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谱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若干继承与创新研究

2023-03-07 05:36:16徐玉
关键词:广谱广义客体

徐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哲学上的价值论被称为哲学中三大并列的基础理论之一(另外两个是存在论和意识论)[1]5。为了区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论,即劳动价值论,本研究将(哲学)价值论称为价值哲学,亦即关于价值问题的哲学理论。在一定的意义上,价值问题比存在论(或本体论)、意识论(或更广的认识论)更为错综复杂。例如,在单纯的认识论问题上,认识的主体可以是“站在”客体之外的观察者或“观众”。但在价值问题上,认识的主体既是“观众”(观察者)又是“演员”(实际参与者、与客体发生价值关系者)。因此,这里就产生了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价值判断有无客观性或真理性、价值评价有无客观的标准、如何对一定社会范围内的价值冲突进行调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错综复杂性造就了价值哲学的不同理论与学说。

在“价值”这一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哲学一是坚持唯物论,即认为从价值的客体、价值的主体到价值的关系等都具有客观的属性;二是坚持价值问题的辩证法,认为价值因主体不同或主体处在不同的时期而具有可变性、多样性;三是认为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四是在价值评价问题上,坚持以满足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终标准,等等。本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基本观点,采用广谱哲学结构分析和广义量化分析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若干理论问题做了新的挖掘和开拓,提出和刻画了价值理论中的若干新概念、新观点和新模式。这里仅列述几个问题。

一、价值概念上的守正创新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可以看成是物品使用价值概念的推广,因为物品的使用价值即物品的有用性,亦即它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正是由于客体具有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才对人具有一定的意义。马克思说:“一物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因而对人来说是财富的要素,正是由于它本身的属性。如果去掉使葡萄成为葡萄的那些属性,那么它作为葡萄对人的使用价值就消失了”[2]139。将这里的“物品”看成是任意的对象物,不限于商品或产品,也可以是天然自然物、地理环境、人们的言行等,就是广义的客体。将这里的“人们”看成广义的主体,不限于商品的购买者、产品的需求者,还可以是以个人为载体的不同层次的社会集团(家庭、社区、城镇、阶级、民族、国家等),这时,广义客体对广义主体需求的满足就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某事、某物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不能满足主体需要,就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教科书的价值概念[3]296。例如,张三升官了(这时,该事件是广义的客体),李四说“好事”,因为李四和张三是好朋友,李四意识到张三的提拔会给他带来好处(满足),所以他认为这是“好事”。相反,王五认为张三升官是“坏事”,因为王五和张三是死对头,王五意识到张三的升官会给他带来麻烦,所以他认为这是“坏事”。可见,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取决于其是否满足主体的需求。

广谱哲学的价值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概念,它从结构分析的角度,从这个概念中抽取了广义的供求关系。这种供求关系不限于商品或产品的供求关系,而是广义客体对广义主体的供求关系。这时,广义的客体是供给侧,广义的主体是需求侧。相应地,广谱哲学给出了广义供求关系的两个实现条件——非空性原理和同质性原理[4]300。它们是广义的“买卖成交”条件,也就是价值实现的条件。

非空性原理指广义客体A的供给(A供)的集合{A供}与广义主体B的需求(B求)的集合{B求}的交集合{A供}∩ {B求}不是空集合∅,即{A供}∩ {B求} ≠∅。

非空性原理表示:“我”(主体)要的东西,“你”(客体)得有。否则,“我”(主体)的需求落空。例如,B民族需要藏语教师,但A民族没有藏语教师,则B民族的需求落空,即∅∩ {B求}=∅。又如,在腐败关系网中,贪官B急需一笔现金周转,但行贿者A不能提供现金,这时贪官B的愿望落空。

同质性原理指广义客体的供给A供与广义主体的需求B求是个相容关系δ,即(A供,B求)∈δ。

相容关系δ也叫半等价关系,在数学上是满足自反性和对称性的二元关系。第一,自己和自己具有某种关系(自反性)。例如,自己和自己拥有同一个东西。第二,对于某种关系,如果甲和乙具有这种关系,那么,乙和甲也具有这种关系(对称性)。例如,“我”和“你”拥有同一个东西,那么,“你”和“我”也拥有同一个东西。因此,同质性原理表示:“你”(客体)给的东西正是“我”(主体)要的东西,即它们是同一个东西。否则,“我”的需求不能实现。例如,B国(主体)需要石油,但A国(客体)只能提供铁矿石,即(A供,B求) ∉δ(不相容)。这时,两国就没法做成石油的买卖。又如,若B国虽有丰富的某种资源,但缺乏资金和技术(需求),而A国能够提供的不是相应的资金和技术,则同质性条件被破坏,“买卖”也无法成交。

在供求双方满足非空性的条件下,同质性条件中暗含着互为供求关系,即:

(A供,B求)∈δ1,

(1)

(A求,B供)∈δ2。

(2)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一方面,B国需要石油,A国恰好能够提供石油,满足上面的式(1),这时δ1代表供求双方买卖的是同一个东西,即石油。另一方面,A国之所以要出卖石油,是为了取得货币,而B国购买石油,必须付出货币,满足上面的式(2),这时δ2代表买卖双方的供和求是同一个东西,即货币。显然,δ1和δ2所代表的内容是不同的。但只要“(广义的)买卖成交”,δ1和δ2就会同时存在。

不难推断,如果两个民族或两个国家满足上述的互为供求条件,就形成了经济利益共同体,可实现互利互补、合作共赢。如果有更多的民族或国家满足上述条件,就可形成更大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由于广义供求关系不限于经济、技术、人才等,还可以是安全、和平、友好和互信等,因此,共同体可以是多方面的[5]。

可见,上述(广义的)互为供求关系的条件(1)和(2),不仅是构建各种共同体的基本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不仅适用了“一带一路”倡议,而且适用于构建和谐世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向世界的宏观谋略之一。

二、价值评价与评价函数

价值评价是对客体的属性、性质、状态、功能等对主体有用性的判断。评价者是广义的主体,评价的对象是广义的客体,评价的依据是评价标准。

广谱哲学提出了评价函数f:A→E,其中A是客体的属性、性质、状态、功能等的集合,E是评价结果的集合。在简单情况下,E可以是简单判断的集合。例如,E={好,坏}、{荣,辱}、{利,弊}、{美,丑}等。当然,这里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价值的客观性问题。从供给侧一方来说,客体及其属性的存在对主体的作用是客观的。从需求侧一方来说,主体及其需求也是客观的[6]299。例如,一束鲜花使人心旷神怡,其中客体鲜花的颜色、形态、香气对主体人的作用等都是客观的。二是对什么主体而言的价值判断。例如对“我”而言是“好事”的东西,对别人未必是“好事”。对我这个个体而言有利的东西,未必对他人、更大的群体或者社会有利。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要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以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获得真实的利益为标准。这是评价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好坏”的根本标准。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7]864-865。

为了对被评价对象精确排序,评价函数可以取数量关系模型,这时可取E=[0,1]。例如,通常的三级评价模型y=k1x1+k2x2+k3x3,其中x1、x2、x3是三级评价者对某一客体的评价值,k1、k2、k3是相应的权重(k1+k2+k3=1)。现在很多高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通常采用这个模型,评价者分别为学校(一般为校级督导团)、院系(院系督导团)、学生。

这个模型暗含着两个理念。一是评价者认为,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三级评价者综合评价的结果。这样才能消除主观性,保证客观性。在数学上,相当于在一个三维空间中确定一个向量。二是权重的取值反映了评价者的价值取向。即哪一级的权重大一些,哪一级的权重小一些,要根据三级评价者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客观程度来确定。如果k3(学生的权重)偏大,可能导致某些不负责任的教师“讨好”学生;如果k2(院系的权重)偏大,可能导致院系与教师的矛盾加大等。这便是价值取向问题。

可见确定一个评价函数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技术问题,它反映了评价者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

在上面的模型中,可以把E分成若干子集(子区间),使它们对应“优”“良”“合格”“不合格”等。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又分为“省内领先水平”“国内领先水平”“国际领先水平”等若干子类。其一般模型是fδ:A→E/δ,其中fδ称为商化映射,表示对科研成果集合A分类后的评价,商集合E/δ={E1,E2,…,En},δ⊂E2为E上的等价关系,每个Ei∈E/δ称为一个等价类。设ai∈A是某人的具体成果,这时,f(ai)=Ei∈E/δ就是对某人的成果ai所做的“属于Ei级别”(如“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等)的评价。

在上面价值评价的商化模型中,可以引出对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关系的另一种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价值论强调要坚持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6]315。但一些坚持利己主义思想的人对于为社会作贡献却嗤之以鼻。他们将实现自身价值和奉献精神(实现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忽略了人的自我价值要通过人的社会价值来实现。

在上面的商化模型中,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如评职称、获得某种奖赏等),必须拿出像样的成果(贡献),经过专家的评价,才能确定其达到了什么水平(例如高级工程师水平、正高级工程师水平等),即落到某个等价类中,其才能获得相应的职称或奖赏。在这里,其成果是“原形”,而专家的评价是“镜子”,评价的结果是“镜像”。这就是反射关系。反之,如果其拿不出像样的成果(贡献),别人不知道其达到了什么水平(落到了哪个等价类中),其价值就实现不了。同样,一个人要别人承认其是哪一级别的文学家、艺术家,就得拿出有影响力的作品,经过社会评价,人们才会予以承认。即便再自私的人,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也要先为社会作贡献。这是因为一个人想得到他人或社会的认可,必须拿出自己创造的东西交给社会评价,别人或社会才会知道其价值。例如,一个人要评职称,就得提交有价值的成果(贡献),比如一个科研项目,经过评审得到结论,如“达到省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等。如果其拿不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别人就不知道其达到了什么水平。这时,对一个人的“贡献”(科研成果)的评价就相当于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一个人价值量的大小。据此,广谱哲学提出了科研评价的镜像模型[8]。

三、价值观冲突与价值场网调控理论

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每个人、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它们难免会发生碰撞、冲突或对抗,这就是价值场的概念。场本来是个物理概念,它指某一物理量在空间的分布。例如,流速场、电场、磁场等。价值取向也是向量(有大小、方向),它们在一定社会范围内的分布,就构成了价值场。设G是主体的集合,E是价值指标集合,则映射f:G→E就是价值场的简化模型(在数学上它可以有多种变形)。人们关注的是,如果价值场失序,每个人、每个主体只为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而奋斗,社会就会呈现混乱、无序状态,甚至出现弱肉强食的现象(所谓“丛林法则”),最终受伤害的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因此,必须对价值场进行调控。

由于价值场涉及的是价值向量的方向和大小,因此,价值场的调控就是价值向量方向和价值指标的调控。其中价值方向的调控在现实社会中通过舆论导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律的宣传普及、政策导向等手段进行约束或调控。当主体希望整个价值场有序时,通过上述手段,使每个主体的价值向量趋于一致或协同,从而使整个价值场有序化,进而达到整体功能优化。当主体希望整个价值场瓦解时,也可以通过上述手段,进行负面引导,使价值场内诸主体各自独立或结成各自独立的集团,造成整个价值场的互相竞争、对抗、内耗等,从而使该价值场无序化、整体功能失调或使某价值场解体。瓦解对方的价值场,是敌对阶级、敌对国家之间斗争的一个重要谋略。

价值指标的调控是调控者(管理者、领导者)对一定价值场内的主体规定一定的价值指标,要求在一定的时段内完成,并使完成的状况对应一定的奖惩措施。考虑到评价的客体(主体作为客体)、内外环境、主体的自生目标(如企业自己定的目标)等因素,调控模型可写为:

行为客体集×内外环境集×自生目标集→价值指标集。

式中符号×表示直积(集合元素的配对运算)。设S、T、V分别表示行为客体集、内外环境集、自生目标集,价值指标集为E,则有

ψ:S×T×V→E。

根据调控需要,上式可以有不同的变形。例如,商化模式ψ*:S/δ×T×V→E/θ,其中S/δ是对行为客体的分类,例如,把企业分成大中小微或强中弱等类型。E/θ是对价值指标集的分类,例如,把企业应交的利润或税收分成若干等级(如E/θ={E0,E1,…,En})。假定两个相邻的子系统Si,Sj∈S/δ对应的价值指标集的交集非空,这时,若Si代表某类企业或地区,则ψ*(Si,ti,vi)=ei∈Ei∩Ei-1就表示对弱小企业或地区的扶持,即所谓的休养生息政策。反之,若ψ*(Si,ti,vi)=ei∈Ei∩Ei+1,就表示对实力强的企业或地区多收税,以便支持弱小企业或贫困地区。

又如幂集模式ψ**:P(S)×T×V→E/θ,其中P(S)={Di|Di⊂S}是行为客体集合S的所有子集做成的集合,即S的幂集合,它可以刻画从个人、家庭、社区直到国家等不同层面的行为客体。这时,上述模型便可以模拟对不同层次行为客体的价值调控。

价值网指价值主体之间由于横向联系而形成的网络,这种横向联系可以是竞争、冲突关系,也可以是互补、合作关系,因而可以分为相容网和相斥网,这取决于调控者的价值取向。以相容网为例,相容网是调控者采取措施使价值主体之间互利互补、合作共赢,一般构成相容类(半等价类)。它们要满足本文第一部分提到的价值实现的非空性条件和互补性条件式(1)和式(2)。

例如,循环经济中不同企业的互补合作构成的就是相容网。又如,我国农业合作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乃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专业合作社等构筑的都是相容网。此外,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要构筑的也是相邻国家之间的相容网[5]。

在现实社会中,价值场和价值网往往是复合在一起的,即它们是一个复合系统S=(G,R),可将其称为价值场网。其中,G是主体的集合,R={f,g},f:G→E,g⊂G2×W(W是广义权重)。因此,对价值场的调控和对价值网的调控事实上都是对价值场网的调控,只是侧重点不同。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改革开放早期先对人民公社制度进行解耦(即解除耦联)、然后进行指标调控(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等,都既涉及价值网又涉及价值场的调控[9]。

四、结语

本研究针对广谱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若干创新研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包括广谱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概念提出的广义供求关系的解释及其模型、广谱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评价思想提出的评价模型(评价函数)的分析、广谱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冲突思想提出的价值场网模型及其调控理论的分析等,对了解广谱哲学的价值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关系,深化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现代科学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守正创新,均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

猜你喜欢
广谱广义客体
Rn中的广义逆Bonnesen型不等式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从广义心肾不交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厦门大学科学家发现乙型流感的新型广谱中和抗体
海南医学(2017年20期)2017-11-11 08:18:07
有限群的广义交换度
诱导广谱中和抗体的HIV-1疫苗研究进展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广谱哲学关于社会历史研究的方法特点
论著作权客体的演变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