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现实问题激发基层官兵练兵备战内生动力

2023-03-06 08:58王洪兴
政工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练兵内生强军

王洪兴 陈 静

习主席对基层官兵高度关心、对练兵备战高度关切,多次强调“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增强基层内生动力和工作主动性”。激发基层官兵练兵备战内生动力,是增强基层内生动力的主要方面,直接决定着官兵练兵备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近期,通过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基层官兵练兵备战内生动力情况进行调研,旨在摸清问题表象、找准原因症结、理清思路对策。

一、存在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政治引领不断强化、打仗重心重新归正、军人待遇持续改善、基层风气日益纯正,基层官兵练兵备战内生动力呈现稳步提升、积极向好的勃发之势。但调研发现,少数官兵也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从军意志不够坚定。在某部开展问卷显示,官兵的信仰认同得分普遍高于行动趋向得分,说明从信仰到践行的转化有差距。备战意识不够紧迫。少数官兵备战打仗的使命感有弱化,表现在缺少“三心”:缺少思战的忧心,缺少备战的决心,缺少练战的恒心。练兵精力不够集中。当前外界令官兵分心走神的因素比较多,少数同志没能全身心地投入练兵备战之中。训练创新不够积极。少数单位抓创新、谋创新的效果不够明显,存在“三多三少”现象:一是领导带动多、基层跟进少;二是空喊口号多、实际成果少;三是因循守旧多、转化运用少。提升标准不够自觉。少数官兵的训练标准和主动性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主要有“三缺”:缺制衡强敌的拼劲,缺深研打仗的钻劲,缺真抓实备的韧劲。

二、原因分析

刘春东/摄

内生动力既受心理资源制约,又受外部因素影响,需要在现实比对分析、生成机理解析的基础上,搞清深层次的思想成因、行动诱因、环境肇因。

(一)思想认识跟不上强军节奏。伴随改革强军的铿锵步伐,新体制的“四梁八柱”拔地而起、新制度的“条条框框”有序布局,但少数基层官兵思想认识没能及时换挡升级,未能将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对军事训练提出的高标准、新要求,与自身发展需求联系起来,转化为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有的虽然危机感和紧迫感较强,但因为工作常年偏于一隅,思维不够前瞻、视野不够开阔,知变、适变、应变能力不足,经常陷入“想为而不能为”的窘境。适应新体制、跟上新变化、迎接新挑战,需要主动来一场“头脑风暴”和“能力重塑”,以思想认同强化训练主动,以能力突围带动训练转型。

(二)激励方式跟不上改革步伐。一是正向激励不足。按照“前慢后快中间稳”的制度设计,个别新毕业排长对自身晋升速度放缓的情况,还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对此,既要教育引导官兵正确认识改革红利,更要靠有效的精神激励补位。二是负面激励过度。在巡视监督常态化背景下,个别单位出现问责泛化倾向,致使基层训练畏首畏尾甚至消极保安全。根据需求层次理论,训练好了获得荣誉属于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而问责惩罚影响的却是个人进步等更为基础的安全需求,所以多数人会优先满足避责动机,而放弃政绩追求。三是淘汰机制欠效。我军现行军官政策的竞争淘汰作用不够明显,“混够年限向后转”的思想还有市场。

(三)管理模式跟不上时代要求。少数领导和机关的管理方法比较落后。有的刻意追求“精细化”管理,给基层安排的每项任务都有具体指标和细则,人为增添“五多”问题;有的已经习惯“运动式”管理,为完成任务经常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且往往朝令夕改令人无所适从;有的长期保持“强压式”管理,对部属批评过多、要求过急,忽视思想引领和情感交流。凡此种种,将基层变成只会机械执行的“提线木偶”,严重削弱官兵的控制感和训练动力。心理学上的控制感补偿机制认为,官兵长期处于低控制感的训练情境中,就容易转而沉迷网络游戏、转向寻求家庭慰藉、转身考证谋求退路,以此来恢复重建控制感、重新获得秩序感。可见,作为群体心理动力的控制感缺失,是引起官兵练兵备战内生动力匮乏的重要诱因,管理方式不当是造成控制感缺失的外部肇因。

(四)制度保障跟不上矛盾发展。从社会层面看,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力资源总储量持续下降,如果军人待遇跟不上市场机制下的薪酬增长,付出与回报原则就会自动将青年人才从军营引向社会,并对兵员征召产生巨大挤出效应,这正是官兵谋转思退比例较大的社会根源。基层单位尤其一线官兵工作时间长、训练付出多、安全压力大,极易在与地方工作的同志对比中产生“吃亏”心理。从官兵层面看,大部分正值“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养老哺小”的人生爬坡期,如果现实需求保障不充分、不到位,不仅会严重掣肘训练热情的生发,还会因为抗不过家庭后拉力选择退役。

三、对策建议

激发练兵备战内生动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谋划、体系设计,以内生动力为重点,以外部肇因为抓手,将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整合起来,将动力涵养、提升、保持和集聚贯通起来,形成内外协同发力、多维综合聚力的系统激励格局。

(一)深化内在认同,促生内生动力。一是在教育引导中增进政治认同。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抓好“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加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我军根本职能教育,把练兵备战的弦绷起来。二是在认清使命中增进价值认同。系统分析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巨大影响,精准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趋势,帮助官兵认清我国发展面临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严峻挑战,认清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现实紧迫性,把必打的思想牢固立起来。三是在减压释负中增进情感认同。从法规制度层面为基层赋权定位,克服长期以来的“最底层”偏见;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做好“削冗举要、减负为正”的工作;科学设置容错认定程序和实施细则,让官兵大胆放心地训练。

(二)突出正向激励,激发内生动力。一是规划成长路径引领发展。坚持个人意愿与组织需要相结合、目标定位与发展志向相契合,综合分析官兵学历层次、能力现状,量身定制个人发展总目标与阶段目标,确保军旅生涯“小目标”与强军兴军“大目标”同频共振。二是活用比武竞赛引燃激情。推广基于信息网络的模拟训练新系统、新平台,持续深化单兵比,拓展完善单元比,重点开展体系比,通过不断增强对抗性、挑战性、实战性撬动“比武杠杆”,形成全面突破基础型、力量型、技能型比武模式的“蝴蝶效应”。三是浓厚创新氛围引发兴趣。针对新时代官兵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都很强的特点,积极畅通民主渠道,结合拿敌练兵广泛开展建言献策,让群众智慧和创新热情充分涌流,深度嵌入枯燥重复的训练之中,提升练兵的参与感和趣味性。

(三)优化职业环境,保持内生动力。一是端正用人导向强指引。坚持定期考评、晋升考评、随机考评相结合,采取民主测评、专项调查、延伸考察、实地走访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让那些怕担责、不作为、熬年头、混日子的人无处遁身。二是压实责任链条强担当。营造担当作为的环境,开展“双争”评比、模范评选、表彰奖励,主动向爱军精武、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敬业典范倾斜,倡导“困难不回避、矛盾不上交、旧账不推脱”的作风,鼓励官兵在训练转型中当先锋、在日常战备中站前排、在比武竞赛中打头阵。三是改革管理体制强活力。深化以效能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全周期、能级式、简约化管理,以严格的流程监管推动人员、时间、资源向中心工作聚焦,杜绝一切游离于战斗力之外的虚耗,摒弃“一刀切”“大锅饭”等粗放模式,端正管为战的价值取向。

(四)健全政策制度,集聚内生动力。一是以催人奋进的荣誉激励机制凝聚胜战意志。结合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建设,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构建新时代军人荣誉体系,区分战时平时、行业领域、人员类别,系统设计勋章、荣誉称号、奖励、表彰、纪念章等,鲜明立起为战、务战、励战导向。二是以优势鲜明的待遇保障机制汇聚练兵热情。针对军人高奉献、高风险的职业特点,合理确定军人职业津贴,结合国民经济增长与物价指数定期增资,不断完善医疗、住房、保险等配套制度,保持军人总体待遇与地方的比较优势,增强参军服役的自豪感。三是以纾难解困的社会支持机制广聚强军梦想。围绕保护军人婚姻、促进随军家属就业、保证军人子女入学、做好退役士兵安置等工作,以国家和地方法规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和保障,帮助官兵解除“三后”之忧,汇聚同心共筑强国梦、携手共圆强军梦的复兴伟力。

猜你喜欢
练兵内生强军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练兵集锦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强军路上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孙武练兵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