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王水平
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政治、军事、经济、金融和社会治理等宏大视角来探讨和研究大国的沉浮、大国的崛起和衰落的成因、进程与演变逻辑或规律,很少有人从传染病毒这个微观变量,特别是从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维度视角研究大国的兴衰和沉浮。
实际上,从生命存在形式看,人类寄居在一个病毒的星球,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与各类病毒的斗争史,传染病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而来,并对人类文明产生深刻和全面的影响,有时甚至比战争、革命、暴动的影响还要猛烈。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对各国发展和世界形势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引发我们对大国沉浮的思考和遐想。
纵观人类历史,不管是欧洲、亚洲,还是美洲、非洲,都经历过重大传染病的至暗时刻。传染病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塑造历史的关键变量。可以说,人类与传染病毒抗战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血与泪的历史,也是一部社会经济变革史。
一、深刻影响人类生存繁衍。世界历史上的3次大型传染病,都具有极强传染性和极高致死率,对人类构成巨大生命威胁。1347—1353年,黑死病直接导致2500万欧洲人丧命,相当于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15世纪,天花病毒造成全球有史以来至少5亿人口死亡,比其他所有传染病的死亡人数总和还要多。在天花的肆虐下,美洲印第安原住民人口锐减90%,很多印第安人部落就此消失,有历史学家甚至称它为“人类史最大规模的种族屠杀”。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更是造成全世界5亿~10亿人感染,占当时世界人口的30%~60%,死亡人口高达5000万~1亿人。20世纪所有传染病致死人数达到14亿,是战争死亡人数的14倍。
二、严重冲击政治经济安全。传染病大流行冲击政治安全。14世纪的黑死病导致严重的人地矛盾凸显,有效瓦解了以农奴生产为基础的庄园制度。同时,使得当时支配欧洲的罗马天主教会的威信受到极度沉重的打击,欧洲的教权统治逐渐向王权统治转移。传染病大流行引发经济危机。2003年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传染病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总损失额达到590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经济的总损失额为179亿美元,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2014年,西非发生埃博拉病毒疫情(EVD),带来的综合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约为531.9亿美元。
三、直接影响大国战争胜败。1347年,受欧洲黑死病大流行的影响,大批士兵死亡,迫使英法两国改变作战方案,延缓和暂停战争,双方宣布停战10年,英法百年战争就此宣告暂停。由于天花流行,阿兹特克人口从最初的1500万减到300万,疾病带来的人员损失和精神恐惧导致阿兹特克人战斗力迅速下降,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反转,帝国随之覆灭。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大流感,让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遭受重创,英国、法国每周都有数千人死于大流感,美国海军的所有伤亡基本全部由流感造成。
四、极大改变世界文明进程。历史上辉煌一时的古罗马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海上的波利尼西亚文明等,可以说它们的消失、灭亡都和传染病有着直接的关系。公元前323年,年仅3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因感染上西尼罗河病毒突然病逝,帝国内部为争夺王权发生激烈斗争,导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亘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分崩瓦解,改变了欧洲文明进程。公元541年,始发于埃及的一场鼠疫导致东罗马帝国的衰落,促成了地缘政治上西亚穆斯林的强势崛起。在中国,自明崇祯十四年瘟疫肆虐,加上崇祯十六年京畿的肺鼠疫,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大明王朝遂亡。天花几乎笼罩了清朝300年,皇太极、顺治、同治三位皇帝死于天花。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作为近年来最大的“黑天鹅”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遭受的最大全球性危机,正在加速世界格局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国家间力量对比、国家治理和世人观念。
一、撼动国家治理模式与国际规则秩序。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新冠病毒大流行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以前西方一直是全球地缘政治中心,集中了世界主要的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军事大国,但在这次新冠病毒面前显得较为脆弱,各国各自为政、缺乏合作,未能承担该有的国际责任,大多数国家沦为病毒“重灾区”,反观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虽较早受到新冠病毒侵袭,但因长期受集体主义传统影响,政府动员组织能力较强,在病毒面前能守望相助,社会公众普遍较为配合,能较早、较快遏制病毒的蔓延。这也导致世界地缘政治中心由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的进程加快,促使“太平洋世纪”加速到来。
二、撼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进程。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暴发,使全球经济发展遭受严重冲击,全球主要经济体全面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中断,全球流动骤然按下暂停键,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全球投资贸易保护主义加速升级,以民粹主义、孤立主义、保护主义为代表的“去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思潮高涨。从长远来看,全球化仍将是不可阻挡的世界主潮流,但在短期内的经济区域化将不可避免减缓全球化步伐。
三、撼动国家安全战略与世人安全观念。从国家安全战略看,相对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传统安全威胁,类似于新冠病毒这样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具全球性、不确定性、突发性和复合性等特点,更考验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从世人安全观念看,在大自然的优胜劣汰法则下,随着生产力的极大提升,人类自我感觉站在了生态链顶端,远离了鼠疫、天花等病毒侵袭,但此次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表明“病毒面前人人平等”“病毒无国界”,人类在病毒面前无比脆弱与渺小,病毒并不因性别、年龄、种族、国籍等而有所区分。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疫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对健康的认识,全民的健康意识、健康认知及健康习惯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在健康、保健、养生方面的消费比例不断上升,对健康的市场需求显著增强。
四、撼动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走向。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联合国发布报告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对青年的负面影响超过其他任何年龄组。对于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安全观形成期的青年一代而言,由于疫情影响缺乏与同龄人的接触,有的失去情感、经济和安全保障,影响了日常生活,甚至中断了学业;有的对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对生命价值无感受。世纪疫情助推了失业率和贫困率的增加,以及心理健康危机,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青年人,很多人面临患抑郁症、焦虑症和睡眠障碍的风险。同时,疫情也导致青年生产力下降,潜移默化地影响一部分人走向低欲望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会更倾向于降低风险,习惯于作保守的选择,如延迟购房、延迟婚育时间,或离开大城市回到小城市生活,部分家庭推迟生育安排,加剧了生育率的持续下降趋势,对世界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
始终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好、巩固好、完善好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中国之治”必将展现更加蓬勃的生机。
中国疫情防控成效始终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充分彰显中国大国担当,成就中国大国形象,在制度、文化、科技、市场、产业、人口等优势背景下,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有望引领全球新格局,市场预期可能在2028—2030年GDP总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百年大变局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世界强国势不可挡。
一、制度优势充分彰显,后疫情时代“中国之治”必将引领“世界之治”。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充分体现了我国防控疫情的强大实力和能力,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质,根源于基于生产资源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经济制度,因而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新征程上,始终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好、巩固好、完善好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中国之治”必将展现更加蓬勃的生机。
二、文化优势基础稳固,后疫情时代中国文化必将深刻影响世界。后疫情时代的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其总的趋势都在走下坡路,而中国文化则明显在走上坡路。不同于西方盛行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孤立主义的文化怪圈,中国始终秉持集体主义、家国情怀、命运与共的价值理念,充分彰显以举国同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命运与共为特质的文化优势。随着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地向好推进和拓展,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底气更足,正是这一下一上,使得中国文化具备获取绝对优势的可能性。
三、科技优势明显增强,后疫情时代中国科技必将强势崛起。疫情期间,国家组织全国精锐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在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方面取得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有力支撑疫情防控。创新药物、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先进诊疗技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中国要强大、中华民族要复兴,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推动中国科技创新的巨轮朝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全速前进。
四、经济优势加快重塑,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必将行稳致远。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新冠疫情的肆虐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国内顾倾向愈发明显,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中国“双循环”不仅是全球百年变局下修复经济均衡的应对之策,更有望长远驱动内外经济均衡水平的跃升,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增大我国经济发展回旋空间,重塑我国经济新竞争优势。特别是在俄乌战争、能源危机等背景下,中国发展“双循环”更具明显优势:拥有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拥有唯一全产业链的工业大国和拥有较低的生产成本,这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最大的底气所在。
五、人口优势得到保持,后疫情时代中国人口红利必将充分释放。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既得益于有效的政策,也与人口红利的持续释放密不可分。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看,我国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仍然存在,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无论是拉动投资还是释放需求,人口优势依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底气”。中国把人口问题视为“国之大者”,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优化生育政策,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随着优化人口结构系列长期政策的陆续落地,我国人口质量红利将进一步拓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纵观世界史、人类史、文明史,传染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与传染病斗争是持续而艰巨的过程。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疫情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立足新时代中国战略发展需求,紧抓实现民族复兴和促进人类进步的主线,理清大变局中的“变”与“不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化危为机、危中寻机,着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扮演好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角色,以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