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清浅
你在家族群里看到过七大姑八大姨分享的各种链接、小视频吗?我有时会纳闷,为什么老年人如此热爱转发?说到底,是分享欲在发挥作用。
其实年轻人的分享欲并不比老年人低,只不过分享的对象通常不是家族群。给闺蜜安利最近追的剧,遇到美食美景、热点事件在群里不停讨论,都是分享欲的表现。
有人说,验证感情的标准之一,是看你愿不愿意和他分享生活琐事和各种观点。当你对一个人丧失了分享欲,可能也意味着你们的亲密度正在降低。
一个朋友某晚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突然想发给男友,翻看两个人的聊天记录,发现俩人不但很久没有分享生活点滴,连聊天都不多,这才明白感情正在悄悄转淡。所以说,分享欲在哪里,爱就在哪里。
我自认为是一个分享欲很强的人,看到好玩的有趣的内容,患有不转发痛苦症。
才过去的一周,我和好友分享了国庆节旅游避雷指南、隐形家务名单以及哪个品牌的清洁剂去污能力简直不要太好。我也收到了朋友给我的很多分享,包括《非常律师禹英雨》特别好看、舒尔特方格可以有效预防“中年痴呆”以及如何自检是否患有乳腺病。当然,我们分享更多的是好玩的段子以及各种直击灵魂的金句。如果对方深有共鸣,那种感觉,仿佛两颗傲娇的灵魂击了个掌,这一击,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拥抱。
我还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了,不是分享欲降低,而是不想展示给不在意的人,他们选择悄咪咪分享给那个对的人。
因为一对一私下分享,既促进社交,又增加亲密度,没准还能碰撞出更多火花。
所谓三观相同,不见得是聊东家长西家短,而是你给她发一个冷笑话,她秒懂;她给你发一条金句,你回“是我是我”!
心理学家说,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享欲应当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上,分享会让我们产生价值感和归属感,获得友情和爱情。
跟同事分享另一个同事的八卦,危险且刺激,大多是为了进行社交,形成结盟;我们的父母辈给我们转发“谣言”,则出于利他心理,说白了,出发点是希望我们更好;土味博主分享家猫抓的大老鼠,则是展示主人的成就感。
将信息分享出去,大脑会分泌让人愉快的多巴胺,这也是我们喜欢分享的潜在原因:分享让我们快乐。
说到底,分享本质上是为了促进交流,交流越多,越容易产生亲密感。有些以前的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除了生活中交集变少,还可能因为我们放弃了和他们分享我们的当下。
世界这么大,孤独那么深,分享不但让我们找到归属感,也让我们更快乐,如果你爱一个人,请善用这条打开心门的秘笈,多跟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