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犊牛腹泻

2023-03-04 05:47魏秀玲
畜禽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初乳犊牛母牛

魏秀玲

兴安县兴安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 兴安 541300

0 引言

尽管养牛业在畜群管理、饲养方法、营养、动物设施、护理和及时使用生物制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由于疾病的多因素性质,犊牛腹泻仍然对犊牛养殖产生较大危害。犊牛腹泻的预防和控制应基于病因的复杂性,如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环境因素以及疾病暴发前产犊期的饲养和管理。本文介绍了与犊牛腹泻相关的传染性病原体、临床症状以及防治犊牛腹泻的策略,以期为犊牛的健康养殖提供帮助。

1 犊牛腹泻的病因

犊牛腹泻是由各种病原导致的胃肠道机能紊乱,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舍饲集约化饲养模式下,犊牛腹泻发生率常达90%~100%,严重影响犊牛成活、发育、育肥和产奶。

1.1 传染性因素

多种不同的肠道病原体被认为是导致犊牛腹泻的主要传染性因素[1]。病毒性犊牛腹泻主要病原体包括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圆环病毒、牛诺如病毒、牛疱疹病毒。细菌性犊牛腹泻病原体主要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副结核分歧杆菌、魏氏梭菌。除了病毒和细菌感染可以引起犊牛腹泻外,感染某些原生动物也可导致犊牛腹泻,其主要包括微小隐孢子虫、球虫。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如机体酸中毒、大量脱水、电解质紊乱,均可引起犊牛死亡,因此,对于犊牛腹泻的治疗应快速确定病原,然后开展针对性治疗。

1.2 非传染性因素

犊牛非传染性病因腹泻主要是由于错误的饲养管理造成的,主要包括饲喂了使犊牛消化不良的营养因素、较差的环境卫生以及不适的温度引起的应激反应。

2 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

犊牛腹泻包括原发性腹泻或继发性腹泻。原发性腹泻为母牛感染病原微生物经过垂直传播至犊牛体内,或犊牛出生时未吮吸足够初乳,导致犊牛免疫能力不足产生肠道功能紊乱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犊牛体弱、饮食饮水较少、精神沉郁、拉水样稀便等。而继发性腹泻根据病原不同,其症状也不尽相同。

不同病因引起犊牛腹泻的症状有所不同。病毒引起的腹泻往往发病急,犊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至废绝,高烧不退,腹部肿胀疼痛,呼吸困难,下俐,排便物为水样灰褐色稀便或呈灰白色腐败状[2],偶尔伴有黏液,混有血液,有时发出恶臭,多次排便后恢复食欲,复采食后重复上述症状直至脱水,犊牛口腔黏膜发生溃烂,机体短时间迅速消瘦,卧地不起。感染不同病毒导致不同症状。以轮状病毒为例,轮状病毒主要感染1月龄以内的犊牛,潜伏期在4 d内,持续1~8 d,病症持续时间与日龄成反比。主要临床症状为精神萎靡、进食受阻、饮水减少、脱水性腹泻。只感染轮状病毒,病牛1 d内用药即可痊愈,但临床上病毒易与细菌产生协同作用,如大肠杆菌等。若轮状病毒与大肠杆菌协同混合感染,病犊牛体温持续升高,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减少,最后死于消化道溃疡引起的出血性肠炎,以及局部淋巴结、集合淋巴结、脾脏和胸腺内淋巴组织缺乏症。冠状病毒感染犊牛的临床症状与感染轮状病毒相似,但病情更为严重,解剖后的肠道病变更加复杂,其潜伏期较短,在不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情况下可导致1周龄以上的犊牛死亡。

大肠杆菌感染后引起的犊牛腹泻与病毒性腹泻类似,引起急性肠道性症状,该病原的别名为“大肠埃希杆菌”,为肠道正常寄居菌,但其菌群量超出正常范围后会导致犊牛发病。病牛产生急性败血症,高温发热至40 ℃以上,精神沉郁,初期粪便干燥,随着病程加重,粪便变成淡黄粥稀便,闻起来有恶臭味,之后排泄灰白色或水样便,排便次数增加且腥臭或腐臭,病情最严重时排便失禁,腹痛躺卧,体温降到常温以下,昏睡,致死率在10%左右。若下俐带血,即发生菌血痢,呼吸急促,脉搏跳动过快,眼结膜为潮红或暗红色,精神萎靡,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剧烈腹痛腹泻至脱水,迅速消瘦,因脱水导致皮肤干燥粗糙,眼窝凹陷,血液浓度高,若不及时抢救,病犊牛将在1~3 d内死亡。

犊牛感染隐孢子虫后,临床症状与细菌感染相似。病犊牛体温一般正常,稍高或稍低。脉搏、呼吸稍加快,精神不振,多卧少立,食欲减退,进行性消瘦,前期排淡黄色、灰黄色乃至灰白色牛奶样稀便,便中潜血,后期断断续续排水样粪便,呈深黄色、暗绿色,臭味不明显,若病情严重时有腥臭味或酸臭味,且混有小气泡及未消化的凝乳块或食糜。肛门周围、尾毛、飞节及股部常粘有粪便。肠音高朗,并有轻度臌气和腹痛症状。持续腹泻时,全身脱水导致组织、细胞缺水,皮肤干皱且弹性降低,被毛粗乱失去光泽,眼球凹陷。严重时站立不稳,全身战栗。病至后期,体温突然下降,四肢及耳尖、鼻端厥冷,最终导致昏迷而死亡。

3 犊牛腹泻的中西医治疗

3.1 非传染性病因犊牛腹泻治疗

针对非传染性病因导致犊牛腹泻的治疗,主要是消除病因,加强管理,腹泻即止,必要时可采取中西医治疗。在妊娠母牛产期内应保证日粮营养全价,平衡能量和蛋白质,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充足。犊牛出生后定时定量饲喂高品质初乳,禁止喂奶过多或营养浓度过高。使用代乳粉应合理稀释并充分混匀,且应保证其质量合格以及禁止轻易更换代乳粉。同时定期对周围环境、饲养器具进行严格消毒,牛舍应经常通风保持干燥,并注意犊牛饮水卫生。

3.2 传染性病因犊牛腹泻治疗

根据犊牛腹泻的严重程度,中医和西医均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对于犊牛腹泻的治疗主要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

3.2.1 及时补液

犊牛腹泻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及时给予液体以补充机体大量损失的水和电解质,同时这些液体还可以提供能量[3],特别是对于严重腹泻的犊牛,由于其食欲几乎废绝,所以机体更需要补充能量。根据腹泻的严重程度和脱水程度来选择液体给药的途径和速度以及所用液体的类型。如果腹泻犊牛口鼻干燥及皮肤失去弹性,一般仅需单独口服液体。给犊牛补充足够的水分以维持其体质量。5%的葡萄糖溶液1 L中加入5%碳酸氢钠,2~3次/d。如果犊牛脱水症状比上述严重,如持续体质量下降或血细胞比容增加,则须通过静脉补液。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溶液1000~1500 mL,同时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 mL、VC 10 mg、10%安钠咖10 mL,30~40 kg的小牛最初需要至少3 L的液体,在约1 h内静脉注射1 L。如果无法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缓慢地补充所有的液体,可以静脉注射1 L,剩余液体可以通过皮下注射更快地补充。如果需要,第2次治疗在8~12 h后可以通过静脉和皮下注射结合进行。

3.2.2 合理使用药物

对于细菌性犊牛腹泻除补充液体外还可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包含庆大霉素、阿莫西林、甲砜霉素和硫酸粘菌素。甲砜霉素最初为100 mg/kg,随后改为50 mg/kg,2次/d;庆大霉素为2~3 mg/kg,2次/d;硫酸粘菌素则为4~6 mg/kg,2次/d。阿莫西林或磺胺类药物主要治疗由大肠杆菌感染所导致的犊牛细菌性腹泻,口服复方阿莫西林10 mg/kg,12 h 1次,至少连用3 d。对同时患有腹泻和全身性疾病的犊牛使用广谱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2.2 mg/kg,皮下注射,12 h 1次)和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10 mg/kg,皮下注射,12 h 1次)及磺胺嘧啶(25 mg/kg,静脉注射式肌肉注射,24 h 1次),魏氏梭菌所引起的犊牛腹泻可应用青霉素进行治疗。对于球虫感染的犊牛腹泻,可使用磺胺二甲嘧啶钠(100 mg/kg,口服给药,24 h 1次)或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混合制剂(5~10 mg/kg,口服给药,24 h 1次)进行治疗,对于隐孢子虫感染则使用地克珠利(0.1 mg/kg,口服给药,24 h 1次)进行治疗[4]。

3.2.3 中医施治

中医治疗需要进行辨证施治,犊牛泄泻可以分成毒热泻、虫积泻、寒湿泻和脾虚泻[5]。毒热泄泻症需清热解毒,涩肠止泻,可药用黄芩、甘草、秦皮、车前子、郁金、藿香、银花炭、黄连、白术、苏叶、诃子、葛根、炒地榆。寒湿泄泻症需要辛温解表,清热利湿,温中散寒,可药用炙甘草、煨姜、肉桂、白术、红枣、厚朴、泽泻、苍术、猪苓、陈皮,或药用甘草、藿香、苍术、肉桂、茯苓、生姜、白术、乌梅、石榴皮、诃子、陈皮、厚朴。脾虚泄泻症需要益气健脾,和胃渗湿,可药用白扁豆、党参、炙甘草、焦三仙、山药、茯苓、砂仁、白术、薏米、莲肉、陈皮、桔梗,或茯苓、党参、诃子、甘草、白术、山楂、木香、藿香、麦芽、葛根、石榴皮、神曲,或诃子、党参、甘草、白术、附子、肉桂、干姜、乌梅。虫积泄泻症治宜驱虫,可药用乌药、党参、火炭母、茯苓、砂仁、蚕沙,后续改用焦神曲、君子、枯矾、芜夷、焦山楂、鹤虱、党参、大黄、焦麦芽、槟榔、当归、苦楝皮。青海省某牛场出现犊牛出血性腹泻,在疾病初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其效果较不理想,秦振华采用中医疗法,药用白头翁30 g,黄连、白术、黄柏各15 g,秦皮、地榆炭、金银花各20 g,大黄10 g,滑石20 g,甘草5 g,当归、防风、茯苓各20 g,煎熬3次/剂,混合药液,候温灌服,3次/d,连服3 d,患病犊牛全部痊愈[6]。

3.2.4 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临床上应先用葡萄糖生理盐水等液体及时补液治疗,然后采用抗菌素、抗病毒药或抗寄生虫药对病牛进行对症治疗,稳定病情后采用中医药方进行固本培元,直至病牛痊愈。

4 犊牛腹泻的综合防治

4.1 坚持预防为主

临床犊牛腹泻多为传染性病原感染所致,所以应坚持牛场区域化管理的原则,建立犊牛生物安全隔离区,采用健康养殖模式,做好犊牛疫病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病发生。

4.2 加强母牛饲养管理

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为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应做好每个细节。怀孕母牛管理是预防犊牛腹泻的重要环节,应保证母牛营养平衡,饲料进行合理配比,适当添加蛋白质与矿物质,使母牛分泌高质量母乳,提高犊牛初乳的抗体水平,精准饲养母牛,避免母牛发生应激,保持母牛饲养的良好卫生,保证母牛圈舍干燥、通风、清洁,定期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4.3 保证产房环境适宜

母牛产房需要每日定期打扫消毒,每日碱水冲底,及时清除生产过程中的秽物和粪便,保证合理通风,环境干燥,温度恒定适宜。

4.4 合理饲喂初乳

合理的初乳饲喂可有效降低病原感染率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初乳的饲喂,应保证“及时”“足量”和“质量”,“及时”指犊牛出生后2 h内饲喂优质初乳,“足量”指饲喂量达体质量的10%,“质量”指饲喂IgG含量达50 mg/mL的初乳[7]。

4.5 加强犊牛饲养管理

犊牛在出生后应注重管理工作,在完成消毒清洗工作后应保持犊牛处于干燥状态,特别是口鼻处,根据环境状况采取保暖措施,从而预防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感冒。犊牛在出生后应及时饲喂初乳,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力。犊牛应及时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并且注意补充铁元素,可有效预防贫血,降低腹泻疾病的发病率。

5 结束语

犊牛腹泻常因病因未及时判定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导致犊牛病情恶化。养殖技术人员应采取科学免疫措施、加强养殖场饲养管理、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完善犊牛生物安全体系以及提高母牛营养水平,从而增强犊牛机体抵抗力,才能降低犊牛腹泻发病率。在发现病症时,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才能有效降低该病带来的损失。

猜你喜欢
初乳犊牛母牛
基于品管圈的多学科联合干预策略在早产儿初乳喂养中的应用
母牛的分娩与接产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一列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
犊牛腹泻的发生和防治
犊牛饲喂初乳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