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探析

2023-03-08 19:35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魏 源

(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起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加快了人类现代化的进程。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相对充足的物质基础,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导致人不再是生产的目的,人只是一种资产增值的工具,资本主义推进的人的发展只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导致人的发展趋于抽象化、片面化,从而人逐渐沦为了机器的附庸。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有本质上的区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实施的一系列具体措施,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现代化的固有思维,体现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式进程中坚持人民为中心,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鲜明的底色。

一、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逻辑

人的全面发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根重要“红线”,也是马克思的毕生所求。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对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吸收,从“现实的个人”入手,去探索如何解放无产阶级、解放人类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现实的个人”是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区别于西方哲学家所认为的人是“抽象的人”的根本标志。生产力的提高加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在与自然关系中逐渐转变为主体,近代哲学家虽然把人作为主体,但是对人的理解局限于意识。马克思在批判吸收以往近代哲学家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人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上的,从事的活动是具有实践性的物质生产活动,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

“现实的个人”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并不是单独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人在通过不断改造自然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中,促进人本身的发展,人既是历史的“剧作人”,也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发展本身就是人的发展的体现。马克思从人的发展这一核心出发去考察社会的发展,据此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其中包括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后资本主义社会。

第一个社会形态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其中涵盖了“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等”社会形态。人的发展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主。在这个社会形态中,人类改造自然的思维和能力渺小,生产力水平低下,实践活动方式较为单一,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目的主要以满足个人或集体的需要,人的发展既受制于自然又依赖于自然,人的独立的个性意识没有形成,导致人无法形成独立的个体,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必须依赖集体生活,这其中表现出来的是人与人之间存在彼此依赖的关系。这种由人的依赖关系所形成的集体在原始社会主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随着生产力的逐渐提高,交换的出现,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集体逐渐向以地域为基础的集体过渡。因此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表现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并且也受制于地域。同时,个人在狭小的范围内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发展。所以,个人能力显得“全面”,但是这种“全面”是一种“原始的丰富”,与真正的人的全面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人的发展更多是满足生存的需要,其中主要包括人的衣、食、住和行等方面的要求。人只有在满足了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才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个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交换普遍形成,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类逐渐摆脱了大自然的限制,个人的独立意识逐渐觉醒,人的独立性得以实现,人类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在第二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发展表现出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人获得了独立性,二是这种独立性必须建立在对物的依赖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物质关系所产生的人的独立性进行了深入地批判,马克思指出:“植根于资本主义物质关系的个人自由是人作为单子的孤立性和自我封闭的自由,是将自然当作统治对象加以支配与控制的自由;而所谓的人人平等是不同个人同样地成为彼此分隔的单子的平等,是把自然当作完全外在的客体加以奴役和压迫的人类内部的平等;至于被看作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则是绝对的排他性占有的体现,是将自然看作供资本和抽象价值榨取的无内在价值的纯粹手段与工具的观念的体现。”[2]这种建立在依赖物的基础上的独立性具有高度的排他性,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实现的自由和平等,因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却表现为高度竞争、彼此冷漠以及为了占有资源相互排斥[3]。同时随着世界市场的拓展和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人对物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个人能力的发展是为适应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而发展的,导致个人的发展是片面的,人不再是目的,物变成了目的,人被异化了。

第三个社会形态是后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达到自由而全面。在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交往高度普遍,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空前增强,人全面占有丰富的社会关系,私有制已不复存在,社会分工已经被消灭,由个人组成的自由人联合共同体对物质生产资料进行共同占有和控制,交换的目的不再是价值,而是共同的需要。人已经摆脱了人的依赖性和物的依赖性,在自由人联合共同体对生产资料占有和控制的前提下,人不再因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而片面的被动的发展,而是在诸多领域自由的流动,按自己的喜好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彻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提高生产力,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次是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奋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人的个性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

马克思所提出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揭示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是既紧密联系但又互相制约的,社会发展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本质上是相一致的,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前提,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所需的物质基础,反过来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逻辑

从古至今,人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存在。从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马克思的“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从孟子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到习近平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都展现出了对人的关注和重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立足点和落脚点。我国都始终立足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特征,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围绕促进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进行探索。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中明确指出:“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其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三大纲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奠定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坚实的制度基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举,反革命势力极其猖獗,当时国家的主要任务是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1953-1956年,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开始逐渐提高。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起独立的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人的全面发展探索上主要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人的需求上以解决基本温饱问题为重点,在人的思想上强调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同时,在教育方面强调德智体美劳和谐统一和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

在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判断世界形势,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迅速崛起,城市化程度加深,推动了科技和教育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探索,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这一战略始终围绕“人”这个最核心的要素而推进,同时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培养“四有新人”的观点[5]。党的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并且还强调,推进社会发展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尺度,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去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没有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难以持续,最终也难以搞上去。”[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实现了“富起来”的目标,党中央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挑战,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这一时期,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这五个方面来全方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中心。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全面持续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积极探索,拓展和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为全世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三、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逻辑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所依赖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要求。

(一)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所特有的客观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1]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面对的最大国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前提。中国的超大人口规模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必定不同于西方的道路,各地区间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决定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促进“单个人”的发展,更是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来促进“类”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决定着,能否解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能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否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促进“个人”和“类”相统一的全面发展。

(二)共同富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生产力的落后必然导致出现极端贫困的状况,马克思指出:“因为生产落后的状况只会导致极端贫困的产生,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2]538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9]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0]只有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不仅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能实现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本质上是个体和全体,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富裕。但是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人口规模巨大这个最大国情,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目标,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蹴而就的。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目的是促进物的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1]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重要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教育,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并且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与之相适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些方面不仅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优良的环境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很重要。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实现的,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时时刻刻与自然界发生着联系,自然界为人提供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自然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但是自人类文明开始,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没有平等过,并且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逐渐凌驾于自然之上,并以主人身份自居并独立于自然界之外,从而人类自身与自然界割裂开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大幅提高,为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人类面对大自然不断索取,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共同前进的伙伴关系,是共同发展的朋友关系。这要求我们要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平等地与自然对话,与自然共同发展,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马克思认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群体,人基于生存需要及利益关系结成一定的联合体,但不意味着任何联合体都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人的发展空间不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国家,人类也逐渐由地域性的存在向世界性的存在转变。但是,随着世界交往程度加深,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问题也越来越多,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全球资源问题日益凸显,全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思维仍然盛行,国际恐怖主义威胁继续上升,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胸怀天下,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美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善治是顺应世界历史进程、最终走向的当代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准备。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而人的全面发展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当前,我们已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