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甜甜
(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规划,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社会经济水平迅速提升。近几年,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已经逐步把其上升至国家战略位置,地方政府也逐渐将矿山生态治理逐步当成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切入点。因此,基于“十四五”新发展理念环境下,如何将此新理念更好地渗透在矿山生态治理发展中已逐步发展为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所以,探究“十四五”新发展理念下的矿山生态治理模式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其为矿山资源开发与使用做出了卓越贡献,就资源型城市来说,矿山资源是区域经济的核心支柱产业,然而在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如弃矿废矿频出、生态环境恶化、土地破坏严重、开发模式粗放等,其在可持续发展层面的压力较大。自颁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后,便提出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工作要求,然后多个部门也相继颁发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矿山生态治理的各项指导政策,许多资源型城市已将矿山生态治理当成其核心重点,而后便产生全新的实践模式。在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层面,甘肃省发挥了表率、引领作用,提出绿色矿山建设,颁布各种治理方案及行动规划,进而推动矿山复绿,依照重监测、控总量、严准入、定标准以及备资金等举措,进而开展系统化的矿山生态治理工作。
政策性原则是矿山生态开发治理的基本准则。矿山的地质环境比较复杂,治理需要在国家和区域性发展规划治理区域辖区范围内借助整体性规划等文件的指引设计各项工作方案,其中有自省市颁布的地方性政策法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国家政策法规等标准。根据相关的问价研究,能清晰界定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整体方向,从而可以构成矿山生态治理模式编制的前提条件。
因地制宜原则是矿山生态环境开发式治理模式的基础性原则。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需要秉承一矿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依照矿山具体情况和矿山区域的政策条例与法规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矿山治理方案。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要求是发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模式需要对矿区和周围的发展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依照经济状况和自然环境等因素,重建生态治理、工程治理等对矿区的土地生产力。
矿山生态环境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其自身生态环境错综复杂,其生态环境效应的显著特征则是高度叠加性。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对矿山区域的地质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全面了解矿区的整体状况,根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对矿山环境现状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而后科学分类各个环境问题,根据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整体规划,对治理成果的区域发展和后期保障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以此来构建综合性、系统性的矿山环境治理模式。
当前,各个区域越来越重视矿山生态治理高度问题,其面临着各种难题。
部分区域的废弃矿区一直有脏乱差的问题,生态环境、矿区植被等问题也层出不穷,使得矿山生态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的阻碍较多。政府部门针对区域矿山治理制定了矿山生态治理方案,设计和创新矿山生态治理模式,以顶层规划为方向指引,有效开展矿山生态治理工作。
近年来,我国存在严重的“有矿快挖”的现象,矿山企业过度追求短暂的经济效益,不重视矿山生态环境的稳定、长远发展。过度采挖矿产资源还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这种破坏是无法逆转的,破坏后,怎样更好地治理矿山生态问题已是其发展的根本难题。除此之外,相关举措和理念的落实成效并不是很好。许多矿山企业由于低产出、高成本等不想履行矿山生态治理的责任,最终还是要由政府部门“买单”。
矿山生态治理工作贯穿环保、水利、林业、国土等多条业务主线,纵向多个行政单元,如村、乡镇、区县、省市等,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多头管理问题,无法在有效时间内形成合力。与此同时,矿山生态治理自身由于水文条件、气候因素、土壤特征、地形地貌等多层原因的局限,此工程系统、复杂,需统筹规划、通盘考虑。
矿山生态治理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资源产生,如尾矿、石料等,其间会产生土石料、尾矿等资源,其中牵扯到治理后,土地资源的再次利用等问题。《关于建立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根据“谁修复,谁受益”原则,有战略性地提出“科学利用废弃矿山土石料”“倡导矿山土地资源综合使用和修复”等标准,以此来科学使用矿山生态治理资源[1]。
对于各地矿山治理推进情况而言,未创建长效机制、资金不充足且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对于矿山生态治理可持续发展难题,则需要适时引入多方主体,创建完善的长效合作机制,以此来促进市场化运作,创新发展矿山生态治理合作模式,进而开展积极尝试。
2021 年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指出“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坚定不移贯彻创新”的发展理念,其为矿山生态治理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导。在新发展理念的倡导下,大力发展合作。
4.1.1 政府引导
区域政府在解决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问题,促进各区域土地、生态修复层面需求多样化发展发挥了引导作用。以公平招标模式引导其购买相关服务,基于政策引领,实现市场化、规范化的稳定运行和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矿山生态治理模式创新,将政府早期行为转变为由政府积极引导的行为。
4.1.2 专业治理
政府要统筹规划各个区域,倡导其分工合作,将每一个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利用需其独具的矿山专业能力及承包经验规范化、产业化治理和运作。
4.1.3 市场运营
由于合资企业现阶段已经发展为投产环节,利用产业引领、模式创新以及资源转化等保持营收稳定和平衡,利用治理后价值恢复矿山治理工作,推动矿山生态治理能正常、稳定运营[2]。
近几年,甘肃省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开展立法专清工作,对甘肃省所涉及的生态保护、自然保护的区域法规和政策进行治理,区域政府对于矿山生态治理工作也高度重视,其切入点则是精矿山生态治理视为生态文明建设,而后开展废弃采石场矿山环境的综合治理项目,而后取得显著成效。
甘肃省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地势此起彼伏,沟壑纵横。山高谷深,山丘地带的面积在甘肃省中的占比高达70%,极易出现地质环境灾害的区域面积高达22 万km2,在甘肃省土地面积中的占比达到50%,生态环境恶劣,可谓是全国地质灾害频发且较为严重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同时,甘肃省的矿山资源极其丰富,当前,已经开采利用的矿产有65 种,甘肃省已有210 家生产与在建的国有矿产,其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是甘肃省中的核心支柱产业,一定程度上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3]。
4.2.1 主要做法
首先,基于政府引领,推动矿山治理工作顺利推进。由此,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政府在资金层的压力,而且能够有效解决矿山生态治理人才、资金、管理以及技术问题。其次,实施“一矿一策”,进而将矿山生态治理的内在价值挖掘出来。矿山治理资源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达到“产业化定位、市场运作和专业化治理”,而治理之后,符合既定标准的土地也要适时开垦,进而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能打造共赢格局。最后,利用区域产业丰富资源和优势,在治理范畴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园区,进而全力发展引擎,确保区域产业园区的积极优势和价值能够有效发挥,在矿山生态治理层面创建系统化的产业园区,进而打造多维度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区,如集装配式混凝土部件、钢结构从研发到销售的所有环节[4]。
4.2.2 治理技术
甘肃省矿山治理项目在平整场地、修复植被等过程中,采取了更为先进、专业的新矿山生态治理技术。如在场地平整面,运用梯级放坡、削坡降价、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修建警示围栏、截排水、垃圾清运、碎石堆灾害等防治举措,以此来将减少环境污染、修复地貌、消除地质灾害和恢复土地资源的目的有效实现。在植被修复层面需借助团粒喷播技术,完成破面复绿工作。还可以利用覆土栽植方式,恢复削坡降阶之后的台阶植被。同时,也可运用土地复垦整治的模式,将周边土地直接进行旱地恢复[5]。
4.2.3 项目成效
甘肃省某矿山治理工程正式投运施工后,也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效。首先,消除地质灾害。将建设用地修复处理,并整治耕地,以此消除地质灾害,最大限度保障矿区周边居民的人身、生命安全,由此,也能改善周围环境。其次,获取最大化的经济、社会效益。生态治理不但会将视觉污染有效清除,而且还能提供出上百个就业岗位,由此,能够将社会生态发展水平有效提升。最后,促使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基于矿山生态修复规划为方向指引,对矿区空间格局进行优化和完善,扩大制造业的集聚范围。项目投产前,其收益需在10 亿元以上,可见,经济成效不错[6]。
在治理矿山生态期间,需要详细调查所在区域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其环境赵颖和破坏对象,统筹分析和梳理各种类型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必须确定治理对象,而后根据治理对象不同,把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分成植被破坏、土壤破坏、水环境污染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矿山地质灾害等,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要点:首先,将项目规划管理工作内容进一步加强。基于国家政策和区域法规的相关引领,须立足可行性、立项、规划设计直至项目实施、资源治理等多个流程,充分保障矿山生态治理工作能够有序、合法推进。其次,创建完善的矿山治理监督机制、审计监察机制等需要切实按照每个环节的步骤,遵循科学设计、事前、事中、事后评估检查等原则。最后,适时运用现代化数字技术,如云数据、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更具现代化的数字化技术,在矿山生态治理的遥感测绘、环境监测等层面大量的推广与普及,进而实现矿山生态治理环境创新发展,由此,可以有效提升治理水平[7]。
综上所述,探究“十四五”新发展理念下的矿山生态治理模式极具现实价值和意义。矿山生态治理可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地方政府已经把其列为发展的核心重点。基于“十四五”规划所提出的新理念,对区域促进矿山生态治理期间存在的经典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而后以甘肃省为例,立足此片区的矿山生态治理工程项目实践,以此来简要说明实践案例,总结相关的矿山生态治理要点,以此来全面提升矿山生态治理的综合水平,进而推动矿山行业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