的支配,扬弃人的异化存在方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终极旨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根本价值原则,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中人的本质的异化而言的。通过对资产阶级自由观的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揭示了资产阶级作为金钱的奴隶彼此之间的相互对立、分离的现实,它以私有制为前提是资本逻辑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正义的真实面目:“使他们连在一起并发生关系的唯一力量,是他们的利己心,是他们的特殊利益,是他们的私人利益。正因为人人只顾自己,谁也不管别人,所以大家都是在事物的前定和谐下,或者说,在全能的神的保佑下,完成着互惠互利、共同有益、全体有利的事业。”(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4-205页。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不仅在于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的异化状态,更在于随着资本逻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生产中的异化状态泛化为人们的日常生存状态,这不仅造成了人的灵与肉的分离,而且造成了人性之美的丧失。这种人性之美的丧失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造就了人的能力和社会关系的片面化发展,这违背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则。
资本主义制度中人的片面化和单向度发展作为不正义的历史现象应当被批判和反思,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够建立全面的交往关系,使人占有自己的本质。因此,针对资本主义制度中人的异化状态,马克思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劳动正义的最高价值原则。这个原则不仅是对人的本质的最高揭示,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什么是最美人性。在《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诸多唯物史观经典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不同的角度重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价值主张。由此可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最高价值原则。
社会主义劳动正义强调自由时间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对人类而言,时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由时间,即可供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个体可以利用这些时间从事各种喜爱的活动或高级活动,它构成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石;另一种是劳动时间,也称为工作日,具体可分为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实践的总体,在资本主义制度中,人类社会时间以剩余劳动时间为主,造成了剩余劳动时间对自由时间的挤压,最终导致人的异化状态。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生产资料私有制被消灭,劳动和生产资料实现统一,实现了人对自由时间的占有。马克思以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对立为立足点,批判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非正义性。如果说劳资分离的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制度非正义的根源,那么这一不平等最终表现为自由时间占有的不平等。马克思指出,克服这种人的发展空间不平等,要让人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才能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时间对人的发展具有首要意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让劳动者有更充足的自由时间,意味着扩大了劳动者的发展空间,为劳动者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劳动者的劳动不再成为谋生手段,而是成为劳动者自我实现的手段,最终能够使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明确指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键在于要让劳动者占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就转化为对自由时间的占有问题,而人类占有自由时间的长度也就代表了他们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表征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因此,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改变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独霸自由时间和发展空间的不合理分配的现状,实现自由时间的平等分配,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相同的空间。
资本逻辑的运作是现代社会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但同时它也在现代社会越发表现出自身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紧张化,人的个性呈现单向度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关系的不断抽象化。资本逻辑的宰制造成了无产阶级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影响了他们的衣食住行,也导致了其健康问题的恶化。在无产阶级自身基本的生命权、劳动权和所有权都无法得到保障的社会中,何谈人的解放和人的幸福生活。因此,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非正义性的同时,也期望构建合理的正义原则和标准来消除资本主义的不正义问题。
马克思对劳动正义的建构兼有现实性的价值规范指向和超越性的终极精神品格,他认为共产主义是未来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是一种超越性的正义社会状态的存在。在他看来,共产主义消除了剥夺和奴役他人的权力,也实现了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开始。那么,共产主义的正义社会状态如何才能实现人类解放呢?马克思对实现人类解放的正义诉求遵循着一种由个人所有权—按需分配原则—人的自我实现的分析结构。这种分析结构也彰显了马克思从低位阶正义上升到高位阶正义的价值旨趣。
首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价值指向就是要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以劳动者的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原则,它是以集体协作和对生产资料本身共同占有为基础的所有权原则。在这一原则下,劳动者的劳动本身及劳动产品都可以由劳动者自由支配。也就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一个个体都可以自主地支配和占有自身的劳动及劳动产品,拥有对劳动和劳动产品的所有权。因此,“重建个人所有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和支配的因素的“剥夺”,蕴含着对无产阶级重新夺回劳动财产权和自由权的正义诉求。马克思倾注毕生精力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果《资本论》,对商品、货币、资本、劳动等范畴和资本主义运行规律进行了考察,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的关系、劳动的状态。
其次,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资产阶级按照平等权利分配的原则,他认为这种平等权利本质上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因为它没有考虑到阶级差别和个人天赋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劳动和劳动者来说,就是不平等的权利。受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限制,这种不平等的权利分配原则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会存在。马克思认为,伴随着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已经超出资产阶级的平等的权利分配原则,而成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按需分配”更加看重每个个体的需求,不仅符合社会全体的公平原则,也遵从了每个个体的独立性和个性需求。在马克思看来,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就是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在那里,消除了人的异化状态,实现了人向人的本质的复归。马克思不仅关注理想的社会状态,更关注在理想的社会状态中,每一个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以“自由人的联合体”为主要特征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页。。
马克思对劳动及劳动正义的认识深刻,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审视中国的劳动正义实践。从马克思深邃的劳动正义思想中汲取力量,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创造更多的条件为实现劳动正义奠定基础。针对现阶段我国劳动者的生存境遇与发展需求,我们依然需要坚持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尽可能创造和完善外在条件,改善劳动者的生存状况,提高劳动者的待遇,营造公平正义的劳动环境,使得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社会风气蔚然成风。通过上述措施的探索与实践,着力维护我国劳动者的收入与劳动尊严,提高劳动者的成就感与获得感,使劳动者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为走向全面劳动正义准备更充分的条件。
首先,要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建设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当今世界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谁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谁就能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独占鳌头。其一,加强劳动者的专项技能培训。其二,引导劳动者形成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其三,突出实训内容,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并转化成相关科研成果。其次,增强劳动精神教育,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新时代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是对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回应,也是对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应。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必不可少。最后,要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大众化、通俗化理论工程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心入脑工程建设,增强广大新时代劳动者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引领社会道德风尚,要引导形成尊重劳动和创造的时代新风。其一,宣传新时代劳动模范们的先进事迹,讲好新时代劳模故事。“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9)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2页。,必须要发挥劳动模范在新时代社会发展中的榜样作用,为广大劳动人民树好榜样,强化社会价值引领。其二,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的发展任务,实现现代化依靠的是数以亿计的辛勤劳作的新时代劳动者。其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契机,彰显劳动者的历史主体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无论新时代劳动者从事何种职业,最终目标都是与实现中国梦同向共生。
引领社会道德风尚,要提高社会道德和精神面貌建设层次。传承与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奋斗精神的过程亦是提升人民群众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社会整体道德层次的过程。其一,强化新时代劳动者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其二,以新时代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为引领,努力营造“劳动”和“奋斗”的社会氛围。各级各类媒体要承担起其自身应有的社会责任,积极宣传、引领“劳动”和“奋斗”的社会良好氛围,突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10)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4页。思想理念。其三,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1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6页。的方针政策。
劳动者财富增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营造公平正义的劳动环境,改善劳动者的生活品质,提高劳动者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建立劳动者的财富增长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力发展共享型经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多措并举促增收。这些措施都是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最终都是围绕如何将社会财富的蛋糕做大,将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等问题。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公平、自由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资产阶级所推崇的按资分配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形式上公平,实质上却不公平,普通劳动者的利益并没有被考虑在内。为劳动者构建一种正义的劳动环境,其核心是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与劳动正义相结合,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确保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以保障财富的积累与增加,又要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确保劳动者自由时间的增加。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不同,我们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倡导按劳分配,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我国的分配制度尊重国家发展实际,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从分配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公平和效率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从分配制度入手,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者的收入增长,是我们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是当务之急。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者理应得到回报,获得体面的生活。随着经济结构改革和人才竞争的激烈化,劳动者面临失去劳动机会的风险,连自身的生存都面临着困难,财富增加更是无从谈起。失业人数的增加无疑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就业是谋生之本,它是劳动者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更关系着劳动者的尊严。就业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民生,关系着家庭的稳定与幸福。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1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48页。。就业问题牵动社会的神经,着力解决各类群体的就业问题,是使劳动者获得劳动尊严、人生价值的前提。
为了维护社会公正,应当积极探索一种合理的社会机制,既充分地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所有权、财产权以及同等的劳动机会,使人们在劳动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同时又要建立一种利润分享制度,使低收入者也能享受资本所带来的经济红利;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充分获得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切实好处。另外,政府要协调东西区域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改革户籍制度,发展教育事业,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使每一个人都能够有能力、有机会自由地发展自己,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作为人的尊严与价值,实现体面劳动。体面劳动就其内涵而言,涉及劳动的全过程。首先,体面劳动要体现在劳动前的就业问题的解决上。其次,体面劳动要体现在劳动中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保障上。政府和工会要督促企业改善劳动环境和条件,确保劳动者在安全、舒适和健康的劳动场所进行劳动。最后,体面劳动要体现在劳动后的合理的劳动报酬和基本的社会保障的落实上。如此,才能确保劳动者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
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要将公正的价值理念融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制度建设中。在实践中,要做到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有机统一,营造社会公正的良好氛围。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着力点,抓好制度的完善和建设,紧密围绕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就业、教育、文化等方面开展保障性的制度措施,使人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各项保障性制度的公正,享受改革的成果,坚定对新时代的信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4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8页。在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完善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发挥共产党的价值引领和全面领导作用,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社会向着公平公正的道路前进。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义原则,包容、普惠、互利、共赢等构成其核心精髓和理论品质,并在其提出之初就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正义原则而存在,而是作为指向应当如何行动的实践命题而存在的,为实现全球正义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