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绣文化及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2023-03-05 12:15田荣依孔祥光孙嘉烨张易贝
西部皮革 2023年11期
关键词:刺绣青海文化

田荣依,孔祥光,孙嘉烨,张易贝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1 青绣文化阐述

从孔子在《尚书》中所谈到:“衣画而裳绣”,以及老子在《考工记》中将刺绣归于绘画之中,从而肯定了刺绣的艺术地位[1]。青绣作为优秀的民俗传统手工艺之一,是青海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青绣主要分为五大类:河湟刺绣、土族盘绣、贵南藏绣、堆绣和皮绣。并分别收录于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按发展脉络分析,青绣主要是在汉朝末期的赵充国屯田时期从中原进入青海省,而赵充国的屯田河湟使得汉文化首次大量流入青海省。历代王朝对青海的赐赠对青绣的影响深远,这种赐赠为青海带来了中原王朝先进的刺绣工艺[2]。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的形成,对今天的青绣具有重要的影响。青海是农区和牧区的交界地段,具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就湟源皮绣而言,用羊毛、皮绳、绒等材料在各类皮张进行刺绣,这些作品渐渐演变成以山水、动物和人物为主并趋于传统,底蕴丰厚、制作繁杂,体现民族文化符号传承;撒拉族刺绣却有所不同,多以植物花卉为主导,以飞禽走兽为点缀,后期融入神话故事、风土人情等内容。青海想要更快促进乡村振兴和旅游业的发展,青绣作为文化产业必须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2 青绣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2.1 青绣的应用

2.1.1 青绣在服装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日益发达,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基础上,也越来越崇尚个性化的时尚。

青绣作为青海民族文化的载体,涉及不同的领域。当下许多兼具实用性和形式美的青绣在各大服装设计中得到应用和宣传。2020 年第八届柯桥时装周,模特参赛的服装融入青绣传统文化和工艺。以土家族盘绣为代表,色彩上,整体色调为蓝色调,寓意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时也寓意着蓝色如大海可以包容一切,该纺织面料不只是简单的蓝色,是一种名为“蓼蓝”的植物染制而成的。青绣作为服装中重要元素,最集中的地方体现在领口、袖口、胸襟、口袋、帽子等的位置,设计师将青绣这一重要元素采用形式美的法则运用到其中,迎合市场需求,符合大众对时装秀的定义与审美追求,整场比赛以“新时尚新流行新高定”三个方面体现青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刷新了海东青字品牌“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三新青字产品。使用手法上,以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进行装饰,青绣作为青海民俗文化符号在服装中的应用极大的“绣”出青海的人文价值,提高青绣品牌的知名度与宣传度,同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与承”。

2.1.2 青绣在产品中的应用

年轻一代的消费观涌现,“国潮”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热点,青绣在产品中的应用主要是以旅游产品为主,聚力打造青绣国潮品牌。青绣作为民族文化符号,主要以土族盘绣、河湟刺绣、湟源皮绣、撒拉族刺绣为主,结合传统特色与现代审美、文化元素与生活气息,出现在背包、钱包、胸针、丝巾等中,格外受到旅客的青睐。造型上,由于青海是农区和牧区的交界地段,将当地动物、山水、植物等用抽象、夸张的手法进行变形,同时具有一定的空间立体感,让消费者更好地感受青绣的文化价值。色彩上,主要以黑色为基调,比较常见的是赤、黄、青、绿、橙青、灰等纯度都较高的颜色,这种颜料的运用不但具备强烈的艺术观赏性,而且蕴含着深刻的社会人文意义。以河湟刺绣为代表的精致小巧的防疫香囊,针法细腻,正符合后疫情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能够更好的展现了“醉美海东”的独特文化艺术。

2.2 青绣发展现状

2.2.1 青绣产业现状分析

青绣是青海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民俗文化符号承载着历代人民的记忆。青海刺绣源远流长、手艺精细、传统古朴、色彩多元,是青海各民族绣郎绣娘世代传承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由于青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劳动技能单一,很多农民文化素养较低,农牧区妇女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据海东报讯提到,至2021 年底全市掌握刺绣技艺的人数达4.5 万余人,长期从事该行业的人数达2600 多户,每年都有约10 万余件青绣成品,从业人员月均收入达到4000 元,为农村妇女带来了就业创业的机会,青绣能够得到产业深度开发妇女可以增加家庭地位和实现自身价值。青绣在全国各地拥有超过50 家实体店面,入驻企业约150 家,不仅形成青绣品牌特色的产品,同时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旅游[2]。由于青海地理位置特殊,虽然受惠于“一带一路”,但是相比四大名绣,在地域、技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短板,经济发展较慢,市场范围小,并且当地从事人员没有更深层次的探索产业本质特征和系统性的培训,产品大多传统朴素,做工粗糙不具备创新性和审美性,即青绣产业现状不具备可持续性发展。

2.2.2 青绣传承人现状分析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青绣”品牌和“八个一工程”的战略部署,青海省文化厅最新公布省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共计三十人。其中土族盘绣有五人、热贡刺绣有五人、湟中堆绣有一人、河湟刺绣有九人、贵南藏绣有五人、蒙古刺绣有五人。截至目前,全国各个级别的青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有三百余人。国家级传承人有三个,副国家级传承人有四十一个,县市级传承人一百一十二有个,市镇区级传承人一百四十五个[3]。打造出青海刺绣四个不同等级的队伍。与此同时,国家级非遗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也是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会长,会长在其公司成立了第一个“青绣”车间,通过技术培训吸引部分80后、90 后年轻绣娘重新拾起青绣文化,让当地学生更好的感受和了解本土民族民间文化。该协会已有九人被当地各大高校邀请在校为学生开启青绣非物质文化的课程。虽然相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方法唤起部分人参与其中,但是对弘扬本民族文化仍然是杯水车薪。

3 青绣产业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

3.1 青绣产业现存问题

3.1.1 创新性不足,缺乏审美性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转变,中国式家庭男尊女卑越来越弱化,女性开始从事一些基础工作以获取收入,但是由于传统思维方式的固化,与男性相比,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就青海刺绣来说,主力军是农村妇女,虽然妇女能够实现就业创业增收,带动家庭脱贫,但妇女很少出门,受教育程度较低,未接受过系统刺绣培训,只能靠自己现有的经验和对自然及生活的观察和想象进行创作刺绣,这就严重导致青海刺绣存在问题,无论是民族刺绣还是旅游纪念绣品产业周期长,生产效益低,做工粗糙,未能真正突出青绣文化底蕴,创新性不足,缺乏有广大游客“看得上、买得起”的产品。再者,青海处在我国中西部,地理位置受到限制,经济发展慢,当地工人不能更好地了解外部市场行情,技术方面仍然采用传统方式,审美落后造成色彩和布局不协调,艺术创新性过于滞后,相比我国四大名绣广为人知,其产品新颖独特、绣工细致,在全球享有很高的声誉,而当下青绣产品却不能迎合市场需求,缺乏一定的审美性。

3.1.2 传统技艺人才匮乏

青海刺绣是青海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诉求越来越高,以至于从事青绣产业的人员越来越少。俗话说“一根绣花针有千斤重”,如今很多消费者规避千篇一律的机器刺绣追求传统民间民俗文化。反观青绣,创作一幅民族刺绣或是旅游绣品,短则几周长则几个月才能完成,产业周期过长,技术含量高,特别是绣品在图案的结构上非常严谨,传统的技术阻碍了生产效益的提高,人力成本越来越高收益却极低,致使部分妇女不再潜心学习刺绣技法,而是更愿意外出打工,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而在省会西宁及海东等地大多为汉族人群,对民族文化保护和民间文化传承意识薄弱,青绣工厂大多设在农村,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多为中年绣娘,专业性不强,商业意识薄弱。

3.2 青绣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3.2.1 借鉴他国文化遗产保护法

日本从1871 年开始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明治维新时对本国的思想、文学、科技等方面加以了保护。日本政府曾于1950 年出台了《文化财保护法》,韩国在1962 年出台《文化财保护法》。反观我国,关于非物质传统文化保护较为薄弱,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另一方面,全国性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也尚未出台。但是,地方性的非遗文化产业保护法虽存在,但构思不健全。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首先我国应该及时颁布关于非物质文化财产相关的国家法规和完善地方性文化法规,以此推动广大青海民众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立法中应强化青海当地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必须履行相关传承与宣传工作,如在各高校进行讲座、开展青绣文化工作室、每年进行公众表演等,对于优秀的传承人应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激励他们做好青绣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工作。

3.2.2 借助“一带一路”,宣传青绣文化

青海是我国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农牧区的交界地带,具有丰富的资源,同时又处在东亚通往中正的交通要道,是我国中西方经贸往来的重要分支。青海四通八达的网络枢纽,借助国道的对外衔接,可衔接中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对青海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民间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受惠于“一带一路”的青海更应该发挥民族文化产业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区域建设与合作,利用特色产业优势不断提升青海经济持续发展。在政府的领导下,将西宁、海东、海西等地联合起来以青绣为抓手,提高科技创新,优化组合,联合推动物质化遗产和非物质化遗产产业的发展,借助“一带一路”,打通青海民俗民间文化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让青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更有效地宣传品牌文化。

3.2.3 青绣文化融入美育美学

就青绣而言,必须融入到美育美学中,才能使得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反观中国应试教育,很多高校能够意识到民族文化艺术是地方高校文化美育美学的重要课程,如开设古代文学、民间艺术、文化美学概念等。所以学校教师需通过沟通选择一些具有丰富审美意蕴的青绣文化和青绣样品作为教学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代入本土文化中感受民间艺术的美感,深层次的理解青绣的起源和发展。同时鼓励青海各地职业院校开设青绣民间文化课程和相关专业,大力培养青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性人才。

4 青绣文化发展意义

青绣凝聚了青海历代艺人的智慧与勤劳,是本民族精神面貌的象征。青绣的制作群体主要是农村妇女,所以青绣产业有效推动妇女能够就地增收,拥有就业创业的机会,在青绣产业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时下,青绣的工厂主要在农村,农村妇女可以灵活工作,这就解决了乡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青绣产业作为指尖艺术、文化符号,不失为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径,能有效解决一些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在政府的推动下,随着对“青绣”品牌打造提升和“八个一工程”决策部署的落实,使青绣产业发展出现新的生机,同时有益于更好地弘扬地方民间文化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5 总结

青绣作为一门艺术,是青海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俗民间文化符号记忆。它作为意识形态是对历史文化、人文背景、政治经济等的呈现。我们要有本民族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借助美育美学,大力培养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代新人,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同时青海地理位置优越,借助“一带一路”,开发乡村经济新业态,让青绣文化符号与“拉面经济”资源集聚,相互辉映,打造品牌文化,让青海民间民俗文化真正得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刺绣青海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大美青海
清新唯美的刺绣
谁远谁近?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青海“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