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罗湖区星园学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养成教育是教师的职责。做好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而首先需要的是读懂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师生间的沟通绝对不是你讲我听,一定是平等基础上的真诚交流。双方可以一起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说出各自的理由,将各自的意见融合为共同的认识。这样融合而得的共识兼顾双方原有的优点,而形成比原来更完美的意见,双方都能欣然地接受。
有段时间,学校男生们在课间玩一种叫“单脚”的游戏,下课铃声一响就一大群呼啦啦地冲到操场“斗”起来,每人各自把自己的一只脚拽紧,只让另一只脚单立着跳动,相互用拽紧的脚使劲地推挤,直至把对方撞倒在地为胜。被摔倒的学生摸着屁股直喊疼。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我没有居高临下地训斥学生玩这种游戏,而是让所有学生平等地畅所欲言开展讨论,最后大家观点达成一致:玩“单脚”不安全,容易受伤,会引起同学间的矛盾;大脑处于紧张兴奋状态,久久不能安静下来上课;玩得满头大汗,还会容易引起感冒;上课迟到,影响整个班级的课前准备。总之,利大于弊,以后最好少玩或不再玩此类游戏。可以选择散散步、聊聊天、打打球、跳跳绳等轻松的活动,真正做到课间文明休息。
处于开放年代的儿童,生活环境多彩、优越、丰富,培养了他们独特的个性与观念。他们的需要不只是物质层面上的,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理层面上的,他们渴望师长理解。老师应该学会心理互换,不能一味把自己的传统观念强加于学生身上,而要站在学生的心理位置,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和理解他们的感受,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
学生逐年长大,其独立意识、自尊心理日益增强。他们虽然仍处于崇拜教师阶段,但也不喜欢老师的横加干预和限制。如果老师总拿“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这类话来教训人,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并逐渐升级为对抗行为。但学生毕竟是单纯善良、知书达理、尊重教师的,只要我们在提出要求的时候讲清楚道理,主动跟学生沟通商量,他们是能认识和理解一种行为背后的道德准则的,长此以往便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习惯。当学生向老师陈述不同意见时,老师要耐心倾听,冷静判断,合理接纳其中合理的部分,并肯定学生的见解,这样还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和班级责任感。
优秀的老师是学生可信赖的朋友。教育学生成功与否、实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感情基础,感情愈深,教育效果愈好。师生之间真挚的友情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集体,形成健康和睦的班级氛围。这种朋友关系不是虚伪的,而是真挚的,既不居高临下,又不敷衍了事;既有尊重又有原则。教师以朋友的姿态对待学生,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情绪、健康情况等,在他们迷茫时及时给予帮助,从而增加双方的感情和信任。
智能时代,网络世界兴起一种新型语言,作为新新人类的学生是不可能屏蔽这种生动、有趣、多样化的语言。学生在网络空间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比从教师身上来得更快更多,学得也比老师快。在这方面学生是我们的老师,必要时,我们应该向学生请教。当老师虚心向学生学习时,学生会热情地教你。此时,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乐融融的,幸福甜蜜的。
一颗麻木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教育是爱的事业,热爱赋予教师真诚,而只有真诚才能交换真诚。学生需要从老师那里获取人生的智慧与经验,但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就要读懂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用爱和智慧化解师生间的代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