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类型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3-03-06 14:24:37高萌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4期
关键词:黑穗病青枯病斑病

1 玉米黑穗病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黑穗病是苗期生长阶段极为常见的病害类型,该类病害属于侵染性病害,黑穗病的发生对于玉米质量以及产量造成的影响均是较为严重的,部分地区又会将此类疾病称为哑玉米,玉米黑穗病发病初期的发现难度较大,肉眼难以辨别,大部分病菌会在玉米植株内部积存繁殖,如此时观察不细致,极易导致该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如发现有疑似患病玉米植株,将其叶片扒开可观察到有明显的黑色痕迹,随着黑穗病病毒侵染情况越来越重,玉米的胚芽部位也会受到侵害,且患病部位会逐渐扩大。玉米果穗松散是该疾病发生的主要特点,果穗颜色也会加深至黑褐色,如玉米植株的患病情况较为严重,则会在极短时间内造成植株死亡,降低玉米产量。

玉米黑穗病在防治时首先需要进行抗性能力强品种的选择,比如豫玉2号、中单12号对于玉米黑穗病的抵抗性能均较强,可通过此类玉米品种的种植,来提升对于黑穗病的抵御能力,降低黑穗病的发生对玉米生产产生的影响。在玉米种植地区选择时,需要做好种植地块的调查分析,避免出现玉米连续多年进行连作种植的情况,避免因长时间采取同一种作物种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病菌的积累量增加,可按照3年一类的作物,进行轮作种植,以降低虫卵以及病菌的积存量,同时能够平衡土壤肥力水平。如玉米生长期发现有黑穗病患病情况,需及时将患病的植株拔出集中带到田外进行处理,避免其所携带的大量病菌活动散开,影响到其他玉米的健康状态。需要进行药物的合理选择,可以通过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喷施进行防治处理。

2 玉米大斑病以及小斑病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大斑病以及小斑病在玉米生长中的出现较为常见,尤其是抽雄时期以及灌浆时期,小斑病的发生率极高,小斑病发病之后玉米叶片上会生长出椭圆色的斑点,而且斑点会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步扩散,最终导致大面积的玉米植株出现染病的情况,大斑病的形态比小斑病大,但病斑数量较少,且病斑的形状主要为长菱形,如玉米田间湿度过大,大斑病病斑表面还会生长出密集的霉状物,如未能及时进行治疗处理,则会导致玉米叶片枯萎。玉米大斑病以及小斑病的发病均会受到潮湿环境的促进刺激,该病菌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因此加强对玉米田间湿度环境的调节,对于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玉米大斑病以及小斑病的传播速度相对较为缓慢,但是其发病周期较长,在玉米的多个生长阶段均有出现,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还容易导致其他健康的玉米患病,最终会导致玉米田间大量玉米受病害影响,出现减产的情况,降低玉米的品质以及产量,因此玉米种植时,需强调对于大斑病以及小斑病的防治管理,可通过豫玉11号、中单2号等大斑病小斑病抵抗性能较强玉米品种的种植,降低大斑病以及小斑病的发生概率。另外,可以加强对田间深耕深松工作的重视,将地下害虫以及病菌及时翻至地表进行杀除,可通过轮作制度的科学规划,通过不同作物轮作的方式提升防治效果。另外,如大斑病小斑病已出现发病情况,可以使用50%的多菌灵溶液喷施来起到防治效果。

3 玉米青枯病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如玉米生长过程中出现青枯病患病,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生长受限以及产量下降的问题,对于玉米产业发展来看是毁灭性的打击,玉米灌浆时期青枯病的发病率会有所上升,需强化灌浆时期的玉米保护工作,玉米叶片患病之后会出现水渍状病斑,且玉米苞叶会逐渐枯萎干枯,玉米果穗的下沉程度较为明显,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玉米植株倒伏。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可以通过新型防治技术的实施,来对田间环境进行清理,可进行杂交玉米品种的种植,强化其对于青枯病的抵抗性能。在玉米施肥时需增加有机肥的施入,提升植株的抵抗性能,可通过灌溉设备的铺设以及相配合技术的实施,优化玉米灌溉技术,提升田间肥水管理质量。种植农户还需加强对玉米叶片生长情况的关注,如发现玉米片底端部位有新生出的叶片,需要及时将其摘除。最后,需控制药物的合理应用,如田间青枯病患病数量较多,可以使用甲霜灵400倍液进行喷施,来起到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4 玉米顶腐病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玉米幼苗时期一直到成熟时期均有可能出现顶腐病患病,玉米植株患顶腐病之后,其顶部新叶处会开始发病,并逐步向下部分蔓延,顶腐病的发病主要是从玉米9片叶时期开始一直发展至大喇叭口时期,进入发病最为严重的阶段,病症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甚至会导致玉米的叶缘以及叶基部位腐烂,部分玉米顶部的叶片会在疾病影响之下出现完全枯死或者蜷缩为长鞭状情况。

玉米顶腐病的防治可从3个角度进行工作的开展,首先需严格做好田间植株生长情况的监测,一旦发现玉米有发病趋势,需及时将染病植株清除田外处理。其次,需强化田间管理,合理规划水肥施入方案,为玉米生长提供优良的田间环境,提升其抵抗性能。另外,玉米顶腐病发病早期可以使用多菌灵溶液的喷施来起到控制效果,或可使用80%的代森锰锌与之交替使用,提升用药质量。

5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措施

玉米粗缩病防治可以通过药剂拌种的方式来提升植株自身对于粗缩病的抵抗性能,常用的拌种药剂为6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玉米生长至3叶期阶段,可以通过10%吡虫啉可可湿性粉剂喷施的方式来降低田间灰飞虱的害虫数量,避免粗缩病的大面积传播以及感染。

6 玉米螟虫的防治措施

玉米螟虫在防治时需按照不同阶段进行防治工作的开展,春季时期需将田间越冬害虫进行全面清除,降低田间害虫数量,在玉米生长至新叶时期或者抽穗时期,可以通过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施的方式来起到害虫杀虫效果,或可通过赤眼蜂释放的方式实现玉米螟虫的捕杀。

7 玉米黏虫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玉米黏虫在防治时需加强对飞蛾的捕杀,避免植株上附着大量飞蛾卵,在药剂应用方面,常用的是高效氯氰菊酯药物,能够有效提升玉米黏虫杀除效果。

8 玉米地老虎的防治措施

地老虎防治时首先需要加强对土壤内越冬害虫的杀除,如地老虎已经生长至成虫阶段,则可通过高效氯氰菊酯药剂的喷施来起到捕杀作用,或可利用其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进行灯光捕杀。

9 玉米红蜘蛛的防治措施

红蜘蛛的防治首先须重视成虫的清除,可在秋季末期或者早春时期来进行成虫捕杀,常用的药物为40%的乐果乳剂或者23%的氯杀螨醇,或者可通过天敌释放的方式来进行杀除,需要控制好天敌数量,提升天敌对于红蜘蛛的杀虫质量。

猜你喜欢
黑穗病青枯病斑病
茶轮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甘蔗重要亲本田间自然抗黑穗病测定
中国糖料(2022年2期)2022-04-06 07:36:58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34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中国糖料(2016年1期)2016-12-01 06:48:57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46
浅谈茄子青枯病防治技术
现代农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39:51
三种堆肥对番茄生长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
BiologGENⅢ微孔板在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生防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烟草抗青枯病育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