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靖江市明清时期城市水利建设及启示

2023-03-05 03:03张永杰陈浩冉董翠婷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2期
关键词:靖江水灾水利

张永杰 陈浩冉 董翠婷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南京 210044;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44)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极端气候频繁出现,结合当代城市发展实际需要,重新规划城市水利体系,建设海绵城市,成为现代化城市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中国古代拥有悠久的城市水利建设史,技术独具特色,管理方式亦十分先进,对当代城市水利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本文在充分收集明清时期靖江地区水旱灾害和水利建设方面史料的基础上,开展文献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水旱灾害与城市水利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古代水利建设经验,为当代城市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1 靖江历史

江苏靖江市古称“马驼沙”。明代以前,靖江地区尚未连片成陆,分布在大片水域上的是一系列沙洲、孤岛。由于定居人口稀少,散落的洲岛并未建成运转良好的水利设施,极易受水旱灾害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游泥沙在各洲岛间不断堆积,马驼沙的面积不断扩大,逐渐显现出今日靖江地区的岸线轮廓。从气候条件看,靖江地区三面环水,加之受东南亚东亚季风影响,气候湿润,雨水充沛,自然条件优越。古代靖江人民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在地势较高的位置修建埭,地势较低的地方修建圩。这一适应地形地势的农田水利系统——埭圩体系,既可以阻挡长江潮水的侵袭,又可以减少水旱灾害对农业的损害。地方政府官员为应对水旱灾害,还建立常平仓、常余仓,用以储备粮食稻谷,以备不时之需。民间亦有相应的仓库建制,各团(即村落)也通过捐建社仓储粮,以缓解粮食匮乏问题。

2 明清时期靖江地区水旱灾害分析

靖江几百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靖江人民与水旱灾害斗争的历史。从汉代开始,水旱灾害一直伴随靖江人民。弘治元年(1488年)“大风雨潮没,淹死老幼男妇二千九百五十一口”;嘉靖元年(1522年)“靖江涨潮,邑宇崩塌,居民庐舍漂没,死者数万”;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春淫雨自二月迄四月乃止,麦尽伤。秋八月淫雨,旱禾伤”等水灾层出不穷。据光绪《靖江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因水旱灾害缘故,国家进行的蠲恤就有44 次,其中明代29 次,清代15次。“大水一来屋朝天,挑起箩担去逃荒,大水退了再回乡”成为当时靖江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笔者整理了靖江地方志、《明实录》《清实录》及《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搜集有关于水旱灾害的史料,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水灾和旱灾记录表(表1 和表2)。表中所指的水灾即洪涝灾害,如《明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年,六月丁未,戊申大雨,水涨溢伤稼。”旱灾通常是指久晴、少雨、土壤缺水、空气干燥导致农作物减产绝收,以及由此引发的蝗灾和粮食紧缺,如《靖江县志》记载“崇祯十三年,春三月蝗,自五月至七月不雨,秋八月蝗入境,民饥,饿殍载道”此记为一次旱灾。依此标准汇总后发现明清两朝间共发生水旱灾害59次,其中水灾共35次,旱灾24次。

表1 明清时期靖江地区水灾记录表

表2 明清时期靖江地区旱灾记录表

根据所整理的数据,将搜集到的灾害发生时间以51年为单位进行划分,观察明清时期的水旱灾害变化(图1)。

图1 明清时期靖江地区水旱灾害频次

由图可知,明清靖江地区的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先增后减的趋势。具体而言,在250年前水旱灾害整体呈增加趋势,其中在1591—1641时间段增加速度较快。1591—1743年间水旱灾害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641—1692年下降速度较快,在1693—1743年后下降速度减缓,1743年之后又有上升。总体来看,1641 年可视为明清靖江地区水旱灾害的“拐点”。

3 明清时期靖江地区水利开发

明清时期靖江地区水利建设总量高、规模大,其中既有挖塘、筑堤、造闸坝等大型水利工程,也有依据地势摸索出的埭圩农田水利体系建设。团河的开凿最具代表性。

崇祯十一年(1638年),知县陈函辉带领当地百姓开凿团河。“因披县志,详览港制利病之源,前人论之详矣。一曰团河宜开也,一曰城壕宜广也,一曰各港宜疏也,一曰通江宜坝也,一曰水口宜闸也”。团河呈东西走向,西起红光乡大河口,与九圩港贯通,东至安宁港并汇入长江,将靖江地区南北走向的港道、河道全都连接起来。

为了能够开浚团河,保障上述措施顺利进行,地方政府与当地民众又议定了八项规约:①按照规格疏浚挑挖,阔五丈,深一丈五尺;②照亩派役,自某港起到某港止,该河若干丈,河南、北若干段,田若干亩,每亩派开河若干尺,划地认开,不容躲闪;③委任责成,团保分率人夫,早上辰时开工,晚上酉时散工;④筑坝储蓄,各港口于二三里处筑坝十余丈,低于岸数尺;⑤设闸启闭,东山东山闸,西门寒山闸,小沙平山闸;⑥疏港通团,开浚各港仍要求符合规格;⑦派人看守,闸夫四名、负责人二名,坝夫二名、负责人一名;⑧增胜固本,县城北面地势较低,疏浚玉带河,筑玉垒冈。这八条规约,充分明确了团河的开凿深度,劳役制度、开工时间、建闸位置及监管制度等水利治理细节。团河的修建减少了水灾的发生次数,对当地农业生产的稳定起到了作用。后世靖江民众为纪念陈函辉的治水之功,自发捐资,在寒山闸建立陈公生祀。

团河开浚之后,“靖地平衍如席,环四履无不耕之土,旱涝蓄泄之便,皆资之港”。到清朝乾隆年间,靖江人口由原先的33 465人增加到120 214人,到清同治四年(1865年),又猛增到244 312人;从土地面积上来看,在明代靖江土地仅为现在的1/2,到清朝中期土地约为现今的4/5,充分反映了靖江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团河开通后水旱灾害减少。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团河逐渐干涸、废弃,但另一条横穿东西的港道——横港接替团河,保证了东西向灌溉排水体系的畅通。康熙五年(1666年),知县郑重与泰兴、如皋两县的县令共同商量,建成了数条通往长江的河港,分别为庙树港、蔡家港、石碇港、柏家港,夏仕港,称为“五大港”。这五条人工水系均为南北走向,北至界河,南至团河或横港。在南北、东西向主要灌溉水系之外,靖江人民又将天然河道拓宽、浚深,形成了今天靖江水系的“六竖”,即今罗家桥港、十圩港、下六圩港、上六圩港、安宁港,夹港。“五港六道”共同构成了靖江的城市水利体系(图2)。通过观察水旱灾害频次图,此时所对应的1642—1743 年,水旱灾害的发生次数也在逐年递减。

图2 靖江市主要水系分布图

开浚团河后,靖江的水旱灾害发生次数便呈明显下降趋势,灾害等级也大为下降。因此,通过比对靖江水旱灾害发生年次与靖江水系开发与建设的时间后,可以进一步推测,以团河为代表的众多水利工程或是直接导致靖江地区几百年后风调雨顺,水旱灾害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4.2 经验与启示

回顾靖江地区的水系开发史,纵观整个靖江城建布局后可发现,靖江的水系在经过明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历代的努力整治下,围绕团河开设的五港六道,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纵”“横”交错的水利体系。“纵”以支流港为主,从城区到乡野,港流依次排列。港与港之间的间隔约为1 km,每条港都纵贯靖江的南北。“横港”处于靖江的中心,横穿东西,总长124.8 km。各大港与横港相交汇链接,同时约有4 422 余条东西走向的埭前埭后河与港道相通,形成了纲目分明的网格化水系格局(图3)。这些河道对沿线地区农田灌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至今仍为靖江地区的内河航运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图3 靖江市水系分布图

在江南农村,水利是生产兴衰的关键。郑重曾言曰“治靖在兴水利,于国家民生甚便。”水利设施尤其是灌溉排水设施的完善,减少了水旱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且能够“除害兴利”,化沙地为沃壤。可以认为城市水利体系的完善,在靖江城市建设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从明成化七年(1471年)建县到如今共550年的历史,靖江从一个海盗聚居盛行的江州孤岛洼地,到如今全国百强县、苏中经济强县,从一个水旱灾害频发,转变为“八百年无水灾、八百年无旱灾、八百年无兵灾的乐居福地”,离不开靖江地区长久以来的水利治理。靖江网格化水利建设经验依然适用现在,兴修水利,整合岸线资源,使县域的长江岸线和水资源使用更加合理,层次更加分明。从历史中借鉴经验,以史为鉴,打造新的长江流域治水用水新范式,达到经济、社会、环境三统一。

猜你喜欢
靖江水灾水利
靖江马桥镇把牢“安全第一关”
必备!欧洲居民水灾应对指南
阅尽王城知桂林——独秀峰·靖江王城
马洲警侨联动——情暖海外靖江人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疫情、水灾期间效益不减反增,这家动保企业到底如何做到的?
桂林靖江王陵遗址博物馆宣传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