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洁,张德德,陶 毅,赵 静,王 琼,徐乃佳
武汉市中医医院 内分泌科, 湖北 武汉 430050
糖尿病(diabetes)是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导致,近年呈现出年轻化发病趋势[1],该病伴发的肝、肾、血管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葛根素(puerarin,PUR)是提取自豆科植物野葛根中的单一成份黄豆甙元8-C-葡萄糖甙化合物。研究发现[2-3],葛根素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炎性反应,降低血管内皮损伤等作用。炎性因子及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高血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实验通过分析葛根素对KKAy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葛根素干预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机制。
1.1.1 动物:雄性KKAy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30只(SPF级,10周龄,23~27 g/只),C57BL/6J健康小鼠[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动物合格证号:SCXK(鄂)2020-0001]。
1.1.2 药品:葛根素(puerarin,PUR)注射液(2 mL:100 mg,百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盐酸二甲双胍(metformin hydrochloride,MH)片(0.5 g/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试剂盒(均北京方程生物有限公司)。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抗体(均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UNEL试剂盒、PCR试剂盒、BCA蛋白含量检测试剂盒、SDS-PAGE凝胶配制试剂盒(CST公司)。
1.2.1 动物的分组及处理:将KKAy小鼠分为糖尿病(diabetes)组(高脂饲料喂养,每天灌胃0.9%氯化钠溶液4.3 mL/kg)、二甲双胍(MH)组(每天灌胃二甲双胍200 mg/kg)及葛根素(PUR)组(每天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1.3 mL/kg),以C57BL/6J小鼠为对照(control)组,每组各10只。持续干预喂养8周,所有小鼠生活环境及饲养条件一致。
1.2.2 糖代谢指标含量的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2 hBPG),放免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
1.2.3 TUNEL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取部分主动脉血管组织放入4%多聚甲醛溶液中浸泡,乙醇脱水后切片。脱蜡后于苏木精中染色,脱水透明后采用TUNEL试剂盒检测血管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并记录。
1.2.4 ELISA检测血清相关因子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FN-γ、TGF-β1、IL-1和VEGF含量。
1.2.5 RT-qPCR检测VCAM-1和ICAM-1mRNA表达:RNA抽提试剂盒提取血管组织中总RNA量,在反转录试剂盒反转录获取cDNA后设计引物序列,RT-PCR检测血管组织中VCAM-1和ICAM-1 mRNA表达量,采用2-△△Ct计算表达量(表1)。
表1 引物序列
1.2.6 Western blot检测VCAM-1和ICAM-1蛋白表达:向血管组织中加入RIPA裂解缓冲液后提取总蛋白,BCA蛋白质测定试剂盒检测蛋白质浓度。蛋白电泳等量分离相关蛋白质,移至PDVF膜上置于4 ℃下添加一抗与β-actin孵育过夜。洗涤后添加二抗,使用ECL试剂进行显影并分析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
糖尿病组FPG、2hBPG、HbAl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FINS低于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组与葛根素组FPG、2hBPG、HbAlc含量均低于糖尿病组(P<0.05),FINS高于糖尿病组(P<0.05)(表2)。
表2 糖代谢指标比较
正常细胞核染色为蓝色,发生细胞凋亡时细胞核呈绿色荧光。对照组细胞组织中绿色荧光极少,糖尿病组绿色荧光明显增多;二甲双胍组与葛根素组细胞凋亡趋势减轻,绿色荧光数量明显减少(图1)。
图1 血管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比较
糖尿病组TNF-α、IFN-γ、TGF-β1、IL-1、VEG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二甲双胍组与葛根素组TNF-α、IFN-γ、TGF-β1、IL-1、VEGF表达明显降低(表3)。
表3 血清相关指标含量比较
糖尿病组血管组织中VCAM-1和ICAM-1 mRNA表达升高(P<0.05)。二甲双胍组与葛根素组VCAM-1和ICAM-1 mRNA含量表达降低(P<0.05)(图2)。
MH.metformin hydrochloride; PUR.puerarin; *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diabetes group
糖尿病组血管组织中VCAM-1和ICAM-1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二甲双胍组与葛根素组VCAM-1和ICAM-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图3,表4)。
图3 血管组织中VCAM-1和ICAM-1蛋白表达量比较
表4 血管组织中VCAM-1和ICAM-1蛋白表达量比较
炎性因子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4-6],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时,TNF-α、IFN-γ、TGF-β1及IL-1等炎性因子可以诱导糖尿病血管病变。高血糖刺激时,血管血流动力学会发生改变并引起慢性炎性反应,导致细胞凋亡及炎性细胞浸润增加,促使大量白细胞聚集黏附于血管壁,引起血管内皮病变。VEGF是体内诱导炎性反应的强效因子,它不仅能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诱导新生血管生成,还能引发毛细血管渗漏。研究证明,VEGF通过特异性受体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从而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干预微血管的形成[7];抑制VEGF表达,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病变[8]。
血管内皮损伤时,细胞表面会释放大量的跨膜糖蛋白参与炎性反应,此类蛋白还能够调控细胞增生功能,介导胞内与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VCAM-1和ICAM-1[9]。VCAM-1主要由内皮细胞合成并表达于内皮细胞表面[10]。在炎性因子的刺激下,VCAM-1过表达导致白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等在血管内皮局部聚集,从而引起内皮细胞受损凋亡[11-12]。ICAM-1作为炎性反应的标志物,其参与多种淋巴及粒细胞炎性反应过程,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3]。高血糖状态刺激下,ICAM-1的过表达会增加血管内皮细胞与白细胞之间的黏附力,促使白细胞在血管内壁积聚,引起毛血管闭塞和新生血管形成[14]。本研究结果发现,葛根素能够明显改善KKAy小鼠血清相关炎性因子变化,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降低VCAM-1和ICAM-1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这表明葛根素能够有效干预糖尿病小鼠血管内皮损伤。
综上,本研究验证了葛根素降低KKAy小鼠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此结果为糖尿病患者血管损伤的后续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