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阅尽千帆
——访浙江日报理论评论部原主任吴建平

2023-03-05 07:01
传媒评论 2023年2期
关键词:浙江日报总编浙江

人物名片:吴建平,1956年1月出生,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88年进入浙江日报社工作,历任浙江日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主任,2008年调至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历任总编、总监。是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浙江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作品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好新闻奖等。2016年退休,现任杭州市人民政府参事。

采访组成员:

浙江传媒研究院蒋卫阳

浙江日报全媒体政治新闻部葛雪琪

浙江法制报胡晓峰 陈骞

从工厂走进省报

采访组:吴老师您好,您是经验丰富、功底深厚的新闻前辈,很荣幸能有机会采访您,首先请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工作经历。

吴建平:我1976年参加工作,当时是杭州汽轮机厂的学徒工。学徒两年期满,我得到机会进入杭州市委党校理论班学习,从这个时候开始接触到马列主义理论。学习期满后,我回到厂里党委宣传科,从事干部学习和干部教育的工作。

1986年,我进入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班,在这里,我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当时有32门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运史、中共党史等,我还通读了《资本论》等著作。

这段经历给我以后从事理论评论工作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对以后做事做人,也可以说是受益无穷。

1988年从省委党校毕业以后,我进入浙报,直接进了理论评论部,一工作就是20个年头。到2008年,报社党委把我派到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我在那里又干了整整8年。

我的经历是比较简单的,8年在企业宣传科,20年在浙报理论评论部,8年在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加起来是36年。再加上我在党校学习的4年,一共整整40年,可以说我一辈子都是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宣传。

几件作品记忆犹新

采访组:您的工作经历是和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宣传密切相关的,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令您比较满意或者说印象深刻的作品吗?

吴建平:我的作品大概分三块:

第一块是重要的理论文章。刚到理论部的时候,我主要是承担言论的写作任务,包括评论、本报编辑部文章,还有一些言论。

1998年12月30日,我和蓝蔚青老师一起发表了一篇《论政务公开》。政务公开在浙江是比较早提出的,当时金华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通过总结提炼,我们写了一个整版的文章。文章发表以后,很快引起了党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的重视,并在1999年第22期进行了转发。

我对这篇文章印象非常深,为什么呢?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基层的智慧,改革开放的很多经验,开始都是从基层提炼总结的。另一方面,我们亲历浙江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发展,从上世纪末的政务公开,到本世纪初全省建了大量的办事窗口,再到现在的“最多跑一次”,群众网上就能办事,这些无不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还有一篇文章我印象也比较深,就是1999年6月22日发表在《浙江日报》头版的《论〈民情日记〉》。文章中,我们总结了嵊州市雅璜乡首创的干部记民情日记的实践。干部们在民情日记上记载的都是百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诸如房子漏了、茶叶地里出现了病虫害等等。这些事都不大,在有些人看来也许是“鸡毛蒜皮”,但雅璜乡的干部把它们都记了下来,还想方设法地去解决,不厌其烦,不嫌其累,倾其全力。

当时我和周荣新老师写这篇文章,前前后后花了一个月时间,我们做了大量调研,听了各方面干部群众的意见,反复修改了三四次。写好后,我去请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审稿。那天中午12时左右,我把文章交给他的秘书,秘书让我稍等片刻。没想到,张德江同志一吃完午饭,在下午1点前就把文章审出来了,而且他有感而发,写了一段极富情感色彩的批示,我们的文章是3000多字,他的批示就有300多字。

这篇文章发了之后,影响比较大。大家都赞扬我们浙江省的干部,有一种人民情怀。因为篇幅较长,《人民日报》从1999年10月21日起一段段地分5次进行了转发。

至于其他比较有影响力的文章,还有《领导干部一要干净,二要干事》《不当老板做公仆》《能者上,庸者下》《人走以后说名声》《为乡镇干部说句话》等。

我大量的评论作品,或被时任省委书记批示,或被全国各大报刊转载,或作为文件下发给干部学习。

第二块是配合省委工作的评论和针砭时弊、有感而发的杂文。本报评论员文章、浙江日报社论,我大概写了600篇。我以个人名义在全国各报刊发的评论文章大概也有600篇。我已经整理出版了两本评论集,一本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点击时政》,一本是红旗出版社出版的《幸福是只什么鸟》。

第三块是写浙江名人大家的文章。我在《浙江名人一百家》中写了大量作品。退休后我还在写,之前在《钱江晚报》写了两个版,追寻中共六大代表来耀先的事迹,为此我还专门到莫斯科六大会址去了一趟。

除了上面说的这三块,我在工作期间,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等相关的人和事,还写了很多故事。印象比较深的有《革命涛声依旧》,讲的是白求恩的翻译郎林的故事,在《浙江日报》刊登了一个整版。我还写了一些改革者的故事,比如冯根生、鲁冠球等。《留得国宝传后人》《创造奉献是生活》《绿水青山茶人家》《一代雄风两代风流》等文章,在当时都有较大的影响。

信仰不是一句空话

采访组:您做了很多年理论评论工作,并且发表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对于从事党报的理论宣传工作,有什么心得?

吴建平:我在28年的马克思主义和党建理论宣传工作当中,有几点心得。

一是心中要有信仰。信仰真不是一句空话,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首先自己要真信马列主义,这样才会真正坚持真理,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析和思考社会问题,来把握舆论宣传的导向。

二是理论宣传要与时俱进,坚持学习。理论工作者不仅要与真理同行,更要与时代同步。因为我们宣传的马克思主义,是前进中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是朝气蓬勃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姿态,文章才会鲜活生动,版面才有人看,道理才有人听,思想才会对实践真正起到引领作用,从而为改革开放的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党的二十大已闭幕,我们党报的理论工作者应该时刻想着学习理论,深刻把握“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要站在主阵地的最前沿,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问题导向,用系统观念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开拓新境界。

三是要打开理论宣传的视野。面向群众,针对问题,立足浙江,放眼全国,在风云激荡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打开理论宣传的新视野。当年的《浙江日报》理论版有3支基本队伍。一支是我省的理论工作者。一支是来自全省11个市(地)和90个县(市、区)的领导,他们不仅主政一方,而且身临改革开放第一线,最早接触到实践中的问题,最早尝试着各种矛盾的破解之道。浙江许多创新性理论的形成,都来自于他们的实践,比如1994年有人提出“支持群众下山脱贫”,然后有了后来的武义下山脱贫实践。再比如1996年有人提出并探索“亩产论英雄”的做法,同年,有的地方就已经在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县域工作。2006年形成的以“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为主要内容的浙江精神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种种做法,其实都是来自基层的伟大实践。打开理论版,都可以追寻到这些理论形成的脉络。第三支队伍就是来自全国的一流专家学者,比如党史党建专家李君如、石仲泉、纪宝成、王伟光,经济学家林毅夫、刘国光、蒋学模、吴敬琏,社会学家陆学艺、邓伟志,哲学家邢贲思、俞吾金等等。这些专家学者都在我们的理论版发表过文章,极大地打开了人们的理论视野,也为浙江的改革开放实践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好记者就要时刻准备着

采访组:您在学习理论和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印象深刻的,或者说对现在的年轻记者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吴建平:我记得我1988年将要从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班毕业的时候,我们年级的党总支书记沈祖怡老师跟我谈了一次心。

她是一位从四明山根据地出来的老革命,解放后一直从事党校的理论培训工作。当年她快要退休,听说我以后要到党报去工作,就把自己家中的一整箱马列经典著作送给了我,包括几个版本的《资本论》,还有《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等等。我把这些书拿了回去,书上还有老师学习的笔记,这些书被我当作精神财富保留了起来。后来我不管到哪里,那几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我始终带在身边。我也并不是在工作上用到了才去翻翻,而是学在平时,处处都要搞明白。

很多时候,记者为什么写文章觉得困难,头发掉光了也写不出来?一方面,是因为想不出好的、能够深入下去的观点,缺乏思想。还有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文字的素养,一句话你来说可以说得生动活泼,我来说也许就说得死死板板、无人问津。所以说,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记得我进报社的第二天,当时的郑梦熊总编打来电话说省里要求明天发一篇评论,让我晚上下班之前写好,送到他家里。时间这么紧,如果自己没有点积累,对省里有什么精神不了解,或者总编指导你大致上写几层意思,但你不能很准确地表述出来,那就很耽误事了。我当时在办公室写到晚上6时半,然后交到总编家里,总编让我晚上9时再去找他。忐忑着,一到9时我就赶紧去了。

“这是你的第一篇文章吧?”听到总编这么问,我心里一紧,难道是写得没达标?“这篇文章通过了,不用改了。”听到这,我长舒一口气。于是,到浙报工作不到3天时间,我就发出了第一篇文章,还是头版。

短时间内发稿,这种情况还是很多的,如果想要写得又快又好,一定要平时做好积累,时刻准备着。

猜你喜欢
浙江日报总编浙江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凝聚七十载风云 镌刻永不磨灭的追求——浙江日报报史馆侧记
“内容+”,为主流媒体赋能——浙江日报改版的实践与思考
打造舆论监督“升级版”——从浙江日报《一线调查》说起
重大主题报道的可视化探索——以浙江日报的实践为例
【总编絮语】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总编风采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总编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