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红色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及鲜明特征
——兼论红色革命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与意义

2023-03-04 05:01杨惠娟
关键词:甘肃红军革命

杨惠娟

(西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革命文化,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甘肃是中国西北的重要省份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甘肃的革命工作,甘肃革命史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党和甘肃人民群众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辉煌的历史丰碑,逐渐孕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甘肃红色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及主要特征,有利于铭记党的光辉历史,用好用活革命文化资源,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汲取精神营养,传承红色基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激发奋进力量,切实担当历史使命,“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1]108,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一、甘肃红色革命文化的形成

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精神形态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历史条件,它必然扎根于本民族的传统精神与文化,并吸收和借鉴时代精神的精华”[2],甘肃红色革命文化的形成也不例外。甘肃红色革命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实践中生成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革命精神为核心要素,传承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

(一)革命文化形成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孕育产生了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没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亡、社会危机日益深重。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不能挽救中国,近代中国各阶级、各阶层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的历史实践证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和政治等方案同样不能挽救中国。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给正在苦闷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道路的中国先进分子指明了新的道路,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独立、人民自由的新希望。“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3]1516,即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思想理论武器,组建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来领导革命斗争。“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4]11,在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不仅坚持用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凝聚全党、团结人民;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革命文化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甘肃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5]312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逐渐影响到甘肃地区。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是《新青年》《每周评论》《向导》等进步刊物传到甘肃;另一方面是介绍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等相关书籍相继在甘肃编印出版,这些进步刊物和书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甘肃的传播,大大启迪、鼓舞了甘肃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思考观察、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从而推进甘肃社会的发展进步。“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6]70,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准确分析中国的革命性质、斗争对象、革命动力和革命进程等,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领导人民群众开展革命运动。不仅如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革命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路线方针政策,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甘肃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和民族解放的理论武器,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积极参与支持革命,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历史主动性和自觉性,点燃了甘肃人民群众的革命激情,鼓舞陇原儿女的革命斗志,激励广大群众勇毅前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推进党的革命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最终摆脱侵略和压迫,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在此历史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得以重塑,一种反映着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政治品质、精神风范的革命文化逐渐形成。

(二)革命文化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

革命文化产生于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在阐发苏区革命文化生成时,明确指出苏区精神是“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7]。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展开探索国家出路的实践,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先后对国家出路进行了努力尝试,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毅然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构建起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既是革命文化的集中体现,又展现出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甘肃是一片红色沃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以革命精神为核心的甘肃革命文化。192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甘肃特别支部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甘肃开始了有组织的革命斗争。党在甘肃革命斗争最为突出的是:南梁烽火,开辟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转战甘肃,召开的重要会议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西路军血沃河西;解放大西北最关键的战略决战——兰州战役等,先后孕育形成南梁精神、长征精神、会师精神、西路军精神、兰州战役精神等(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甘肃革命斗争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以南梁精神、长征精神、会师精神、西路军精神、兰州“八办”、兰州战役精神等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组成部分,是甘肃革命文化的核心。目前,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主要内涵的南梁精神,有规范的表述,是“已经被认可的革命精神”。以顾全大局、服从命令,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艰苦奋斗、顽强不屈为主要内涵的西路军精神;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为主要内涵的会宁会师精神以及兰州“八办”精神、兰州战役精神等,需要不断挖掘凝练,培育总结、宣传推广。,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宝库。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8]708。党在甘肃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累的革命文化,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理论和革命纲领政策等;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为民宗旨、党性观念和优良作风;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惧牺牲等优秀品质,成为鼓舞甘肃人民群众真心实意跟着共产党走,积极支援革命战争,踊跃参加革命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革命在艰难曲折中走向胜利。

(三)革命文化形成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滋养,是涵育革命文化的重要源泉。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9]44。革命文化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养分创造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元素,诸如“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献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革新精神等等,都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实践中,从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到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革命理想高于天”;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等,都是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发展转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甘肃革命实践中孕育形成的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主要内涵的南梁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会师精神;对党忠诚、顾全大局、英勇顽强、勇于牺牲为主要内容的西路军精神;听党指挥、忠诚担当、勇于战斗、敢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兰州战役精神等,所有这些都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威武不屈、敢于担当、百折不挠等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甘肃革命文化形成的客观条件:地域特殊的地理环境

甘肃地域广阔、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同时也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党在甘肃革命实践斗争中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革命文化。

甘肃革命斗争的环境是极端艰苦复杂的,各种危机和矛盾相互交织。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甘肃地处西北内陆,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土地贫瘠,革命斗争环境异常艰苦。比如,西路军河西征战期间,气候严寒,“隆冬时节,冰天雪地,堕指裂肤”,指战员们“衣衫褴褛,饥肠辘辘,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苦寒气候,长夜行军”[10]315,如此寒冷的气候条件,西路军将士坚决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这种坚定理想信念和不怕牺牲的革命斗争精神,至今仍然震撼人心。此外,从社会生存环境看,甘肃民众生活极端贫困,近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更加加剧了当地经济的落后与社会政治的衰败,官员贪污成风,与当地土豪劣绅相互勾结,欺压剥夺老百姓,群众“生活极苦,捐税很重……其他苛捐杂税同样是无奇不有”[11]405,闭塞的社会风气、落后的文化教育,普通民众思想较为保守、观念相对落后,革命意识相当薄弱。在这种环境下,在甘肃开展革命斗争困难重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社会黑暗,民生艰苦,更加激发了民众的革命意识和斗争精神。正是因为党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唤醒民众,不断激发和凝聚群众的革命热情,赢得民心,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甘肃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甘肃民族地区的革命工作,一方面共产党人模范表率,作风优良,逐步赢得各民族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另一方面党根据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坚持民族平等,广泛地宣传、制定和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唤醒民众意识,团结带动各民族群众,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英勇奋斗。甘肃各民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在反对内外共同敌人的斗争中互相支持、相互团结、共同进步,使得甘肃革命文化形成了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经历和记忆,积累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历史经验。

二、甘肃红色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

以南梁精神、长征精神、会师精神、西路军精神、兰州战役精神等革命精神为核心内容的甘肃革命文化,是共产党人在甘肃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崇高的价值追求、高尚的革命情操、光荣的传统和优良作风等,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性内涵。

(一)信仰坚定 矢志不渝

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甘肃革命文化的基石。中国共产党在甘肃革命斗争实践中,面对严酷的白色恐怖,国民党军队处处“围剿”的残酷斗争环境,不仅没有动摇屈服,还不畏艰险,不屈不挠,与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斗争,究其根源,主要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执着的革命理想信念,使其“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1]140,最终赢得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也迎来发展的新时期。

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鼓舞革命者不惧困难,不怕牺牲,英勇奋斗。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以及发展壮大为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创建过程中,经历了诸多失败和挫折,历经寺村塬、照金和南梁为中心的三个发展阶段,陕甘边共产党人始终秉承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面对失败从不退缩,始终坚持斗争,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最后形成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在西北革命史以及中国革命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历史影响。“那时没有最大的牺牲决心,是不能够在国民党军队中做兵运工作的”[12]66,习仲勋怀抱为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在国民党西北军开展兵运工作,领导发动两当兵变,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西路军身处孤立无援的险恶环境,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马步芳、马步青部队及众多地方民团展开血战,歼敌2.5万余人,策应了河东主力红军的战略行动,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即使到弹尽粮绝也毫不退缩,“坚信胜利前途,并号召全军斗争到底,现虽日食一餐,眼前无水,而绝不灰心,准备战(斗)到最后一滴血”[13]600。西路军部队被打散,将士分散突围,先后有4700余名西路军将士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历经坎坷,吃尽千辛万苦辗转回到延安,继续革命工作。兰州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广大指战员正是凭借坚定理想信念,为了民族解放和复兴,敢于斗争,前仆后继,最终赢得了兰州战役的胜利。

(二)人民至上 联系群众

人民至上、密切联系群众是甘肃革命文化的核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奋斗目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群众建立了“鱼水之情”,这是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和基本保证。

陕甘边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扎根群众、团结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刘志丹要求部队要“处处维护群众利益。凡是吃了老百姓的米、面等,必须付钱,即使群众不在家,也得将钱留在容易看见的地方”(2)此为内部印刷资料,参见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群众领袖 民族英雄:纪念刘志丹烈士牺牲五十周年》,1986年,第39-40页。。毛泽东称赞刘志丹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赞扬习仲勋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1934年1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制定“十大政策”,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同时重视边区经济,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推动根据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革命斗争中,陕甘边共产党人同人民群众建立的血肉联系,教育感动着人民群众,获得了老百姓的拥护支持,1934年5月,国民党部队围攻南梁阎洼子村,当地42名苏维埃政府干部、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为保护红军物资,英勇献身。

红军转战甘南、陇南等一些民族地区时,严肃党和红军纪律,向当地群众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民族政策,及时制定执行《回民地区守则》《少数民族工作须知》等法规、政策,加强红军与当地各族群众的关系,消除民族隔阂,并用缴获的粮食、财物等救济当地群众,逐渐赢得各族群众的理解支持。卓尼杨积庆土司两次开仓放粮,帮助红军。当地的各族群众不仅主动为红军筹粮、带路、送食物、救护红军伤病员等,帮助红军克服种种困难,还积极支持扩红工作,报名参加红军,壮大了革命队伍。西路军转战河西之前,党在甘肃河西的组织和影响不大,当地群众对党和红军知之甚少。西路军在征战河西期间,几乎是无日不战,就是在这样极其艰苦的战斗条件下,西路军还在永昌、山丹、临泽、高台等地宣传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在河西地区广大人民群众中播撒革命的火种。后来,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失散、流落、受伤的红军将士,并掩护、护送他们撤离河西走廊,充分表现了当地群众对党和红军的信任,对红军、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

抗日战争时期,谢觉哉、彭加伦、伍修权等一大批共产党人坚持民族国家利益至上,领导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开展统战工作,最大程度地争取各方面力量参与抗日运动中。为团结各民族共同抗日,充分调动各族群众保家卫国、共赴国难的爱国热忱,构筑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谢觉哉主动调查了解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社会情况,并时常与回族知名人士及进步人士座谈交流,宣传党的政治纲领、民族政策、国共合作抗日等问题,指导帮助改组回族教育促进会、伊斯兰学会等群众性组织,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国难当头,中国共产党牢牢植根人民,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广泛动员组织各族群众参加和支持抗日战争,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甘肃地区得到空前的提升和发展,有力推动了甘肃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三)实事求是 开拓创新

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是甘肃革命文化的生命。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1]59。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立足陇原大地,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战略方针,团结带领甘肃人民群众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

红军长征到甘肃之后,党和红军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做出继续北上,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正确决策。红军长征到甘肃境内,党中央根据政治形势、战争形势、军事实力的变化以及甘肃地形、民情等情况,不断调整战略方向,俄界会议确定战略行动方向——继续北上,以游击战争打到苏联边界,在中苏边界建立革命根据地,然后向东发展。哈达铺会议上,了解到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情况之后,毛泽东和党中央马上改变到中苏边境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计划,果断做出进军陕北的决定。榜罗镇会议上,党中央正式确定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建立陕甘根据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在领导创建陕甘红军和陕甘边根据地过程中,立足陕甘边革命斗争实际情况,将党中央的政策与陕甘边革命斗争实际结合起来,坚持开拓创新精神,成功解决了不少艰难复杂的问题,既在实践上创造性提出红白灰“三色”建军主张;又根据敌我力量对比,根据当地的地形情况,探索出“梢林主义”的根据地创建模式,并且在根据地建立发展中,创造形成了“狡兔三窟”式多区域的战略布局,为中国革命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毛泽东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刘志丹创建的陕甘边根据地,用了“狡兔三窟”的办法,创出局面,这很高明[14]7。

(四)团结一心 艰苦奋斗

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是甘肃革命文化的本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革命斗争,就是一部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历史。

陕甘边根据地的创建充分展现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面对国民党“围剿”,当时地方经济落后、百姓生活困难,在如此极端艰苦的复杂斗争环境中,陕甘边根据地广大干部和革命群众坚持自立自强、军民团结、砥砺奋进、共渡难关。时任红二十六军二团团长王世泰回忆,“白天,战士们隐蔽在梢林里;夜晚,下山在老乡家找点东西吃。本地老乡非常好,但他们生活太苦了,想接济红军又无能为力,只好挤出一些包谷面和洋芋送给部队。战士们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战斗,衣服破烂不堪,几乎遮不住羞丑,鞋子烂得无法穿,干脆打赤脚片走,竹桩、树茬扎破脚板,用破布一裹,继续行军。不少战士在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下,遗骨终南山中”[15]96。西路军河西地区作战期间,河西地区“地形之奇特,气候之奇寒,人烟散聚无定,沙漠之辽阔,堡寨之坚险,山势之荒野,饮水之缺乏,粮食之少与被封锁”[16]178,在这种举步维艰的环境下,西路军将士没有低头退缩,仍然不畏艰难困苦,同仇敌忾,浴血奋战。高台保卫战中,西路军武器弹药严重不足,就“组织该城所有的铁匠、木匠,赶制大刀、铁棒以及木棒等武器;同时发动群众收集民间的大刀、锄头以及农民打麦用的木叉等;还用水桶装上水,结成冰砖后与敌人进行战斗”[17]164。西路军石窝山分兵之后,西路军左支队指战员勠力同心,相互救助,历时四十多天,翻过海拔四五千米的祁连山,走出戈壁滩,转战到达新疆。

(五)英勇顽强 视死如归

英勇顽强、视死如归是甘肃革命文化的标识。中国共产党人在甘肃革命斗争实践中锻造和锤炼了英勇顽强、迎难而上、视死如归、赴汤蹈火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激起无数志士的革命斗志,义无反顾献身革命事业。

西路军作战期间,河西走廊气候、物质条件艰苦至极,但“任何饥饿、严寒、风暴、伤病、死亡的阴影”[10]315,都没有吓倒英勇的西路军战士,彰显了共产党人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于斗争、宁死不屈的英雄主义气概。兰州战役中,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奋不顾身,勇往直前,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营盘岭战斗中,6军17师50团3营7连指导员曹德荣主动请战,带领爆破组炸敌人暗堡,紧急关头,负伤在身的曹德荣亲自担负爆破任务,抱起沉重的炸药包冲到削壁下,用血肉之躯托举炸药包,炸开敌人挖的数米高的断崖。战后,7连全连战士记集体一等功,曹德荣烈士被追授“特等爆炸英雄”。沈家岭战斗中,4军11师31团团长王学礼,率领部队向敌人发起进攻,在弹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组织战士与敌军展开肉搏战,后在追击敌军中壮烈牺牲,战后野战军总部授予该团“勇猛顽强”的光荣称号,追授王学礼为“人民英雄”。

三、甘肃红色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与甘肃光辉革命历史相伴而生的甘肃红色革命文化,是党的奋斗历程最真实、最生动的写照,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具体体现在:党在甘肃光荣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宝贵经验、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以及众多革命遗址、遗迹、遗物和革命纪念地等,呈现鲜明的政治性、多样性、广泛性、传承性等特征。

(一)鲜明的政治性

甘肃革命文化为革命提供精神支撑。甘肃红色革命文化贯穿中国共产党成立及之后的各革命时期,服从服务于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致力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南梁精神、长征精神、会师精神、西路军精神、兰州战役精神等,革命遗址遗迹、革命文物及相关的各类纪念馆(包括烈士陵园)都见证了甘肃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最终建立新中国所进行的英勇斗争,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甘肃红色革命文化诠释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政治品格。甘肃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坚持了长达24年的革命斗争,革命力量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历经艰难曲折,直至实现解放,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对党忠诚是甘肃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红军长征在甘肃期间,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广大干部与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拥护中央北上方针,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会宁,坚决维护了党中央的权威,保证了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1935年秋,陕甘边根据地开展肃反运动,刘志丹从通信员那里看到抓捕自己的密令后,既没有逃跑也没有贸然行事,而是从西北红军和陕甘边根据地的大局出发,毅然前往中共陕甘晋省委和西北军事委员会所在地说明情况,结果被错误关押。周恩来称赞“刘志丹同志对党忠贞不二,很谦虚,最守纪律。他是一个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品质的党员”[18]68。

(二)内容的多样性

甘肃革命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丰富多样。首先,有富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歌谣、诗词、革命戏剧等,如《南梁来了刘志丹》《上前线去》《送丈夫》《解放区十唱》《毛主席领导打江山》《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歌唱毛主席》《绣金匾》《军民大生产》《做军鞋》等,尤其是《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和《军民大生产》成为经久传唱的红色经典歌曲;以华池封芝琴争取婚姻自由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评剧《刘巧儿》;红军长征转战甘肃期间,毛泽东创作了《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诗词;在哈达铺休整期间,彭加伦创作《到陕北去》的歌曲等。其次,以南梁精神、会师精神、西路军精神、长征精神、兰州战役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精神。最后,有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革命纪念碑等。

甘肃革命文化在内涵上丰富厚重。在甘肃革命的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影响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重要会议和重大事件。诸如: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发挥的“两点一存”重大历史作用。陕甘边苏维埃政府——西北地区的第一个红色政权,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典范;甘肃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域较广、时间较长、过境部队最多的省份”[19]2,中共中央在甘肃境内先后召开俄界会议、哈达铺会议、榜罗镇会议,商讨红军行动方向,并最终在榜罗镇会议确定了党中央和红军长征落脚陕北。榜罗镇会议为中国革命解决一个关键的问题,即找到了一个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走向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对党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具有决定性意义。此外,哈达铺被称之为红军“加油站”。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大会师,标志着中共中央战胜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党和红军实现高度的团结统一;解放战争时期,兰州战役是解放大西北的一次战略大决战,基本消灭了西北国民党反动军队,为甘、宁、青、新四省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着“一战定四省”的重大作用。

(三)分布的广泛性

甘肃革命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在甘肃革命活动从未中断,在甘肃省14个地州市都有革命足迹,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址遗迹,加之后来修建的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纪念雕塑等,使得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数量众多,遍布陇原大地。目前,甘肃共确定革命旧址682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8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共有革命纪念馆73个,其中82家国有单位共收藏可移动革命文物12536件;共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5个”[20],且相当多的分布在民族地区。这些红色资源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阵地。

此外,甘肃革命文化资源跨省、跨区,空间分布上连绵不断。如红军长征足迹遍布甘肃甘南地区、陇东南地区;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地区。在地域分布上跨不同的省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主要是在陕西中部、北部与甘肃东部交界地区创建的;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包括陕西北部、甘肃和宁夏东部;西路军革命文化资源涉及甘肃、青海、新疆,甚至也包括河南、四川、安徽等地;甘肃红军长征革命文化资源与长征经过其他省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文化的传承性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代又一代的陇原儿女继承和发扬革命斗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使得甘肃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取得巨大成就和跨越式发展,陇原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与此同时,甘肃革命文化不断传承弘扬,得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新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甘肃革命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首先,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在玉门油田的开发建设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埋头苦干,孕育形成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激励各族人民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其次,甘肃庄浪人民披荆斩棘,历经34年艰辛努力,创造出来的惊世壮举——建成了百万亩梯田,并生成了“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庄浪梯田精神。再次,始建于1958年的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重要的航天发射基地之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在戈壁大漠,坚守梦想,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成为载人航天精神重要的孕育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革命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顽强拼博、勇于探索,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奇迹,形成了伟大的“八步沙精神”。敦煌莫高窟,几代敦煌研究院文物工作者薪火相传、不懈奋斗,投身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事业,为我国文化遗产行业树立光辉的典范,凝结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为核心的莫高精神。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省份之一,86个县市区中有58个被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7个是省定插花型贫困县,3个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战中,甘肃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苦干实干、务求精准,以实际行动诠释脱贫攻坚精神,历史性地解决了甘肃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

弘扬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在增进文化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甘肃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刻诠释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对党忠诚、勇于担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政治品质,凝结着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的精神特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21]285甘肃革命文化蕴含的丰富革命精神和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对于各族群众把握“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对于各族群众树牢“三个离不开”思想,对于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对于加深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时代价值。“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2]32不忘本来,善于传承才能开拓前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大力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甘肃革命文化的引领、教化及资政育人作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甘肃红军革命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