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新颜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互联网成为群众意见表达的最大平台,也是热点难点问题的集散地。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要倾听网上民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让网络成为沟通党心民意的“快车道”。
新时代,群众路线出现了新特点、发生了新变化。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以新技术为支撑创新引领,既会“键对键”、又能“面对面”,汇聚最大向心力,争取最大范围人心。地方融媒体中心如何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济源新闻传媒中心构建三重纬度,通过走好互联网主战场的群众路线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共同擘画网上网下同心圆。
网上听民声,网下解民忧。
只要新闻工作者善于倾听、善于辨析,善于把线上的民意与线下的改进结合起来,就能让网络真正成为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汇聚民智的“连心桥”、协同共治的“加速器”。
速度与力度的辩证关系,既要出手快,更要立意深。有速度,才能第一时间知民情、晓民意;有力度,才能推动民生问题解决,树立权威、准确、专业的媒体品牌形象。
2022年1月份以来,为进一步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监督作用,济源新闻传媒中心把建立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长效工作机制作为把牢意识形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围绕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大全媒体宣传力度、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积极对接反馈,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在济源”新闻客户端开设“掏掏心窝子·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设置“党员说”“群众说”两个子栏目,受众可通过手机、网络等更快捷的方式,将自己遇到的困难事、烦心事等以及党员干部办实事的过程,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上传、表达诉求、发表观点。
“济源晨报”微信公众号开设“群众说”端口,受众可在微信上直接反映供暖、就医、上学等问题,增强为民办实事的社会效果。
济源广播电台在全天的节目中滚动播出“掏掏心窝子·群众说”线索征集,广泛征集群众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宜居、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以及自己亟待解决的困难事、烦心事。
济源新闻传媒中心成立了“帮帮办”工作室,安排专人,站在群众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每日对网上、网下群众留言、来电等诉求及时梳理,建立诉求台账,并交由相关单位处置回应。对于办结事项得到解决的,及时进行销号,未得到及时解决的,列出清单,交给示范区督查局进行督办销号,切实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及时回应、妥善解决,增强为民办实事的社会效果。
“我们小区周边村庄挖污水排水沟,进度缓慢,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希望有关部门给予解决。”2022年4月15日,网友“晓楠”在“掏掏心窝子·群众说”线索征集中,倾诉了自己遇到的烦心事,小区门口的排水沟5个月还没有挖好,上下班高峰期进出小区拥堵严重。“帮帮办”工作人员接到线索后,第一时间联系所在镇,在反映群众诉求的同时,交给示范区督查局进行督办。7个工作日之内,污水排水沟完工。
“小区大门口路灯很暗,导致有些车辆打远光灯,影响交通安全”……一件件“急难愁盼”,看似都是“门前小事”,背后关联的却是千家万户。截至目前,老百姓通过微信平台留言、客户端反映等形式,共反馈涉及交通出行、老旧小区改造等各类相关问题600余个,已全部反馈解决。
2022年11月15日,济源新闻传媒中心开通网上问暖平台,搭建起市民与供热企业及供热主管部门沟通解决问题的桥梁。截至目前,平台共收到市民反映的近400条用暖问题,与相关部门联动后,办结率达82.6%。
济源新闻传媒中心扛牢党媒社会责任,走实网上群众路线,通过多媒体平台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回应群众关切,及时推动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架起了相关职能部门与广大群众之间的通达桥梁。
“互联网+”通讯员队伍建设是济源新闻传媒中心积极响应“开门办媒体”的号召,是融媒体时代信息多元化的需求使然,是主流媒体壮大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担当。
广度与温度的辩证关系,既要画好走好群众路线的“千里江山图”,又要生动描绘凡人善举的暖心画卷。既要提高站位,打开“开门办媒体”的全局视角;又要“零距离接触”,真实反映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的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真切需求。
2021年11月19日,济源新闻传媒中心举行全媒体通讯员队伍成立暨授旗仪式,150余名市民成为首批全媒体通讯员。这支覆盖全市及重点行业领域的优秀通讯员队伍,可以为融媒体发展提供多元化信息,并在解决突发新闻信息不对称、独家新闻准确性核查等方面起到突出的作用。
全媒体通讯员的聘用,进一步拓宽全媒体的报道途径,增强全媒体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传播力。同时,加强对基层新闻的挖掘,充分发挥全媒体通讯员在宣传舆论引导、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通过他们多元的视角、生动的书写,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更好地向公众展示济源形象。
济源新闻传媒中心成立了全媒体通讯员群,安排专人进行管理。2022年9月8日,全媒体通讯员、市公安局交警五大队姚卫东在群里上传了一个当天拍摄的短视频:在河口水库,一名游客坠落在半山腰的石壁上。因山路狭窄崎岖,救护车无法通行,在目击群众的带领下,54岁的苗文才医生带着急救箱,以树干为支撑,攀爬到伤者所在地进行紧急救援。
经过紧张编辑后,《点赞!游客山间坠落受伤,济源急诊医生上演紧急救援》这个短视频,在济源新闻传媒中心旗下各新媒体矩阵第一时间发布,微友纷纷留言:“给苗医生点赞”“向这样的好医生致敬”……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弘扬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2022年8月8日,大雨过后济源街头上演温馨一幕,一名40多岁的大姐徒手清理路边排水口。全媒体通讯员、轵城镇南沟村村民翟伟风上传后,“在济源”视频号迅速发布,点赞2000余个,网友纷纷留言:“正能量,需要弘扬”“为大济源的美女姐姐点赞”。
2022年以来,济源新闻传媒中心开展名师培训、线下采风、联动采访、年度推优、多平台推介等服务,为广大通讯员提供更大的平台空间和更多的资源支持,旨在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熟悉运用新媒体技术、扎实掌握业务技能的“互联网+”通讯员队伍。
150余名全媒体通讯员的加入,为济源新闻传媒中心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蓬勃力量,推动济源新闻传媒中心成为值得信赖的内容发布者,成为有价值、有品位的优质服务者,成为权威的政务信息和生活信息发布平台,成为创意媒体产品和传播方式的生产平台。
精度与黏度的辩证关系,既要把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又要贴近分众化需求,增加与受众之间的黏性。要抓准兴趣点、需求点,形成报道合力,又要创新传播形式,增强报道的亲近感、吸引力、感染力。
□ 济源新闻传媒中心举行全媒体通讯员队伍成立仪式
融媒体时代,多元化的受众需求催生出新闻呈现的多样化。传统媒体也必将在5G+、人工智能、云服务、大数据等领域,爆发出更多的能量。“内容为王”依然是融媒体时代发展的核心,这就对增强用户黏度、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有着较高的需求。
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大兴“开门办媒体”之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生产群众喜爱的内容,建搭群众离不开的平台。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近年来,济源就年度十大民生实事等征求网民意见建议,得到受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不仅为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也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
在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的制定过程中,济源新闻传媒中心旗下“在济源”客户端、济源网、济源日报官方微信等新媒体矩阵发布征求意见公告,向广大市民征集意见,提高网民的参与度。
如何强化用户连接、增强用户黏性?这是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新媒体时代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善用互联网思维,保证电子政务信息服务供给,以提高信息、服务的触达率与接受度为落脚点,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坚持在为民服务中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凝聚力与引导力。
济源电视台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企业招工难、群众就业难问题,在2022年4月份,举办了“稳就业惠民生”直播带岗活动,通过直播平台发布了2000多个岗位,济源电视台视频号和济源新闻综合广播FM102.0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共吸引9.6万名网友留言互动和在线观看。最终,5000余人次与用工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移动互联时代,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不同,济源新闻传媒中心旗下各平台通过媒体融合创新表达方式和产品形式,让故事更加生动、画面更加鲜活、形式更富于感染力,引发受众的共鸣和共情,形成传播者与受众的有效互动,增强用户黏度,加快提升主流媒体的网上传播能力。
2022年2月26日,晨报官微推出微信《121个项目!5954185万元!济源要干这些事儿!》,在发布权威信息的同时,在文末设置了留言环节:“您最期待济源哪些项目呢?留言区聊聊”,网友参与性很高,纷纷留言。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要加快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党的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全媒体时代,在互联网主战场上走好群众路线,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济源新闻传媒中心加强顶层设计和体制创新,把握三重维度,着力提升全体采编播人员的网络能力素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政务职能加媒体监督的方式践行“四力”,在网友与职能部门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切实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