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丰丰
2022年是我到人民日报社青海分社工作的第四个年头。作为一名分社记者,我们在青海工作着、也在这里生活着,我们见证着、记录着,一定程度上也参与着这片辽阔热土的变迁与发展。时光的年轮汇聚着时代向前的滚滚浪潮、也记录着我们与一方土地共同成长的足迹。
2022,不平凡!
这一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如火如荼,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蹄疾步稳,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在江源大地聚力构建……
这一年,大家克服多轮疫情影响,万众一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级政府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抢抓一切机遇加快复工复产……
这一年,“1·08”门源6.9级地震、“8·18大通山洪”无情袭来,我们无奈于大自然的残酷,更感动于人与人守望相助的温情……
这一年,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乡村产业发展的势头如何、乡村基础设施巩固完善提升几何、各族脱贫群众的生活怎么样?高原深处的村落人家,最是牵引着我们深情的目光。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那就是:感谢!感谢田野大地上,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各族乡亲们、驻村干部们用奋斗点亮的平凡梦想,给予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
在高寒缺氧的三江源头、在水草丰美的祁连深处、在戈壁浩瀚的柴达木盆地、在梯田连绵的河湟谷地,那散如珍珠的牛羊、娇艳欲滴的枸杞、香味扑鼻的拉面,背后无不凝聚着一方政府的探索、成千上万老百姓的致富梦想。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村落里,成千上万个乡亲们正怀揣对好日子的向往,依靠朴实的努力,不断刷新着家乡的明天,蒸腾出崭新的希望,作为新闻工作者,我没有理由不振奋、不记录。
家住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的马兴全马兴军兄弟俩是我非常关注的一对“乡村创客兄弟”。2020年刚认识他们时,大学毕业的兄弟俩双双放弃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选择回到家乡搞养殖业,家人们反对、乡亲们不解,还有创业初期的种种艰辛,都化作兄弟俩“要闯出一片天地”的豪情与干劲。养殖技术从零学起、积极参加各种展销大会、一点一点开拓外地市场……经过几年的打拼,当初的青涩已经蜕变成砥砺风雨的老成,更沉淀出实干向前的拼劲:如今,他们的牛羊养殖规模已经达到两千余头,养殖场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022年,兄弟俩还探索出直播带货的销售新渠道,带动周边的乡亲们一起搞科学化养殖、合作社式分红,不仅让高原深处的土特产品走向全国各地,更让远方的人们知道了家乡的油菜花海、雪山草原。
“这背后,离不开政府对我们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我觉得我们更多的就是幸运吧!”面对记者的夸赞,哥哥马兴全黝黑的脸上露出谦虚的笑容,但他手上的老茧、额头的皱纹,还有在直播间放下疲惫耐心讲解的状态,又在告诉我们一个再朴素不过的道理:好日子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乡村振兴是个大舞台,只有勇于追梦、勤劳奋斗的人才能出新出彩!
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行走高原,我们还欣喜地看到,乡村振兴的东风正赋予许多传统手工艺以新的生机和活力,互助回族土族自治县的盘绣手艺、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藏服加工,还有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的黑陶制作,传统的乡村文化正转化为无尽的财富,孕育出了“新希望”,给老百姓带来了新生活。
隆务河潺湲流淌,藏汉特色结合的庄廓院点缀两岸,这里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的上吾屯村和下吾屯村,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的发源地。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当地依托热贡艺术这个独特优势资源,把培育热贡文化产业作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撑来抓,引导扶持民间艺人投资创办热贡文化企业。目前,当地热贡画院、龙树画院等规模较大的画院达到20多家,大小文化企业总数达到400余家,从业人员达到5万余名左右。
格桑嘉措就是其中的一名唐卡画师。过早离开父亲的他曾与母亲饱经贫寒,15岁时拜师学艺更多是迫于谋生,能够让家人吃饱穿暖就是他彼时最大的梦想。但时代不会辜负一个努力前行的少年,随着脱贫攻坚的脚步来到这个高原小山村,格桑嘉措凭借高超的绘制水平,让自己的唐卡作品卖到越来越多的地方,甚至还在北京举办过自己的个人画展,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非遗传承人。手握一沓沓寄向远方的邮寄单,我们仿佛看到了格桑嘉措梦想延伸的枝蔓,背后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仿佛缀满其间的花朵,娇艳绽放。
然而,故事到这还远未结束。
日子好起来的格桑嘉措并没有就此止步。一方面,为了让唐卡能走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他不断对传统唐卡用料昂贵、尺幅巨大等特点进行改进,探索一些“小而精”的文创产品;另一方面,格桑嘉措积极投身帮助家乡各民族的困难学生、孤寡老人,用自己的画作收入为身边人送去温暖。“人不能只为自己,还要想着别人。”朴实的话语背后,是传统文化对内心善良品质的深深滋养,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对无数普通人命运的改变。
□ 记者贾丰丰(右)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吾屯村采访非遗传承人格桑嘉措
在分社工作,我们走的最多的地方就是乡间田野,一次次跋涉也让我们对脚下这片厚重、丰富的土地有了更加立体而深刻的理解,我们饱含关怀更充满信心,乡村振兴是资金、技术、人才的加快汇聚,也是农村与城市在经济、讯息、心理上的有机连接。一根网线,就能改变乡亲们社交的时空边界;一条道路,就能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大山……也让我们认识到,乡村不再是浩荡奔涌的城市化浪潮中,只有“失重感”的边缘场域,在广袤的田野间、在乡村振兴的春风里,越来越多的化学反应还在悄然发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我们唯有忠实客观地去记录、满怀热情地去推动、心怀敬畏地去鼓呼,方能不负青春、不负使命、不负韶华。从这个角度来说,乡村振兴既是成千上万乡亲们圆梦的舞台,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实现价值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