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3-06 21:49马燕燕甘肃广河县上集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分组探究数学

◇马燕燕 (甘肃:广河县上集小学)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探索,在探索中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挖掘问题的答案。这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还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逐渐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及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并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学习自信,进而更愿意主动探索数学知识,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效率。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以明确分工的形式组合在一起,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将个人的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实现自己的价值与理想,还可对自己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有一个良好的锻炼,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融合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小组合作的形式是最常见且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教师通过设计教学问题向学生发布相应的学习任务,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科学合理地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帮助与研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合作学习非常看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效果。这与教师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同,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此时,教师扮演的更像是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需要帮助时适时适度地予以点拨,而非直接告诉其答案或者“指挥”学生具体怎么做。因此,要想有效地实现合作学习与小学数学课程之间的融合,教师就应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及角度,重视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及差异性,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多元、深刻的数学学习课堂。

二、数学课堂应用合作学习时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意识不强,过于形式化

教师的合作意识会对小组合作的整体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本质及主要目的,因此在涉及合作学习的部分,整体设计也就做不到高效且到位。例如,教师经常会设计出一些实际上并不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学生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在书中就能找到答案,这就很难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并且会浪费很多课堂时间。一堂数学课一般只有40 分钟,若学生在一些不重要的问题上浪费太多时间,他们在重难点问题中就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探究,因而整体的教学效果就不会理想。另外,很多教师设计的合作过于形式化,经常出现为了合作而合作的现象,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任务而非教学方法,把合作中的讨论也变成了一种形式,只是让学生做了“讨论”这件事,而并没有通过合作与讨论探究出有价值的内容,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

(二)分组科学性差

分组对合作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分组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将会直接影响小组合作的质量。但目前有许多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并未重视分组的科学性。不同学生擅长的领域以及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小组成员进行科学分配,确保每个小组组员的能力能够互补,进而产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效果,但很多教师都容易忽略这一点。例如,有些教师更关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讨论阶段也是将这部分学生分成同一组,而其他的学生有可能会被另分成小组,甚至可能并不会参与分组与讨论,只是充当“学优生”的听众。这样做不仅不利于部分学生对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也让很大一部分学生失去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在内心形成“等级”观念,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自信心受到打击,进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不仅影响了合作学习的质量,还影响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三)教师引导作用不明显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旁观者,而需在学生探讨时予以引导与点拨。很多数学知识都比较抽象,学生对其中蕴含的规律及原理很难独立地理解,即使是在合作学习中探讨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教师此时就需仔细观察学生的状态,在学生需要时适时地给予帮助,但很多教师在布置完学习任务以后就会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然而,教师布置的很多教学任务并不适合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教师一是对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二是对任务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准,致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很难对知识进行有效探究,进而难以体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小组合作失去了实际价值。

三、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一)树立全局观念,科学设计分组

科学的分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合作学习的整体质量,因此教师应站在全局的角度科学地设计分组。不同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别,其在学习数学时所体现出来的状态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分组成员。例如,有些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有些学生基础知识并不好,但头脑比较灵活且善于思考,就可以将这两种类型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进行学习。这两种类型的学生在研究与分析中会互相促进,吸取对方身上的优点、挖掘自己身上的长处,在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同时,实现多方面的发展。此外,教师还应重视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在了解不同小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有效地调整学习任务内容。例如,对整体水平较强的小组可以分配难度稍高的学习任务,并且完成任务的标准也适当提升,而对总体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地降低标准,从而在确保学生充分参与的同时,让其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有效培养。

(二)注重角色转换,为学生提供适度引导

在开展合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将从课堂的主导者转换为引导者,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别。对于一些比较难的学习内容,教师要注意在学生探索前、中、后给予适当的引导。例如,在教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自己录制或者准备一个与课程有关的微课视频,在视频中将课堂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大致的讲解,并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一个圆规。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引入部分先向学生播放准备好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再布置任务:“同学们现在已经了解了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现在你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整圆规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并讨论圆的面积与什么因素有关,在什么情况下圆的面积会发生变化。”此时,学生就会通过教师的指引开始探究问题,在其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小组间巡视,若学生此时在使用圆规或者讨论中出现了问题,就要及时地予以帮助,确保学生的探究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在探究结束以后,教师可以抽选几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总结自己的探究结果,无论总结结果如何,教师要注意及时给予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最后,教师再通过自己的总结为本节课的合作学习画一个圆满的句号。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合作学习的整体效果,有始有终有逻辑地帮助学生探究知识生成的过程,完善学生的知识架构。

(三)结合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游戏教学法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此,教师也可以将合作学习与游戏教学法相结合,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以游戏教学的形式为学生发布学习任务:“同学们,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积木,现在我们来进行比赛。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拼积木,将积木拼成不同的形状,游戏结束以前拼出形状最多的小组获胜,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品。”这种比赛形式,会迅速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并积极地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更多的拼接方式。教师可以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为学生颁发奖品,此时小组学生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促进学生在未来的合作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展示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中挑选一个作品,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比赛画出不同角度的形状,有了上一个游戏的激趣,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堆积木形状的观察,并在游戏中更深入地学习知识内容,进而提升合作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很多教师已经将合作学习融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整体角度来看,合作学习的应用效果仍不够明显。因此,教师应及时找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有效改进,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建立学习自信,从整体上提升合作学习的质量。

猜你喜欢
分组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分组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