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登
“广西、梧州、藤县、莫埌村”。
2022年3月21日,瞬间成为全球网络热搜的关键词——东航MU5735在执行昆明飞往广州的航班任务时,在藤县上空,突然失联了。
“3·21”东航MU5735飞行事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力组织搜救,妥善处置善后。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对做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广西当地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从整个广西人员的支援调配、再到普通群众的自发组织、服务,都在举全民之力协助开展搜寻救援、后勤保障、事故善后工作。
十多天里,在这个狭窄的山村内开展的搜救援行动,牵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
作为广西日报驻梧州的驻站记者,3月21日起,我和同事们全力投入搜救援采访报道中,成为全国最早全方位报道事故的记者之一,也是坚守现场直到最后一刻的记者。
回顾那十多个日日夜夜,在东航飞行事故救援一线现场,迅速集结的救援人员,自发参与志愿服务的村民,四方汇聚而来的救援团队,在陡峭山坡上坚守着,在冷风苦雨的泥泞中忙碌着,组成了一幅幅朴实而动人的画面,至今依然让我心底暖流涌动。
我长期驻站梧州,当天下午正在附近乡镇采访,闻讯马上与藤县地方政府确认失事地点,然后暂停原来的采访,驱车抄近路前往现场。
□ 2022年3月21日下午,作为首批进入救援核心区的记者,广西日报潘登(中)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第一时间用手机定位,给编辑部发去现场画面
很快,广西日报梧州记者站立即组成前方报道小组,前往事故发生点。
飞驰的汽车穿梭在盘山村道上,满目都是救援的车辆往事发地点集结,我的心瞬间被提到了“嗓子眼”——具体位置难找吗?还有生还吗?救援力量到哪儿了?
作为全国最快抵达事故核心区的媒体记者,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形容我所看到的第一现场,那只能是黑色。
事故现场是一个山窝,这里山高林密,进山唯一一条山路也被坠毁飞机的巨大撞击拦腰斩断。
进入支离破碎的现场,可以看到飞机失事引发的一场山火痕迹,留下了一片炭黑,一个巨大的深坑,散发着浓烈刺鼻的烧焦气味。
现场,每个人总想说点什么,但话到嘴边又都咽了下去。寂静的山坳中,此起彼伏的是向外界求救的电话与打到一线的追问。
但是进入核心区后的几个小时,黑色很快被显眼的“橙色”所替代,消防救援队铺天盖地而来。
茂密的丛林中,弥漫着大量燃油气味,残留着一处处未扑灭的火苗,田里、路边、果园里,失事地上满是散落的飞机残骸……最先到达的藤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杨有志,冒险组织消防救援人员进行搜救。“快冲过去,看还有没有生还。”
因进山路比较狭窄,他们身背沉重的救援装备跑步进入事故核心区,进行拉网式搜索,同时组织了当地的乡镇专职消防队员,对周边20公里范围进行了搜索排查。
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员曾军祥,正在办理退出交接工作,主动请缨随第一梯队赶赴救援现场;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员彭林,告别刚做完手术的妻子,提前结束公休归队……很快,自治区在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牵头前方应急指挥工作,并负责做好搜寻救援、善后处置、疫情防控工作,一支支救援队伍火速赶到,广西派出消防救援,公安、武警、民兵等2000多名救援人员,会同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驻防广西、广东的678名救援人员,在现场争分夺秒开展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在一组组救援人员集结的同时,全国各地的媒体也闻讯而来,记录下一幅幅感人的救援画面。
2022年3月22日,凌晨1时许,我身旁人民视频记者拍下一段感人的画面,刚刚从一线撤出来休整的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来不及吃饭,就疲惫地席地而卧。该视频播发以后,一拨拨网友通过弹幕,表达自己的敬意:“眼睛进了石头”“我们可爱的救援人员辛苦了”……
山体滑坡,山路陡峭,泥潭深深,飞机残骸尖利……3月22日起,连续的降雨,让搜寻难度倍增,搜寻队员一天工作下来,护目镜全是水雾,鞋里的汗水浸透双足,即使是这样艰苦,也没有一个人退缩,反而纷纷请战。
“哪怕还有一分的希望,我就要尽万分努力。”梧州消防救援支队政委欧灵双眼布满了血丝,声音沙哑,全身疲惫不堪,依旧给大家鼓劲。作为第一支开进的救援队伍,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共收到队员的“决心书”“请战书”221份。
钦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员牟勇林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沉重的头盔,回到休息地后,才觉得双脚疼痛,脱掉鞋子后才发现脚踝被刺得血肉模糊,用纸巾包裹住受伤的脚踝休息片刻后,他又奔赴现场展开搜寻。
1994年出生、来自南宁市的消防员滕醒文,在开展事故处置期间,他手机日记里留下了这样一段段文字:
“为了防止受伤,我们里面穿着抢险救援服,外面再套上隔离服。防护服中间不能脱,不方便上厕所,人生第一次穿上成人纸尿裤,我有点害羞。”
□ 事故现场被撞出一个大坑
“用棍子敲一敲、左右看一看,走两步回头再看一看……”3月27日,已在泥泞中连续奋战多日的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陈小辉,扯着嘶哑的嗓子指挥消防救援队员,在泥泞的山坳间挖掘出失事飞机的第二部黑匣子……。
救援的路,荆棘密布,树枝缠身,救援队伍用手刨用刀砍斧劈,硬生生开出来一条土路。
食物、照明、帐篷物资,则是小山村的老乡们开着摩托车,然后肩扛手提,徒步背来的。
飞机坠落的地方,距离老党员、莫埌村村民李亚天家800米处,我和两名同事到他家采访,看到他还提供家里的空闲场地、食物茶水供工作人员休整。
“岳父煮了3锅粥,炒了些小菜,供救援人员食用。小舅子帮运物资。”李亚天女婿在梧州市一机关单位工作,他回顾说,飞机坠毁当天父子俩熬了个通宵。
村里没有路灯,入夜后漆黑一片,给救援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邻近的村民们也自发地从家里拿来电灯、手电筒等,照亮着各个入村口和值守点。晚上早早关门的小卖部,老板娘刘美连却开灯亮了一夜。
村民的光,就这样默默地为我们亮了一整夜。
事发地三面环山,山路崎岖狭窄。大型救援车辆无法进入,救援物资难以快速送达。
“用摩托车运吧,这样更快更方便。”村党总支副书记莫献林的提议在村里的微信群一发布,村里的党员群众迅速响应,自发报名做志愿者。
3月21日下午,退休老支书莫凤亿放下猪肉档口生意第一个报名参加。“我是老党员了,凡是能搭得上一把手的,我们都愿意去帮忙。”
“还有什么要送的就来叫我们,随时待命。”我曾两次搭乘村民莫光南摩托车进入救援核心区,50岁的他每天往返四五十趟,每次完成任务后,又将车整齐停放在应急指挥部的入口处等候。
57岁的莫朝南,丢下正在洽谈着的木材生意参加志愿服务,救援开始后的前两天,每天仅休息3个小时,双眼布满血丝,雨靴被污泥覆盖,分不清本来的颜色。
莫朝南还动员妻子、两个女儿和儿子分别从梧州市里、藤县县城和岭景镇赶回来,帮忙做些后勤工作与运输物资,一家五口都参加到志愿服务工作中。
在参与救援的那些日子里,这一批身穿红色马甲的200多人的“红骑队”累计运送物资、人员约2.35万车次,有力地保障了救援所需和生活所需。
小村大爱。在灾难面前,莫埌村从十几岁的青年到60多岁的老人,男男女女都自发上阵当志愿者。在十多天的救援里,村里几乎都是灯火通明,日夜守候着。
一辆摩托车、一双手、一个肩膀、一壶开水……全村男女老少用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为救援队伍开辟疏通了快速救援的通道,提供着无间断的后勤服务,让救援队伍在一线核心区专心开展救援。
□ 村民志愿者自发组成“莫埌红骑队”运输物资
□ 2022年3 月21 日,尽管夜已深,但是新来的救援人员稍作集结,就立刻开赴现场
一线救援人员全力搜救,当地干部和村民也自发参与其中,不少志愿者和救援团队也奔赴而来,大家全力做好服务,展示了同舟共济的无疆力量。
几十公里以外的藤县古龙镇,摩修店老板黄胜森暂停营业,来到村里当起志愿者,为“摩托车运送大军”及时更换机油、轮胎、刹车皮等,保证救援摩托车的正常使用。
“大家都争先报名,救援人员数量每分钟都在增加。”广西蓝天救援队一名督导员称,第一时间他们召集来自桂林容县、贵港蓝天救援队的20多名队员,携带专业的救援破拆设备和照明设备而来。
作为连续多日在现场参与搜救工作的社会救援力量,广西爱新医疗紧急救援中心第一时间集结来自南宁、平南、容县、北海等地的20多人,半夜出发,在22日凌晨冒雨赶到后,就迅速投入工作。
“只要有需要,我们随时提供支援。”来桂支援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专家组成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尹平说,事故发生后,广东省的4名专家包括两名心理专家,会同广西各地抽调的50名心理专业人员,前往梧州市和藤县两地开展专业心理援助工作。
然而,时间在流逝,漫山遍野的白色,伫立在黑色的伤痕里愈发瞩目。一个个弯腰的直起,告诉大家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没有生还者。
3月24日,在距事故地点400米山道中,消防救援人员在挺进途中,遇到前往现场的航班乘客家属,广西日报用相机记录下消防队员整齐地肃立在道路一旁,低头避让向家属致意的无奈一幕。
在离救援核心区不远的山坡上,善后处置工作组在山路一侧设置了祭拜点,并准备了百合、菊花等鲜花和香烛等。心理援助团队队员也始终在一旁守候,为前来祭拜的失联旅客家属提供帮助。
□ 消防、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参与救援
□ 在核心救援区,应急部门深夜架起临时指挥部
“感谢你们!你们的关怀和爱温暖了我的心,今后不管我走到哪儿,都会铭记你们这些帮助过我的家人们。”3月30日,一位遇难者家属离开梧州前,给一直陪伴她,把她当作家人的志愿者梁冰和兰欧酒店员工留下了一封充满感激的信。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2022年即将过去,回望这十几天日子,我忘不了,遇难者家属在现场吊唁时,在一束束白色菊花后,用乡音一声声、一句句对亲人的呼唤。更忘不了,在现场一个个满身泥泞的搜救者身影,以及汇聚在这个小山窝的每一颗忙前忙后的仁心。
大事件前,作为省级党报驻站记者必须冲在一线、扎根一线,我和同事们有幸成为全国最早全方位报道事故的记者之一,也是坚守现场直到最后一刻的记者,采写了《救援一线的“父子兵”》《72小时,一刻也不放弃》《拍拍肩膀的雨水,揉揉疲惫的眼睛,他们又出发了》《分秒必争 风雨无阻》等40多篇稿件。
我们和很多在现场的同行一样,文字饱含着深情,记录着救援人员在现场的每分每秒,充分展现了壮乡人民的朴素情感、大爱情怀和高尚情操,以及各方汇聚在一起勇于担当、守望相助的巨大力量,更展现了在危难面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他们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得到大量网友的盛赞。“向自发参与救援的志愿者致敬!向英雄省区的广西人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